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周爱霞 邓利辉 +1 位作者 曾跃林 谭海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91-3092,共2页
足踝部是人体的负重部位,特别是足跟部,创伤后骨、肌腱组织外露,修复时不但要有与其相似的组织结构,而且要有感觉,局部耐磨,满足负重作用。而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可靠,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知名血管神经等优点... 足踝部是人体的负重部位,特别是足跟部,创伤后骨、肌腱组织外露,修复时不但要有与其相似的组织结构,而且要有感觉,局部耐磨,满足负重作用。而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可靠,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知名血管神经等优点。是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年来,我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皮瓣修复 应用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负重 肌腱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种皮瓣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2
作者 田芙蓉 田立杰 +2 位作者 田峰 李小川 王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5,共2页
总结应用多种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85例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皮肤缺损 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游离皮瓣修复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何立宏 单乐群 张云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43-44,共2页
目的总结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护理的经验。方法对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心理护理、专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以外,其余患者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全部成活。通... 目的总结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护理的经验。方法对19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心理护理、专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以外,其余患者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修复全部成活。通过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的各项专科护理,患者心理状态稳定,移植皮瓣存活良好。结论对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游离皮瓣移植的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密切观察移植皮瓣和护理,可提高皮瓣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游离皮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4
作者 肖目张 龙剑虹 黄晓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转移修复13例由车祸外伤、疤痕溃疡、肿瘤等所致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6cm×14cm,... 目的:探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转移修复13例由车祸外伤、疤痕溃疡、肿瘤等所致的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6cm×14cm,跟骨外露最大面积5cm×10cm。结果:共切取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13块,其中1例岛状筋膜皮瓣术后坏死,行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愈合,其余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及供瓣区所植皮片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月~4年,效果满意。结论:内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移植 修复 软组织缺损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治疗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成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3054-3055,305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治疗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5月—2009年2月,36例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术(A组)、三级串联皮瓣修复术(B组)和腓肠浅动静脉逆行岛状皮...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治疗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5月—2009年2月,36例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术(A组)、三级串联皮瓣修复术(B组)和腓肠浅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C组)治疗。结果 3组手术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B组发生率为58.3%,C组发生率为75.0%,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修复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无差异,并发症符合相关手术的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修复外科手术 皮肤移植 小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明 曹东升 +5 位作者 池征璘 谢娟 李红红 陈增红 朱邦中 鲍琼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59-1261,共3页
对8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改良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背创丽,切取最大皮瓣面积19cm×8cm,最小为6cm×4cm结果显示,所有皮瓣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兀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皮瓣质地良... 对8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改良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背创丽,切取最大皮瓣面积19cm×8cm,最小为6cm×4cm结果显示,所有皮瓣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兀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修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及植皮术治疗小儿足跟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附7例报告)
7
作者 赵学春 王慧 +1 位作者 李来峰 刘晓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07-1007,共1页
本科室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dressing,VSD)技术及植皮术治疗小儿足跟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7例,9个跟部创面,其中男童4例,女童3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 本科室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dressing,VSD)技术及植皮术治疗小儿足跟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7例,9个跟部创面,其中男童4例,女童3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85岁。有2例累及个跟部,例患者皆为自行车或摩托车车轮绞擦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软组织缺损 植皮术 皮肤 小儿 治疗 DR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8
作者 余林权 陈奇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90-291,共2页
【目的】总结提高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质量。【方法】对我院10年间应用显微技术将各种皮瓣移位或移植修复的9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因皮瓣血运丰富,能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愈合过程。96例皮瓣,成活92例,... 【目的】总结提高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质量。【方法】对我院10年间应用显微技术将各种皮瓣移位或移植修复的96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因皮瓣血运丰富,能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愈合过程。96例皮瓣,成活92例,4例皮瓣部分坏死,成活率95.8%。【结论】采用皮瓣修复足躁部软组织缺损,手术一次完成,避免多次手术,减低了伤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伤残率 分坏死 多次手术 皮瓣移位 血运 丰富 目的 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黄继锋 刘曦明 +3 位作者 王华松 黄卫兵 汪国栋 黄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86-3986,共1页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因各种原因造成缺损后,常出现骨、肌腱及钢板外露,处理较为棘手。笔者自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皮肤缺损 临床研究 软组织缺损 小腿下段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凤 黄干秀 +2 位作者 夏燕 周艳莲 刘俊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6期22-23,共2页
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不同程度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3例,12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住院27~55(39.6±15.3)d出院。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足踝功能恢复满意。提出积极的心理护理... 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不同程度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3例,12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住院27~55(39.6±15.3)d出院。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足踝功能恢复满意。提出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皮瓣血供观察,重视疼痛、康复的护理和出院指导,是保证皮瓣成活、重建肢体功能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术修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
11
作者 任文杰 王小民 刘林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07-708,共2页
关键词 带血管蒂组织 修复 组织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小敏 刘春兰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6-47,共2页
对1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术后住院7~16d,平均12.0d。术后患者随访均达半年以上,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饱满,富有弹性,耐磨损。提出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术中护... 对14例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行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结果术后住院7~16d,平均12.0d。术后患者随访均达半年以上,14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饱满,富有弹性,耐磨损。提出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术中护理,采取合理措施,防止血管痉挛,减少血栓形成机会,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可提高皮瓣的完全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缺损 大隐静脉-隐神经营养血管蒂 岛状皮瓣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3
作者 邓长华 孔繁福 +2 位作者 伍真 聂萌 祁占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采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术前便携式多普勒探测穿支并定位,设计改良螺旋桨皮... 目的探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治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采用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修复,术前便携式多普勒探测穿支并定位,设计改良螺旋桨皮瓣,以腓动脉主干为皮瓣轴线,以穿支为界分为较大的皮瓣头部(大桨)和较小的皮瓣尾部(小桨),将旋转点至创面距离作为大桨长度,皮瓣宽度为大桨长度的1/2~2/3,大桨的长宽比不超过2:3。以大桨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小桨修复大桨创面。术中保留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踝周软组织缺损创面范围为3.0cm×3.0cm^10.0cm×4.5cm,腓动脉中低位穿支皮瓣面积为5.0cm×3.0cm^23.0cm×5.0cm。术后观察受区及供区的外形及功能,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8例皮瓣均I期成活,16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7~11mm,供、受区外形满意。患者穿鞋及行走不受影响,足外侧感觉及足部回流正常,患足AOFAS评分92~97分,平均94分。结论改良腓动脉中低位螺旋桨穿支皮瓣血供可靠,避免皮瓣远端坏死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供区,是修复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 穿支皮瓣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带蒂逆行小腿后侧肌皮瓣修复的疗效及对感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玉国 范智凌 +1 位作者 郭全保 曾庆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817-2821,共5页
目的探讨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经带蒂逆行小腿后侧肌皮瓣修复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感觉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且术后均接受1年随访的140例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带蒂逆行小腿后侧肌皮瓣... 目的探讨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经带蒂逆行小腿后侧肌皮瓣修复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感觉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且术后均接受1年随访的140例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带蒂逆行小腿后侧肌皮瓣修复60例(A组),足内侧皮瓣修复40例(B组),足踝上皮瓣修复40例(C组)。比较各组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愈合情况(皮瓣存活、感染、外观、质地)、感觉功能、外形满意度、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各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在皮瓣修复后,术后观察1年,A组患者皮瓣存活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感染、外观、质地以及行走功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在皮瓣修复后,A组的感觉功能评分要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外形满意度要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在皮瓣修复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形状、皮瓣特点等选择皮瓣,其中带蒂逆行小腿后侧肌皮瓣修复治疗效果更好,存活率更高,踝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更高,因此带蒂逆行小腿后侧肌皮瓣修复更有助于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带蒂逆行小腿后侧肌皮瓣修复 疗效观察 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分析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 被引量:3
15
作者 景青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20-1823,共4页
目的研究足踝部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随访获得69例,软组织恶性肿瘤50例,骨恶性肿... 目的研究足踝部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随访获得69例,软组织恶性肿瘤50例,骨恶性肿瘤19例;骨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为75.36%,明显高于3年55.07%和5年55.07%;单因素分析发现69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因辅助治疗、功能状况和肿瘤大小影响了5年生存率(P<0.05),但性别、年龄、手术方法、组织类型和发病部位等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和功能状况是影响69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7.251、6.194,P<0.005)。结论足踝部良性软组织肿瘤多以血管瘤常见,而恶性肿瘤多以滑膜肉瘤常见;肿瘤大小和功能状况是影响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且>5 cm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 足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少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肤缺损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胫前动脉皮瓣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损伤与缺损
17
作者 王坤正 李旭东 +4 位作者 党效谦 李志英 宁栓虎 鱼全生 刘忠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胫前动脉 皮瓣修复 小腿及 血管蒂 全厚皮瓣 皮肤缺损 动静脉 皮肤撕脱伤 软组织缺损
全文增补中
胫后动脉皮支逆行皮肤筋膜岛状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缺损 被引量:1
18
作者 宁金龙 袁仲华 +1 位作者 高学宏 汪春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小腿下1/3段大块骨外露缺损创面,往往需要远位皮瓣或交腿皮瓣多次移位才能修复。我们复习有关解剖资料及截肢标本,通过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临床应用,设计了不牺牲胫后主要动脉干,用其皮支血管为蒂的逆行小腿内侧皮肤筋膜岛状瓣,Ⅰ期转位修... 小腿下1/3段大块骨外露缺损创面,往往需要远位皮瓣或交腿皮瓣多次移位才能修复。我们复习有关解剖资料及截肢标本,通过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临床应用,设计了不牺牲胫后主要动脉干,用其皮支血管为蒂的逆行小腿内侧皮肤筋膜岛状瓣,Ⅰ期转位修复小腿下1/3段,踝前、足跟垫等部位缺损。自1988年4月始,应用4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应用解剖小腿上部皮肤血供,主要由股动脉下端从收肌裂孔上方发出的膝降动脉,而后分出的隐枝和关节枝,隐动脉枝穿过内收肌腱板,随隐神经下行,在缝匠肌与股薄肌肌间浅露皮下分布于小腿上部,可形成隐动脉皮瓣的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 皮肤筋膜 缺损 皮瓣
全文增补中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附12例报告)
19
作者 张屹阳 张瞾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皮肤缺损 创伤性缺损 损伤原因 慢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感觉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新红 吴水培 +3 位作者 俞立新 于凤宾 朱亚中 周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53-755,共3页
关键词 皮瓣修复 股前外侧 带感觉神经 皮肤缺损 皮肤软组织缺损 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股外侧皮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