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腹锦鸡越冬生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晨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9-51,共3页
对红腹锦鸡越冬生态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腹锦鸡对其冬季栖息地具一定的选择性;在冬季,红腹锦鸡具集群现象,最大群体由9只鸟组成,主要取食植物落果,也有直接上树取食现象;上树夜栖,高度离地约2~3m;
关键词 红腹锦鸡 越冬生态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獾蛛的生物学特性及越冬生态研究
2
作者 孙志英 王智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人工饲养奇异獾蛛,观察和记录其生物学特性及越冬生态特点,测定其耐饥耐旱能力,发现幼蛛的发育历期为109~181 d,2龄幼蛛的历期最短,随着蜘蛛的生长,各龄期的历期越来越长。3龄之后,蛛体越来越大,蜕皮的间隔期也逐渐延长,4龄之前和6龄之... 人工饲养奇异獾蛛,观察和记录其生物学特性及越冬生态特点,测定其耐饥耐旱能力,发现幼蛛的发育历期为109~181 d,2龄幼蛛的历期最短,随着蜘蛛的生长,各龄期的历期越来越长。3龄之后,蛛体越来越大,蜕皮的间隔期也逐渐延长,4龄之前和6龄之后蜘蛛的生长速度均比较慢,4~6龄之间蜘蛛生长速度最快;奇异獾蛛以成蛛、亚成蛛和幼蛛3种蛛态越冬,其中幼蛛所占比例最多,约为50%。其耐饥耐旱能力与蜘蛛的发育阶段和性别有关,平均生存天数是成蛛>亚成蛛>低龄若蛛,雌成蛛>雄成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獾蛛 生物学 越冬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黄河湿地大鸨的越冬生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龙飞 刘莹莹 +4 位作者 郭玉明 班永田 宋克明 牛红星 卜艳珍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4-587,共4页
每年有大量的大鸨在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但其种群数量及越冬现状尚不清楚。2015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对该地大鸨的种群数量及越冬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大鸨每年11月初迁入新乡黄河湿地,... 每年有大量的大鸨在新乡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但其种群数量及越冬现状尚不清楚。2015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对该地大鸨的种群数量及越冬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大鸨每年11月初迁入新乡黄河湿地,最早观测到大鸨的时间为2015年11月8日;最晚到达时间为2016年11月19日;次年3月中旬迁出保护区,飞往繁殖地。(2)在大留寺南北及碾庄,地势平坦开阔,麦田面积较大,距水源较近,距村庄较远,人为干扰相对较少,大鸨的数量最多。(3)每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大鸨数量呈上升趋势,12月初大鸨的数量达到最高峰,1月初到3月中旬数量逐渐减少,3月底全部迁出保护区。(4)大鸨的觅食地食物非常丰富,每天的8:00~10:00和14:00~16:00为其取食高峰,主要以啄食农田麦苗为食;长距离飞翔时,队形大致呈W、V或倾斜的"一"字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 黄河湿地 大鸨 越冬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疣螈越冬生态的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成冬梅 王延斌 《农技服务》 2013年第10期1104-1107,共4页
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疣螈冬眠的生态生物学资料,采用野外定期定点与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zichowensis)的越冬生态。结果表明:贵州疣螈在毕节七星关地区的冬眠时间约在2011年11月13日至2012年3月17日,历时4... 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疣螈冬眠的生态生物学资料,采用野外定期定点与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疣螈(Tylototriton kwzichowensis)的越冬生态。结果表明:贵州疣螈在毕节七星关地区的冬眠时间约在2011年11月13日至2012年3月17日,历时4个月左右。以群居及独居方式冬眠。冬眠场所的选择包括乱石堆石缝、石灰岩山脚石洞、沟塘边泥洞、林下枯枝烂叶和水塘角腐殖土。仅有浅冬眠和中冬眠,无深冬眠,随气温波动,二者可交替出现。低温及其出现的早晚是启动其冬眠的主要生态因子,冬眠期间温度的变化引起冬眠行为的改变,冬眠期还伴随有冬眠生理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疣螈 冬眠 越冬生态 越冬行为 越冬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麻蜥越冬及其耐饥力的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寿昌 杨克合 +5 位作者 孙玉芳 程言波 缪小萍 闫云侠 张尊玉 李明媚 《四川动物》 CSCD 1998年第4期179-180,共2页
据调查,徐州山地麻蜥的入蛰时间为12月中旬;出蛰时间为翌年2月中旬,冬眠期为2个月左右。生活在丘陵山地的山地麻蜥是穴居在大石块下松土中过冬的。冬眠期的活动与温度高底有一定的关系。冬眠期山地麻蜥有较强的耐饥能力。
关键词 山地麻蜥 越冬生态 耐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 Plumipes)的生态及捕食行为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雷富民 郑作新 《广西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38-40,共3页
结合野外考察及部分室内实验,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 Plumipes)在陕西歧山县最适生境为有稀树、土台或沟壑的开阔田野。种群密度冬季(1~2月)0.4对/10hm2,夏季(6月)2.1对/10hm2... 结合野外考察及部分室内实验,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 Plumipes)在陕西歧山县最适生境为有稀树、土台或沟壑的开阔田野。种群密度冬季(1~2月)0.4对/10hm2,夏季(6月)2.1对/10hm2越冬期,昼伏夜出,主要捕食鼠类(占66.7%);繁殖期,昼夜活动,主要捕食昆虫类(占62%~96.9%)。解剖学特征与陆栖捕食行为高度适应。体色拟态效果及无声飞行更为有利捕食过程。平均日食量49.7g。估计全年可捕鼠238只、昆虫580余只。还报道了小自动情交配到后期换羽等一系列繁殖行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 Plumipes) 数量分布 繁殖 越冬生态 捕食行为机理 饲养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裸株室外越冬环境构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公明 蒋金文 +4 位作者 马元山 陈龙龙 音金萍 黄卉 蒋立科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9期76-79,共4页
对于从域外引进喜温湿的高产作物关键问题是解决生态越冬,若只靠大棚固然好,环境稳定易管理,但面对广泛推广不仅投入较大,面对一种作物在稳定的条件下生长,细胞内许多产物因大自然多变条件的改变,使作物的品性失去原生态,甚至产生许多... 对于从域外引进喜温湿的高产作物关键问题是解决生态越冬,若只靠大棚固然好,环境稳定易管理,但面对广泛推广不仅投入较大,面对一种作物在稳定的条件下生长,细胞内许多产物因大自然多变条件的改变,使作物的品性失去原生态,甚至产生许多与人体不利的次生产物。文中结合土壤的微生物修复,采用燕麦、大麦及玉米草等作物与其间作,结合间作作物定时收割和对产生的秸秆用微生物快速分解回田,使耕地保持良好结构和营养状态,从而保障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百香果的增产稳产,使之成为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对其他作物的种植也有可被借鉴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裸株越冬 生态越冬环境构建 作物间作 绿色木霉固体发酵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崇明东滩白头鹤的现状和保护 被引量:4
8
作者 俞伟东 杜德昌 +2 位作者 唐仕华 朱沁 张念恩 《野生动物》 2001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海三梭zhe草地保护 白头鹤 上海崇明东滩 致危因素 滩涂动态保护 越冬生态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天鹅消化系统形态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晓 卢全伟 +1 位作者 刘伟 牛红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2-64,共3页
大天鹅(Cygnus cygnus)隶属于雁形目鸭科,俗称白天鹅,为杂食性大型游禽。数量稀少,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关大天鹅食性、越冬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关于大天鹅消化系统形态组织学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大天鹅消化系... 大天鹅(Cygnus cygnus)隶属于雁形目鸭科,俗称白天鹅,为杂食性大型游禽。数量稀少,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关大天鹅食性、越冬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关于大天鹅消化系统形态组织学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大天鹅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了形态及组织学观察,以期为野生水禽的保护和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组织学 消化系统 大天鹅 保护动物 野生水禽 组织学观察 越冬生态 基础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