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光照对东京湾海水溶解性有机质化学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游芊 藤井学 付庆龙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4-780,共7页
该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分析了自然光照对东京湾海岸带海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化学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京湾海岸带海水DOM中具有较高丰度CHO、CHOS和CHON类低芳香化合物。经过光照后,丹宁类和不含N的饱和化合... 该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分析了自然光照对东京湾海岸带海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化学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京湾海岸带海水DOM中具有较高丰度CHO、CHOS和CHON类低芳香化合物。经过光照后,丹宁类和不含N的饱和化合物的数量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60%和62%)。此外,根据有机碳浓度对离子峰的强度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发现2347个木质素类的分子和616个饱和化合物类的分子在太阳光光照后归一化强度有所降低。此外,2211、975、493和289个木质素类、饱和化合物类、丹宁类和氨基糖类的分子在光照处理后归一化强度值有所增强。研究结果不仅可加深对海岸带海水DOM化学多样性的认识,也为研究水环境中DOM的光环境行为和环境效应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海水 溶解性有机质 超高分辨率质谱 阳光辐射 分子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性有机质与铅、砷相互作用研究
2
作者 何茜 程乔 +6 位作者 欧阳文娟 冯艾荣 胡艳云 冯景伟 张浏 尹浩 郑刘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4,共11页
为研究天然水体中有机质与砷(As)、铅(Pb)相互作用,文章以标准溶解性有机质(标准DOM)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超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平行因子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类富里酸和腐殖质相比,类蛋白质酪氨酸类与As、Pb表现出更... 为研究天然水体中有机质与砷(As)、铅(Pb)相互作用,文章以标准溶解性有机质(标准DOM)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超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平行因子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类富里酸和腐殖质相比,类蛋白质酪氨酸类与As、Pb表现出更高结合能力。(2)超高分辨率质谱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能够改变标准DOM原有特性,使得有机质发生转变,如氨基糖类组分减少,类单宁组分增加,CHO相对丰度减少,其他杂原子相对丰度增加。(3)DOM-As显示紫外特征参数a254和荧光特征参数HIX具有强正相关性,通过超高分辨质谱仪获得的氨基糖组分、CHO与紫外特征参数a254、a260、a280、荧光特征参数HIX均具有正相关性,荧光组分C1和质谱获得的不饱和烃类组分具有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定量评估水体中有机质-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提供理论支撑,从而减少重金属等各种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重金属 平行因子分析 超高分辨率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及其馏分油中烯烃分子组成表征
3
作者 张莹 孔繁格 +3 位作者 朱悦 张未来 史权 张霖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2-1472,共11页
针对煤焦油中的烯烃化合物进行了分子水平表征,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银离子络合电喷雾超高分辨率质谱法为手段,揭示了低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中烯烃化合物的组成分布,获得了C_(12)~C_(40)范围内烯烃分子类型及碳数分布信息。结果表... 针对煤焦油中的烯烃化合物进行了分子水平表征,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银离子络合电喷雾超高分辨率质谱法为手段,揭示了低温煤焦油和高温煤焦油中烯烃化合物的组成分布,获得了C_(12)~C_(40)范围内烯烃分子类型及碳数分布信息。结果表明:低温煤焦油相比高温煤焦油具有更高的烯烃含量;富含烯烃的低温煤焦油通过馏分切割为轻质馏分(≤360℃)和常压渣油馏分(>360℃),通过对不同馏分的烯烃分子组成分析发现,轻质馏分260~320℃馏分段中烯烃含量最高,常压渣油馏分中也存在较为丰富的烯烃化合物。煤焦油及其馏分中烯烃详细的定性及半定量信息为目标烯烃的分离及煤焦油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分子层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烯烃 银离子络合 超高分辨率质谱 半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大气有机硝酸酯粒径分布特征和来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广河 曹礼明 +2 位作者 朱乔 王川 黄晓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10-1517,共8页
于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4月17日利用超高分辨率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Long-ToF-AMS),对深圳城市大气中的颗粒态有机硝酸酯(pON)开展高精度分析.基于两种估算pON的方法,计算得出pON对有机气溶胶(OA)的贡献占比为5.08%~11.00%.pON的日变化... 于2021年3月30日至2021年4月17日利用超高分辨率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Long-ToF-AMS),对深圳城市大气中的颗粒态有机硝酸酯(pON)开展高精度分析.基于两种估算pON的方法,计算得出pON对有机气溶胶(OA)的贡献占比为5.08%~11.00%.pON的日变化特征显示,其高值主要出现在夜间时段(19:00~6:00).pON在夜间时段与氧化程度较低的二次有机气溶胶(LO-OOA)相关性最高,说明pON来源生成可能与夜间的新鲜二次生成相关.此外,小粒径段颗粒物对pON贡献显著,进一步证明了夜间时段新鲜生成了较多的pON.本研究还进一步比对了环境样品中与pON相关的离子类型(C_(x)H_(y)N_(p)+和C_(x)H_(y)O_(z)N_(p)^(+))及实验室模拟的特征质谱,结果显示深圳市pON生成的前体VOCs可能与植物排放和生物质燃烧过程联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硝酸酯 粒径分布 来源研究 超高分辨率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