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均(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晨光 李昌秀 +2 位作者 蔡晓霞 刘海涛 周奇龙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4,61,共7页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UHMWPP)与普通等规聚丙烯的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明显不同,目前,主要通过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及茂金属催化剂合成。主要综述了这两类催化剂在制备UHMWPP方面的特点与潜力,并分析了反应条件、内给电子体...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UHMWPP)与普通等规聚丙烯的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明显不同,目前,主要通过传统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及茂金属催化剂合成。主要综述了这两类催化剂在制备UHMWPP方面的特点与潜力,并分析了反应条件、内给电子体及催化剂结构对产物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通过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来合成官能团化UHMWPP的研究进展。二甲基吡啶胺基铪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催化丙烯与取代α-烯烃的共聚,得到重均分子量大于1.0×10^(6)的高性能UHMW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 茂金属催化剂 ZIEGLER-NATTA催化剂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贵江 欧阳坚 +1 位作者 朱卓岩 孙广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306,共4页
探讨了丙烯酰胺的聚合引发体系,建立了一套在5~10℃条件下,由过硫酸钾、氨水、尿素、偶氮二(2 脒基丙烷)盐酸盐及功能性单体MP所构成的低温复合引发体系,应用该引发体系并添加甲酸钠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改善聚丙烯酰胺的水... 探讨了丙烯酰胺的聚合引发体系,建立了一套在5~10℃条件下,由过硫酸钾、氨水、尿素、偶氮二(2 脒基丙烷)盐酸盐及功能性单体MP所构成的低温复合引发体系,应用该引发体系并添加甲酸钠和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改善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性,可使聚丙烯酰胺的实验室样品相对分子质量达到3300万以上,过滤因子小于1.3,工业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100万,过滤因子小于1 5,综合性能等同或优于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MO4000型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复合引发体系 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物驱 过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聚后水解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柏林 徐立新 +1 位作者 牛瑞霞 程杰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3,共3页
选择均聚后水解工艺 ,采用双官能度引发剂和二段聚合法合成了部分水解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考察了聚合工艺参数和水解条件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优化的聚合工艺条件 :w (单体 )为2 5 % ,c(引发剂 )为 45 ... 选择均聚后水解工艺 ,采用双官能度引发剂和二段聚合法合成了部分水解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考察了聚合工艺参数和水解条件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优化的聚合工艺条件 :w (单体 )为2 5 % ,c(引发剂 )为 45 μmol/L ,c(EDTA)为 0 .15mmol/L ,引发温度为 0℃ ;水解条件 :以w为 5 0 %的NaOH为水解剂 ,水解时间为 2 .5h ,水解温度为 90℃ ;在此条件下 ,合成出相对分子质量达到 3 .3×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聚后水解 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聚共水解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4
4
作者 宁英男 姜涛 +2 位作者 匡洞庭 刘广舜 赵权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均聚共水解工艺生产适用于油田驱油的具有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 ;该工艺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在与碳酸钠共存的条件下 ,使用自制的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确定了聚丙烯酰胺的优化聚合工艺参数 :溶液的pH值为 12 .5,w(单体 )为 2... 采用均聚共水解工艺生产适用于油田驱油的具有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 ;该工艺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在与碳酸钠共存的条件下 ,使用自制的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确定了聚丙烯酰胺的优化聚合工艺参数 :溶液的pH值为 12 .5,w(单体 )为 2 5% ,w(氧化还原引发剂 )为 12 .5× 10 - 6 ,w(第 2引发剂 )为 5.0× 10 - 5,w(第 3引发剂 )为 8.0× 10 - 5,w(助剂 1)为 2 .5× 10 - 7,w(助剂 2 )为 1.5× 10 - 6 ,w(链转移剂 )为 2 .5× 10 - 6 ,起始反应温度为 18℃ ;在该条件下 ,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高达 2× 10 7,过滤比小于 1.3的聚丙烯酰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聚共水解 聚丙烯酰胺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腈溶解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斌 赵炯心 +2 位作者 张幼维 杨年慈 吴承训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通过自制力矩测量仪测量溶胀和溶解过程中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腈—溶剂混合体系力矩随温度变化情况 ,采取阶段升温的方法 ,选择力矩温度曲线中力矩开始上升处所对应温度为恒温温度 ,制得均匀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腈(含固量 5 % ... 通过自制力矩测量仪测量溶胀和溶解过程中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腈—溶剂混合体系力矩随温度变化情况 ,采取阶段升温的方法 ,选择力矩温度曲线中力矩开始上升处所对应温度为恒温温度 ,制得均匀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腈(含固量 5 % )浆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聚丙烯 力矩 溶胀 溶解 化纤 纺丝浆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结度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凝聚态结构和冲击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新月 胡本旻 +5 位作者 孟帅 石恒冲 施德安 王兆阳 杨华伟 栾世方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8,共11页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活化能(?E)先减小后增大;在凝聚态结构上,片晶长周期(l)随缠结度的变化表现出与结晶活化能类似的现象。在缠结度较高的区域,l与缠结度具有指数相关性,缠结度越高,片晶厚度越大;最后,将凝聚态结构与冲击强度进行关联,发现UHMWPE的缺口冲击强度与非晶区厚度表现出负线性相关性,线性拟合系数达0.94,即非晶区厚度越小,UHMWPE冲击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分子链缠结 长周期 凝聚态结构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共混物的结晶动力学及发泡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英珠 信春玲 +1 位作者 付中玉 何亚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60,共7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含有不同含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聚丙烯进行测试和表征,采用Ozawa方法、莫志深方法和Kissinger方法分析了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利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流体挤出发泡实验装置,对含有UHMWPE的PP进...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含有不同含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聚丙烯进行测试和表征,采用Ozawa方法、莫志深方法和Kissinger方法分析了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利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流体挤出发泡实验装置,对含有UHMWPE的PP进行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挤出发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有PE-UHMW的PP在较高的温度下开始结晶,且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大分子链的存在,与聚丙烯分子链发生缠结,阻碍聚丙烯分子链排入晶格,降低了结晶速率,结晶温区拓宽,有利于聚丙烯挤出发泡成型;加入PE-UHMW后,PP的发泡效果明显改善,泡孔平均直径减小,泡孔尺寸分布更加均匀,PE-UHMW的含量为5份时,表观密度达到0.03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结晶动力学 发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丽英 张旭 +2 位作者 孙俊民 张永锋 曹珍珠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1,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顺丁烯二酸(MA)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两性聚丙烯酰胺(APAM),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聚合...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顺丁烯二酸(MA)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两性聚丙烯酰胺(APAM),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以及反应体系pH值对聚合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APAM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0%,n(AM)/n(DMDAAC)/n(MA)为10∶80∶1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5%,温度为50℃,反应体系pH值为7时,APAM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达到4.28×10^7。当用于处理模拟废水时,在pH值为3~10的环境中,APAM均能产生絮凝效果,说明产品适应的pH值范围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丙烯酰胺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顺丁烯二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粘合涂层用水乳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生华 王结良 +1 位作者 梁国正 何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1-464,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及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单体,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LS)、OP-10和正辛醇的复合物为乳化剂,当m(BA)∶m(MMA)∶m(AA)∶m(HEA)=50∶50∶3∶10、w(乳化剂)=13%、反应温度为80℃及反应时间为3h...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及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单体,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LS)、OP-10和正辛醇的复合物为乳化剂,当m(BA)∶m(MMA)∶m(AA)∶m(HEA)=50∶50∶3∶10、w(乳化剂)=13%、反应温度为80℃及反应时间为3h时,合成了可用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粘合涂层的水乳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单体转化率为99 8%,乳胶粒径为30nm,乳液膜的玻璃化温度为-28℃,应用工艺简单,涂层粘附性好、柔软、耐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纤维粘合涂层剂 聚丙烯酸酯 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6
10
作者 申迎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系统研究了水解浓度、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聚丙烯酰胺水解制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水解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工艺 水解剂 油田采油 三次采油 驱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容剂作用下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增韧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研究
11
作者 叶茂 桓秀颖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4-79,共6页
选取不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线形低密度聚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增容聚丙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P/PE-UHMW)共混体系,对比不同相容剂作用下PP/PE-UHMW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差异,并研究了PP/PE-UHMW/相容... 选取不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线形低密度聚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增容聚丙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P/PE-UHMW)共混体系,对比不同相容剂作用下PP/PE-UHMW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差异,并研究了PP/PE-UHMW/相容剂共混体系的亚微相结构,进一步探讨了微观结构对PP/PE-UHMW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相容剂的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晶颗粒呈细化趋势;相容剂ABS的增容效果较好,PP/PE-UHMW/ABS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最高可达113.31J/m,并可保持PP原有的拉伸强度,但其断裂伸长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增韧 微观形态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引发体系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雪峰 孙俊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5-406,共2页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主引发剂、AIBN和低温引发剂F2为辅助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氨水浓度、尿素浓度、络合剂含量对水解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法筛选出了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主引发剂、AIBN和低温引发剂F2为辅助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氨水浓度、尿素浓度、络合剂含量对水解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法筛选出了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最佳条件。在实验室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超过2.5×107的水解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引发体系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水解聚丙烯酰胺 正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引发体系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水解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雪峰 孙俊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97-599,共3页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主引发剂、AIBN和低温引发剂F2为辅助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氨水浓度、尿素浓度、络合剂含量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法筛选出了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最佳条件....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主引发剂、AIBN和低温引发剂F2为辅助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氨水浓度、尿素浓度、络合剂含量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法筛选出了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最佳条件.在实验室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超过2.5×107的水解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引发体系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水解聚丙烯酰胺 正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聚丙烯共混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古力 安媛 +1 位作者 李艳梅 杨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4-87,共4页
回顾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与聚丙烯(PP)共混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E-UHMW/PP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性能(加工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及结晶和微观形态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PE-UHMW/PP共混物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聚丙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成核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敏敏 鲁圣军 +3 位作者 何敏 张天水 于杰 陈兴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4,共5页
通过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来改变聚丙烯(P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研究了成核PP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CP后。成核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布变窄,促使PP结晶速度进一步提高,晶体尺寸进一步... 通过加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来改变聚丙烯(PP)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研究了成核PP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DCP后。成核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布变窄,促使PP结晶速度进一步提高,晶体尺寸进一步减小。成核PP中的β晶型消失。当成核剂TM-3和降解剂DCP的含量分别为0.4%和0.05%时。成核PP的透明性最好。随成核PP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布变窄,成核PP的力学性能略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聚丙烯 成核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丙烯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邹发生 宋文波 +1 位作者 张晓萌 刘振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在中试装置上合成了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似的均聚聚丙烯。利用GPC,MFR,SAXS,DSC等方法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丙烯晶体结构、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聚丙烯注塑样条的片晶越容易... 在中试装置上合成了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似的均聚聚丙烯。利用GPC,MFR,SAXS,DSC等方法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丙烯晶体结构、结晶和熔融行为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聚丙烯注塑样条的片晶越容易沿剪切方向取向,且其片晶厚度和非晶层厚度也越大。随着相对分子质量下降,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降低,而结晶度增大。等规聚丙烯的平衡熔点为1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分子质量 聚丙烯 结晶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产出液中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业飞 由庆 冯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采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在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等杂质影响的前提下,准确测定了产出液中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并与注入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油井采出的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 采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在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等杂质影响的前提下,准确测定了产出液中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并与注入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油井采出的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降低,而水解度明显提高;传统方法所测的油井采出液中的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油井产出液 聚丙烯酰胺 相对分子质量 水解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表征聚丙烯树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艳萍 袁洪福 +2 位作者 陆婉珍 李国梁 王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91,共6页
参照凝胶色谱法(GPC),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FT-NIR)测定聚丙烯树脂粉料和粒料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采用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多元闪射校正(MSC)等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并用局部权重回归(LW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平均相... 参照凝胶色谱法(GPC),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FT-NIR)测定聚丙烯树脂粉料和粒料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采用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多元闪射校正(MSC)等方法进行光谱预处理,并用局部权重回归(LW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校正模型。t检验的结果表明,NIR法与GPC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NIR法具有准确、快速、低毒和低成本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表征 聚丙烯树脂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局部权重回归 偏最小二乘法 二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的成核行为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维平 张广平 +1 位作者 俞建勇 戴干策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26,共3页
在反应器内合成了不含成核剂及含有成核剂的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 (HMWPP) ,将其与均聚聚丙烯(F40 1)混合制备了成核改性的PP。用差示扫描量热计和偏光显微镜分析了混合体系的结晶行为和形态。结果表明 ,HMWPP可以诱导 β晶形成 ,细化P... 在反应器内合成了不含成核剂及含有成核剂的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 (HMWPP) ,将其与均聚聚丙烯(F40 1)混合制备了成核改性的PP。用差示扫描量热计和偏光显微镜分析了混合体系的结晶行为和形态。结果表明 ,HMWPP可以诱导 β晶形成 ,细化PP球晶 ,使材料冲击强度增加 5 0 %。而成核剂与HMWPP共同作用使PP的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显著升高 ,球晶尺寸细化 ,弯曲模量增加 32 % ,热变形温度提高 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 成核剂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的凝胶渗透色谱分离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被引量:9
20
作者 杜小弟 张安富 +1 位作者 雷家珩 巫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70,175,共5页
采用Sepax Nanofilm SEC-150色谱柱和自制窄分布聚丙烯酸标样,考察了不同无机盐及其离子强度、酸度等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分离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凝胶渗透色谱分离聚丙烯酸的最佳条件:以磷酸盐缓冲液(离子强度0.... 采用Sepax Nanofilm SEC-150色谱柱和自制窄分布聚丙烯酸标样,考察了不同无机盐及其离子强度、酸度等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分离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凝胶渗透色谱分离聚丙烯酸的最佳条件:以磷酸盐缓冲液(离子强度0.10mol/L,pH=6.9)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25℃,试样的质量浓度为0.5~2.0g/L,进样量50μL。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可按分子大小实现对聚丙烯酸的分离。通过渐近校正法对自制聚丙烯酸标样的峰值相对分子质量定值,并对待测聚丙烯酸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相对分子质量 凝胶渗透色谱 非体积排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