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强度对大草蛉成虫感光性和趋光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海强 闫海霞 +2 位作者 刘顺 张乃瑾 魏国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1-464,共4页
运用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ERG)技术和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大草蛉Chrysopapallen3Ramber成虫的光强度反应。结果显示:(1)白光(Log I=4.5~0.0)可引发2h暗适应的大草蛉复眼的电位反应。随光强增强其ERG值呈近线性增大,... 运用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ERG)技术和行为学方法研究了大草蛉Chrysopapallen3Ramber成虫的光强度反应。结果显示:(1)白光(Log I=4.5~0.0)可引发2h暗适应的大草蛉复眼的电位反应。随光强增强其ERG值呈近线性增大,最强时未出现高端平台,表明该光强范围内其感光性基本一致,且可感受更强的光;(2)一定光强度(Log I=4.0)以上的白光可引发大草蛉较明显的趋光性行为,该行为具有光强域值特征和较明显的光强度依赖性。弱光时(Log I=4.5)无趋光性行为,随光强增大趋光性反应率增大,光较弱(LogI=4.5~1.5)时增大缓慢,较强(LogI=1.5—0.0)时迅速增大,至最强(LogI=0.0)时最大(37.1%),呈一近“J”型式样。避光行为无或很低,且无规律,最大值仅为4.5%。这些结果表明:光强度是大草蛉感光性与趋光性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强光时感光性电位反应与趋光性行为反应基本一致,弱光时则不同,暗示了光强度信息在感光性和趋光性间作用的有条件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光强度 白光 视网膜电位 趋光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