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汉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杰舜 林建华 《社会科学家》 2002年第5期74-78,共5页
中国汉文化对越南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越南顶尖作家阮攸的扛鼎之作——《金云翘传》是汉文学孕育的结果.从瞿佑的《剪灯新话》和阮屿的《传奇漫录》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在文化和文学的交流和吸收中普遍存在着“误读”的现象.
关键词 中国汉文化 越南文学 阮攸 《金云翘传》 《剪灯新话》 《传奇曼录》 "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与中国民族文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玲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5期15-20,共6页
越南文学蕴藉着神圣与世俗的双重叙事,其中世俗文化是其国家观念与中国儒家精神的结合,神圣文化多是民间叙事与古骆越族群神话叙事的衍化。越南文学在民族化进程中由爱国文学向国民文学发展,并在全球化背景下借用中越跨境民族的神话传... 越南文学蕴藉着神圣与世俗的双重叙事,其中世俗文化是其国家观念与中国儒家精神的结合,神圣文化多是民间叙事与古骆越族群神话叙事的衍化。越南文学在民族化进程中由爱国文学向国民文学发展,并在全球化背景下借用中越跨境民族的神话传说作为民族文化的再生资源。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蕴含着本土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层多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文学 民族叙事 中国民族 骆越文化 跨境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传播 被引量:2
3
作者 程革 萧明当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5-203,共9页
一、研究背景 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越南地处“儒家文化圈”之中,在长久以来和中国文化的交往之中,汉字成为了必要的沟通工具,并在政治、行政体制以及科学制度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有着汉字的良好介... 一、研究背景 越南文学与中国文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越南地处“儒家文化圈”之中,在长久以来和中国文化的交往之中,汉字成为了必要的沟通工具,并在政治、行政体制以及科学制度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有着汉字的良好介入,才使得越南人民在汉字的基础之上,创造了一套属于本民族的文字——汉喃文字。而到了十五世纪前后,汉喃字和汉字成为了越南学者在进行文学创作之中,所使用的两种主要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文学 中国文学 八十年代 二十世纪 传播 译介 儒家文化圈 历史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古典文学名著成书溯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轶球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6-68,共13页
上篇历劫不磨的烙印我国与亚洲各国文学上的关系,至为密切。日本、朝鲜、越南都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其中越南,尤为突出。有许多中国的故事或传说,经过翻译或改作,重现于越南,被看作是越南自己的名著。为了探究两国文学的影响传承关... 上篇历劫不磨的烙印我国与亚洲各国文学上的关系,至为密切。日本、朝鲜、越南都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其中越南,尤为突出。有许多中国的故事或传说,经过翻译或改作,重现于越南,被看作是越南自己的名著。为了探究两国文学的影响传承关系,本文拟就越南一些名著成书渊源,作初步的探索。(一)金龟神话这个分别载于越南正史、地方志及文学史的神话,其源出于中国晋干宝的《搜神记》。《搜神记》载:“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日:依龟筑之,便就。”宋代苏轼著《物类相感志》,略事改动,写成“秦惠王破蜀之后,张仪掘土筑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文学 成都城 筑城 十五世纪 渊源 殖民主义者 飞来寺 正史 法国 亚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汉诗的渊源、发展与成就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軼球 《学术研究》 1962年第4期93-108,共16页
越南文学,具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创造了无限的珍贵遗产。不少篇章,反映了越南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历代反侵略的斗争图景,反映了中越人民悠久的真挚友谊。尤其在近代反帝反殖民主义波澜壮阔的运动中,显示了文学的光辉战绩。许多优秀作... 越南文学,具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史,创造了无限的珍贵遗产。不少篇章,反映了越南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历代反侵略的斗争图景,反映了中越人民悠久的真挚友谊。尤其在近代反帝反殖民主义波澜壮阔的运动中,显示了文学的光辉战绩。许多优秀作品,在东方文学领域里,占着崇高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文学 文学 越南汉诗 文学史家 越南 优秀作品 中越 渊源 斗争 民族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