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引发体系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秦雪峰 孙俊全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5-406,共2页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主引发剂、AIBN和低温引发剂F2为辅助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氨水浓度、尿素浓度、络合剂含量对水解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法筛选出了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主引发剂、AIBN和低温引发剂F2为辅助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氨水浓度、尿素浓度、络合剂含量对水解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法筛选出了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最佳条件。在实验室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超过2.5×107的水解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引发体系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水解聚丙烯酰胺 正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引发体系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水解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2
2
作者 秦雪峰 孙俊全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97-599,共3页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主引发剂、AIBN和低温引发剂F2为辅助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氨水浓度、尿素浓度、络合剂含量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法筛选出了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最佳条件....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主引发剂、AIBN和低温引发剂F2为辅助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氨水浓度、尿素浓度、络合剂含量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法筛选出了合成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最佳条件.在实验室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超过2.5×107的水解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引发体系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水解聚丙烯酰胺 正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聚后水解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柏林 徐立新 +1 位作者 牛瑞霞 程杰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3,共3页
选择均聚后水解工艺 ,采用双官能度引发剂和二段聚合法合成了部分水解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考察了聚合工艺参数和水解条件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优化的聚合工艺条件 :w (单体 )为2 5 % ,c(引发剂 )为 45 ... 选择均聚后水解工艺 ,采用双官能度引发剂和二段聚合法合成了部分水解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考察了聚合工艺参数和水解条件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优化的聚合工艺条件 :w (单体 )为2 5 % ,c(引发剂 )为 45 μmol/L ,c(EDTA)为 0 .15mmol/L ,引发温度为 0℃ ;水解条件 :以w为 5 0 %的NaOH为水解剂 ,水解时间为 2 .5h ,水解温度为 90℃ ;在此条件下 ,合成出相对分子质量达到 3 .3×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聚后水解 丙烯酰胺 聚丙烯酰胺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聚共水解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4
4
作者 宁英男 姜涛 +2 位作者 匡洞庭 刘广舜 赵权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均聚共水解工艺生产适用于油田驱油的具有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 ;该工艺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在与碳酸钠共存的条件下 ,使用自制的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确定了聚丙烯酰胺的优化聚合工艺参数 :溶液的pH值为 12 .5,w(单体 )为 2... 采用均聚共水解工艺生产适用于油田驱油的具有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 ;该工艺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在与碳酸钠共存的条件下 ,使用自制的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确定了聚丙烯酰胺的优化聚合工艺参数 :溶液的pH值为 12 .5,w(单体 )为 2 5% ,w(氧化还原引发剂 )为 12 .5× 10 - 6 ,w(第 2引发剂 )为 5.0× 10 - 5,w(第 3引发剂 )为 8.0× 10 - 5,w(助剂 1)为 2 .5× 10 - 7,w(助剂 2 )为 1.5× 10 - 6 ,w(链转移剂 )为 2 .5× 10 - 6 ,起始反应温度为 18℃ ;在该条件下 ,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高达 2× 10 7,过滤比小于 1.3的聚丙烯酰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聚共水解 聚丙烯酰胺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6
5
作者 申迎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系统研究了水解浓度、水解温度、水解时间等因素对聚丙烯酰胺水解制备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水解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工艺 水解 油田采油 三次采油 驱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产出液中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业飞 由庆 冯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2,共3页
采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在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等杂质影响的前提下,准确测定了产出液中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并与注入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油井采出的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 采用美国Millipore切向流超滤系统,在消除了油井产出液中盐等杂质影响的前提下,准确测定了产出液中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并与注入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油井采出的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降低,而水解度明显提高;传统方法所测的油井采出液中的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浓度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油井产出液 聚丙烯酰胺 相对分子质量 水解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英 张旭 +2 位作者 孙俊民 张永锋 曹珍珠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1,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顺丁烯二酸(MA)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两性聚丙烯酰胺(APAM),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聚合...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顺丁烯二酸(MA)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两性聚丙烯酰胺(APAM),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以及反应体系pH值对聚合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APAM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0%,n(AM)/n(DMDAAC)/n(MA)为10∶80∶1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5%,温度为50℃,反应体系pH值为7时,APAM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达到4.28×10^7。当用于处理模拟废水时,在pH值为3~10的环境中,APAM均能产生絮凝效果,说明产品适应的pH值范围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丙烯酰胺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顺丁烯二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实验条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学信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37,113,共3页
聚合物驱已成为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 000×104,就相同结构和组成的聚合物而言,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增粘性能越好,驱油效率越高。利用精制丙烯酰胺单体、碳酸钠和水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 聚合物驱已成为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 000×104,就相同结构和组成的聚合物而言,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增粘性能越好,驱油效率越高。利用精制丙烯酰胺单体、碳酸钠和水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均相聚合法,分析了起始反应温度、螯合剂EDTA-2Na的物质的量浓度、水解时间等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确定了较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在起始反应温度为10℃,螯合剂EDTA-2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68 mmol/L,水解时间为5 h时,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相对分子质量 螯合剂 水解时间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驱油过程中机械降解研究——分子量、粘度及相关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39
9
作者 邵振波 周吉生 +3 位作者 孙刚 牛金刚 刘凤岐 韩兆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7,共6页
以单分散PAM为标样,1mol/LNaCl水溶液为溶剂,用GPC-LS联合技术在25℃测定了水解度25.0%的驱油聚合物HPAM的分子链远程结构参数。HPAM在新配溶液中,〈M〉n和〈M〉w分别为4.672×106和4.820×106,开始聚合物驱2年、4年、6年后采... 以单分散PAM为标样,1mol/LNaCl水溶液为溶剂,用GPC-LS联合技术在25℃测定了水解度25.0%的驱油聚合物HPAM的分子链远程结构参数。HPAM在新配溶液中,〈M〉n和〈M〉w分别为4.672×106和4.820×106,开始聚合物驱2年、4年、6年后采出液中分别降至原值的12.6%和19.0%,18.4%和24.9%,20.2%和22.2%;均方回转半径值的变化相似。1000mg/L的HPAM清水溶液在45℃受剪切后,〈M〉n和〈M〉w随剪切速率和剪切时间增加而下降,5000s-1和3min时降至最小,为原值的25%左右。HPAM溶液流经2.0μm2岩心后,粘度(45℃,7.34s-1)和〈M〉w随注入流量增加而持续下降,粘度在流量20mL/min(2747s-1)时下降至原值的20.8%,〈M〉w在流量大于1mL/min(137s-1)后迅速下降,5mL/min(687s-1)时下降至原值的1/3以下,此后下降趋缓;粘度和〈M〉w在岩心渗透率为2.0,1.0μm2时下降较缓,为0.45,0.25μm2时下降剧烈。用地层水配制的溶液在45℃放置5天,HPAM的〈M〉n基本不变,〈M〉w轻度下降。结论:HPAM发生降解的主要原因是HPAM通过油层孔隙孔喉时高分子链受到剪切和拉伸共同作用而断裂;岩心内的降解与注入流量密切相关,临界流量是1mL/min(相当于175s-1);化学降解等不是主要因素。图7表2参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机械降解 粘度损失 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线团回转半径 聚合物溶液 聚合物驱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体系性能与驱油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玉丰 吴晓东 +2 位作者 郭树强 董克峰 杨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5-348,324,共5页
在45℃下对超高分(=η=2.59×107)聚合物的高浓度(2.0和2.5 g/L)清水溶液的黏度(7.31 s-1)、抗剪切性、弹性及岩心驱油效果作了比较研究。发表了该聚合物的黏浓曲线。该聚合物的溶液密封老化60天后,黏度保留率随溶液浓度增大(1.0... 在45℃下对超高分(=η=2.59×107)聚合物的高浓度(2.0和2.5 g/L)清水溶液的黏度(7.31 s-1)、抗剪切性、弹性及岩心驱油效果作了比较研究。发表了该聚合物的黏浓曲线。该聚合物的溶液密封老化60天后,黏度保留率随溶液浓度增大(1.0、1.8、2.5 g/L)而增大,分别为87.8%、90.6%、92.9%。与高分聚合物(1.94×107)溶液相比,超高分聚合物溶液经过剪切后黏度降低率较大但保留黏度值较高,代表弹性的第一法向应力差较大(第一法向应力差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在两种情况下浓度的影响都与M相似。在渗透率Kg≈1.0μm2的5支非均质岩心(变异系数0.72)和5支均质岩心上,分别注入浓度1.0 g/L的中分聚合物(1.3×107)溶液、浓度2.0和2.5 g/L的高分(1.60×107-1.90×107)和超高分(2.59×107)聚合物溶液,注入量2020(mg/L).PV聚合物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大小排序如下:高浓超高分>高浓高分>常浓中分。图8表2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物溶液 黏度 抗剪切性 弹性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填充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摩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子衍 宁荣昌 刘刚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0,共4页
用聚丙烯酰胺(PAM)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进行了共混改性,研究了PAM填充量对其在干摩擦及水润滑状态下摩擦的性能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摩擦表面磨痕形貌。研究发现,在水润滑条件下,加入少量的PAM,能够明显降... 用聚丙烯酰胺(PAM)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进行了共混改性,研究了PAM填充量对其在干摩擦及水润滑状态下摩擦的性能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摩擦表面磨痕形貌。研究发现,在水润滑条件下,加入少量的PAM,能够明显降低材料的相对摩擦系数,继续增加PAM的填充量,摩擦系数变化较小并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聚丙烯酰胺 摩擦 水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微观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廖广志 孙刚 +3 位作者 牛金刚 周吉生 刘凤歧 马季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5-820,共6页
利用多角激光光散射法测定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的重均分子量、根均方旋转半径、第二维里系数等微观结构性能参数 ,发现了常规聚合物微观结构性能参数与粘均分子量的联系 ,同时比较了超高分子量抗盐聚合物与常规聚合物微观结构... 利用多角激光光散射法测定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的重均分子量、根均方旋转半径、第二维里系数等微观结构性能参数 ,发现了常规聚合物微观结构性能参数与粘均分子量的联系 ,同时比较了超高分子量抗盐聚合物与常规聚合物微观结构性能参数的差异 ,指出粘均分子量等指标表征聚合物性能的误差和局限性 ,建议在现有评价方法中补充微观结构性能参数 ,以准确衡量HPAM的综合性能 ,优选高效聚合物品种 ,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的技术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超高分子量抗盐聚合物 重均分子 根均方旋转半径 第二维里系数 特性粘数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共混体溶液的黏性和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关利 孙刚 +2 位作者 邵振波 石成方 计秉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1-344,304,共5页
实验研究了大庆工业品HPAM聚合物三元共混体溶液的黏性和弹性。用0.241%NaCl盐水配制溶液,以1.0 g/kg溶液45℃、7.34 s-1黏度表征溶液黏性,以45℃储能模量-频率关系和拉伸细丝直径-时间关系表征溶液弹性。共混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研究了大庆工业品HPAM聚合物三元共混体溶液的黏性和弹性。用0.241%NaCl盐水配制溶液,以1.0 g/kg溶液45℃、7.34 s-1黏度表征溶液黏性,以45℃储能模量-频率关系和拉伸细丝直径-时间关系表征溶液弹性。共混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由工业品聚合物的η按质量权重平均法计算。由η在5.0×106-3.8×107、HD=23%的8种聚合物混配的m=2.5×107的6个三元共混聚合物,[η]和溶液黏度均低于η=2.5×107的单一聚合物,其中低η聚合物组分含量高时[η]和黏度更低,但除了[η]和黏度最低的2个共混体外,溶液弹性均高于单一聚合物。由η为1.5×107、2.8×107、3.3×107的3种聚合物混配的m=2.8×107的5个共混聚合物,[η]和黏度与η=2.8×107的单一聚合物相当,弹性则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由此得到结论:在等基础上与单一聚合物相比,工业品聚合物共混体在聚合物η和混配比例适当时,其增黏性能不降低而溶液弹性提高。图5表2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工业品聚合物 共混聚合物 溶液黏度 溶液弹性 相对分子质量 驱油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中低渗油层聚合物驱可行性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冬玲 李宜强 鲍志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0,96,共4页
对可用于大庆油田中低渗油藏聚合物驱的聚合物HPAM的适宜分子量进行了研究.取聚合物溶液粘度为12 mPa·s(45℃,7.34 s-1),由粘浓曲线求得分子量为2.4×106、5.0××106、8.0×106及1.0×107的聚合物溶液浓度应... 对可用于大庆油田中低渗油藏聚合物驱的聚合物HPAM的适宜分子量进行了研究.取聚合物溶液粘度为12 mPa·s(45℃,7.34 s-1),由粘浓曲线求得分子量为2.4×106、5.0××106、8.0×106及1.0×107的聚合物溶液浓度应分别为1000、800、600、400 mg/L.指出油藏孔隙半径中值大于聚合物分子线团回旋半径的5倍时,聚合物不会堵塞该油藏.在水相渗透率为9.87×10-3~22.0×10-3 μm2的18支储层岩心上,用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的聚合物溶液测定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根据注聚合物时和后续注水时注入压差的变化和残余阻力系数值,判断聚合物是否堵塞岩心,确定上述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分别适用于水相渗透率为0.01、0.03、0.10、0.20 μm2的油藏.在渗透率为0.130~0.214 μm2的岩心上,用粘度~12 mPa·s的聚合物溶液驱油,注入量~1 PV,分子量1.0×107的聚合物对岩心造成堵塞,其余分子量的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的幅度,由分子量2.4×106时的6.5%提高到分子量8.0×106时的7.6%.结合试验区先期注入井的结果,分子量8.0×106的聚合物可用于大庆油田大多数中低渗油藏,分子量超过8.0×106时有一部分油藏会发生堵塞.数值模拟表明,在分子量6.5×106、聚合物用量420 (mg/L)·PV、注入流量0.15 PV/a条件下,聚合物溶液浓度由400 mg/L增至1200 mg/L时,采收率增值仅由6.75%增至7.25%.图1表4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驱油聚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中低渗油藏 聚合物驱 适应性 油藏堵塞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交联聚合物驱油体系性能评价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坤 宋新旺 曹绪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5-67,共3页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与耐温抗盐交联剂所形成的流动凝胶体系的性能,并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体系对聚合物本身的性能要求宽松,水解度为4%-30%、相对分子质量大于900×104的聚合物干粉成胶性能均较好;体系对...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与耐温抗盐交联剂所形成的流动凝胶体系的性能,并进行了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体系对聚合物本身的性能要求宽松,水解度为4%-30%、相对分子质量大于900×104的聚合物干粉成胶性能均较好;体系对温度敏感,温度较低时。体系不发生反应,所以有足够的时间配制溶液,且耐高温(90℃),可用于地层水矿化度为50000mg/L的地层。该体系由有机试剂组成,与岩石接触后不产生离子交换、沉淀反应;吸附小,与聚合物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凝胶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粘弹性,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温抗盐 交联聚合物驱油 成胶性能 水矿化度 提高采收率 地层水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耐高温 交联剂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微孔滤膜评价交联聚合物线团大小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梅钦 董朝霞 +2 位作者 韩飞雪 李明远 吴肇亮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5,共4页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高分子线团上的羧基与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LPC).研究了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在压差为0.0981MPa下通过0.4,1.2,2.0和3.0μm孔径的核微孔滤膜的过滤速度,判断了LPC的尺...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高分子线团上的羧基与交联剂柠檬酸铝(AlCit)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LPC).研究了交联聚合物溶液(LPS)在压差为0.0981MPa下通过0.4,1.2,2.0和3.0μm孔径的核微孔滤膜的过滤速度,判断了LPC的尺寸大小.对于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4×107、质量浓度为100mg/L的HPAM与AlCit反应后,其形成的LPC大小在400~9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线团 核微孔滤膜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交联聚合物溶液 评价 相对分子质量 交联反应 柠檬酸铝 过滤速度 HPAM 质量浓度 LPC 分子 交联剂 分子线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