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距离判别分析的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汪颖 王欢 +3 位作者 李琼林 刘书铭 徐琳 邵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9-16,共8页
为准确识别电网中的各类电压暂降源,并避免其他方法在识别过程中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从最小距离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判别分析的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利用暂降分段法对电压暂降有效值的波形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并以粗粒化的有效值波... 为准确识别电网中的各类电压暂降源,并避免其他方法在识别过程中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从最小距离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判别分析的电压暂降源识别方法。利用暂降分段法对电压暂降有效值的波形变化特点进行分析,并以粗粒化的有效值波形构建了与电压暂降源类型相对应的六个总体。采用多总体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利用训练样本进行学习,建立相应的判别函数及其判别准则对待判样本进行判别,从而实现电压暂降源的识别。通过仿真建模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和性能较高、交叉误判率低,对噪声鲁棒性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压暂降源 距离判别分析 马氏距离 性能评估指标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距离判别分析法的电火工品感度性能预测方法
2
作者 崔伟成 孙玉玉 +1 位作者 刘林密 孟凡磊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93-95,共3页
为了预测单发电火工品的感度性能,研究了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电火工品的温升、升温常数及集总热散失系数等3个热参数作为特征量,采用马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基于改进的距离判别分析法,给出了一个新的感度性能... 为了预测单发电火工品的感度性能,研究了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电火工品的温升、升温常数及集总热散失系数等3个热参数作为特征量,采用马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基于改进的距离判别分析法,给出了一个新的感度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感度性能指标预测值高的电火工品感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工品 感度性能 马氏距离 改进的距离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 被引量:78
3
作者 周健 史秀志 王怀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8-282,共5页
应用距离判别分析理论,结合矿井含水层的水化学分析资料,选取6种离子组分的浓度作为突水水源识别的判别因子,建立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以35组采样的水源样品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对35组实测数据用... 应用距离判别分析理论,结合矿井含水层的水化学分析资料,选取6种离子组分的浓度作为突水水源识别的判别因子,建立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以35组采样的水源样品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对35组实测数据用回代估计方法逐一进行检验,正确率为97.14%。将建立的模型对待识别的4个样本进行测试,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此外,利用本文方法对梧桐庄煤矿的突水水源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分类性能良好,预测精度高,回代估计的误判率为0.0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突水 水源识别 距离判别分析(d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判别分析的矿山岩爆倾向性评价
4
作者 赵国彦 党成凯 +5 位作者 刘焕新 刘洋 肖屈日 李洋 陈立强 毛文杰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5期690-697,共8页
为了科学有效地应用距离判别分析法评价某矿山深部岩爆倾向性等级,通过搜集整理大量国内外岩爆数据,并结合矿山深部现场情况,确定6个岩爆倾向性指标。选取9个待测点,进行力学试验获得待测点的岩爆指标,引用马氏距离建立评判准则,确定待... 为了科学有效地应用距离判别分析法评价某矿山深部岩爆倾向性等级,通过搜集整理大量国内外岩爆数据,并结合矿山深部现场情况,确定6个岩爆倾向性指标。选取9个待测点,进行力学试验获得待测点的岩爆指标,引用马氏距离建立评判准则,确定待测数据的岩爆倾向性,并通过回代误判率和交叉误判率检验判别准则的准确度。结果表明:该金属矿待测点X2、X3、X4、X5、X7、X8和X9的岩爆倾向性均为轻微岩爆,待测点X6的岩爆倾向性为中等岩爆,待测点X1的岩爆倾向性为强岩爆。矿山实际情况表明,待测点X1有强岩爆现象发生,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该方法在矿山岩爆倾向性评价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距离判别分析 马氏距离 岩爆倾向性 准则评价 岩石力学 硬岩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与判别分析方法简介
5
作者 莫景林 王光汉 《林业调查规划》 1987年第1期22-28,共7页
一、概述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普及应用,大大促进了应用学科的发展。其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便是从数理统计分支出来的一门比较活跃的实用技术。此技术方法,虽然派生出来时间不很长,其在现代农业、地质勘探、考古、人类学、... 一、概述近二十多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普及应用,大大促进了应用学科的发展。其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便是从数理统计分支出来的一门比较活跃的实用技术。此技术方法,虽然派生出来时间不很长,其在现代农业、地质勘探、考古、人类学、生物测量、经济学,教育学、工业、医学、气候、物理、社会、水文、国家标准和误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定义 样本间 距离 判别分析 多元统计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A法和Fisher判别法在潜在滑坡判识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秀珍 王成华 邓宏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6-192,共7页
选择地貌特征(包括地形坡度、沟谷切割状况、洼地封闭状况、前缘临空状况)、滑面特征(包括滑面倾角、滑面形态、滑面阻抗比)、滑体结构和近期活动迹象4大类9个因子作为古(老)滑坡类潜在滑坡的判识指标,以三峡库区和岷江上游地区相同数... 选择地貌特征(包括地形坡度、沟谷切割状况、洼地封闭状况、前缘临空状况)、滑面特征(包括滑面倾角、滑面形态、滑面阻抗比)、滑体结构和近期活动迹象4大类9个因子作为古(老)滑坡类潜在滑坡的判识指标,以三峡库区和岷江上游地区相同数量的典型滑坡作为学习样本,依据距离判别分析(DDA)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LDA)方法,分别建立了两个研究区潜在滑坡的DDA判识模型和FLDA判识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DDA方法对两个研究区学习样本和测试样本的误判率均为0,而FLDA方法对两个研究区测试样本的误判率分别为5.56%和11.11%,对学习样本的错判率分别为11.1%和0%。因此,在三峡库区和岷江上游地区潜在滑坡的判识中,DDA法比FLDA法判识准确性更高、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判别分析 Fisher判别分析 潜在滑坡 判识指标 判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多组分定量联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法的畲药树参综合品质评价
7
作者 徐俊燕 张晓芹 +2 位作者 周丹 毛佳乐 袁宙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9-156,I0002,共9页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畲药树参中紫丁香苷、绿原酸、芥子醛葡萄糖苷、松柏醇、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HPLC-QAMS)方法,并采用多...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畲药树参中紫丁香苷、绿原酸、芥子醛葡萄糖苷、松柏醇、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HPLC-QAMS)方法,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优劣解距离(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method,TOPSIS)法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Waters Xbridge C 18色谱柱;乙腈-0.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以山柰酚-3-O-芸香糖苷为参照物,建立内参物与其他8个待测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RCF),进行RCF耐用性考察及色谱峰定位,同时与外标法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HPLC-QAMS法准确性和可靠性。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以及W-TOPSIS法对9个成分HPLC-QAMS法含量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挖掘影响畲药树参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建立畲药树参综合质量优劣评价方法。结果9种成分分别在3.27~81.75μg/mL、9.85~246.25μg/mL、0.43~0.75μg/mL、0.31~7.75μg/mL、1.58~39.50μg/mL、0.59~14.75μg/mL、1.26~31.50μg/mL、4.55~113.75μg/mL和1.98~49.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6.82%~100.07%(RSD<2.0%);HPLC-QAMS和外标法(ESM)含量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LC-QAMS法可用于畲药树参多组分定量控制;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89.589%,绿原酸、紫丁香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是影响畲药树参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加权TOPSIS法结果显示浙江地区所得畲药树参质量最优,其次为江西、安徽、湖南和湖北产树参,云南和贵州产树参位于排名后4位。结论所建立的HPLC-QAMS多组分定量控制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多元统计分析联合加权TOPSIS法全面客观,可用于畲药树参品质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树参 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 多元统计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优劣解距离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QAMS/GC法联合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法评价广藿香质量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学辉 程心玲 +2 位作者 潘艳琳 张晓斌 肖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670-3677,共8页
目的基于HPLC-QAMS/GC法多组分定量,建立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模型,对不同产地广藿香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HPLC-QAMS法同时测定新西兰牡荆苷、紫葳新苷Ⅱ、毛蕊花糖苷、列当苷、异毛蕊花糖苷、鼠李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 目的基于HPLC-QAMS/GC法多组分定量,建立多元统计分析及加权TOPSIS模型,对不同产地广藿香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HPLC-QAMS法同时测定新西兰牡荆苷、紫葳新苷Ⅱ、毛蕊花糖苷、列当苷、异毛蕊花糖苷、鼠李素、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藿香黄酮醇、雷杜辛黄酮醇、广藿香酮的含量。GC法测定百秋李醇含量。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影响广藿香化学成分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加权TOPSIS模型对广藿香整体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6.85%~100.20%,RSD 0.67%~1.64%。毛蕊花糖苷、百秋李醇、广藿香酮、列当苷是影响广藿香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18批不同产地广藿香加权TOPSIS法质量评价贴近度(D_(n))分别为0.3821、0.5129、0.5125、0.5358、0.5357、0.3588、0.5365、0.5483、0.2063、0.1782、0.1426、0.1174、0.7169、0.7495、0.6645、0.7381、0.6234、0.5821,表明不同产地广藿香药材存在质量差异,广东产的广藿香质量较优。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广藿香的综合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主成分分析(PCA)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优劣解距离(TOPSIS) 质量评价 HPLC-QAMS/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距离判别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磊磊 张绍和 王晓密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1,共6页
根据距离判别分析法原理,建立了距离判别模型对泥石流危险度进行评价。综合已有的文献资料,选择20条典型的泥石流沟作为距离判别分析的训练样本,以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以及人类活动等10个主要因素为评价指标,并对样本... 根据距离判别分析法原理,建立了距离判别模型对泥石流危险度进行评价。综合已有的文献资料,选择20条典型的泥石流沟作为距离判别分析的训练样本,以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以及人类活动等10个主要因素为评价指标,并对样本指标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同时采用基于离差平方和最大的最优组合赋权方法对样本评价指标数据进行优化改善,消除了主观的随意性和客观的奇异性,使得样本指标数据更加科学合理。最后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线性判别函数,并采用误差率回代估计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判别能力强。将该模型应用于工程实例中,对云贵高原地区6条泥石流沟危险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这6条泥石流沟危险度与实际相吻合,并且与其它文献中提供的方法评价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危险度 距离判别分析 组合赋权 层次分析 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T-APD-DDA的砂土液化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少雷 张兵 +4 位作者 徐世光 李岳峰 陈梦瑞 邓立雄 郭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7-886,共10页
传统的规范法在建立经验判别准则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工程中亟需针对复杂场地液化判别方法的综合性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包头路段沉管抢修项目49组砂土土样的研究,在标准贯入试验法(SPT)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提出的绝对差值百分比... 传统的规范法在建立经验判别准则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工程中亟需针对复杂场地液化判别方法的综合性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包头路段沉管抢修项目49组砂土土样的研究,在标准贯入试验法(SPT)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提出的绝对差值百分比法(APD),划分出35组判别结果精确及14组存在判别误差的土样。借鉴判别分析理论思想,将平均粒径D50、不均匀系数Cu、比贯入阻力Ps、标准贯入点深度ds、地下水埋深dw和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等物理力学参数加入液化评价,利用精确土样建立适宜研究区工程地质特性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DDA),对14组存在判别误差或失误的土层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砂土液化综合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适应性,从多角度全面、客观地评价了研究区砂土液化情况。最终通过合理的抗液化沉陷措施,保障了后续工程的稳步进行,为类似地质条件场区的砂土液化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液化 标准贯入试验(SPT) 绝对差值百分比(APD) 距离判别分析(dda) 综合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郁安神颗粒一测多评多组分定量检测法建立及综合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11
作者 万刘静 张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7-1832,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解郁安神颗粒中13种成分含量,并构建其综合质量评价模型。方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同时测定解郁安神颗粒中王百合苷C、王百合苷E、王百合苷B、羟异栀子苷、栀子苷、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解郁安神颗粒中13种成分含量,并构建其综合质量评价模型。方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同时测定解郁安神颗粒中王百合苷C、王百合苷E、王百合苷B、羟异栀子苷、栀子苷、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姜黄素的含量,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EW-TOPSIS)法对其整体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学验证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OPLS-DA显示栀子苷、柴胡皂苷d、王百合苷B、姜黄素、斯皮诺素和柴胡皂苷a为解郁安神颗粒质量差异的主要因子。EW-TOPSIS显示14批解郁安神颗粒最优解欧氏贴近度0.2849~0.640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解郁安神颗粒的质量控制和整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安神颗粒 一测多评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熵权优劣解距离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成分结合EW-TOPSIS法的盐车前子综合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灵珍 纪东汉 +2 位作者 鞠康 薛天乐 文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8期1361-1373,共1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HPLC-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对盐车前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科学评价盐车前子质量及产地适宜性确定提供参考。收集全国5省18批车前子样品,以毛蕊花糖苷为内...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法(HPLC-QAMS)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对盐车前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科学评价盐车前子质量及产地适宜性确定提供参考。收集全国5省18批车前子样品,以毛蕊花糖苷为内参比物质,同时测定盐车前子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10-羟基大车前草苷、大车前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影响盐车前子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并对不同产地来源车前子盐制品进行质量优劣性评价。结果10种成分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和准确度良好;QAMS法和外标法(ESM)含量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化学计量学方法显示18批盐车前子可聚为3类,呈现一定的产区差异;毛蕊花糖苷、京尼平苷酸、芹菜素和大车前苷是影响盐车前子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EW-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5个省中江西地区所得盐车前子质量最优,其次为河南、安徽、山东和广西。本试验所建立的HPLC-QAMS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结合化学计量学及EW-TOPSIS方法可用于盐车前子质量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车前子 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 化学计量学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熵权优劣解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蜂胶品种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娟 陈兰珍 +6 位作者 薛晓锋 吴黎明 李熠 赵静 吴招斌 张妍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17-1720,共4页
不同植物源的蜂胶物质组成不同,其生理和药理活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目前主要是根据蜂胶中物质组成及其含量的不同来鉴别蜂胶植物源,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别蜂胶植物源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三种不同植物... 不同植物源的蜂胶物质组成不同,其生理和药理活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目前主要是根据蜂胶中物质组成及其含量的不同来鉴别蜂胶植物源,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别蜂胶植物源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三种不同植物源的蜂胶(杨树型蜂胶、桦树型蜂胶和橡树型蜂胶)为研究对象,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对蜂胶的无水乙醇溶液进行光谱扫描,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判别法和典型判别分析分别建立蜂胶品种的判别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经过光谱预处理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最佳的光谱建模波段为4 500~12 000cm^(-1),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Savitzky-Golay(7)平滑;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判别法建立的判别模型校正集和检验集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3.62%和82.61%;典型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模型的判别准确率为91.4%,交叉检验的判别准确率为88.6%。由此可知,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判别法与典型判别分析对蜂胶样品的分类效果均较好。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应用于蜂胶植物源的快速、准确鉴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蜂胶 植物源鉴别 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判别 典型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误差对统计推断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席雷 吴诚鸥 吴令云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8-432,共5页
讨论了观测误差对某些统计推断的影响,给出了减小随机误差影响的方法。
关键词 随机误差 判别分析 马氏距离 自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