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及超高温热管的相容性和传热性能 被引量:20
1
作者 曲伟 王焕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77-81,共5页
对高温热管及超高温热管的相容性和实验件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微电池腐蚀的机理,说明了材料、工质的选择匹配要求等相容性要求。设计、加工了钠高温热管及锂超高温热管,并对热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高温及超高温热管工... 对高温热管及超高温热管的相容性和实验件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微电池腐蚀的机理,说明了材料、工质的选择匹配要求等相容性要求。设计、加工了钠高温热管及锂超高温热管,并对热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高温及超高温热管工作时应注意要远离声速传热极限;超高温热管的传热极限结果表明,超高温热管应工作在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热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管 超高温热管 相容性 传热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热管的热防护试验验证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初敏 陈思员 +3 位作者 胡龙飞 韩海涛 陈亮 艾邦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4,共5页
为深入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尖前缘部位的热防护问题,开展了铌合金-锂工质超高温热管的地面电弧风洞考核试验,并通过简化数值分析模型,对其传热能力及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铌合金-锂工质超高温热管可有效提... 为深入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尖前缘部位的热防护问题,开展了铌合金-锂工质超高温热管的地面电弧风洞考核试验,并通过简化数值分析模型,对其传热能力及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铌合金-锂工质超高温热管可有效提升尖前缘部位的防热安全性,数值结果显示其有效导热率可达1 500 W/mK。在30km、Ma7-10范围内,铌合金-锂工质超高温热管可使前缘驻点温度下降19%左右,最大温差明显下降,结构热应力显著降低,使铌合金材质的尖前缘结构可应用于更高飞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热管 高超声速飞行器 尖前缘 热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超高温热泵系统特征重要性量化方法
3
作者 危俊卓 吴迪 王如竹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6-342,共7页
在工业热需求脱碳化的趋势下,超高温热泵系统正逐步成为节能降耗的核心技术。尽管通过增加换热器和压缩机的数量,并优化其布局,已证实能有效提升系统性能,但这同时也增加了系统变量的复杂性,给系统的分析与优化带来了新的难题。为了简... 在工业热需求脱碳化的趋势下,超高温热泵系统正逐步成为节能降耗的核心技术。尽管通过增加换热器和压缩机的数量,并优化其布局,已证实能有效提升系统性能,但这同时也增加了系统变量的复杂性,给系统的分析与优化带来了新的难题。为了简化数据维度并迅速锁定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基于特征重要性的变量选择技术应运而生。然而,传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在处理数据缺失问题时,往往难以输出稳定可靠的结果。为了突破这一局限,基于随机森林模型采用了一种新的特征重要性量化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在处理含有数据缺失的100组不同数据集时,随机森林方法表现出了更强的泛化性能,其量化的特征重要性方差为0.11505,相较于相关系数方法的方差0.17055有所降低。此外,系统特征重要性的量化分析进一步揭示,耦合温度是影响该系统性能的核心因素,这一发现为系统的后续优化设计指明了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热 随机森林 变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电站转型储能电站的超高温热泵及熔盐储换热系统工程应用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赫广迅 宋业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96,146,共5页
基于300MW等级亚临界参数燃煤电站向储能电站转型的应用场景,搭建了超高温热泵及熔盐储换热系统,并系统性研究了循环压力区间和低温热源温度对超高温热泵制热COP的影响。本系统在550℃制热温度下获得了1.2623的制热效率,通过规划电站运... 基于300MW等级亚临界参数燃煤电站向储能电站转型的应用场景,搭建了超高温热泵及熔盐储换热系统,并系统性研究了循环压力区间和低温热源温度对超高温热泵制热COP的影响。本系统在550℃制热温度下获得了1.2623的制热效率,通过规划电站运行模式设计,最终实现可再生能源冗余发电的“电-热-电”系统循环转化效率可达到57.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热 熔盐储换热 储能电站 循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热处理对无烟煤物相转变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华小虎 王晓刚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共4页
分别在1 400℃,1 700℃,2 000℃,2 200℃,2 400℃和2 600℃下对云南昭通无烟煤高温热处理,并采用CA,XRD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云南昭通无烟煤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等物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升转变为逃逸相后遗失,热... 分别在1 400℃,1 700℃,2 000℃,2 200℃,2 400℃和2 600℃下对云南昭通无烟煤高温热处理,并采用CA,XRD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云南昭通无烟煤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等物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升转变为逃逸相后遗失,热处理温度越高,三种物相转变越迅速,越彻底;超高温热处理能使无烟煤转变为石墨相,固定碳相从非晶态向晶态转变,热处理温度越高,内部碳原子规整化程度越高,芳香层结构逐渐发育长大完善,石墨化程度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超高温热处理 物相转变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氧超高温热处理对废阴极炭块的脱毒机理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艳 王帅 +4 位作者 骆有发 刘海营 申士富 王金玲 王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46,共9页
铝电解废阴极炭块由于含有氟化物和少量氰化物被称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直接填埋或堆存都对环境有很大危害。提出了铝电解槽碳质固废连续隔氧超高温氟、碳高效分离回收技术。通过TGA热重试验和热力学模拟分析热处理过程中的热行为,并利用XR... 铝电解废阴极炭块由于含有氟化物和少量氰化物被称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直接填埋或堆存都对环境有很大危害。提出了铝电解槽碳质固废连续隔氧超高温氟、碳高效分离回收技术。通过TGA热重试验和热力学模拟分析热处理过程中的热行为,并利用XRF、XRD和SEM-EDS等分析手段探究焙烧前后阴极炭块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经隔氧超高温热处理后,所得的石墨碎产品中氰化物充分分解、氟化物含量仅为0.074%,石墨碎中石墨含量达到9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阴极炭块 隔氧超高温热处理 TGA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热处理对柞木地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彬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75-78,共4页
采用窑式常压过热蒸汽方法对柞木(Quercus mongolica)地板坯料进行180℃和190℃超高温热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40%~90%范围内,两种热处理均可以使木材干缩系数降低,并能有效减少使用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 采用窑式常压过热蒸汽方法对柞木(Quercus mongolica)地板坯料进行180℃和190℃超高温热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40%~90%范围内,两种热处理均可以使木材干缩系数降低,并能有效减少使用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柞木地板使用时的稳定性。两种工艺分别使柞木地板的湿胀稳定性提高31.03%和44.83%,干缩稳定性提高34.26%和47.41%,在地热采暖环境下,宜采用经190℃高温热处理后的柞木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木 超高温热处理 木材稳定性 干缩系数 实木地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超高温炸药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杰文 黄凤臣 +2 位作者 王友兵 张创军 张蒙蒙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147-151,共5页
分四大类介绍了耐超高温单质炸药当前的研究进展,即苯环类,三唑类,吡啶吡嗪类,三嗪类及每种类别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耐热炸药,如TATB、HNS、LLM-105、TACOT、NONA,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对今后耐热炸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有机化学 超高温热炸药 苯环 三唑 吡啶 三嗪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耗能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志华 黄培华 余玉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7期59-67,共9页
传统防屈曲支撑主要采用内芯截面切削的方式实现局部削弱以提前进入塑性耗能,而本研究基于局部强度弱化热处理技术,在不削弱截面尺寸的情况下实现定区域的钢材强度削弱,提出了新型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构造.通过对两种不同方式热处理后的... 传统防屈曲支撑主要采用内芯截面切削的方式实现局部削弱以提前进入塑性耗能,而本研究基于局部强度弱化热处理技术,在不削弱截面尺寸的情况下实现定区域的钢材强度削弱,提出了新型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构造.通过对两种不同方式热处理后的材性试验,验证了超高温缓慢冷却热处理过程对于钢材强度削弱的有效性以及采用陶瓷加热器系统实现大尺寸构件局部热处理的可行性.通过两组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的耗能性能以及不同约束单元设计对其耗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滞回曲线饱满,延性及抗低周疲劳性能优于普通防屈曲支撑,且可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其破坏模式和耗能能力与外围约束单元强度和刚度有关,且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设计时需考虑外伸连接段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 超高温热处理 滞回曲线 耗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pipe in hypersonic vehicles thermal protection 被引量:10
10
作者 白穜 张红 许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278-1284,共7页
In order to develop further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pipe in hypersonic vehicles thermal protection, th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pipe used in hypersonic vehicles thermal... In order to develop further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pipe in hypersonic vehicles thermal protection, th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pipe used in hypersonic vehicles thermal protection were introduced. The method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ory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were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frozen start-up and steady state characteristic of the heat pipe as well as the machining improvement for fabricating irregularly shaped heat pipe which is suitable for leading edge of hypersonic vehic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rozen start-up time of heat pipe is long (10 min) and there exists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long the heat pipe (47 ℃/cm), but the heat pipe can reduce the temperature in stagnation area of hypersonic vehicles from 1 926 to 982 ℃ and work normally during 1 000-1 200℃. How to improve the maximum heat transfer capability and reduce the time needed for start-up from frozen state of the heat pipe by optimizing thermostructure such as designing of a novel wick with high performance is the key point in hypersonic vehicles thermal protection of heat pi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protection high temperature heat pipe heat transfer limit start-up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LiNi_(0.5)Mn_(1.5)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龙娇 刘佳囡 刘连利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90-2294,共5页
在传统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通过高温热处理LiNi_(0.5)Mn_(1.5)O_4前驱体,合成了高性能的LiNi_(0.5)Mn_(1.5)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试材料的结构,经过超高温热处理后,获得了晶体发育完好的LiNi_(0.5)Mn_(1.5)O_4。经电化学测试,高... 在传统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通过高温热处理LiNi_(0.5)Mn_(1.5)O_4前驱体,合成了高性能的LiNi_(0.5)Mn_(1.5)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试材料的结构,经过超高温热处理后,获得了晶体发育完好的LiNi_(0.5)Mn_(1.5)O_4。经电化学测试,高温热处理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循环性能。经过900℃处理的LiNi_(0.5)Mn_(1.5)O_4首次充放电容量达到123 mAh/g,在1 C倍率下循环一百次以后容量仍在121.6 mAh/g左右,容量保持率达到98.9%,高温热处理显著的改善了材料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超高温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