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变质岩矿物中的显微构造缺陷:来自TEM和FTIR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秀玲 孟大维 +4 位作者 章正杰 樊孝玉 黄利武 刘卫平 郑建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72,共10页
超高压变质矿物的某些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指示了岩石短暂和快速抬升过程。文中报道了中国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矿物显微构造缺陷的透射电镜(TEM)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研究结果。用TEM研究方法,在硬玉石英岩中硬... 超高压变质矿物的某些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指示了岩石短暂和快速抬升过程。文中报道了中国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矿物显微构造缺陷的透射电镜(TEM)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研究结果。用TEM研究方法,在硬玉石英岩中硬玉包裹体内发现了亚微米级天然蒙钠长石(MA,C2/m)、高钠长石(HA,C1)和低钠长石(LA,C1)三种多形变体。表明岩石在折返过程经历过高温变质作用(〉930℃),以及退变质过程的快速冷却;在石英包裹体内发现了纳米级柯石英和石盐子矿物,提供了柯石英转变为石英以及峰期变质条件下高盐流体存在的证据。“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结构水(OH/H20)是以缺陷形式赋存于矿物结构中。FTIR分析结果显示硬玉、石榴石、金红石和石英中结构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0×10^-6。、(900~1600)×10^-6、〉2000×10^-6和〈4×10^-6,硬玉石英岩全岩含水量为(490~600)×10^-6,表明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地壳或原岩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NAMs携带到地球深部。该类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是大陆碰撞造山带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局部弱化和深部断层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别山 超高压硬玉石英岩 缺陷构造 矿物包裹体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矿物超微构造的HRTEM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秀玲 孟大维 韩郁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1-518,共8页
报道了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和硬玉石英岩矿物超微构造及缺陷结构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结果。在天然变形绿辉石晶内的自由位错、位错倾斜壁、位错环、位错网、亚晶界、堆垛层错等亚构造中 ,发现了纳米级水分子团 ,这种球形状水分... 报道了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和硬玉石英岩矿物超微构造及缺陷结构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结果。在天然变形绿辉石晶内的自由位错、位错倾斜壁、位错环、位错网、亚晶界、堆垛层错等亚构造中 ,发现了纳米级水分子团 ,这种球形状水分子团包体的存在是导致绿辉石晶体水解弱化和塑性变形的重要因素。在榴辉岩矿物中广泛发育的层错、(10 0 )变形双晶、晶畴结构、界面与晶面的交叉滑移、晶格畸变等变形构造及缺陷结构 ,指示超高压岩石经历了快速折返。在硬玉单晶大约 5 0 0nm的微晶畴内 ,发现了C2 /c和P2 1/n两种结构 ,C2 /c结构的晶体学参数对应于硬玉 ,而P2 1/n结构的晶体学参数对应于绿辉石 ,纳米级P2 1/n出溶结构的存在 ,表明在退变质过程中 ,硬玉在纳米尺度上部分转变为绿辉石 ,并且未能达到平衡。也说明在主体岩石的抬升过程中 ,硬玉晶体伴随有复杂的非平衡退变质作用。对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p T轨迹描述及其构造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超高压榴辉岩和硬玉石英岩 超微构造 水分子团 出溶结构 高分辨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