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莼菜冬芽越冬生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国华 魏锦城 +1 位作者 陈维培 施国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10-615,共6页
按季节测定了莼菜生长周期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水分的含量 ,测定结果表明冬芽越冬阶段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的含量较高 ,而脯氨酸却是一年中的最低。这说明冬芽越冬期间其抗寒性的维持可能与体内高浓... 按季节测定了莼菜生长周期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水分的含量 ,测定结果表明冬芽越冬阶段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的含量较高 ,而脯氨酸却是一年中的最低。这说明冬芽越冬期间其抗寒性的维持可能与体内高浓度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有关 ,而与脯氨酸无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 冬芽 越冬生理 可溶性蛋白质 水分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竹种源越冬生理指标的地理变异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郑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2,59,共6页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对绿竹地理种源的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绿竹种源抗寒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温州绿竹>福安绿竹>尤溪绿竹>漳州绿竹,温州绿竹的抗寒能力明显高于其它... 在自然降温过程中,对绿竹地理种源的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绿竹种源抗寒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温州绿竹>福安绿竹>尤溪绿竹>漳州绿竹,温州绿竹的抗寒能力明显高于其它3个地理种源。绿竹越冬能力的适应性变异与其原产地环境是相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 越冬生理 地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叶稠李在沈阳地区越冬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广林 梅梅 +2 位作者 罗东明 陆秀君 曹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6-700,共5页
为确定紫叶稠李引种的低温极限,研究紫叶稠李自然越冬期间生理指标变化与耐寒性的关系,以从加拿大引进的紫叶稠李5a生苗木为材料,从入冬到第二年3月份每半月采集当年生枝条,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 为确定紫叶稠李引种的低温极限,研究紫叶稠李自然越冬期间生理指标变化与耐寒性的关系,以从加拿大引进的紫叶稠李5a生苗木为材料,从入冬到第二年3月份每半月采集当年生枝条,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取离体枝条置于-15,-20,-25,-30,-35,-40℃温度梯度下处理,测定不同低温下枝条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及恢复生长情况,拟合Logistic曲线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由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拟合Logistic方程得到的紫叶稠李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6.1℃和-36.3℃;自然越冬状态下,紫叶稠李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紫叶稠李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在沈阳地区自然低温下不必施加越冬防寒措施可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稠李 越冬生理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疣螈越冬生态的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成冬梅 王延斌 《农技服务》 2013年第10期1104-1107,共4页
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疣螈冬眠的生态生物学资料,采用野外定期定点与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zichowensis)的越冬生态。结果表明:贵州疣螈在毕节七星关地区的冬眠时间约在2011年11月13日至2012年3月17日,历时4... 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疣螈冬眠的生态生物学资料,采用野外定期定点与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zichowensis)的越冬生态。结果表明:贵州疣螈在毕节七星关地区的冬眠时间约在2011年11月13日至2012年3月17日,历时4个月左右。以群居及独居方式冬眠。冬眠场所的选择包括乱石堆石缝、石灰岩山脚石洞、沟塘边泥洞、林下枯枝烂叶和水塘角腐殖土。仅有浅冬眠和中冬眠,无深冬眠,随气温波动,二者可交替出现。低温及其出现的早晚是启动其冬眠的主要生态因子,冬眠期间温度的变化引起冬眠行为的改变,冬眠期还伴随有冬眠生理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疣螈 冬眠 越冬生态 越冬行为 越冬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