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毛云增 蔡正国 +2 位作者 杨曙光 马敬红 徐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37-42,20,共6页
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并称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因其可作为尖端武器的重要基础材料以及在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由于国内研发水平的差距和国外的技术垄断,我国高性能纤维的研发虽然取得... 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并称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因其可作为尖端武器的重要基础材料以及在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由于国内研发水平的差距和国外的技术垄断,我国高性能纤维的研发虽然取得了相关进展,但仍然需要大量的进口。加强对高性能纤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系统地介绍了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优良力学性能、优异的耐化学介质性能、优异的耐冲击性能和防弹性能及相应的用途。回顾了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产业发展历史,展望了它们的应用前景,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高强高模纤维 高性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分散染料染色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晓春 闫金龙 +2 位作者 张丽平 赵国樑 张健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90,共7页
为解决染料难以对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上染的问题,筛选具有超高疏水、良好结构平面性的甲基黄分散染料对UHMWPE纤维进行染色,并探讨其染色性能。讨论了染色温度、时间、分散剂(AEO-9)用量及p H值等因素的影响,测定了甲基黄... 为解决染料难以对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上染的问题,筛选具有超高疏水、良好结构平面性的甲基黄分散染料对UHMWPE纤维进行染色,并探讨其染色性能。讨论了染色温度、时间、分散剂(AEO-9)用量及p H值等因素的影响,测定了甲基黄染料对UHMWPE纤维的染色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甲基黄染料对UHMWPE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其优化工艺为:染色温度130℃,分散剂用量0.3%,时间60 min,p H值5,此时染色所得纤维各项色牢度均达到3~4级以上;通过拟合计算甲基黄染料对UHMWPE纤维吸附等温线类型为Nernst型吸附,半染时间为24.34 min,130℃时的扩散系数为5.21×10-17m2/s,标准亲和力约为5.56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分散染料 热力学 染色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性能及生产状况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利 张新元 +2 位作者 贾哲昆 赵领航 王建新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15,共7页
简述了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性能,并将其与其他高性能纤维进行比较;对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生产工艺进行介绍,重点为干、湿法工艺路线;对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在国内外的产能状况作了概述,分析了国内外的技术差距。
关键词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性能 工艺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玉芳 庞雅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405-407,共3页
从不同应用领域复合材料对纤维和基体树脂性能要求的角度,详细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对UHMWPE纤维表面改性技术、不同类型树脂基体的浸润粘合性以及其它纤维与UHMWPE纤维混杂复合特性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表面改性 防弹材料 混杂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浸轧阻燃整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文俊 邱日祥 +2 位作者 张胜 谷晓昱 赵静然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0,44,共5页
采用浸轧工艺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吸附到纤维表面,以提高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的阻燃性能。研究了RDP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及轧车压力对增重率的影响。当RDP质量分数为20%,两次浸泡时间分别为60 min和40 min,轧车... 采用浸轧工艺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吸附到纤维表面,以提高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的阻燃性能。研究了RDP质量分数、浸泡时间及轧车压力对增重率的影响。当RDP质量分数为20%,两次浸泡时间分别为60 min和40 min,轧车压力为0.1 MPa时整理效果最佳。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热重分析(TG)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表面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发现浸轧整理后,RDP成功吸附在纤维表面,且纤维的燃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随着RDP吸附量的增加,纤维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浸轧 热稳定性 阻燃性能 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结度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凝聚态结构和冲击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新月 胡本旻 +5 位作者 孟帅 石恒冲 施德安 王兆阳 杨华伟 栾世方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8,共11页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活化能(?E)先减小后增大;在凝聚态结构上,片晶长周期(l)随缠结度的变化表现出与结晶活化能类似的现象。在缠结度较高的区域,l与缠结度具有指数相关性,缠结度越高,片晶厚度越大;最后,将凝聚态结构与冲击强度进行关联,发现UHMWPE的缺口冲击强度与非晶区厚度表现出负线性相关性,线性拟合系数达0.94,即非晶区厚度越小,UHMWPE冲击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分子链缠结 长周期 凝聚态结构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聚乙烯醇氧化自交联亲水改性
7
作者 汪超 竺哲欣 +1 位作者 王刚强 吕汪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共8页
为了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能,利用过硫酸盐引发聚乙烯醇自身交联的特点,使用过硫酸盐热活化体系氧化聚乙烯醇,使其自身交联沉积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改善纤维表面亲水性能。用不同聚合度聚乙烯醇对超高分子量聚... 为了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能,利用过硫酸盐引发聚乙烯醇自身交联的特点,使用过硫酸盐热活化体系氧化聚乙烯醇,使其自身交联沉积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改善纤维表面亲水性能。用不同聚合度聚乙烯醇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改性,考察了过硫酸钾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改性纤维表面亲水性的影响,并对改性后的纤维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水洗测试,探究改性纤维的亲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通过投加1 mL 0.1 g/mL的过硫酸钾使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在80℃下反应90 min发生自交联沉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表面亲水性能明显改善,并且在超声水洗2 h后依旧可以保持其亲水性能稳定,同时此改性方法不会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 亲水性 自由基交联 聚乙烯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层合板在斜侵彻下的动态响应与失效行为研究
8
作者 周熠 郑冰倩 +2 位作者 王昕 强鹭升 张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8-1147,共10页
为了研究弹丸斜入射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纤维层合板的抗侵彻响应,分别在0°、10°与20°的入射角下开展了弹道冲击实验,利用高速摄影捕捉动态响应,并在冲击实验后观察破... 为了研究弹丸斜入射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纤维层合板的抗侵彻响应,分别在0°、10°与20°的入射角下开展了弹道冲击实验,利用高速摄影捕捉动态响应,并在冲击实验后观察破坏形貌.构建了相应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其可靠性,并基于该数值模型,进一步阐明不同入射角下的UHMWPE纤维层合板抗侵彻机理.结果表明:当层合板受到平头弹丸斜侵彻作用时,弹头局部接触所引发的应力集中使得层合板更容易发生强度失效,但由于层合板的等效厚度增加且弹丸偏转所造成的弹体与层合板接触面积增加,使得入射角的影响与弹丸入射速度有关.当入射速度较低时,层合板的抗侵彻性能随着入射角增大而略微减小;而当入射速度远大于弹道极限时,层合板的抗侵彻性能随着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侵彻 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层合板 抗侵彻性能 入射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耐高温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薛淑云 叶伟 +2 位作者 王征 夏平原 管永银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熔点低、易蠕变的缺点,以复合材料热压加工环境为测试条件,通过分析不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下的力学稳定性能,研究UHMWPE纤维的耐高温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 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熔点低、易蠕变的缺点,以复合材料热压加工环境为测试条件,通过分析不同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下的力学稳定性能,研究UHMWPE纤维的耐高温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仪和力学性能测试仪等仪器设备,表征并分析了UHMWPE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及时间对UHMWPE纤维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150℃及以下热压处理时,纤维力学性能随着热压时间的增加而变化不大;在160℃及以上热压处理时,长时间的热处理导致纤维力学性能下降明显,在160℃处理40 s时丝束断裂强力为153 N,强力损失为46.50%;当热压温度大于纤维熔点时,纤维强力出现急速下降,在170℃热压处理10 s时强力下降到了121 N,强力损失达到了57.80%。研究结果可为UHMWPE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 热稳定性能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 高性能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苎麻混杂轮胎防滑织物的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雨琪 高兴忠 +2 位作者 高世萱 陈宏 刘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9,共8页
为改善传统防滑链笨重、噪音大、易损伤轮胎等缺点,基于干、湿摩擦因数的差异通过三向正交混杂织物结构设计,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苎麻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分析测试了其摩擦因数、耐磨性能和实际路面效果。结果表明:混杂织物轮胎防滑... 为改善传统防滑链笨重、噪音大、易损伤轮胎等缺点,基于干、湿摩擦因数的差异通过三向正交混杂织物结构设计,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苎麻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分析测试了其摩擦因数、耐磨性能和实际路面效果。结果表明:混杂织物轮胎防滑套干湿摩擦因数的转变使车辆制动距离可缩短20.5%;其摩擦因数比市场商用防滑套增加了116%;由于层间间隔结构织物防滑套的苎麻含量最高,织物结构更紧密,混杂效应更明显,其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均最好;通过吸湿性能测试,进一步揭示了该新型防滑织物防滑机制。本文研究成果可减少防滑链对车体损伤,拓展三维织物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 三向正交结构 摩擦因数 耐磨性能 防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温度与应变率效应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束的拉伸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辛振 沈超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文中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束在计及温度(-60~80℃)和应变率(1×10^(-5)~3.3×10^(-2)s^(-1))的25种工况下,基于轴向拉伸实验数据,研究了UHMWPE纤维束力学性能的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及其破坏模式。结果表明,UHMWPE纤维... 文中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束在计及温度(-60~80℃)和应变率(1×10^(-5)~3.3×10^(-2)s^(-1))的25种工况下,基于轴向拉伸实验数据,研究了UHMWPE纤维束力学性能的温度和应变率效应及其破坏模式。结果表明,UHMWPE纤维束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应变率和温度效应,但后者具备更为强大的影响力,其使UHMWPE纤维束在温度高于50℃时强度产生显著下降;此外,低温在提升UHMWPE纤维束拉伸强度的同时也会削弱其力学性能的应变率效应,在-40~-60℃范围内,UHMWPE纤维束拉伸强度和失效应变基本不受应变率影响。在UHMWPE纤维束的损伤破坏模式研究中发现,在脆-韧性转变存在的温度区间内(25~80℃),转变发生的临界应变率与温度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温度每升高约30℃,临界应变率就会提升1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 温度效应 应变率效应 脆-韧性转变 临界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现状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海燕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从生产技术、国内外市场规模、生产企业、下游消费结构和产业相关政策及标准等方面出发,综合分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产业现状,并探讨了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超高分子聚乙烯 聚乙烯纤维 市场分析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蠕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晗 孙勇飞 王新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47,共8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因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其在长时间负载下易蠕变的问题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关于PE-UHMW纤维的研究多关注于纤维本身的蠕变性能优化,对蠕变过程和蠕变行为讨论较少。通过石墨烯共混改性和...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因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其在长时间负载下易蠕变的问题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关于PE-UHMW纤维的研究多关注于纤维本身的蠕变性能优化,对蠕变过程和蠕变行为讨论较少。通过石墨烯共混改性和支化改性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了不同性能的耐蠕变纤维样品,通过力学性能表征、40%断裂载荷下3 h的蠕变测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探讨了不同纤维的蠕变行为和对应的蠕变机理。实验对比了常规纤维、掺杂不同含量石墨烯的PE-UHMW纤维以及不同支化度的PE-UHMW纤维和商业耐蠕变纤维Dyneema DM20纤维,研究发现,共混改性和支化改性均能提高PE-UHMW纤维的耐蠕变性能,但表现出不同的蠕变行为和机理。石墨烯的添加能够有效降低PE-UHMW纤维的初始蠕变量,尤其是在石墨烯质量分数为8%时,纤维的蠕变变形减少了37.6%,当石墨烯质量分数大于8%后,初始蠕变量反而增加;支化改性对纤维蠕变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恒定载荷下的抗形变能力。包含支链的纤维初始蠕变量要大于未改性纤维,但其在第二阶段的蠕变速率显著降低,显示出更好的耐蠕变性能。通过对蠕变曲线进行时间外推验证了改性纤维在长期载荷下的稳定性。石墨烯共混改性使纤维的DSC吸热峰值升高至146℃以上,支化改性纤维则展现3个独立吸热峰,表明支链引入新的微观结构。最后讨论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对PE-UHMW纤维蠕变行为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 蠕变行为 共混改性 支化改性 分子链滑移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辐照交联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自力 于俊荣 +1 位作者 刘兆峰 谈冠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2-65,共4页
在光敏剂和交联剂存在下 ,用紫外光进行辐照引发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UHMWPE)纤维进行交联改性。从纤维凝胶含量、力学性能、耐热性、蠕变性、粘结性能、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 (SEM)等测试分析得知 ,UHMWPE纤维的性能和结构发生了... 在光敏剂和交联剂存在下 ,用紫外光进行辐照引发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UHMWPE)纤维进行交联改性。从纤维凝胶含量、力学性能、耐热性、蠕变性、粘结性能、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 (SEM)等测试分析得知 ,UHMWPE纤维的性能和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其耐热性和抗蠕变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纤维的表面粘结性能得到了改善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聚乙烯纤维 紫外光 辐照交联 耐热性 蠕变性 粘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家凯 刘双艳 +3 位作者 厉勇 温晓丹 刘艳玲 赵衍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通过氮磷系阻燃剂复配方式,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阻燃剂,六方氮化硼(h-BN)为杂化改性剂,白油为溶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首先对阻燃剂粉体进行干燥、表面处理,然后... 通过氮磷系阻燃剂复配方式,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主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铝(ADP)为协效阻燃剂,六方氮化硼(h-BN)为杂化改性剂,白油为溶剂,制备了无卤阻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首先对阻燃剂粉体进行干燥、表面处理,然后与白油共混,经过超声波液相分散、研磨机高速研磨,得到无卤阻燃浆料。将此阻燃浆料分散到PE-UHMW纺丝原液中,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冻胶丝,冻胶丝经过溶剂萃取、干燥、热牵伸,最终得到阻燃PE-UHMW纤维,对纤维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研磨机的反复研磨,可将粉体粒径降低到百纳米级别,更易于在PE-UHMW溶胀液中分散,且极大地提升了阻燃纤维的可纺性;杂化改性剂提升了复配阻燃剂的阻燃性和材料的阻燃等级,当h-BN质量分数为4%时,阻燃剂质量分数可以到20%,PE-UHMW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值达到27.5%,材料阻燃等级达到V-0级;通过一系列改性手段,可使PE-UHMW纤维在添加大量的阻燃粉体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可纺性,且改性对纤维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拓宽了PE-UHMW纤维的应用领域,提升其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 无卤阻燃 阻燃剂复配 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吕生华 梁国正 +1 位作者 何洋 王结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8期13-16,共4页
介绍了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表面改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 聚乙烯纤维 表面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氩等离子体处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生 晏雄 +1 位作者 唐晓亮 邱高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118,132,共5页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氩等离子体方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从而研究纤维处理前后纤维束的机械力学性能的变化、纤维束与树脂粘合性能的改善情况。通过优化的方法,找出合理的工艺参变数,为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层间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表面改性的方法、应用以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丹 贾德民 李思东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UHMW-PE 聚乙烯纤维 表面改性 性能表征 超高相对分子 分子质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花紫阳 郭建双 +3 位作者 李建龙 赖春波 李雪坤 王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2-1269,共8页
为解决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简称Z-N催化剂)制备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缠结程度较高、加工困难等问题,以MgCl_(2)、TiCl_(4)、异辛醇、正硅酸四乙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己酯)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氯化镁负载型Z-... 为解决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简称Z-N催化剂)制备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缠结程度较高、加工困难等问题,以MgCl_(2)、TiCl_(4)、异辛醇、正硅酸四乙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己酯)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反应法制备了氯化镁负载型Z-N催化剂cat1(或cat2)。分别以cat1、cat2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采用淤浆聚合工艺制备了低缠结UHMWPE,测定了cat1、cat2的粒径分布和金属元素质量分数,考察了聚合温度、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和UHMWPE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_(v))的影响,并使用流变分析法和DSC热力学退火法对UHMWPE的缠结程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at1、cat2与设计相符,在聚合反应温度分别为65和70℃、反应5 h时,cat1、cat2催化活性分别达到27700、37700 g PE/g cat,制备的UHMWPE的Mv分别为6.01×10^(6)、5.03×10^(6),起始储能模量分别为0.21、0.13 MPa,缠结程度低于商品化UHMW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镁负载型Z-N催化剂 低缠结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淤浆聚合工艺 缠结度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丽 姜志国 张金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5-17,共3页
研究了碳纤维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变化。结果表明 :加入少量的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EAA)及炭黑后 ,可使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明显提高 ;此外 ,不同的加工工艺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纤维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复合材料 热变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