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鞋带跑鞋和松紧鞋舌跑鞋跑步主观舒适度、足底压力和后足运动参数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洪友廉 王琳 +1 位作者 周继和 李静先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3-617,共5页
目的:比较穿着鞋带跑鞋和采用松紧鞋舌跑鞋在主观舒适度、足底压力分布和后足运动参数方面的区别。方法:15名有经验的跑步者自愿参与本研究。采用一份可靠的问卷进行主观舒适度调查;采用Novel pedar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记录受试者穿着两种... 目的:比较穿着鞋带跑鞋和采用松紧鞋舌跑鞋在主观舒适度、足底压力分布和后足运动参数方面的区别。方法:15名有经验的跑步者自愿参与本研究。采用一份可靠的问卷进行主观舒适度调查;采用Novel pedar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记录受试者穿着两种跑鞋跑步时的足底压力分布;采用二维高速摄像系统和Ariel动作解析系统记录、分析受试者穿着两种跑鞋跑步时后足的运动图像及足跟相对小腿的内、外翻参数。结果:与穿着有鞋带跑鞋比较,受试者在穿着松紧鞋舌跑鞋跑步时的主观舒适度较差,第4和第5跖趾关节分区足底压强明显增加,后足外翻角度较大。结论:松紧鞋舌式设计并不适用于跑鞋。有鞋带跑鞋合脚性更好,可以帮助跑步者固定鞋内的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鞋 主观舒适度 底压强 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社会的放足运动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剑利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101,共6页
近代放足运动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历史的维度考察了放足运动的发端和具体实施过程,从文化的视角考察了放足运动过程中审美观念的变化,并在历史审视的基础上对放足运动做了反思。放足运动对中国女性整体解放而言有着积... 近代放足运动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历史的维度考察了放足运动的发端和具体实施过程,从文化的视角考察了放足运动过程中审美观念的变化,并在历史审视的基础上对放足运动做了反思。放足运动对中国女性整体解放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其对女性自身感受的漠视,与缠足一样,放足对女性尤其是已经习惯于缠足的女性来说或许也是一场痛苦的遭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社会 女性缠 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压电驱动多足式微爬行机器人
3
作者 贾慧洲 曾潇丰 +2 位作者 尹灿辉 吴宇列 肖定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9-440,共12页
目前基于智能复合微结构(Smart composite microstructure, SCM)工艺的压电式多足微爬行机器人一般采用整体设计、整体组装的方式,虽然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但结构间相互耦合严重,并且装配和维护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制造、... 目前基于智能复合微结构(Smart composite microstructure, SCM)工艺的压电式多足微爬行机器人一般采用整体设计、整体组装的方式,虽然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但结构间相互耦合严重,并且装配和维护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制造、自由式组装的多足微爬行机器人设计方法,并据此研制一种水平布置的四足模块化微爬行机器人。首先提出了整机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开展了多自由度腿的结构设计。其次研究了压电驱动模块、微角运动模块以及二自由度腿的具体加工和组装流程,完成了对各模块的加工与测试。然后开展了机器人的整体装配,并基于Trot步态利用Adams进行了机器人的运动仿真。最后对机器人进行了实际的运动测试,初步验证其运动性能,为后续优化设计以及更多形式的模块化微爬行机器人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爬行机器人 压电驱动 足运动 智能复合微结构工艺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足”运动方式对下肢生物力学功能调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顾耀东 孙冬 +2 位作者 Gusztáv Fekete 梅齐昌 李建设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74,共14页
足部作为人体动力链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始端,形态的变化与功能的表现紧密相关。通过对即刻与短期裸足运动干预以及长期裸足运动人群的足部形态和运动学、动力学、肌肉活动度等生物力学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归纳,旨在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裸足运... 足部作为人体动力链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始端,形态的变化与功能的表现紧密相关。通过对即刻与短期裸足运动干预以及长期裸足运动人群的足部形态和运动学、动力学、肌肉活动度等生物力学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归纳,旨在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裸足运动的本质特征,探究形态与功能的关联。研究发现,习惯着鞋人群在短期裸足步行及跑步运动干预时,均表现出小步长、高步频的时空参数特征。短期裸足步行及跑步后足触地角度减小,踝关节跖屈增大,膝关节屈曲程度增大等运动学特征与习惯裸足人群的运动学特征相似。对习惯着鞋人群进行短期裸足步行及跑步干预时,比习惯裸足人群在着地期的冲击峰值及垂直负荷增长率均呈现降低。长期使用不合脚鞋具可改变足形和功能,如足部肌群横截面积减小,足前掌宽度及接触面积降低,拇指外翻及削弱绞盘功能等。被抑制的足部功能或许是习惯着鞋人群损伤风险较大的原因,而开展裸足运动时需综合考量足形态与功能,循序渐进,以实现足部功能训练,提高运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运动方式 下肢生物力学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硬度鞋底跑鞋对足部运动、足底压力分布及感知舒适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于建成 洪友廉 +1 位作者 王琳 王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名男性业余跑步爱好者在跑步时脚感知舒适度进行调查,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18名跑步爱好者穿着不同硬度鞋底跑鞋的足部运动和足底压力、压强进行测试,旨在验证不同硬度材料跑鞋底对足部运动、足底压力及感知舒适...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8名男性业余跑步爱好者在跑步时脚感知舒适度进行调查,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18名跑步爱好者穿着不同硬度鞋底跑鞋的足部运动和足底压力、压强进行测试,旨在验证不同硬度材料跑鞋底对足部运动、足底压力及感知舒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鞋底硬度值的增加,足弓和前脚掌外侧部位的峰值压力和峰值压强逐渐增大;受试者穿着硬度稍软鞋底的跑鞋跑步时,脚后跟缓冲能力较好,表现出较好的感知舒适度,发现脚后跟的感知舒适度是影响感觉和神经肌肉系统调整跑步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受试者穿着较硬鞋底的跑鞋测试时,脚部外翻角度较小,能在足弓外侧和前脚掌外侧产生较大压力及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底 硬度 运动 底压力 感知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部运动受力分布与鞋楦优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施凯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8-150,184,共4页
利用力学模型构建出足底在平跟和提踵状态下受力情况,并分析了足底曲面的横向和纵向曲线的变化趋势,为鞋楦的优化研究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压力平台和鞋垫压力系统对双脚脚底压力的分布、运动过程中脚底压力、冲量、脚底受力时间的变化... 利用力学模型构建出足底在平跟和提踵状态下受力情况,并分析了足底曲面的横向和纵向曲线的变化趋势,为鞋楦的优化研究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压力平台和鞋垫压力系统对双脚脚底压力的分布、运动过程中脚底压力、冲量、脚底受力时间的变化进行验证,获得鞋楦生产的基本参数。最后,在企业中进行鞋楦试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受力 压力分布 鞋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4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嘉晖 张朝东 陈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2-573,共2页
研究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临床特点,旨在正确诊断和治疗本病。
关键词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子徐动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人类学指标:足趾纵向运动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新明 赵聪聪 +3 位作者 葛朦 康大维 罗杨 郭致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0-924,共5页
在中国人中开展足趾纵向运动出现率的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籍汉族本科生中396人(男197例,女199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观察调查对象拇趾独立背伸动作以及第2、3、4、5趾独立背伸动作来判断调查对象足趾纵向运动的表型,还调查了足趾长... 在中国人中开展足趾纵向运动出现率的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籍汉族本科生中396人(男197例,女199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观察调查对象拇趾独立背伸动作以及第2、3、4、5趾独立背伸动作来判断调查对象足趾纵向运动的表型,还调查了足趾长、性别.结果如下:(1)调查对象中双脚足趾纵向运动情况相同为87.88%,可分为拇趾独立背伸型兼第2、3、4、5趾独立背伸型(F∶X)、拇趾独立背伸型兼第2、3、4、5趾非独立背伸型(F∶NX)、拇趾非独立背伸型兼第2、3、4、5趾独立背伸型(NF∶X)、拇趾非独立背伸型兼第2、3、4、5趾非独立背伸型(NF∶NX),所占调查对象比例分别为37.37%、35.61%、2.27%、12.63%,调查对象中双脚足趾纵向运动不对称型(M)为12.12%;(2)性别间差异以及性别中足趾长型间差异除M表型外,其他4种对称足趾纵向运动表型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足趾长与5种足趾纵向运动表型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双脚间差异与4种足趾纵向交运动表型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纵向运动 趾长 拇趾独立背伸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足弓高度的足部运动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勇 周皓 汪爱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41-441,共1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入伍战士在展开训练前的足部运动学特征与足弓高度的关系,探索足弓高度的变化对足部运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陆军某部2019年新入伍战士129人为研究对象。在展开共同科目训练前,采集新兵足印图像以计算足弓指数,通... 目的通过分析新入伍战士在展开训练前的足部运动学特征与足弓高度的关系,探索足弓高度的变化对足部运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陆军某部2019年新入伍战士129人为研究对象。在展开共同科目训练前,采集新兵足印图像以计算足弓指数,通过动态步态体态分析系统收集足部运动学参数,包括着地仰角、着地内翻角、离地仰角、外翻幅度、拍地速度、着地外翻速度。根据足弓指数将纳入的108人的216例下肢样本分为较高足弓组(n=50)、中间足弓组(n=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科目训练 运动学特征 运动学参数 特征分析 运动 仰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辫放足与其对中国迈向近代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冬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结辫裹足与封建专治有密切联系。近代社会以来,戊戌变法志士们对剪辫放足具首倡之功;辛亥革命对剪辫放足运动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剪辫放足的艰难实现,体现出剪辫放足对中国人冲破封建束缚。
关键词 剪辫 辛亥革命 不缠足运动 封建伦理道德 康有为 戒缠 戊戌变法 足运动 孙中山 中国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联合利伐沙班预防急性骨盆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唯 杨云 +1 位作者 张家胜 李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8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联合利伐沙班预防急性骨盆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联合利伐沙班预防急性骨盆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均予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利伐沙班口服,观察组患者术后行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1 d内DVT发生率,术后8 h和术后7 d下肢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DVT早期诊断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无中途退出者。观察组患者术后21 d内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流峰速度均显著大于本组术后8 h(均P<0.05),血流速度增大时的持续时间均显著长于本组术后8 h(均P<0.05),血流量均显著多于本组术后8 h(均P<0.05),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8 h(均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血流峰速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血流速度增大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血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8 h和术后7 d最大管腔面积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骨盆骨折患者而言,术后在口服利伐沙班的基础上实施足踝主动屈伸运动有助于改善其下肢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降低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主动屈伸运动 利伐沙班 骨盆骨折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部功能训练对足趾肌力和足弓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燊 崔科东 +2 位作者 张希妮 傅维杰 刘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9-258,共10页
目的:探讨12周足部功能训练对足趾肌肉力量、足弓形态以及跑步时足弓的运动学影响。方法:选取26名足弓形态正常的后跟着地跑(RFS)爱好者,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12周的足部功能训练(包括足部力量训练和前掌着地跑姿转换... 目的:探讨12周足部功能训练对足趾肌肉力量、足弓形态以及跑步时足弓的运动学影响。方法:选取26名足弓形态正常的后跟着地跑(RFS)爱好者,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12周的足部功能训练(包括足部力量训练和前掌着地跑姿转换训练),对照组不改变原有运动习惯。利用游标卡尺、拉力计和自制跖趾关节力量测试仪,比较训练前后(组别×训练前后)的足趾肌力和足弓形态学变化;采用运动学及地面反作用力数据分析RFS/前掌着地跑(FFS)的足弓运动学(着地瞬间足弓高度、足弓高度/角度变化和足弓刚度等)差异。结果:12周干预训练后:1)干预组的第1足趾绝对力量、第1足趾相对力量和其余4趾绝对力量有显著提高(P<0.05);2)干预组标准化前后的站姿舟骨高度显著上升(P<0.05);3)RFS测试中,干预组足弓最大角度明显缩小(P<0.05),足弓着地高度明显提高(P<0.05),足弓高度变化量增大(P<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12周足部功能训练可以提高足弓构成肌群的力量,改善站立时的足弓形态,并显著减小后跟着地跑时的足弓最大压缩角度、提高着地瞬间的足弓高度和足弓高度变化量,提示足弓出现了适应性变化。建议足弓肌群力量薄弱的人群可将本训练方法作为一种增强或康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功能训练 趾力量 弓形态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足踝关节功能康复的fMRI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润 葛剑青 管青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97-1801,共5页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讨足踝关节功能康复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功能重塑及其瘫痪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1例参与康复...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探讨足踝关节功能康复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功能重塑及其瘫痪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1例参与康复治疗、5例未参与康复治疗的ACI患者的治疗前后,以及5例正常志愿者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检查。采用组块刺激功能测试,观察卒中康复前后足踝关节运动时脑激活区域和激活区体积的差异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ACI患者健侧足踝关节运动时激活区与正常人群组相似;偏瘫侧足踝关节运动时除了对侧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M1区)激活之外,同侧SM1区、运动前区(PMC区)也可见不同程度的激活,对侧半球的激活体积大于同侧(P<0.05)。治疗后,患者对侧半球SM1区激活体积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而参与康复治疗组激活体积的增加更为显著(P<0.05);Fugl-Meyer运动评分在治疗后亦有提高,参与康复治疗组较未伴康复治疗组提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MRI能客观显示ACI后脑功能重塑特征,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足踝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有利于脑功能的重塑及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急性脑梗死 踝关节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