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7
1
作者 欧阳马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7-83,共7页
西方越轨社会学的发展 ,经历了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开创阶段、以默顿为代表的正统越轨社会学阶段和以标签学派为代表的新越轨社会学阶段 ,研究对象也从违规行为转变为社会定义和标签。依据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逻辑结构 ,可以将西方越轨... 西方越轨社会学的发展 ,经历了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开创阶段、以默顿为代表的正统越轨社会学阶段和以标签学派为代表的新越轨社会学阶段 ,研究对象也从违规行为转变为社会定义和标签。依据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逻辑结构 ,可以将西方越轨社会学划分为结构功能、社会解组、亚文化群、社会控制、标签、日常生活方法、冲突等七大流派。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上阶级违规问题、单位违规问题、跨学派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等将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越轨社会学 犯罪 社会控制学派 冲突学派 越轨现象 结构功能学派 芝加哥社会解组学派 亚文化群学派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控制与文化同化:芝加哥学派亚文化研究的理论遗产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尹金凤 蒋书慧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49,共6页
亚文化研究肇始于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以芝加哥为据点,把流浪汉、吸毒者、城市移民等"边缘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实证经验和参与考察等方法对各类亚文化群体进行实地调研,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态""社会解... 亚文化研究肇始于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以芝加哥为据点,把流浪汉、吸毒者、城市移民等"边缘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实证经验和参与考察等方法对各类亚文化群体进行实地调研,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生态""社会解组""问题解决"等理论。芝加哥学派注重将青年亚文化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认为亚文化群体被边缘化的真正原因是该群体与周围情境的隔离与冲突,他们对于亚文化的基本态度是约束和管控,也试图找寻有效措施来缓解紧张的冲突关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尽管芝加哥学派研究的亚文化现象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并不完全一样,但其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今天的亚文化研究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学派 亚文化 标签理论 越轨社会学 经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知群体犯罪问题研究范式的多维视域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善 洪晓楠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87,共4页
高知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高知群体犯罪率的不断增高使得高知群体犯罪的成因和防治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对高知群体犯罪问题的研究范式主要集中在刑法学、犯罪学、越轨社会学等方面,但每个研究范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高知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高知群体犯罪率的不断增高使得高知群体犯罪的成因和防治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对高知群体犯罪问题的研究范式主要集中在刑法学、犯罪学、越轨社会学等方面,但每个研究范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多维视域出发,厘清每种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和研究优势,有助于选择更有利的研究范式来评判高知群体犯罪问题。通过对高知群体犯罪问题研究范式的多维视域比较,刑法学研究范式具有研究范围、价值立场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而犯罪学虽然与越轨社会学亲缘关系极为密切,但在理论的基础性和内容的广阔性上没有优势,越轨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以其深刻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社会应用价值成为高知群体犯罪问题研究的首选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知群体犯罪 刑法学 犯罪学 越轨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秩序与变迁——街角青年亚文化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荣欣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6,共8页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视角,试图从地理空间和政治空间的分野,重新还原20世纪60年代北京地下社会的历史情境。地下社会的存在不是一种文化断裂的现象,而是过往历史的某种延续。地域文化的差异与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孕育和积淀了北京南城独特...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视角,试图从地理空间和政治空间的分野,重新还原20世纪60年代北京地下社会的历史情境。地下社会的存在不是一种文化断裂的现象,而是过往历史的某种延续。地域文化的差异与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孕育和积淀了北京南城独特的顽主文化。从亚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地下社会,还必须结合时间、空间、权力等维度进行考查。本文的分析结合了权力分析与社会记忆两大视角。在当下,若任由地下社会侵入正常社会,将会导致社会信任及社会秩序的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顽主 街角青年 地下社会 亚文化 越轨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