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聚乙烯醇氧化自交联亲水改性
1
作者 汪超 竺哲欣 +1 位作者 王刚强 吕汪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共8页
为了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能,利用过硫酸盐引发聚乙烯醇自身交联的特点,使用过硫酸盐热活化体系氧化聚乙烯醇,使其自身交联沉积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改善纤维表面亲水性能。用不同聚合度聚乙烯醇对超高分子量聚... 为了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能,利用过硫酸盐引发聚乙烯醇自身交联的特点,使用过硫酸盐热活化体系氧化聚乙烯醇,使其自身交联沉积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改善纤维表面亲水性能。用不同聚合度聚乙烯醇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改性,考察了过硫酸钾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改性纤维表面亲水性的影响,并对改性后的纤维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水洗测试,探究改性纤维的亲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投加1 mL 0.1 g/mL的过硫酸钾使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在80℃下反应90 min发生自交联沉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亲水性能明显改善,并且在超声水洗2 h后依旧可以保持其亲水性能稳定,同时此改性方法不会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亲水性 自由基交联 聚乙烯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合板在斜侵彻下的动态响应与失效行为研究
2
作者 周熠 郑冰倩 +2 位作者 王昕 强鹭升 张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8-1147,共10页
为了研究弹丸斜入射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纤维层合板的抗侵彻响应,分别在0°、10°与20°的入射角下开展了弹道冲击实验,利用高速摄影捕捉动态响应,并在冲击实验后观察破... 为了研究弹丸斜入射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纤维层合板的抗侵彻响应,分别在0°、10°与20°的入射角下开展了弹道冲击实验,利用高速摄影捕捉动态响应,并在冲击实验后观察破坏形貌.构建了相应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其可靠性,并基于该数值模型,进一步阐明不同入射角下的UHMWPE纤维层合板抗侵彻机理.结果表明:当层合板受到平头弹丸斜侵彻作用时,弹头局部接触所引发的应力集中使得层合板更容易发生强度失效,但由于层合板的等效厚度增加且弹丸偏转所造成的弹体与层合板接触面积增加,使得入射角的影响与弹丸入射速度有关.当入射速度较低时,层合板的抗侵彻性能随着入射角增大而略微减小;而当入射速度远大于弹道极限时,层合板的抗侵彻性能随着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侵彻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合板 抗侵彻性能 入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耐高温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薛淑云 叶伟 +2 位作者 王征 夏平原 管永银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熔点低、易蠕变的缺点,以复合材料热压加工环境为测试条件,通过分析不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下的力学稳定性能,研究UHMWPE纤维的耐高温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熔点低、易蠕变的缺点,以复合材料热压加工环境为测试条件,通过分析不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下的力学稳定性能,研究UHMWPE纤维的耐高温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仪和力学性能测试仪等仪器设备,表征并分析了UHMWPE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及时间对UHMWPE纤维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150℃及以下热压处理时,纤维力学性能随着热压时间的增加而变化不大;在160℃及以上热压处理时,长时间的热处理导致纤维力学性能下降明显,在160℃处理40 s时丝束断裂强力为153 N,强力损失为46.50%;当热压温度大于纤维熔点时,纤维强力出现急速下降,在170℃热压处理10 s时强力下降到了121 N,强力损失达到了57.80%。研究结果可为UHMWPE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热稳定性能 强力 伸长 高性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苎麻混杂轮胎防滑织物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雨琪 高兴忠 +2 位作者 高世萱 陈宏 刘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9,共8页
为改善传统防滑链笨重、噪音大、易损伤轮胎等缺点,基于干、湿摩擦因数的差异通过三向正交混杂织物结构设计,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苎麻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分析测试了其摩擦因数、耐磨性能和实际路面效果。结果表明:混杂织物轮胎防滑... 为改善传统防滑链笨重、噪音大、易损伤轮胎等缺点,基于干、湿摩擦因数的差异通过三向正交混杂织物结构设计,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苎麻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分析测试了其摩擦因数、耐磨性能和实际路面效果。结果表明: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干湿摩擦因数的转变使车辆制动距离可缩短20.5%;其摩擦因数比市场商用防滑套增加了116%;由于层间间隔结构织物防滑套的苎麻含量最高,织物结构更紧密,混杂效应更明显,其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均最好;通过吸湿性能测试,进一步揭示了该新型防滑织物防滑机制。本文研究成果可减少防滑链对车体损伤,拓展三维织物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三向正交结构 摩擦因数 耐磨性能 防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温度与应变率效应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束的拉伸力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辛振 沈超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文中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束在计及温度(-60~80℃)和应变率(1×10^(-5)~3.3×10^(-2)s^(-1))的25种工况下,基于轴向拉伸实验数据,研究了UHMWPE纤维束力学性能的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及其破坏模式。结果表明,UHMWPE纤维... 文中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束在计及温度(-60~80℃)和应变率(1×10^(-5)~3.3×10^(-2)s^(-1))的25种工况下,基于轴向拉伸实验数据,研究了UHMWPE纤维束力学性能的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及其破坏模式。结果表明,UHMWPE纤维束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应变率和温度效应,但后者具备更为强大的影响力,其使UHMWPE纤维束在温度高于50℃时强度产生显著下降;此外,低温在提升UHMWPE纤维束拉伸强度的同时也会削弱其力学性能的应变率效应,在-40~-60℃范围内,UHMWPE纤维束拉伸强度和失效应变基本不受应变率影响。在UHMWPE纤维束的损伤破坏模式研究中发现,在脆-韧性转变存在的温度区间内(25~80℃),转变发生的临界应变率与温度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温度每升高约30℃,临界应变率就会提升1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温度效应 应变率效应 脆-韧性转变 临界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3
6
作者 闫海燕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从生产技术、国内外市场规模、生产企业、下游消费结构和产业相关政策及标准等方面出发,综合分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产业现状,并探讨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聚乙烯纤维 市场分析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蠕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晗 孙勇飞 王新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47,共8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因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其在长时间负载下易蠕变的问题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关于PE-UHMW纤维的研究多关注于纤维本身的蠕变性能优化,对蠕变过程和蠕变行为讨论较少。通过石墨烯共混改性和...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因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其在长时间负载下易蠕变的问题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关于PE-UHMW纤维的研究多关注于纤维本身的蠕变性能优化,对蠕变过程和蠕变行为讨论较少。通过石墨烯共混改性和支化改性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了不同性能的耐蠕变纤维样品,通过力学性能表征、40%断裂载荷下3 h的蠕变测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探讨了不同纤维的蠕变行为和对应的蠕变机理。实验对比了常规纤维、掺杂不同含量石墨烯的PE-UHMW纤维以及不同支化度的PE-UHMW纤维和商业耐蠕变纤维Dyneema DM20纤维,研究发现,共混改性和支化改性均能提高PE-UHMW纤维的耐蠕变性能,但表现出不同的蠕变行为和机理。石墨烯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PE-UHMW纤维的初始蠕变量,尤其是在石墨烯质量分数为8%时,纤维的蠕变变形减少了37.6%,当石墨烯质量分数大于8%后,初始蠕变量反而增加;支化改性对纤维蠕变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恒定载荷下的抗形变能力。包含支链的纤维初始蠕变量要大于未改性纤维,但其在第二阶段的蠕变速率显著降低,显示出更好的耐蠕变性能。通过对蠕变曲线进行时间外推验证了改性纤维在长期载荷下的稳定性。石墨烯共混改性使纤维的DSC吸热峰值升高至146℃以上,支化改性纤维则展现3个独立吸热峰,表明支链引入新的微观结构。最后讨论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对PE-UHMW纤维蠕变行为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蠕变行为 共混改性 支化改性 分子链滑移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苏家凯 刘双艳 +3 位作者 厉勇 温晓丹 刘艳玲 赵衍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通过氮磷系阻燃剂复配方式,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阻燃剂,六方氮化硼(h-BN)为杂化改性剂,白油为溶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首先对阻燃剂粉体进行干燥、表面处理,然后... 通过氮磷系阻燃剂复配方式,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阻燃剂,六方氮化硼(h-BN)为杂化改性剂,白油为溶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首先对阻燃剂粉体进行干燥、表面处理,然后与白油共混,经过超声波液相分散、研磨机高速研磨,得到无卤阻燃浆料。将此阻燃浆料分散到PE-UHMW纺丝原液中,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冻胶丝,冻胶丝经过溶剂萃取、干燥、热牵伸,最终得到阻燃PE-UHMW纤维,对纤维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研磨机的反复研磨,可将粉体粒径降低到百纳米级别,更易于在PE-UHMW溶胀液中分散,且极大地提升了阻燃纤维的可纺性;杂化改性剂提升了复配阻燃剂的阻燃性和材料的阻燃等级,当h-BN质量分数为4%时,阻燃剂质量分数可以到20%,PE-UHMW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值达到27.5%,材料阻燃等级达到V-0级;通过一系列改性手段,可使PE-UHMW纤维在添加大量的阻燃粉体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可纺性,且改性对纤维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拓宽了PE-UHMW纤维的应用领域,提升其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 无卤阻燃 阻燃剂复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温度对聚偏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娜娜 鲁清晨 +1 位作者 尹巍巍 肖长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2,23,共6页
针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强度与渗透性能难以同步提高的问题,以矿物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复合稀释剂,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VDF/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探究不同冷却温度对膜形貌及孔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气通量、水... 针对聚偏氟乙烯(PVDF)膜强度与渗透性能难以同步提高的问题,以矿物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复合稀释剂,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VDF/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探究不同冷却温度对膜形貌及孔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气通量、水通量及拉伸强力测试表征了中空纤维膜的渗透性能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原纤状UHMWPE增加了PVDF球晶聚集体的连接性;冷却温度对共混中空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影响显著;随着冷却温度的升高,PVDF/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UHMWPE/矿物油的相分离与结晶时间均延长,纤维膜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增加,渗透性能改善,但大孔的出现和UHMWPE原纤数量的减少使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 热致相分离法 聚偏氟乙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冷却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纳米ZnO可控生长及其界面性能研究
10
作者 严成 李露露 +2 位作者 陈天欢 郭帅 俞科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4,共8页
首先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再通过水热法在纤维表面原位生长ZnO纳米阵列。对聚乙烯亚胺(PEI)介导的合成体系ZnO长径比、改性前后PE⁃UHMW纤维的界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ZnO纳... 首先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再通过水热法在纤维表面原位生长ZnO纳米阵列。对聚乙烯亚胺(PEI)介导的合成体系ZnO长径比、改性前后PE⁃UHMW纤维的界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其增强机理。结果表明,ZnO纳米阵列的生长并未对纤维的热稳定性及结晶度产生影响,对纤维的损伤较小;当PEI浓度为3 mmol时,ZnO长径比最高;改性后纤维界面黏结强力提升了63.6%,层间剪切强度提升了7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表面改性 聚多巴胺 氧化锌纳米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力学特性和断裂形态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铁军 冯建平 谭晓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9-72,共4页
用辊压和模塑方法加工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玻璃纤维(UHMWPE/SGF)复合材料,研究了它的拉伸和冲击性能以及断裂形态和方式。结果表明,拉伸时UHMWPE具有明显的屈服变形和塑性流动,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随玻璃纤维含量... 用辊压和模塑方法加工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玻璃纤维(UHMWPE/SGF)复合材料,研究了它的拉伸和冲击性能以及断裂形态和方式。结果表明,拉伸时UHMWPE具有明显的屈服变形和塑性流动,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随玻璃纤维含量增加而变大,而冲击强度的变化则相反;拉伸和缺口冲击断裂是以两种不同方式进行的,拉伸是‘次级断裂’而冲击则是‘撕裂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层合厚板抗弹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晓强 朱锡 +1 位作者 梅志远 陈昕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4,共6页
研究了四种不同面密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层合板(UFRP)的抗高速立方体破片侵彻的能力,并比较了四种不同面密度UFRP的吸能情况。实验结果表明,UFRP薄板和厚板的弹道极限与面密度表现出不同的关系;UFRP正面出现了垂向层状剥离带,... 研究了四种不同面密度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层合板(UFRP)的抗高速立方体破片侵彻的能力,并比较了四种不同面密度UFRP的吸能情况。实验结果表明,UFRP薄板和厚板的弹道极限与面密度表现出不同的关系;UFRP正面出现了垂向层状剥离带,而UFRP薄板背面出现了水平层状剥离带,UFRP厚板则未见剥离带出现;高速破片冲击UFRP厚板时,应考虑破片镦粗变形对UFRP厚板吸能以及变形模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吸能 弹道冲击 纤维增强层合板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氧化法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被引量:30
13
作者 吴越 骆玉祥 +1 位作者 胡福增 吴叙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用液态氧化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了处理介质、处理时间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PS表面元素分析、毛细浸润法测接触角等方法探讨了纤维表面性能处理前后... 用液态氧化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研究了处理介质、处理时间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PS表面元素分析、毛细浸润法测接触角等方法探讨了纤维表面性能处理前后的变化,以及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 UHMWPE 液态氧化 聚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玉松 陈跃如 +2 位作者 邵军 李明利 王运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9-73,共5页
概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UHMWPE纤维的各种优良特性和UHMWPE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基体树脂,以及UHMWPE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对UHMWPE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汇总。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增强 基体树脂 复合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热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世臻 肖长发 +2 位作者 安树林 贾广霞 张学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用DSC法对不同拉伸倍率的UHMW-PE纤维,分别进行了松弛和定长状态下的热分析。在松弛状态下,拉伸30、40倍纤维的DSC谱图上,出现三重熔融峰,表明,纤维中除折迭链和伸直链结晶外,还存在另一种结晶形态。在定长状态... 用DSC法对不同拉伸倍率的UHMW-PE纤维,分别进行了松弛和定长状态下的热分析。在松弛状态下,拉伸30、40倍纤维的DSC谱图上,出现三重熔融峰,表明,纤维中除折迭链和伸直链结晶外,还存在另一种结晶形态。在定长状态下纤维的熔融吸热峰会发生很大变化,若在适当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可加速结晶形态的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 纺丝 热分析 聚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晓琳 杜建华 +2 位作者 杨宏伟 贾成厂 吕莹莹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3,共6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但是由于纤维高取向度、表面惰性,造成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低,限制了纤维的应用。因此,必须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改性常用的几种方...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但是由于纤维高取向度、表面惰性,造成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低,限制了纤维的应用。因此,必须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改性常用的几种方法。有化学试剂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处理、辐射引发表面接枝处理、化学交联处理等。由于方法单独使用均存在不足之处,所以最好是几种方法联合使用,各取所长,取利避害,以提高纤维及其复合产物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表面改性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的铬酸处理及表征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何洋 粱国正 +3 位作者 吕生华 王结良 陈成泗 陈孟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8-531,536,共5页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粘接性差的缺点,采用铬酸对其进行了表面处理.根据处理温度与处理后纤维强力的损失的关系,以及不同处理温度下的纤维表面的电镜照片形貌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温度为85℃;根据处理过纤维与未处理的纤维的红外图...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粘接性差的缺点,采用铬酸对其进行了表面处理.根据处理温度与处理后纤维强力的损失的关系,以及不同处理温度下的纤维表面的电镜照片形貌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温度为85℃;根据处理过纤维与未处理的纤维的红外图谱的差异对铬酸处理的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在纤维表面生成了羟基、羰基、羧基等极性的对纤维具有浸润性的基团;借助自行设计的单丝拔出实验装置以及压制复合材料测试其层间剪切强度,对纤维表面处理后的粘接性进行了表征,发现采用适当的纤维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树脂基体可以使纤维的粘接性提高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表面处理 粘接性 单丝拔出 层间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艳凝 王谋华 +1 位作者 唐忠锋 吴国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2-35,共4页
研究了室温下γ-射线辐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 WPE)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电子顺磁共振(ESR)测试表明UHM WPE纤维经γ-射线照射后产生的自由基的半衰期大约是高密度聚乙烯的100倍。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 研究了室温下γ-射线辐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 WPE)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电子顺磁共振(ESR)测试表明UHM WPE纤维经γ-射线照射后产生的自由基的半衰期大约是高密度聚乙烯的100倍。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凝胶含量、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UHM WPE纤维在空气中经γ-射线辐照后在纤维表面上引入微量羰基;真空低剂辐照引发纤维表面无定型区分子链上产生交联。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真空下γ-射线照射一定剂量后UHM WPE纤维断裂伸长率增加,拉伸强度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辐照 自由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处理 被引量:27
19
作者 骆玉祥 胡福增 +1 位作者 郑安呐 吴叙勤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8年第5期9-13,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发展和性能,详细总结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低温等离子、接枝、电晕和辉光放电、氧化等多种表面处理方法,并进行了比较,阐述了目前研究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纤维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非 刘丽超 薛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5,共5页
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的物理、化学等性质,列举了国内外生产UHMWPE纤维的主要厂家,重点介绍了目前UHMWPE纤维的制备技术现状,包括干法凝胶纺丝、湿法凝胶纺丝以及其他纺丝方法等,分析了UHMWPE纤维现有制备过程中所面临的... 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的物理、化学等性质,列举了国内外生产UHMWPE纤维的主要厂家,重点介绍了目前UHMWPE纤维的制备技术现状,包括干法凝胶纺丝、湿法凝胶纺丝以及其他纺丝方法等,分析了UHMWPE纤维现有制备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纤维 纺丝 制备技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