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经验主体观:从批判施蒂纳的角度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森林 龚庆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30,共6页
从马克思与施蒂纳相互批判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使用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可以解释为经验主体。对它的解释离不开与之相对的纯粹主体概念。马克思与施蒂纳都致力于精神、幽灵的肉身化,但思路迥然不一:施蒂纳试图彻底消解精神,马... 从马克思与施蒂纳相互批判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使用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可以解释为经验主体。对它的解释离不开与之相对的纯粹主体概念。马克思与施蒂纳都致力于精神、幽灵的肉身化,但思路迥然不一:施蒂纳试图彻底消解精神,马克思却执著于某些本质性精神的真正普遍化实现。所以,完全取消了超验维度支撑的经验主体不是马克思主张的主体,倒像是施蒂纳赞赏的"唯一者"。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彻底拒斥了近代形而上学或本质主义,显然是给了他过多荣誉的误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纯粹主体 主体 现实的人 超验维度 幽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到底说什么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宽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6,共6页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性质和根本旨趣是什么,它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需要我们认真回应的洞见,今天依然是有必要追问的问题。而对其基本结构和根本旨趣的细致分析和切题把握,使我们达致这样的结论:《逻辑哲学论》的性质和意义是伦...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性质和根本旨趣是什么,它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需要我们认真回应的洞见,今天依然是有必要追问的问题。而对其基本结构和根本旨趣的细致分析和切题把握,使我们达致这样的结论:《逻辑哲学论》的性质和意义是伦理的。该书所说的神秘的东西及其体验的内在意蕴乃是道德的超验维度,而他关于以其沉思为事情和主旨的道德形而上学终结论,所呈现和表达的正是道德的超验维度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科学的时代的基本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的超验维度 神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