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宁大黄梨”叶芽越冬休眠特性及其与抗氧化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嵩涛 刘国琴 +1 位作者 张睿 刘进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0,共6页
为了解贵州威宁原产梨种质资源"威宁大黄梨"(Pyrus pyrifolia)的越冬休眠特性,以及探索越冬休眠与抗氧化代谢之间的关系,在越冬期定期从30年生"威宁大黄梨"树上采集1年生营养枝进行室内培养,分析叶芽休眠状态,计算... 为了解贵州威宁原产梨种质资源"威宁大黄梨"(Pyrus pyrifolia)的越冬休眠特性,以及探索越冬休眠与抗氧化代谢之间的关系,在越冬期定期从30年生"威宁大黄梨"树上采集1年生营养枝进行室内培养,分析叶芽休眠状态,计算需冷量;同时,测定越冬期叶芽抗氧化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与叶芽休眠进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威宁大黄梨"叶芽需冷量为1 200~1 426 CH(7.2℃模型)、929~1 098 CH(0~7.2℃模型)和810.5~914.0 CU(犹他模型)。"威宁大黄梨"叶芽休眠进度与叶芽抗氧化酶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为相关,且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45.51+1.92 x,(R^2=0.921 0,p<0.05;y指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为U/g;x指叶芽潜在萌芽率,单位为%),即"威宁大黄梨"叶芽过氧化物酶活性可反映叶芽休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宁大黄梨 叶芽 越冬休眠 需冷量 抗氧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越冬休眠期间花芽细胞内含物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国琴 何嵩涛 +2 位作者 刘进平 张睿 曾靖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8,共9页
【目的】为了研究桃树花芽越冬过程中细胞内含物变化与花芽休眠的关系。【方法】以‘中华寿桃’(Prunus persica L.var.densa Makino cv.Zhonghuashoutao)为试材,分析比较越冬过程中8个时期花芽休眠状态和细胞内含物变化。【结果】‘中... 【目的】为了研究桃树花芽越冬过程中细胞内含物变化与花芽休眠的关系。【方法】以‘中华寿桃’(Prunus persica L.var.densa Makino cv.Zhonghuashoutao)为试材,分析比较越冬过程中8个时期花芽休眠状态和细胞内含物变化。【结果】‘中华寿桃’花芽在内休眠期间SOD活性呈现逐渐上升,随着内休眠解除,活性降低;POD活性在内休眠阶段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内休眠解除过程中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内休眠维持和解除过程中,CAT活性逐渐降低,而Vc出现几次较大的波动;内休眠阶段H_2O_2含量和产生速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内休眠解除过程中维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内休眠期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而总氨基酸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内休眠解除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总氨基酸含量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越冬休眠期间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中华寿桃’花芽可能在感受低温反应后,抗氧化代谢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细胞内含物发生变化,可能对其内休眠维持和解除产生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寿桃 花芽 越冬休眠 细胞内含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代森铵水剂铲除越冬休眠期苹果树腐烂病潜伏侵染点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徐超 姜涛 +1 位作者 陈策 杨志荣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1期14-15,4,共3页
本文介绍45%代森铵水剂(施纳宁)铲除苹果枝条叶芽痕、果台等处腐烂病潜伏侵染点试验,说明可取代国家已明令禁用的砷制剂成为果树越冬休眠期病害防治药剂,并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代森铵 苹果腐烂病 果树越冬休眠 铲除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部与北部葡萄越冬休眠的差异及其利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阳明宇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广西南部地区 广西北部地区 葡萄 越冬休眠 冬季气候特征 物候变化 产量 品质 栽培技术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休眠期罗布麻茎秆力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丁业威 刘延彬 +5 位作者 杨会民 陈毅飞 陈挑挑 梁振伟 罗文杰 王学农 《新疆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812-1820,共9页
【目的】研究越冬休眠期罗布麻植株物理特征,进行茎秆力学特性试验,为罗布麻割捆收获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和测定罗布麻株型特征及茎秆结构,通过数据统计方法分析研究茎秆直径、韧皮和加载速度对罗布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 【目的】研究越冬休眠期罗布麻植株物理特征,进行茎秆力学特性试验,为罗布麻割捆收获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和测定罗布麻株型特征及茎秆结构,通过数据统计方法分析研究茎秆直径、韧皮和加载速度对罗布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越冬休眠期罗布麻茎秆形变无屈服阶段;有皮、无皮茎秆的径向压缩载荷和径向压缩弹性模量先随着直径的增大先增加后缓慢减小,且有皮茎秆均大于无皮茎秆;茎秆弯曲载荷和弹性模量随着茎秆直径的增加而分别增加和减小;剪切载荷随着茎秆直径的增加而变大,剪切能耗随着加载速度和茎秆直径的增加分别减小和增加,且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加,茎秆直径对剪切能耗的影响减弱。【结论】在设计与开发罗布麻割捆收获机械时,需考虑罗布麻茎秆结构的影响和切割速度高、刀具锋力、高硬度且高耐磨材料、切割角度优化等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越冬休眠 力学特性 茎秆直径 韧皮 加载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越冬芽在休眠与萌发时期的物质交流变化及其分子调控 被引量:6
6
作者 唐湖 郝心愿 +3 位作者 王璐 肖斌 王新超 杨亚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9-677,共9页
为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的休眠机制,以特早生茶树品种龙井43和中生茶树品种碧云为材料,利用钙黄素处理茶树茎段,检测越冬芽在休眠与萌发时期与其他器官的物质交流情况。利用同源比对鉴定胼胝质水解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在冬季... 为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的休眠机制,以特早生茶树品种龙井43和中生茶树品种碧云为材料,利用钙黄素处理茶树茎段,检测越冬芽在休眠与萌发时期与其他器官的物质交流情况。利用同源比对鉴定胼胝质水解相关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及在冬季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越冬芽在茶树生长阶段和休眠阶段都存在着与着生茎段和母叶间的物质交流;从茶树越冬芽休眠形成到解除的不同时期,其物质交流存在"强-弱-强"的变化规律,但龙井43的与碧云相比存在较短的物质交流减弱时期;两种茶树的物质交流变化模式与鉴定到的茶树胼胝质水解正向调控相关基因CsGLU1的表达模式密切相关;启动子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CsGLU1启动子区有多个与激素信号以及低温和休眠响应相关转录因子结合的保守序列。茶树越冬芽在休眠和非休眠状态下都存在与茎和母叶之间的物质交流,且物质交流强弱与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改变密切相关。CsGLU1可能是参与胼胝质水解调控,改变茶树越冬芽物质交流水平,进而影响茶树休眠状态的关键基因。这对明确茶树越冬芽休眠状态变化和深入揭示不同萌发物候型茶树休眠机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越冬休眠 物质交流 钙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类无水越冬方法
7
作者 施于 《农家致富》 2004年第2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龟类 无水越冬方法 水温 越冬休眠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