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足踝畸形诊疗现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万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01-706,共6页
儿童足踝部结构复杂,功能重要,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诸多先天性、发育性或者后天获得性疾病均可以改变足踝部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儿童足踝畸形。儿童足踝畸形有其特殊性,诊疗方法复杂,与成人足踝疾病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有很多不同。正... 儿童足踝部结构复杂,功能重要,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诸多先天性、发育性或者后天获得性疾病均可以改变足踝部的结构与功能,导致儿童足踝畸形。儿童足踝畸形有其特殊性,诊疗方法复杂,与成人足踝疾病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有很多不同。正确掌握儿童足踝生长发育特点以及儿童足踝畸形的自然病史,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干预。目前国内在儿童足踝畸形的诊疗上虽然存在区域性差异,但其规范化诊治正在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阐述儿童足踝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目前儿童青少年常见足踝畸形的诊疗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诊断 足畸形/外科学 马蹄 扁平 弓形 跗骨/畸形 临床方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唐成林 张静哲 +1 位作者 王汉中 刘光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103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分别采用软组织松解术(16例24足)、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的肌力平衡术(20例27足)、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 目的:探讨和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103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分别采用软组织松解术(16例24足)、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的肌力平衡术(20例27足)、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移的肌力平衡术(32例40足)和骨性矫形术(10例12足),随访2年3个月~5年8个月,按照Garcean标准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未出现过度矫正,无距骨、舟骨坏死,不同分级疗效评价结果显示,Ⅱ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优良率(85.7%)显著高于Ⅳ级(53.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段疗效评价结果显示,0.5~2.0岁组疗效优良率(82.4%)高于5~9岁组(55.6%)和9~21岁组(4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术式疗效结果显示,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移的肌力平衡术优良率(90.0%)高于软组织松解肌腱延长术(41.7%)、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术(59.2%)和骨性矫形术(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后肌腱前外移术优于软组织松解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畸形越重术后功能越差。单纯软组织松解术远期效果差,需增加肌力平衡手术。骨矫形术适用于年龄大、畸形严重或术后残留畸形者,术后畸形虽可得到矫正,但功能部分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外科学 肌力平衡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璇 陈珽 +6 位作者 范清 张自明 沈品泉 陆美玲 曹根林 蔡奇勋 张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3-44,共2页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25例(331足),平均年龄159d,(2~630d),其中男146例,女79例。均采取Ponseti方法手法矫正、石膏同定,每7d更换石膏...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25例(331足),平均年龄159d,(2~630d),其中男146例,女79例。均采取Ponseti方法手法矫正、石膏同定,每7d更换石膏1次,经3~10次(平均6.7次)石膏矫形后患儿内收内翻畸形得到矫正,开始佩戴外展支架每天24h,持续3个月后,改每天12h至患儿3~4岁。结果平均治疗时间8.5周,185例(81.9%)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年,疗效满意率为94.8%。结论早期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获得满意疗效,疗效与足部畸形程度及患儿治疗依从性有关,与治疗时间早晚无明显相关,外展支架的运用有利于减少马蹄内翻足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SETI 畸形/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蛋白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内侧软组织中的表达
4
作者 武娜 邵景范 +4 位作者 杨小进 黎润光 陈超 柴成伟 王子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软组织挛缩的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例(2006年8月~2007年8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内侧三角韧带组织和5例尸体正常三角韧带组织进行对照研究。所取标本进行常规HE... 目的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软组织挛缩的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例(2006年8月~2007年8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内侧三角韧带组织和5例尸体正常三角韧带组织进行对照研究。所取标本进行常规HE组织学染色观察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Vim)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结果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统计学结果显示:马蹄内翻足标本中波形蛋白(Vim)均呈现阳性反应,表达光度值为(0.51±0.07);而对照组5例中仅有少数波形蛋白(Vim)反应阳性,表达光度值为(0.234±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波形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促进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内侧软组织孪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蛋白/免疫学 畸形/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