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方法研究——趋势模拟评估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8
1
作者 刘洪 黄燕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21,共5页
本文采用组合模型的形式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特点建模,在模型通过各种检验、具有良好统计预测功能的基础上,从检验异常值的角度来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差异的程度,找出离群数据,利用数理统计中检验实验观测数据异常值的方法,对离群... 本文采用组合模型的形式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特点建模,在模型通过各种检验、具有良好统计预测功能的基础上,从检验异常值的角度来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差异的程度,找出离群数据,利用数理统计中检验实验观测数据异常值的方法,对离群数据的误差进行统计上的显著检验,从而评估统计数据的质量。文章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1978—2003年间的GDP作为样本,运用趋势模拟评估法来评估我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准确性。对我国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质量 趋势模拟评估法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资源变动趋势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玉梅 童玉芬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2,共9页
采用多区域人口情景预测模型,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模拟预测城镇化进程中2050年前我国劳动力资源规模、结构及在城乡间的变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资源总量2016年达到峰值后开始负增长,尤其2027年开始以年均... 采用多区域人口情景预测模型,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模拟预测城镇化进程中2050年前我国劳动力资源规模、结构及在城乡间的变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资源总量2016年达到峰值后开始负增长,尤其2027年开始以年均770万人的速度快速下降。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减少,抚养负担不断加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镇劳动力资源总量增加,但2034年后劳动力老化问题不断突出,而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逐年下降,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如何提升劳动力资源素质,建立适合我国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的经济增长方式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劳动力资源 趋势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势模拟与用地评价的城镇增长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以江阴市为例
3
作者 张飞 闾海 李瑞勤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9,共8页
1981—2019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近9倍,城镇化率由20.16%提升到60.60%。快速城镇化为我国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带来巨大利好的同时,也出现诸如城市无序扩张、用地粗放利用、各类规划之间冲突矛盾等问题。因此,城市需要在快速增长... 1981—2019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近9倍,城镇化率由20.16%提升到60.60%。快速城镇化为我国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带来巨大利好的同时,也出现诸如城市无序扩张、用地粗放利用、各类规划之间冲突矛盾等问题。因此,城市需要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引导其向"适宜"的地区有序开发。基于对国内外城市增长边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技术方法,并以江阴市为例,在"底线管控""多规融合"的理念指导下,构建城镇空间拓展趋势模拟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匡算城镇建设规模,划定江阴市域刚性和弹性(2030年)城镇增长边界,提出管控策略,引导江阴市城镇有序开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增长边界 城镇增长趋势模拟 城镇建设用地评价 江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势面模拟法在确定给排水管网节点地面标高中的应用
4
作者 尹士君 罗文 +1 位作者 张霞 韩墨菲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为了提高给排水管网的计算精度,简化给排水管道节点地面标高的计算,提出一种计算地面标高的趋势面模拟法.方法将该曲面分成若干小块,在每一小块的区域范围内,用一个最趋近它的规则曲面方程来代替.既利用最小二乘原理,采用多... 目的为了提高给排水管网的计算精度,简化给排水管道节点地面标高的计算,提出一种计算地面标高的趋势面模拟法.方法将该曲面分成若干小块,在每一小块的区域范围内,用一个最趋近它的规则曲面方程来代替.既利用最小二乘原理,采用多项式逼近的方法来进行每一小块区域的地形趋势面的模拟,并在求解过程中对系数向量进行数学处理.结果采用趋势面模拟法计算出的节点地面标高比传统方法的精度提高2~5倍,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计算处理工作量,计算处理速度明显提高.结论笔者方法较传统的等高线平面图解插值法精确,实现了给排水管网全部采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可提高工程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排水管网 高程计算 趋势模拟 多项式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水-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模拟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富强 张蒙 +2 位作者 吕素冰 赵衡 应卓晖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8-232,共15页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未来可能面临的失衡失稳问题,构建水-经济-生态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设置开源节流、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等5种情景方案,预测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指标发展趋势,运用耦...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未来可能面临的失衡失稳问题,构建水-经济-生态系统动力学模拟模型,设置开源节流、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等5种情景方案,预测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指标发展趋势,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模拟京津冀地区2020—2035年不同情景下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20—2035年5种情景下北京、天津和河北水-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延续现状型耦合协调度均最低,开源节流型、发展经济型和保护环境型次之,综合协调型均最高。说明在维持现状发展条件下,京津冀水-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略有增加但变化较小,只有在节约用水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35年延续现状情景下北京、天津和河北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均属于中级耦合协调型,综合协调情景下北京和天津耦合协调发展属于良好耦合协调型,河北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耦合协调发展缓慢,仍属于中级耦合协调型,未来应注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研究可为京津冀地区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经济-生态系统 系统动力学 耦合协调度模型 发展趋势模拟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北京市河流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6
作者 田颖 刘保献 +3 位作者 陶蕾 荆红卫 常淼 马召辉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0,108,共6页
分析2013-2022年北京市河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近10年河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56.8%和96.6%,整体变化趋势符合Boltzmann函数,以北运河水系改善幅度最大。丰、枯水期相对规律发生变化,... 分析2013-2022年北京市河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近10年河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56.8%和96.6%,整体变化趋势符合Boltzmann函数,以北运河水系改善幅度最大。丰、枯水期相对规律发生变化,高锰酸盐指数以2018年为转折点,氨氮以2020年为转折点,丰水期污染物质量浓度超过枯水期;空间上,整体上游优于中下游,山区优于平原的特征未改变,但空间差异已明显缩小。10年间全市河流水质状况经历匀速改善-快速改善-稳步改善3个阶段。现阶段非点源污染问题凸显,城市河流对再生水依赖性强,污染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通州区全域,朝阳、顺义和房山区下游区域。为进一步提升首都水环境质量,需重点关注城市非点源、再生水利用状况和热点区域水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 趋势模拟 非点源污染 汛期污染强度 热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用地扩张损益模型及土地适宜性评价——以五大连池镇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宇舒 赵天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7-172,共6页
为科学辨识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综合评定其适建水平、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立足于损益分析视角以五大连池为例,借助RS与GIS技术,从空间区位、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保护4个方面构建17个因子的用地扩低张阻力赋值体系,应用最小... 为科学辨识土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综合评定其适建水平、质量高低及其限制状况,立足于损益分析视角以五大连池为例,借助RS与GIS技术,从空间区位、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保护4个方面构建17个因子的用地扩低张阻力赋值体系,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村镇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覆盖过程,探讨空间土地利用动态演变的潜在趋势,据此通过损益模型划定镇域空间适建类型,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五大连池镇Ⅰ类(高适宜建设区)、Ⅱ类(较为适宜建设区)、Ⅲ类(较为不适宜建设区)、Ⅳ类(不适宜建设区)用地面积为41.01、138.97、387.85、492.26 km2,分别占镇域面积的3.86%、13.11%、36.59%、46.44%,划分结果可为镇域土地适宜性评价及空间管制规划提供辅助判别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益分析 土地扩张趋势模拟 用地适宜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五大连池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地形的响应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立峰 闫浩文 +2 位作者 杨树文 朱俊文 邱丽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2,共7页
针对内陆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对地形响应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利用趋势线模拟和Hurst指数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5年黑河流域植被覆盖在地形上的分布规律和演化趋势,结果显示:1)植被覆盖随经度由西向东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纬度增加亦呈先增... 针对内陆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对地形响应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利用趋势线模拟和Hurst指数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5年黑河流域植被覆盖在地形上的分布规律和演化趋势,结果显示:1)植被覆盖随经度由西向东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纬度增加亦呈先增后减趋势,在99°E~101°E经度带和37.4°N~38.5°N纬度带分布最广;2)植被覆盖在海拔1 500 m左右面积最大,在北坡向及坡度为0°~5°的平坦区域植被长势较好;3)近16年,植被NDV1年均值空间变化总体呈稳中向好的趋势,在1 000~1 500 m低海拔区植被变化明显,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在北坡和东北坡植被显著变化,不同坡度变化不明显;4)Hurst指数分析显示未来该区的植被覆盖存在一定的退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植被覆盖 地形 MODIS NDVI 趋势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断山区温度及降雨气候资料空间信息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叶江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767-11770,共4页
[目的]研究横断山区温度及降雨气候资料的空间信息化。[方法]结合GIS的空间内插及数理统计学理论,对横断山脉我国区域109个稀疏气象站点10年间平均气温及降雨离散观测数据进行空间预测;在对横断山脉地理位置进行空间范围确定的基础上,以... [目的]研究横断山区温度及降雨气候资料的空间信息化。[方法]结合GIS的空间内插及数理统计学理论,对横断山脉我国区域109个稀疏气象站点10年间平均气温及降雨离散观测数据进行空间预测;在对横断山脉地理位置进行空间范围确定的基础上,以1:100万DEM为数据源,采用趋势面模拟及残差普通Kriging内插订正法得出研究区域的年均温及降水空间连续表面。[结果]利用少数分布不均匀的稀疏气候观测站点值,采用趋势面模拟与残差内插结合方法得到的气候连续空间结果较为科学合理。这种方法能将气温及降雨空间分布情况精确到栅格点,不仅考虑各观测数据间空间关联的宏观地理因子,同时还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了各气侯因子与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微地形因子,并进一步考虑了一些随机因素带来的气候观测值的误差项;通过对随机误差项采用最为常用的地统计普通Kriging内插,将这种随机误差进行较科学的空间分配,从而提高气候连续表面空间预测的精度;模拟结果基本符合客观规律,可用于该地区气候资料的空间信息化模拟。[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进行横断山区生态及植被研究提供科学的空间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气候资料 空间信息化 趋势模拟 残差普通Kriging内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