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满元 周力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00-1303,共4页
针对现存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普遍存在延时较大、不能满足实时应用的传输需求的缺陷,在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AODV)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实时意识的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实时Ad hoc按需要距离矢量路由(RAODV),并通过仿... 针对现存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普遍存在延时较大、不能满足实时应用的传输需求的缺陷,在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AODV)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实时意识的Ad 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实时Ad hoc按需要距离矢量路由(RAODV),并通过仿真实验在不同的网络状态下对RAODV与AODV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网络负载的情况下,RAODV可以获得和AODV同等水平的分组投递率,而数据分组的平均端到端延时和路由负荷则相对要低一些;在网络负载比较大的情况下,两种协议的性能都有所下降,但相对于AODV来说,RAODV的性能下降幅度要小很多,并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分组投递率,更低的数据分组平均端到端延时和路由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OC网络 Adhoc按需距离矢量路由 实时意识 实时Adhoc按需要距离矢量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电性距离矢量用于萜类化合物核磁共振碳谱的QSSR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仝建波 曾晖 +4 位作者 张生万 彭传友 乔华 张巧霞 李志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378,共5页
本文利用原子电性距离矢量(Atomic Electro 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AED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ization State Index,AHSI),对萜类化合物中碳原子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建立了优良的定量构谱相关(QS... 本文利用原子电性距离矢量(Atomic Electro 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AED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ization State Index,AHSI),对萜类化合物中碳原子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建立了优良的定量构谱相关(QSSR)模型.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检验。其结果表明,AEDV,AHSI与13C NMR谱化学位移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谱相关 萜类化合物 ^13C NMR 原子电性距离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用于稠环芳烃液相色谱保留值的QSPR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美萍 张生万 +1 位作者 赵冰 李颖慧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40-544,共5页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MEDV)表征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结构与其液相色谱(LC...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MEDV)表征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结构与其液相色谱(LC)保留值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建模型稳定性能进行分析和验证,建模计算值、留一法交互检验预测值和外部样本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cum、RLOO、Qext分别为0.9970,0.9950,0.9925(MLR);0.9930,0.9790,0.9917(PLS)。结果表明,MEDV能较好地表征该类分子结构信息,所建QSP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为稠环芳烃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检测等方法的建立,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稠环芳烃 液相色谱保留值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用于酯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伟 张生万 +2 位作者 李美萍 胡永钢 杨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是一种描述分子二维结构的拓扑描述子,由4种类型原子间相互作用的10个元素组成。通过引入原子属性和原子类型的概念构建的MEDV,适用于描述含多个杂原子、饱和键与不饱和键、环和非环等分子结构特征。利用MEDV对7...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是一种描述分子二维结构的拓扑描述子,由4种类型原子间相互作用的10个元素组成。通过引入原子属性和原子类型的概念构建的MEDV,适用于描述含多个杂原子、饱和键与不饱和键、环和非环等分子结构特征。利用MEDV对73个酯在不同固定相、不同柱温下219个样本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RI)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相关系数r=0.9957,继以留一法(Leave-one-out)进行交互检验,相关系数rCV=0.9950。建模结果显示,MEDV具有很好的结构选择性,所建定量结构-保留关系(QSR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地揭示了酯类化合物在不同固定相、不同柱温下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用于三嗪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婵娟 张永成 +2 位作者 齐尚忠 冯彦琳 张生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MEDV)表征了三嗪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建立了该类化合物结构与其发光菌和大型蚤毒性的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uanti...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MEDV)表征了三嗪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建立了该类化合物结构与其发光菌和大型蚤毒性的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Toxicity Relationship,QSTR)模型,同时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建模计算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0和0.952,留一法交互检验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LOO分别为0.917和0.921,并进一步阐述了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嗪环上π电子离域程度减小有利于毒性增加,侧链N上取代基数目增加,化合物毒性减小。为进一步预测该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药物筛选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构效关系 三嗪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预测PBTAs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艳 堵锡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9-33,共5页
基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构建噻蒽(TA)和75个多溴噻蒽系列化合物(PBTAs)的4种热力学性质(标准焓H0、自由能G0、恒容热容C0V和标准熵S0)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模型,根据进入模型的4个描述子可知,PBTAs中的4个结构碎片CH—,C<,—S—... 基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构建噻蒽(TA)和75个多溴噻蒽系列化合物(PBTAs)的4种热力学性质(标准焓H0、自由能G0、恒容热容C0V和标准熵S0)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模型,根据进入模型的4个描述子可知,PBTAs中的4个结构碎片CH—,C<,—S—,—Br均影响其热力学性质,所建最佳数学模型的判定系数(R2)均为1.000,其计算值和文献值基本吻合,并经Jackknife法和LOO交互检验证明了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电性距离矢量与多溴噻蒽热力学性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望在物质构效关系研究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噻蒽 热力学性质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结构-性质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用于FCC汽油中硫化物的QSRR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彤 王芳 +3 位作者 姚岳 孙兆林 宋丽娟 孙挺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拓扑结构描述符中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对催化裂化(FCC)汽油中48种硫化物在PONA柱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RI)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BP模型,并进行模型对比。结果表明,MEDV能很好分辨FCC汽油中不同硫化物以及同种硫... 采用拓扑结构描述符中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对催化裂化(FCC)汽油中48种硫化物在PONA柱上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RI)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BP模型,并进行模型对比。结果表明,MEDV能很好分辨FCC汽油中不同硫化物以及同种硫化物异构体,由此建立的定量结构–保留相关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和神经网络BP模型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良好预测能力,而非线性BP模型优于MLR模型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定量结构-保留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用于氯苯酚对水生物毒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俊杰 宗喜梅 +1 位作者 张生万 罗刚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963-966,共4页
目的研究氯苯酚电子结构对水生物的毒性关系,进一步探索预测卤代化合物的毒性。方法与结果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20个氯苯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电距矢量(MEDV)与其分子毒性关系进行关联,得回归方程:lgKow=-17.719-0.635×v3+7.678&... 目的研究氯苯酚电子结构对水生物的毒性关系,进一步探索预测卤代化合物的毒性。方法与结果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20个氯苯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电距矢量(MEDV)与其分子毒性关系进行关联,得回归方程:lgKow=-17.719-0.635×v3+7.678×v2+18.823×v1+1.802×v4-0.187×v6,R为0.976。随后采用留一法(LOO)交叉检验(CV)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预测能力较强,RCV为0.9602。结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能力和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氯苯酚类化合物lgKow与其分子电性距离矢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配系数 毒性 氯苯酚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预测多氯代吩噁嗪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艳 冯子雅 +1 位作者 戚贵珠 袁超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29,共4页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13)描述子表征多氯吩噁嗪(PCPXs)的分子结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和多氯吩噁嗪热力学性质(热能值Eth、恒容热容C0V、标准焓H0、标准熵S0、和自由能G0)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模型,所建模型相关...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13)描述子表征多氯吩噁嗪(PCPXs)的分子结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和多氯吩噁嗪热力学性质(热能值Eth、恒容热容C0V、标准焓H0、标准熵S0、和自由能G0)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模型,所建模型相关系数均为1.000,计算值和文献值基本吻合,相对平均误差分别为0.288%,0.091%,0.288%,0.141%,0.288%,并经Jackknife法检验证明了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多氯吩噁嗪 热力学性质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电性距离矢量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利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8-81,共4页
以电性距离矢量(Mf)表征33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利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多酚类化合物的4种抗氧化活性与Mf的五元数学方程,均通过Fischer检验。结果表明,分子内仲碳、叔碳、羟基、醚氧键等基团对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具... 以电性距离矢量(Mf)表征33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利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多酚类化合物的4种抗氧化活性与Mf的五元数学方程,均通过Fischer检验。结果表明,分子内仲碳、叔碳、羟基、醚氧键等基团对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类化合物 电性距离矢量 抗氧化活性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对孔雀鱼急性毒性的电性距离矢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627-14628,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预测有机物对孔雀鱼急性毒性(pLC50)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方法]基于化学拓扑理论,计算了19种有机物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d)。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这些有机物对孔雀鱼pLC50与Md的QSAR模型。[结果]经... [目的]建立一种预测有机物对孔雀鱼急性毒性(pLC50)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方法]基于化学拓扑理论,计算了19种有机物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d)。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方法,建立这些有机物对孔雀鱼pLC50与Md的QSAR模型。[结果]经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它们的最佳三元数学模型,传统的判定系数(R2)为0.958,逐一剔除法的交互验证系数(Q2)为0.920。[结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及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急性毒性 电性距离矢量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网络可生存性研究
12
作者 王滨 郭云飞 +1 位作者 兰巨龙 吴春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127,共7页
研究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对网络可生存性的影响,给出了网络可生存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为了有效的提高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网络生存性,提出了一种能够对消息真实性的度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抵御网络中攻击节点发起的虚假路由消息... 研究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对网络可生存性的影响,给出了网络可生存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为了有效的提高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网络生存性,提出了一种能够对消息真实性的度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抵御网络中攻击节点发起的虚假路由消息攻击,可以有效提高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网络可生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矢量路由 网络可生存性 虚假路由消息 真实性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电性距离矢量预测有机磷杀虫剂的小鼠毒性
13
作者 莫凌云 孔松 +3 位作者 覃如琼 覃礼堂 曾鸿鹄 梁延鹏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2-347,共6页
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有效表征22个有机磷杀虫剂(OPs)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的变量选择与模型化(VSMP)方法建立OPs分子结构与小鼠半致死量(pLD_(50))的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81 5、估计均方根误... 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有效表征22个有机磷杀虫剂(OPs)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的变量选择与模型化(VSMP)方法建立OPs分子结构与小鼠半致死量(pLD_(50))的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81 5、估计均方根误差(RMSE)为0.09,留一法(LOO)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967 5,均方根误差(RMSEV)为0.12,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LOO交叉验证、留多法(LMO)交叉验证、自举法和y-随机化对QSTR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内部稳健性;外部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此,QSTR模型可预测有机磷杀虫剂类化合物对小鼠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杀虫剂 定量结构-毒性相关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性距离矢量预测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生物活性研究
14
作者 冯惠 李靖 冯长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1期8878-8881,共4页
基于电性距离矢量理论,计算20种重氮乙烷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子的拓扑指数(m k),经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四元和三元数学模型,并采用逐一法交互检验(R2cv)、F、A IC、F IT、tα/2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2个QSAR模型具有良好... 基于电性距离矢量理论,计算20种重氮乙烷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子的拓扑指数(m k),经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四元和三元数学模型,并采用逐一法交互检验(R2cv)、F、A IC、F IT、tα/2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2个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及预测能力,pK D和pK A模型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955和0.988,R2cv依次为0.929和0.980;根据pK D的QSAR模型建议重氮乙烷新烟碱类分子可能的杀虫机理;在影响重氮乙烷新烟碱类化合物作用于果蝇nAChRs的亲和力中-N-、-O基团起到主要及正向作用,而在影响哺乳动物α4β2亚型受体的亲和力中-C-、>C-更重要且为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 果蝇 哺乳动物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电性距离矢量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用于多溴联苯醚分子结构表达及色谱保留时间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朝辉 季金苟 +1 位作者 吴丹君 张静芬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7-1189,共3页
应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对多溴联苯醚(PBDEs)的209种同系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PBDEs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6个变量和5个变量的两种模型。两种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均为0.995;用留一法(LOO... 应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对多溴联苯醚(PBDEs)的209种同系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PBDEs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6个变量和5个变量的两种模型。两种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均为0.995;用留一法(LOO)进行了交互检验,其复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87和0.988;结果表明:此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具有较高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良好的估计能力和稳定性以及计算简便等优点。并用这两个模型对未知的多溴联苯醚(PBDEs)的色谱保留时间(RRT)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 色谱保留时间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矢量的多传感器信息决策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凌飞 马俊 陈博行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期30-33,共4页
当前大多传感器信息决策过程中均需要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概率转换或进行权重计算,该过程不仅计算量大,且决策结果受概率值影响较大,故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的多传感器信息决策算法。该算法利用传感器信息决策特点,结合系统评价标准,通过... 当前大多传感器信息决策过程中均需要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概率转换或进行权重计算,该过程不仅计算量大,且决策结果受概率值影响较大,故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的多传感器信息决策算法。该算法利用传感器信息决策特点,结合系统评价标准,通过对支持度矩阵的归一化处理,得出优势度函数,对优势度函数规范化后进行排序,取最大值为最优解方案。定义了区分度函数,为算法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经仿真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传感器信息决策中识别区分度均达到了0.5以上,决策效果良好。通过与经典D-S证据理论进行比较,可有效避免D-S证据理论在决策时出现与实际相悖的情况,且相对于D-S证据理论在决策过程中需对初始传感器数据进行概率赋值,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决策 评价标准 概率赋值 距离矢量 支持度矩阵 归一化处理 优势度函数 区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按需距离矢量修正的车联网稳定路由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少闻 罗代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1-35,共5页
车辆的高速移动以及城市场景中的障碍物使得车辆间的通信路径变得异常脆弱。为此,提出基于路径判据的按需距离矢量(AODV)的路由算法(PA-AODV),进而增强路径的稳定性。PA-AODV路由首先计算路径质量因子、移动方向因子,然后再计算路径判... 车辆的高速移动以及城市场景中的障碍物使得车辆间的通信路径变得异常脆弱。为此,提出基于路径判据的按需距离矢量(AODV)的路由算法(PA-AODV),进而增强路径的稳定性。PA-AODV路由首先计算路径质量因子、移动方向因子,然后再计算路径判据权值,最后择优选择权重小路径传输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PA-AODV路由提高了数据包传递率,并降低了端到端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按需距离矢量 链路质量 移动方向 路径判据 降低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边数矢量与分子相似度的计算
18
作者 杨嘉安 许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4-96,共3页
A methematical pattern on computation of molecular simularity is proposed and used to compute the molecular simularity of three organic hetero compounds. The results are relatively identical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c... A methematical pattern on computation of molecular simularity is proposed and used to compute the molecular simularity of three organic hetero compounds. The results are relatively identical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codes for chemic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边数矢量 化学环境编码算法 分子相似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物类型矢量距离的4G LTE传播模型选择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辉 汪玉琳 +4 位作者 朱曦宁 李懿 杨雪枫 甘浩 彭岳龙 《移动通信》 2015年第11期75-79,共5页
提出基于地物类型矢量距离的4G LTE传播模型选择方法,根据地物类型最小矢量距离,为无CW测试校正的城市或场景选取合适的传播模型。通过对二维不加权、二维加权和多维加权选择方法得到的传播模型与该区域实测得到的传播模型进行覆盖预测... 提出基于地物类型矢量距离的4G LTE传播模型选择方法,根据地物类型最小矢量距离,为无CW测试校正的城市或场景选取合适的传播模型。通过对二维不加权、二维加权和多维加权选择方法得到的传播模型与该区域实测得到的传播模型进行覆盖预测仿真结果对比,证明多维加权矢量距离选择方法可靠性最高,对4G LTE网络精细化规划和工程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类型 矢量距离 加权 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物类型矢量距离的TD-LTE无线传播模型映射方法
20
作者 杨辉 朱曦宁 +1 位作者 汪玉琳 尧文彬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受限于CW测试工作量和目前各主要频段都已经在使用的无线传播环境条件,无法对每个城市、每个场景进行无线传播模型校正。本文提出基于地物类型矢量距离的TD-LTE无线传播模型映射方法,即根据地物类型最小矢量距离的映射关系,为无CW测试... 受限于CW测试工作量和目前各主要频段都已经在使用的无线传播环境条件,无法对每个城市、每个场景进行无线传播模型校正。本文提出基于地物类型矢量距离的TD-LTE无线传播模型映射方法,即根据地物类型最小矢量距离的映射关系,为无CW测试校正的城市或场景选取合适的传播模型。通过对二维不加权、二维加权和多维加权进行ANPOP仿真对比分析,证明多维加权矢量距离映射方法可靠性最高,对精细化网络规划和工程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LTE 传播模型 矢量距离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