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流表面散射截面与侧扫雷达距离方程
1
作者 林思夏 尹光 李忱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侧扫雷达安装在河岸上测量河流表面流速,是近年来出现的雷达新应用方向。雷达的探测距离与入射角、河流表面的波浪高度等有关。文中推导了P波段侧扫雷达距离方程,分别采用经验模型和实际电磁计算的方式,采用分形理论构建水面散射特征实... 侧扫雷达安装在河岸上测量河流表面流速,是近年来出现的雷达新应用方向。雷达的探测距离与入射角、河流表面的波浪高度等有关。文中推导了P波段侧扫雷达距离方程,分别采用经验模型和实际电磁计算的方式,采用分形理论构建水面散射特征实体模型,利用物理光学法与物理绕射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归一化散射系数。基于布设于宜昌某水文站内的侧扫雷达,文中将实测数据的回波信号转换成与入射角相对应的散射特征趋势描述性数据。通过实测数据与理论电磁计算结果相比较可知,采用水面散射特征计算方法得到的实际结果,与实测数据在趋势上能够吻合,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粗糙面 电磁散射特性 侧扫雷达 雷达距离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眼”目标探测距离方程 被引量:4
2
作者 武东生 白廷柱 +2 位作者 刘秉琦 胡文刚 周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74-2578,共5页
利用矩阵光学方法对探测过程进行了建模,对探测距离方程进行了推广,使方程适用于"猫眼"光学系统离焦、探测光束斜入射的一般情况,通过室外探测实验对探测距离方程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回波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 利用矩阵光学方法对探测过程进行了建模,对探测距离方程进行了推广,使方程适用于"猫眼"光学系统离焦、探测光束斜入射的一般情况,通过室外探测实验对探测距离方程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回波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存在微小的回波方向偏差角,但相同条件下回波发散角要远大于回波方向偏差角,使回波足以形成对探测系统的覆盖;在相同的探测参数条件下,回波功率只与"猫眼"光学系统焦距和离焦量有关,而与探测光束入射角、"猫眼"光学系统接收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眼效应 光学窗口 探测距离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面阵旋转搜索系统作用距离方程 被引量:5
3
作者 钱惟贤 陈钱 顾国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78-2084,共7页
红外面阵旋转搜索系统一直倍受争议,文中对此进行了讨论。研究了红外面阵旋转搜索系统存在的多像元探测相关性,对多像元相关性进行相关像素灰度积累可以有效提高目标探测信噪比,并最终提升探测作用距离。基于多像元相关性,文中推导了面... 红外面阵旋转搜索系统一直倍受争议,文中对此进行了讨论。研究了红外面阵旋转搜索系统存在的多像元探测相关性,对多像元相关性进行相关像素灰度积累可以有效提高目标探测信噪比,并最终提升探测作用距离。基于多像元相关性,文中推导了面阵旋转搜索系统考虑多像元相关性的点源探测作用距离方程,以及考虑数据关联等作用的有效作用距离方程。对面阵旋转的作用距离方程、有效作用距离方程进行了仿真,同时对面阵旋转与静止时的作用距离、面阵旋转搜索系统和线阵旋转搜索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最终通过仿真数据证明了面阵旋转搜索系统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面阵旋转搜索系统 多像元相关性 作用距离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阶修正双曲线距离方程的中轨道SAR二维频谱 被引量:1
4
作者 包敏 邢孟道 +1 位作者 李亚超 保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89-2096,共8页
中轨道合成孔径雷达(MEO SAR)轨道高度高,合成孔径时间长,直线运动轨迹模型下的双曲线距离方程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EO SAR的高阶修正双曲线距离方程,该距离方程通过引入一线性项和一四次项对双曲线距离方程进... 中轨道合成孔径雷达(MEO SAR)轨道高度高,合成孔径时间长,直线运动轨迹模型下的双曲线距离方程不再适用。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EO SAR的高阶修正双曲线距离方程,该距离方程通过引入一线性项和一四次项对双曲线距离方程进行修正,使得其能对MEO SAR真实斜距历程进行四阶精确逼近。在此基础上,采用驻相点近似的方法推导该距离方程下2维频谱的闭合解析解,并结合级数反演法对频谱精度进行分析,发现采用驻相点近似方法得到的频谱精度严格精确到四次相位项,能满足MEO SAR精确成像的要求,为了便于成像算法的设计,该文对2维频谱各部分的空变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文距离方程和频谱精度较高,能实现MEO SAR全孔径精确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中轨道 距离方程 级数反演 2维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外系统距离方程中大气透过率对距离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孝霖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8-170,共3页
文中指出:红外系统距离方程中,大气透过率本身就是随距离R迅速变化的函数,从而将红外系统的距离方程改写为更加准确的表达形式。根据这一事实,文中提出了对求解R的结果是否正确的判断准则,并给出了求解距离R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 红外系统 距离方程 大气透过率函数τa(R) 距离R的正确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地波雷达电离层距离方程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永锋 杨旭光 +1 位作者 尚尚 于长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5,共7页
针对电离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体目标和面目标的雷达距离方程.根据不规则体对高频电波的相干散射原理,估算了电离层RCS的散射系数,进而给出基于电离层物理机制的广义高频地波雷达方程,从而量化了电离层特征参数对高频雷达系统的影响... 针对电离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体目标和面目标的雷达距离方程.根据不规则体对高频电波的相干散射原理,估算了电离层RCS的散射系数,进而给出基于电离层物理机制的广义高频地波雷达方程,从而量化了电离层特征参数对高频雷达系统的影响.通过仿真发现,对于面散射情形,斜向散射电离层杂波符合波束限制模型,垂直向的电离层杂波符合脉冲限制模型;对于体散射,影响电离层杂波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不规则体波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电离层 雷达距离方程 面散射 体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距离方程“五步法”教学模式的实践和启示
7
作者 杨加功 阎世强 刘捷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22-224,共3页
针对"雷达系统"课堂教学内容"雷达距离方程"的特点,从教学模式的选用、实施以及应注意的3个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五步法"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模式对实施"雷达距离方程"的教学具有... 针对"雷达系统"课堂教学内容"雷达距离方程"的特点,从教学模式的选用、实施以及应注意的3个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五步法"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模式对实施"雷达距离方程"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学员可以通过难点分解掌握较复杂的知识并得到严谨治学的熏陶;也表明该教学模式是一种关注学员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步法 教学模式 雷达距离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雷达距离方程
8
作者 王景嗣 《现代电子》 1995年第4期26-34,共9页
本文分析了天气雷达方程及其特点,并给出波束充实系数的数学表达式,它使探测距离计算更符合实际情况。最后,示例给出某测雨雷达的波束充实系数曲线,并以降雨率为自变量,用叠代法计算的最大探测距离和雨区穿透距离。
关键词 天气雷达 距离方程 充实系数 探测距离 气象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波和干扰背景下机载预警雷达的作用距离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先超 汤子跃 +1 位作者 朱振波 连晓锋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12,共6页
在实战环境下的机载预警雷达信号检测中,目标信号要与旁瓣杂波、噪声以及干扰信号相抗衡,决定机载预警雷达作用距离的因素是目标信号功率与旁瓣杂波功率、噪声功率和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其中,不同地形和不同PRF工作模式下机载预警雷达... 在实战环境下的机载预警雷达信号检测中,目标信号要与旁瓣杂波、噪声以及干扰信号相抗衡,决定机载预警雷达作用距离的因素是目标信号功率与旁瓣杂波功率、噪声功率和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其中,不同地形和不同PRF工作模式下机载预警雷达旁瓣杂波功率的计算是个难点。在分析地海杂波特性的基础上,在考虑雷达信号处理得益的情况下推导出机载预警雷达旁瓣杂波功率计算的通用公式,并最终给出在杂波和干扰背景下机载预警雷达的作用距离方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推导的旁瓣杂波功率计算公式和作用距离方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预警雷达 杂波 干扰 信干比 作用距离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调频连续波雷达作用距离分析
10
作者 张杨 察豪 柯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20期54-55,共2页
雷达方程给雷达设计提供了一个最简单、最有用的数学关系,众多雷达参数设计依据来源于对雷达作用距离的估算,而调频连续波雷达方程不同于常规脉冲体制雷达方程,需要对其进行修正,给出适合工程设计用的调频连续波雷达方程。文中分析了雷... 雷达方程给雷达设计提供了一个最简单、最有用的数学关系,众多雷达参数设计依据来源于对雷达作用距离的估算,而调频连续波雷达方程不同于常规脉冲体制雷达方程,需要对其进行修正,给出适合工程设计用的调频连续波雷达方程。文中分析了雷达动态范围、干扰信号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与常规脉冲雷达的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同时考虑船载雷达使用的环境,对雷达方程进行修正,最后得到调频连续波雷达的雷达方程。修正后的雷达方程可直接应用于调频连续波雷达工程设计,配置各项雷达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调频连续波 雷达距离方程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天线架设高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爱国 察豪 +1 位作者 席泽敏 周沫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4,18,共5页
针对X波段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研究了蒸发波导条件下雷达天线架设高度对其探测距离的影响。利用抛物方程模型建立了评估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天线架高对电磁波传播损耗及雷达作用距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层结条件下,虽然天线架高... 针对X波段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研究了蒸发波导条件下雷达天线架设高度对其探测距离的影响。利用抛物方程模型建立了评估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天线架高对电磁波传播损耗及雷达作用距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层结条件下,虽然天线架高对电磁波传播损耗的影响不相同,但对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却具有一般规律,即波导高度较低时,雷达作用距离随天线架高的增加而增大;当波导高度较高时,雷达探测距离随天线架高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后针对X波段海上雷达系统天线的架设高度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折射率剖面 抛物方程 雷达距离方程 天线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多余控制点的角锥体影像外方位元素解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官云兰 程效军 吕继生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65,共3页
提出根据角锥体原理采用多余控制点解算影像外方位元素,并推导出计算公式.通过利用有关文献中的数据进行验算,得出的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非常接近,证明此方法可行.
关键词 外方位元素 角锥体 余弦公式 距离方程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艇载雷达高超声速目标搜索资源管理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俊凯 吴高辉 +1 位作者 高婷 刘太阳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88-191,202,共5页
平流层飞艇载雷达能够克服地球曲率的限制,提高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探测距离.针对平流层飞艇载雷达高超声速目标的远距离搜索发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搜索性能分析的搜索资源管理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搜索时间资源限制条件下的搜索空... 平流层飞艇载雷达能够克服地球曲率的限制,提高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探测距离.针对平流层飞艇载雷达高超声速目标的远距离搜索发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搜索性能分析的搜索资源管理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搜索时间资源限制条件下的搜索空域范围,根据搜索时间和搜索空域范围分析搜索状态下的雷达作用距离;然后利用优化后的搜索参数、目标和环境信息,进行搜索波形调度.最后,给出了一个高超声速目标探测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采用信号处理、数据处理、资源管理一体化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能够为高超声速目标探测雷达参数选择和探测工作模式设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飞艇载雷达 高超声速目标 搜索距离方程 搜索资源管理 波形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算法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几何精度分析
14
作者 常本义 王雅楠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95,共5页
直接将绝对相位差引入距离方程和多普勒方程答解地面点坐标,称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直接算法。利用引入含有合理误差的模拟InSAR像坐标、绝对相位差和相应的轨道参数作为起算数据,求得含有误差的地面点坐标,实现了InSAR直接算法的几... 直接将绝对相位差引入距离方程和多普勒方程答解地面点坐标,称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直接算法。利用引入含有合理误差的模拟InSAR像坐标、绝对相位差和相应的轨道参数作为起算数据,求得含有误差的地面点坐标,实现了InSAR直接算法的几何精度分析。为了把基线长度和姿态的误差引入轨道空间位置,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直接算法与经典算法精度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直接算法 距离方程 多普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空双基地雷达体制分析及参数设计 被引量:10
15
作者 袁博资 马晓岩 +1 位作者 袁俊泉 杨春山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9-92,96,共5页
鉴于天空双基地雷达在兼顾单基地天基预警雷达的优势的同时能克服其信噪比偏低的缺点,在单基地天基预警雷达的基础上,对天空双基地雷达的几何模型、雷达距离方程及相关概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考虑信号衰减、接收信噪比以及距离... 鉴于天空双基地雷达在兼顾单基地天基预警雷达的优势的同时能克服其信噪比偏低的缺点,在单基地天基预警雷达的基础上,对天空双基地雷达的几何模型、雷达距离方程及相关概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考虑信号衰减、接收信噪比以及距离模糊等方面因素,对系统的载频、卫星轨道高度和脉冲重复频率等参数进行了设计.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信号信噪比能达到可检测水平,且无距离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双基地雷达 体制分析 几何模型 雷达距离方程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靶场测量LFMCW雷达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成 卢建斌 席泽敏 《舰船电子工程》 2016年第1期63-66,71,共5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靶场测量LFMCW雷达的设计要求,分析了X波段雷达波的传播特性,结合靶场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合作目标的靶场测量LFMCW二次雷达的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雷达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对比评估了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 针对复杂环境下靶场测量LFMCW雷达的设计要求,分析了X波段雷达波的传播特性,结合靶场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合作目标的靶场测量LFMCW二次雷达的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雷达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对比评估了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两种体制下LFMCW雷达的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系统 LFMCW 靶场测量 距离方程 传播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AR图像配准雷达几何法处理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路瑞峰 赵迪 +3 位作者 侯雨生 陈重华 魏春 陈筠力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6期71-78,共8页
图像配准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信号处理的关键步骤。基于雷达几何的InSAR图像配准方法。利用主辅雷达成像几何和外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主辅SAR图像配准。基于SAR图像距离多普勒定位方程,系统梳理了配准处理精度的影响因素,对... 图像配准是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信号处理的关键步骤。基于雷达几何的InSAR图像配准方法。利用主辅雷达成像几何和外部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主辅SAR图像配准。基于SAR图像距离多普勒定位方程,系统梳理了配准处理精度的影响因素,对各误差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综合分析了该算法对重复航过和单次航过InSAR系统图像的配准处理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对我国InSAR地面系统建设和相关卫星指标论证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配准 雷达几何 合成孔径雷达(SAR)距离多普勒方程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Numerical Modeling of Wave Forces on Tandem Fixed Cylinders Using the BEM 被引量:1
18
作者 Mohammad Javad Ketabdari Mohammad Mahdi Abaiee Ali Ahmadi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3年第3期279-285,共7页
In this paper a 3D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waves and a set of tandem fixed cylinders.The fluid was considered to be inviscid and irrotational.Therefore,the Helmholtz ... In this paper a 3D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waves and a set of tandem fixed cylinders.The fluid was considered to be inviscid and irrotational.Therefore,the Helmholtz equation was used as a governing equation.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 was adopted to discretize the relevant equations.Open boundaries were used in far fields of the study domain.Linear waves were generated and propagated towards tandem fixed cylinders to estimate the forces applied on them.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n varying non-dimensional cylinder radius and distance between cylinders,ka and kd on forces and trapped modes.The middle cylinder wave forces and trapped modes in a set of nine tandem cylinders were validated utilizing analytical data.The comparisons confirm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The results of the inline wave force estimation on n tandem cylinders show that the critical cylinder in the row is the middle one for odd numbers of cylinders.Furthermo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itical trapped mode effect occurs for normalized cylinder radiuses close to 0.5 and 1.0.Finally the force estimation for n tandem cylinders confirms that force amplitude of the middle cylinder versus normalized separation distance fluctuates about that of a single cylin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dem cylinders 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 wave force DIFFRACTION trapped mode Henkel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