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玉花 李向青 张全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3期2190-2192,共3页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05年3月~2011年5月我院9例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期间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9例皮瓣均一期成活,所有患者皮瓣色泽与受...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皮瓣移植修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05年3月~2011年5月我院9例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缺损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治疗期间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9例皮瓣均一期成活,所有患者皮瓣色泽与受区相似,愈合良好,外形良好,能正常穿鞋、行走,足趾活动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做好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护理、皮瓣移植术后对皮瓣的观察与护理、院外康复护理,对皮瓣的成活及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肤恶性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底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伟炽 张大卫 +1 位作者 黄东 牟勇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1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进一步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体的临床效果,为该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足跟部软组织损伤,23例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 目的通过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足内侧皮瓣治疗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进一步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体的临床效果,为该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足跟部软组织损伤,23例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9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通过对两组皮瓣修复面积、皮瓣长、宽及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3.0软件,利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修复创面大小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修复面积、修复皮瓣的长、宽均大于足底内侧皮瓣组(p<0.05);在术后功能恢复评分上,两组在出院时及出院后,在运动、行走、日常生活能力、皮瓣感觉、外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仅能够单纯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在预后上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足部负重后局部发生溃疡及软组织坏死的几率,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能够一期修复较大面积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部肤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足底内侧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神经血管蒂足底内侧皮瓣移植治疗跟腱及局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淑敏 马晓燕 +1 位作者 白玉萍 张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8-639,共2页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跟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修复足跟负重区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智勇 赵敦旭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9期116-117,共2页
目的报道足底内侧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修复足跟负重区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16侧成人足内侧区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足内侧区存在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深支的内侧支多源性供血及神经分布。临床修复足部负重区创... 目的报道足底内侧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修复足跟负重区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16侧成人足内侧区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发现足内侧区存在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深支的内侧支多源性供血及神经分布。临床修复足部负重区创面22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皮瓣感觉良好,外形满意,无溃疡现象,足及足趾活动功能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血供具有多源性,不牺牲主要血管,质韧耐磨,能恢复较好的感觉,是修复足跟负重区皮肤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内侧动脉 足底内侧皮瓣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在小腿及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倩 陈勇 +2 位作者 王慜 余明薇 袁斯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足底内侧皮瓣对于小腿创面的修复鲜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伴骨、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19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和... 目的足底内侧皮瓣对于小腿创面的修复鲜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足踝伴骨、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19例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CTA或DSA检查,了解小腿血管情况,设计与受区缺损形状、面积相对应的足底内侧皮瓣。供瓣区即刻植皮修复,或移植真皮支架后二期植皮修复。术后随访皮瓣修复效果、供区愈合情况及足部感觉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及移植皮片均一期成活。术后随访显示皮瓣外观较好,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相似,无明显臃肿,患者较满意。足底供区植皮外观较差,踇趾及第二趾感觉丧失。植皮后行走时足底的耐磨性良好。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血供可靠、位置隐蔽、血管蒂长,切取后对足部外观和功能影响小,是修复小腿和足踝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皮瓣 小腿 深度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缺损的护理
6
作者 李晓红 耿培峰 张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跟缺损 足底内侧皮瓣 修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
7
作者 黄贺军 李俊明 +3 位作者 宛磊 代彭威 张晓光 彭高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6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分析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携带足底内侧穿支动脉、足底内侧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及虎口处的皮肤缺损。结果采用该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5例,皮瓣均成活,随... 目的:探讨手掌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分析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携带足底内侧穿支动脉、足底内侧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及虎口处的皮肤缺损。结果采用该皮瓣修复手掌部皮肤缺损5例,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均6~12个月,皮瓣的色泽、质地良好,触觉正常,两点辨别觉4~11 mm,平均7 mm,基本恢复正常功能。结论携带足底内侧穿支动脉、足底内侧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是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动脉 肤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逆行移植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波 盛桂芝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500-500,共1页
关键词 内侧 岛状 肤移植 内侧岛状 技术改进 移植 逆行 跟软组织缺损 切除方法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 被引量:1
9
作者 莫冰峰 梁斌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的]对足底组织缺损采取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方法]对9例足跟部组织缺损的病例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侧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皮瓣无磨损及渍烂... [目的]对足底组织缺损采取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方法]对9例足跟部组织缺损的病例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3年,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侧部分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皮瓣无磨损及渍烂,色泽、质地、厚薄与足跟部组织相似,神经感觉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皮瓣处于足部非负重区,组织与足跟相似,切取操作简单,切取后对足部负重功能及外观影响很小,不须二次手术,是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部组织缺损 内侧动脉 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皮瓣的血管神经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恩娟 张成立 毛增荣 《解剖学杂志》 CAS 1983年第2期108-113,187,共7页
足跟损伤后,用合适的软组织来修复缺损部位,是临床医生极为关注的问题。Shanahan等用带足底内侧动脉及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补由于神经萎缩而引起的足跟部溃疡;Hanrampf等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趾短屈肌肌皮瓣转移至足跟后部及跟腱下部以修... 足跟损伤后,用合适的软组织来修复缺损部位,是临床医生极为关注的问题。Shanahan等用带足底内侧动脉及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补由于神经萎缩而引起的足跟部溃疡;Hanrampf等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趾短屈肌肌皮瓣转移至足跟后部及跟腱下部以修复缺损;高学书等应用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束岛状皮辨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均获成功。临床方面对足底皮瓣或肌皮瓣移植作了不少研究,但在解剖学方面有关足底血管神经的研究报导则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足底内侧皮瓣 血管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8例疗效分析
11
作者 王志强 杨明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9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踝部软组织缺损 逆行岛状修复 疗效分析 带血管蒂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 肤缺损 足底内侧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