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魏晋之际士人之自然适意观
1
作者 王丽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104-107,共4页
魏晋之际,有一部分士人,其言语“清淡玄远”,行为“放荡不羁”,思想“放任自流”,气质“粗旷浪漫”,成为一种时尚、风气。在当时“风誉扇于海内”,影响极大,他们“轻时傲世”,“纵情背礼”,起着“乱群惑众”的作用。然而,他们奉行的究... 魏晋之际,有一部分士人,其言语“清淡玄远”,行为“放荡不羁”,思想“放任自流”,气质“粗旷浪漫”,成为一种时尚、风气。在当时“风誉扇于海内”,影响极大,他们“轻时傲世”,“纵情背礼”,起着“乱群惑众”的作用。然而,他们奉行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呢?我以为他们奉行的是自然适意的人生观。一、自然无为,乃魏晋之际士人生活之指导思想魏晋之际,不少士人如何晏、王弼以及竹林七贤等人,读老庄,明自然,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好言老庄之风,他们推崇老庄的“因其固然”①。和“寂静无为”②的思想,并加以发挥,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③的理论,进而提出了以无为为本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氏 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晋 士人生活 人生观 自然本性 自然无为 竹林七贤 指导思想 老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晋名士价值观念的演变
2
作者 孔毅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58-63,共6页
汉晋名士价值观念的演变孔毅汉晋之际无疑是中国古代政局最为复杂动荡,社会最为混乱无序的时期,也是知识阶层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伴随着汉晋政局的演变,不同时期名士的价值观念也极为不同,它不仅透露出强烈的时代信息,也... 汉晋名士价值观念的演变孔毅汉晋之际无疑是中国古代政局最为复杂动荡,社会最为混乱无序的时期,也是知识阶层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伴随着汉晋政局的演变,不同时期名士的价值观念也极为不同,它不仅透露出强烈的时代信息,也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名士风貌。因此,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念 魏晋 后汉书 汉晋之际 世说新语 司马氏 《廿二史札记》 三国志 经学 越名教而任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及其限制——魏晋玄学与人的自由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国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5-80,共6页
魏晋时期的自然与名教之辩和个体与整体之争始终内含着人的自由问题,但这一时期所言的自由又始终受着必然之理的关系。为此,如何协调自由理想与必然之理的关系,就成为魏晋玄学的内在主题。本文主要考察了王弼的由强化必然而引向顺命的... 魏晋时期的自然与名教之辩和个体与整体之争始终内含着人的自由问题,但这一时期所言的自由又始终受着必然之理的关系。为此,如何协调自由理想与必然之理的关系,就成为魏晋玄学的内在主题。本文主要考察了王弼的由强化必然而引向顺命的命定观;阮藉、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由主体现;向秀、郭象的由否定因果序列而提出顺乎自然的逍遥理想,却又把逍遥界定为无心而安于命的宿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王弼 越名教而任自然 偶然性 自由选择 主体自由 因果序列 必然性 顺乎自然 郭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评魏晋风度
4
作者 黄陵东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6期56-58,70,共4页
一何谓魏晋风度?顾名思义,魏晋人的文章、言谈、举止、态度。然,魏晋风度绰约多姿,表现形态各不相同。正始名士有正始名士的风度,竹林七贤有竹林七贤的风度,到了西晋元康时期,又有西晋元康时期的风度。而其中又分别有哲学家的风度、诗... 一何谓魏晋风度?顾名思义,魏晋人的文章、言谈、举止、态度。然,魏晋风度绰约多姿,表现形态各不相同。正始名士有正始名士的风度,竹林七贤有竹林七贤的风度,到了西晋元康时期,又有西晋元康时期的风度。而其中又分别有哲学家的风度、诗人的风度,天子与朝臣的风度,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风度 魏晋士人 魏晋时代 竹林七贤 精神境界 越名教而任自然 表现形态 时代精神 正始 元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裴頠哲学思想评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兰喜并 韩建萍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5-28,共4页
裴頠字逸民,河东闻喜人,生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是晋代著名的哲学思想家。裴危页的哲学思想在魏晋哲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搞清魏晋哲学的发展状况,不能忽视对裴危頠哲学思想的研究。整个魏晋时期,思想领域几乎... 裴頠字逸民,河东闻喜人,生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是晋代著名的哲学思想家。裴危页的哲学思想在魏晋哲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搞清魏晋哲学的发展状况,不能忽视对裴危頠哲学思想的研究。整个魏晋时期,思想领域几乎被玄学所垄断。玄学是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的特点是通过用“辩名析理”的方法来讨论“本末”、“有无”、“言意”、“名教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哲学 裴頠 言意 晋惠帝 思想领域 以无为本 越名教而任自然 思想解放 析理 崇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19
6
作者 余敦康 《文史哲》 1987年第3期3-11,共9页
玄学思想的发展是在既同世界对立又同世界统一的矛盾中进行的。就本质而言,玄学是一种阐发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哲学,它力求与世界协调一致,为当时不合理的政治局面找到一种合理的调整方案。基于此,阮籍、嵇康前期的思想倾向于自然与名教... 玄学思想的发展是在既同世界对立又同世界统一的矛盾中进行的。就本质而言,玄学是一种阐发内圣外王之道的政治哲学,它力求与世界协调一致,为当时不合理的政治局面找到一种合理的调整方案。基于此,阮籍、嵇康前期的思想倾向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魏晋禅代之际,险恶的政治环境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调整的可能性完全丧失。玄学就从世界分离出来退回到自身,用应该实现的理想来对抗现有的存在。玄学发展到这个阶段,给自己涂上了一层脱离现实的玄远色彩。阮籍、嵇康把外在世界的分裂还原为内心的分裂,极力探索一种安身立命之道恢复内心的宁静,使世界重新获得合理的性质,在更高的层次上适合人们的精神需要。他们的玄学思想逻辑地演变为自然与名教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思想 精神境界 自我意识 理想与现实 越名教而任自然 脱离现实 政治哲学 贵无论 内圣外王 王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嵇康兄弟之谜与兄弟关系考辩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试图对嵇康研究中长期被忽视而又客观存在的嵇康兄弟之谜作出破解,并进而对嵇康兄弟关系进行细致考辨。文章认为,嵇康当排行老三,有两位哥哥。嵇康长兄因较平庸或史料散佚,今已无从确知其名。由于嵇康出生不久父亲即已亡故,长... 本文试图对嵇康研究中长期被忽视而又客观存在的嵇康兄弟之谜作出破解,并进而对嵇康兄弟关系进行细致考辨。文章认为,嵇康当排行老三,有两位哥哥。嵇康长兄因较平庸或史料散佚,今已无从确知其名。由于嵇康出生不久父亲即已亡故,长兄以“半父”身份与母亲共同担负了抚育嵇康的重任,对嵇康的人用形成和整个人生的影响最大。他于嵇康38岁或稍前时间谢世。嵇喜为嵇康二兄。他与嵇康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并且关系较为淡薄,对嵇康的生活与思想影响不大。他在嵇康死后,直到晋初仍然在世。由此,文章论定,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幽愤诗》、《思亲诗》之“兄”系特指,都特指长兄。《思亲诗》写作时间与《与山巨源绝交书》相近,系为长兄与母亲而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兄弟关系 《晋书》 写作时间 思想影响 幽愤 世说新语 母亲 司马氏 越名教而任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魏晋士人的狂放风貌 被引量:3
8
作者 汤其领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08-114,107,共8页
试论魏晋士人的狂放风貌汤其领魏晋南北朝计三百七十年的历史,除西晋五十年短暂统一外,其间充满着分裂和动乱。在这一漫长的年代里,社会各阶层、各集团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阶层——土人,作为文化的主要载... 试论魏晋士人的狂放风貌汤其领魏晋南北朝计三百七十年的历史,除西晋五十年短暂统一外,其间充满着分裂和动乱。在这一漫长的年代里,社会各阶层、各集团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阶层——土人,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在精神上受到的冲击尤为剧烈,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士人 世说新语 陶渊明 越名教而任自然 自然无为 《庄子》 魏晋时期 阮籍 《老子》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秀玄学思想简论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抗生 《文史哲》 1986年第4期31-34,共4页
向秀是魏晋之际一位著名的玄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是在当时颇有影响的《庄子注》,此外尚有《周易注》,然两书皆已佚失。仅存的著作,只有《嵇康集》中保存下来的与嵇康讨论养生问题的《向子期难养生论》。在张湛的《列子》注与陆德明的《... 向秀是魏晋之际一位著名的玄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是在当时颇有影响的《庄子注》,此外尚有《周易注》,然两书皆已佚失。仅存的著作,只有《嵇康集》中保存下来的与嵇康讨论养生问题的《向子期难养生论》。在张湛的《列子》注与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还保存了一些《庄子注》的零星材料。向秀、郭象的思想是否完全相同,抑或有出入,由于史料缺乏,我们很难加以研寻。但从《列子》张湛注所引用的向秀的材料中,我们对向秀的思想尚可窥知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秀 玄学思想 庄子注 养生论 思想基础 经典释文 郭象 周易注 越名教而任自然 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风度的人格内涵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光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96-101,共2页
魏晋风度的人格内涵周光庆魏晋风度,一个永远具有魁力的话题,一个特别难以把握的概念。它既是旧的权威人学思想衰落的标志,又是新的权威入学思想重建的产物;它既是魏晋时代读书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象征,又是魏晋玄学倡导玄远精... 魏晋风度的人格内涵周光庆魏晋风度,一个永远具有魁力的话题,一个特别难以把握的概念。它既是旧的权威人学思想衰落的标志,又是新的权威入学思想重建的产物;它既是魏晋时代读书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象征,又是魏晋玄学倡导玄远精神的结晶;它既是那个特定时代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风度 人格内涵 魏晋士人 理想人格 越名教而任自然 《世说新语》 个体生命价值 读书人 陶渊明 独特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衰颓:魏晋清谈玄风的归宿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晨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76-78,共3页
魏晋时代在文化史上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代,以人文自觉为核心的洒脱放达的风度的确具有长久的魅力,然而更令人深思的是这种潇洒不群的气质风度却遭到了后人不少的批判.自元康之际裴顾起、王衍、葛洪、范宁及干宝等人都曾奋力斥责玄风的... 魏晋时代在文化史上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代,以人文自觉为核心的洒脱放达的风度的确具有长久的魅力,然而更令人深思的是这种潇洒不群的气质风度却遭到了后人不少的批判.自元康之际裴顾起、王衍、葛洪、范宁及干宝等人都曾奋力斥责玄风的放任浮虚,而把社会没落的原因归结于这种风气.西晋王朝遭受的历史大失败终于使一代风流人物王衍在临刑前彻底醒悟:"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一千年后,玄学的幽灵又在明末的衰乱世界里还魂,佛学的本土化与三教的合流又使"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清谈 魏晋玄学 人文自觉 文化史 魏晋时代 元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 魏晋哲学 哲学家 幽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朝美学范畴:哲学孕育之结果
12
作者 吴功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六朝美学范畴:哲学孕育之结果吴功正《江海学刊》编辑部魏晋六朝的哲学思潮表现为玄学思潮,它起于魏代齐王正始,经竹林期,至中朝,历时七十多年,成为玄学的鼎盛时期。到东晋,衣冠渡江,仍带来了玄学,但其思辨形态有所不同。它风... 六朝美学范畴:哲学孕育之结果吴功正《江海学刊》编辑部魏晋六朝的哲学思潮表现为玄学思潮,它起于魏代齐王正始,经竹林期,至中朝,历时七十多年,成为玄学的鼎盛时期。到东晋,衣冠渡江,仍带来了玄学,但其思辨形态有所不同。它风靡思想界,在玄学理论上产生了许多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范畴 人物品藻 自然 越名教而任自然 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 哲学 世说新语 文心雕龙 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灵现实的艺术透视─—从嵇康诗歌的意象看他的心灵历程
13
作者 张廷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1,共5页
在魏晋这一文学自觉的时代里,嵇康以其独特而富有成就的诗歌创作高标独出,影响深远。如果把嵇康诗歌中那些情态生动、仪态多变的意象进行整合成连缀,便足以向人们重现嵇康当年的玄远气度和名士风采。透过鸾鹏鸿雁、斥鹦蝤蛙、鸳鸯相... 在魏晋这一文学自觉的时代里,嵇康以其独特而富有成就的诗歌创作高标独出,影响深远。如果把嵇康诗歌中那些情态生动、仪态多变的意象进行整合成连缀,便足以向人们重现嵇康当年的玄远气度和名士风采。透过鸾鹏鸿雁、斥鹦蝤蛙、鸳鸯相鸣等意象群所隐含的深层意蕴,不难看出诗人的心灵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意象形态 诗歌创作 《采菽堂古诗选》 心灵历程 越名教而任自然 鸿雁 文学自觉 “竹林七贤” 稽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学世界的人生透视——读《六朝人生哲学》
14
作者 胡发贵 《学海》 1993年第4期94-94,共1页
《六朝人生哲学》(南京出版社1992年11月版)是卞敏同志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部新作。众所周知,“六朝”是个充满动乱的年代,孕育其时的学术思想,由于受佛学东渐的影响和本土道教的侵润,故而呈现出非常强烈的“弃世现象”。
关键词 人生哲学 玄学 佛学东渐 学术思想 越名教而任自然 生与死 人生信念 六朝时期 中国哲学史研究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