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和累积欧氏距离矩阵测度的风电机组变桨轴承退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龙 李英晟 +1 位作者 付锐棋 何玉灵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2-791,共10页
针对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服役过程环境噪声干扰严重、退化状态评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和累积欧氏距离矩阵测度的退化状态评估模型。该模型将监测数据状态特征获取过程由单通道拓展为多通道进行,通过提... 针对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服役过程环境噪声干扰严重、退化状态评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和累积欧氏距离矩阵测度的退化状态评估模型。该模型将监测数据状态特征获取过程由单通道拓展为多通道进行,通过提出的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算法来获取多通道监测数据的多尺度状态特征,并将累积和检验算法与欧氏距离矩阵测度方法相结合,用于定量衡量基准样本与待分析样本间的差异,从而实现变桨轴承退化状态评估。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全寿命周期加速疲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及时捕捉到变桨轴承的初始退化时刻并且准确跟踪整个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桨轴承 退化状态评估 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 累积欧氏距离矩阵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传统特征和距离矩阵与角点矩阵相结合的树种识别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明健 陈志泊 +1 位作者 杨猛 莫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6,共9页
针对基于叶片特征进行树种识别的问题,本文在结合叶片纹理、不变矩以及传统形状共25维传统特征的基础上,自定义了叶尖角、边角均值等2个叶片轮廓特征,并以相似多边形定义及其推论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叶片轮廓构建距离矩阵与角... 针对基于叶片特征进行树种识别的问题,本文在结合叶片纹理、不变矩以及传统形状共25维传统特征的基础上,自定义了叶尖角、边角均值等2个叶片轮廓特征,并以相似多边形定义及其推论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叶片轮廓构建距离矩阵与角点矩阵进行树种识别的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树木叶片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归一化的叶片特征向量,然后利用KNN最近邻分类器筛选出相似度最高的前20个结果集(Top 20),然后构建距离矩阵和角点矩阵进行更为精确的识别匹配。在图像预处理阶段,为获取更为准确的叶片轮廓特征,利用叶片在HSV颜色空间中饱和度特征以及色度特征方面的显著差异性,设计了一种消除叶片阴影的图像预处理算法。在识别匹配阶段,利用Douglas Peucker approximation算法提取叶片轮廓的近似多边形,定义了距离矩阵、角点矩阵、矩阵中元素间相似度、矩阵相似度以及综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设计了全局匹配与局部匹配相结合的算法。该算法在Android系统的手机平台上进行了实现和运行验证,结果表明:在Flavia数据集中,对32种共1 907个正常叶片样本的识别准确率为99.61%,对32种共851个残叶样本的准确率为94.92%;在Leafsnap数据集中,对185种共23 147个Lab样本前5个结果集(Top 5)的识别准确率为98.26%。相对其他算法,该算法识别准确率更高,对叶片外形描述能力更强,对残叶、扭曲叶、阴影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算法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识别 距离矩阵 角点矩阵 动态规划 叶片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的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不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博 任甫 +4 位作者 席焕久 翟桂英 齐双 马庆云 李成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利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对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进行不对称性研究,为面部识别和颅面复原提供数据.方法:使用VGStudi0 2.2MAX软件对104例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坐标测量,测量后的左侧面部坐标... 目的:利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对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进行不对称性研究,为面部识别和颅面复原提供数据.方法:使用VGStudi0 2.2MAX软件对104例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坐标测量,测量后的左侧面部坐标和右侧面部坐标进行EDMA,最后使用Geomagic Wrap 12软件对左侧面部三维图像进行镜像合成,生成完全对称的镜像面部并与真实面部进行比较.结果:EDMA分析显示,左右侧面部有显著形态学差异,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右侧比左侧)在0.95~1.05的有234个占89%,FDM比值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有30个占11%,30个不对称比值中有20个小于0.95占67%,10个比值大于1.05占33%.Geomagic Wrap 12分析结果显示镜像合成的面部与真实面部图像有明显差异.结论: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不对称,不对称性为11%,左侧面部比右侧面部对颅面部不对称性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面部 不对称性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的三维颅面复原评价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翟桂英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索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在三维颅面复原效果评价的应用。方法:采用兰玉文等开发的三维颅面鉴定仪对120例(女男性各60例)辽宁汉族成人重建后的三维颅骨进行相貌复原,复原后的三维面貌与真实的三维面貌利用WinEDM... 目的:探索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在三维颅面复原效果评价的应用。方法:采用兰玉文等开发的三维颅面鉴定仪对120例(女男性各60例)辽宁汉族成人重建后的三维颅骨进行相貌复原,复原后的三维面貌与真实的三维面貌利用WinEDMA软件进行EDMA分析。结果:EDMA分析显示,女性复原组,非参数bootstrap检验T=1.791,P=0.001,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在0.95~1.05的占71%,男性复原组,非参数bootstrap检验T=1.741,P=0.001,FDM比值在0.95~1.05的占70%,线段FDM比值小于0.95和大于0.95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五官区,进一步分析显示眼部的特征点对复原效果影响最大。结论:利用该方法复原出的面貌与真实面貌存在差异,但总体看复原面貌与真实面貌大体相似,EDMA能够对复原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找出复原结果中误差较大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面复原评价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颅面复原 软组织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的成人梨状孔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翟桂英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8-468,共4页
目的:通过对辽宁汉族成人梨状孔空间形状研究,分析梨状孔的性别差异.方法:使用VG Studi0 2.2 MAX软件对206例(男性100例,女性106例)辽宁汉族成人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颅骨提取,并在三维颅骨模型上测量梨状孔的三维坐标;使用WinEDMA软件对... 目的:通过对辽宁汉族成人梨状孔空间形状研究,分析梨状孔的性别差异.方法:使用VG Studi0 2.2 MAX软件对206例(男性100例,女性106例)辽宁汉族成人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颅骨提取,并在三维颅骨模型上测量梨状孔的三维坐标;使用WinEDMA软件对男、女性梨状孔做形状差异分析;最后使用Geomagic Wrap 12软件对男、女性梨状孔的形状差异做偏差分析.结果: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显示,辽宁地区成年男性与女性梨状孔形状有显著差异,其中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女性比男性)中对差异有贡献的比值即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小于0.95的占57%,大于1.05的占4%.女性与男性梨状孔高(特征点1到特征点5的距离)比等于0.896,小于1;女性与男性梨状孔最大宽(特征点3到特征点7的距离)比等于1;女性与男性梨状孔颈宽(特征点2到特征点8的距离)比等于1.067,大于1.结论:辽宁汉族成人梨状孔形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梨状孔高而窄,女性梨状孔矮而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骨 梨状孔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多重序列比对距离矩阵的一点注记 被引量:1
6
作者 沈世镒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55,共8页
因为多重序列比对的最优解问题是一个非易计算问题,所以在生物信息学中,对多重序列分析常常采用两两序列比对来实现。因此由两两比对所产生的距离矩阵在多重序列比对分析中起重要作用。证明了由两两序列比对所产生的距离满足距离关系的... 因为多重序列比对的最优解问题是一个非易计算问题,所以在生物信息学中,对多重序列分析常常采用两两序列比对来实现。因此由两两比对所产生的距离矩阵在多重序列比对分析中起重要作用。证明了由两两序列比对所产生的距离满足距离关系的三公理条件,从而使两两序列比对分析在距离空间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序列比对 两两序列比对的距离矩阵 距离关系的三公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第二类GTSP的距离矩阵重构遗传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谭阳 郝志峰 +1 位作者 黄翰 赵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4,共6页
目前第二类广义旅行商问题(GTSP)求解方法少,仅有的一些方法也存在运算复杂度高等缺陷,为此,文中通过分析距离矩阵的性质,提出了一种重构距离矩阵的算法,将第二类GTSP转化为第一类GTSP,然后利用混合染色体遗传算法求解转化后的第一类GT... 目前第二类广义旅行商问题(GTSP)求解方法少,仅有的一些方法也存在运算复杂度高等缺陷,为此,文中通过分析距离矩阵的性质,提出了一种重构距离矩阵的算法,将第二类GTSP转化为第一类GTSP,然后利用混合染色体遗传算法求解转化后的第一类GTSP,从而间接求解了原问题(第二类GTSP).通过转化,大大提高了求解的精度,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最后,采用文中提出的算法对TSP问题库内的14个基准问题构成的第二类GTSP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旅行商问题 第二类广义旅行商问题 距离矩阵重构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分子距离矩阵的一种新方法
8
作者 张士国 《滨州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5-38,共4页
给出了一种由分子的邻接矩阵计算其距离矩阵的计算方法 。
关键词 距离矩阵 算法 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叶图距离矩阵2个最大特征值和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吕哲 高玉斌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为了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准确得到四叶图在2种图变换下距离特征值的极值,运用行列式的性质、韦达定理及不等式的放缩,给出了四叶图的2种图变换及上述问题的结果。首先分别给出变换前后3种四叶图距离矩阵、距离拉普拉斯矩阵及距离无符号拉... 为了能够在任何情况下准确得到四叶图在2种图变换下距离特征值的极值,运用行列式的性质、韦达定理及不等式的放缩,给出了四叶图的2种图变换及上述问题的结果。首先分别给出变换前后3种四叶图距离矩阵、距离拉普拉斯矩阵及距离无符号拉普拉斯矩阵,利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得出其特征多项式,由韦达定理判断出3种距离特征多项式正负根的个数,通过不等式的放缩估计出特征值的范围,从而求出2个最大特征值和的范围;其次对变化前后四叶图的3种距离矩阵2个最大特征值的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四叶图在经过2种变换后2个最大特征值的和是增加的。所得结果为特殊图类距离特征值极值问题提供了研究方法,对分子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论 四叶图 距离矩阵 特征值 图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式几何距离矩阵的辽宁汉族成年女性身体质量指数与面部不对称性关系的分析
10
作者 刘威 任甫 翟桂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0-78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辽宁汉族成年女性面部不对称性与身体质量指数(BMD关系的分析,研究辽宁汉族成年女性面部不对称性对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BMI将辽宁汉族成年女性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和偏重组.使用VG Studi0 2.2MAX软件对3组MRI扫描数... 目的:通过对正常辽宁汉族成年女性面部不对称性与身体质量指数(BMD关系的分析,研究辽宁汉族成年女性面部不对称性对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BMI将辽宁汉族成年女性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和偏重组.使用VG Studi0 2.2MAX软件对3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Geomagic Wrap 12软件对3组辽宁汉族成年女性左右侧面部做不对称性偏差分析,最后对3组辽宁汉族成年女性左右侧面部测量数据做欧式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结果:EDMA分析显示,3组左右侧面部均有形态学差异,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右侧比左侧)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偏瘦组有39个占15%,正常组有44个占17%,偏重组有50个占19%.Geomagic Wrap 12不对称性偏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面部不对称部位均集中在面部中间1/3位置.结论:辽宁汉族成人女性BMI值越大,面部不对称性越大,从而面临的健康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不对称性 身体质量指数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几里得距离矩阵与半正定矩阵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赛健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6年第5期168-171,共4页
本文从半正定矩阵An×n满足Ax0=λx0,λ≥0,x0=e/n这个条件出发,讨论了欧几里得距离矩阵与半正定矩阵的关系。
关键词 欧几里得距离矩阵(E-距离矩阵) 半正定矩阵 对称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汉族成人外鼻不对称性的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夙 翟桂英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317,321,共4页
目的:利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对辽宁汉族成人外鼻形态进行不对称性分析。方法:将101例辽宁汉族成人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其中男性组41人,女性组60人。使用VG Studio 2.2 MAX软件对两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面部重建及外鼻三... 目的:利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对辽宁汉族成人外鼻形态进行不对称性分析。方法:将101例辽宁汉族成人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其中男性组41人,女性组60人。使用VG Studio 2.2 MAX软件对两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面部重建及外鼻三维坐标测量,最后对两组受试者左右侧外鼻测量数据进行EDMA分析。结果:EDMA结果显示,男性组与女性组左、右侧外鼻均有显著形态学差异,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左侧比右侧)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男性组有2个,占13.3%(2/15),女性组有4个,占26.7%(4/15)。结论:辽宁汉族成人外鼻左右不对称,右侧外鼻整体轮廓大于左侧,女性外鼻不对称性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鼻 不对称性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距离矩阵方差的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婕 周跃跃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6-293,共8页
传统模糊聚类算法(FCM)存在初始聚类中心不确定的问题,在图像分割中没有完全考虑到像素之间的灰度、空间信息.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新距离矩阵方差的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用像素点生成一个改进的新距离矩阵,并根据此矩阵特点选取... 传统模糊聚类算法(FCM)存在初始聚类中心不确定的问题,在图像分割中没有完全考虑到像素之间的灰度、空间信息.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新距离矩阵方差的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用像素点生成一个改进的新距离矩阵,并根据此矩阵特点选取初始聚类中心;结合方差确定聚类类别数,并消除部分噪声;对聚类结果进行有效性判定,确定最佳的分割结果。与SPFCM算法相比,提出算法的平均准确率提高了4.55%。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能有效提高图像分割的平均准确率,对处理噪声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模糊聚类算法 距离矩阵 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为K_(4)的cp-图的距离矩阵的行列式和逆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瑞红 高月凤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8-591,共4页
基于某些特殊图矩阵的求逆结果提出了一类新的图(块为K4的cp-图)的逆矩阵求解问题,并将其与完全图求逆矩阵作对比,得出了适宜的求解方法,进而得出它的行列式与逆矩阵,均是与图中块数b相关的函数。通过初等行列式变换,求得距离矩阵的特... 基于某些特殊图矩阵的求逆结果提出了一类新的图(块为K4的cp-图)的逆矩阵求解问题,并将其与完全图求逆矩阵作对比,得出了适宜的求解方法,进而得出它的行列式与逆矩阵,均是与图中块数b相关的函数。通过初等行列式变换,求得距离矩阵的特征值和对应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图 距离矩阵 行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氏距离矩阵分析法的辽宁汉族成人三维CT重建眼眶的几何形态测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波 许泽君 +2 位作者 翟桂英 刘大华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基于欧氏距离矩阵分析法(EDMA)通过几何形态测量法分析辽宁汉族成人眼眶的左右不对称性,以期为法医颅面复原和颅面整形外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集119例受试者颅骨三维CT数据使用VG Studio3.0MAX软件进行颅骨三维重建并提... 目的:基于欧氏距离矩阵分析法(EDMA)通过几何形态测量法分析辽宁汉族成人眼眶的左右不对称性,以期为法医颅面复原和颅面整形外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集119例受试者颅骨三维CT数据使用VG Studio3.0MAX软件进行颅骨三维重建并提取眼眶标志点三维坐标,采用WinEDMA1.0.1软件分别对男性组和女性组眼眶进行不对称性分析。结果:EDMA结果显示男性组和女性组左右眼眶形态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右侧比左侧)显示不对称部位男性和女性各有4个。结论:辽宁汉族成人左右眼眶形状不完全对称,男女不对称性概率相同但不对称部位不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表型 几何形态测量法 不对称性 三维CT 欧氏距离矩阵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矩阵的二次雷达S模式询问器代码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博 《无线电工程》 2017年第7期90-93,共4页
S模式是一项可逐步取代传统A/C模式的二次雷达新技术。S模式雷达使用询问器代码作为与具有共同覆盖区域的相邻雷达进行区分的身份信息。当辖区内S模式雷达的位置关系及共同覆盖区域较复杂时,直接为每部雷达进行询问器代码赋值比较困难... S模式是一项可逐步取代传统A/C模式的二次雷达新技术。S模式雷达使用询问器代码作为与具有共同覆盖区域的相邻雷达进行区分的身份信息。当辖区内S模式雷达的位置关系及共同覆盖区域较复杂时,直接为每部雷达进行询问器代码赋值比较困难。阐述了S模式询问器代码的功能和类别。通过构造距离矩阵研究S模式二次雷达询问器代码的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距离矩阵进行询问器代码分配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复杂位置关系下的S模式雷达询问器代码分配较困难的问题,通过华东地区空管S模式雷达系统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雷达 S模式 询问器代码 距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日冕距离矩阵谱的刻画技术
17
作者 许小静 王沛文 王志平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30,共16页
图的拓扑结构在化学分子结构中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图的各种矩阵都蕴含了图的拓扑结构信息.在本文中,我们根据距离谱的定义以及四类图形的构造特点,对四类双日冕图进行了距离谱的刻画,通过数学归纳法得到对应的距离矩阵.在此基础上,本文... 图的拓扑结构在化学分子结构中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图的各种矩阵都蕴含了图的拓扑结构信息.在本文中,我们根据距离谱的定义以及四类图形的构造特点,对四类双日冕图进行了距离谱的刻画,通过数学归纳法得到对应的距离矩阵.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分块矩阵(超日冕距离矩阵),根据矩阵特征值的唯一性,对超日冕距离矩阵进行特征值以及特征向量的求解,并验证了结论准确性及可靠性.进一步,当G为完全图且G1,G2为正则图时,研究了四类特殊的双日冕图G(S)?{G1,G2},G(Q)?{G1,G2},G(R)?{G1,G2},G(T)?{G1,G2}的距离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冕图 距离 双日冕图 超日冕距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最小树的距离矩阵算法
18
作者 宋祥彦 许承斌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提出产生最小树的一种新算法.该算法采用距离矩阵代替原算法中的联结矩阵,减少了计算量,节省了计算时间,所获得的最小树长度与原算法的结果完全一致.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印刷电路板 布图 自动设计 最小树 距离矩阵算法
全文增补中
基于多距离系统矩阵叠加伽马图像重建方法研究
19
作者 吴远 徐锋 +2 位作者 周义枞 肖宇峰 郑玉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1-2219,共9页
为了使伽马相机准确定位未知辐射场中多个放射源,本文基于最大似然期望最大化(maximum likelihoo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MLEM)算法提出一种多距离系统矩阵叠加伽马图像重建算法。首先,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软件分析伽马相机结构,保证... 为了使伽马相机准确定位未知辐射场中多个放射源,本文基于最大似然期望最大化(maximum likelihoo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MLEM)算法提出一种多距离系统矩阵叠加伽马图像重建算法。首先,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软件分析伽马相机结构,保证能够快速获取足够伽马光子计数;其次,根据放射源距离对探测器采集效率的影响,计算不同距离系统矩阵;最后,将多个系统矩阵叠加后估计放射源,最终得出放射源的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放射源快速定位;单源时具有较高的收敛性,多源时能准确定位多个放射源;相较于相关解码算法而言,本文方法具有更远的成像距离和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源定位 伽马相机成像 最大似然期望最大化 蒙特卡罗模拟 距离系统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距离时序赋权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石宝峰 迟国泰 章穗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6-178,共13页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构建了省级行政区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截面评价结果进行二次赋权,建立了基于矩阵距离时... 根据"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构建了省级行政区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截面评价结果进行二次赋权,建立了基于矩阵距离时序赋权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在Topsis中引入矩阵距离、对不同年份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客观赋权,反映了评价指标与理想状态偏离程度越小的年份、其综合评价结果赋权越大的思路。改变了现有研究人为主观确定不同时段评价结果权重的现状;改变了Topsis仅仅用于求解指标权重,无法对不同年份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赋权的现状。二是采用面板数据对典型省份的科技发展进行评价,反映评价对象历史信息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消除了流行的截面数据评价的偶然性。三是实证研究表明:山西、新疆、云南三省的科学技术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三省万元GDP综合能耗过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评价 科学发展观 矩阵距离 时间权向量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