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切与超验的无家可归——解读《男孩》与《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的农场意象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5-550,共6页
J.M.库切在诸多作品中刻画了南非的农场。它代表着人类渴望回归但却永远无法回归的伊萨卡家园,弥散着卢卡奇所描述的后史诗年代中超验的无家可归的痛楚。着眼于库切的自传体小说《男孩》及虚构体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出... J.M.库切在诸多作品中刻画了南非的农场。它代表着人类渴望回归但却永远无法回归的伊萨卡家园,弥散着卢卡奇所描述的后史诗年代中超验的无家可归的痛楚。着眼于库切的自传体小说《男孩》及虚构体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出现的农场意象,分别诠释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小库切和迈克尔·K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所体验的超验的无家可归的状态。这种超验的无家可归既是集体在经历巨大历史创伤后的表现方式,也是个体在现代社会中被剥离生活本真后的自发状态。它展现了库切对其故土南非复杂而又扭曲的情感,也凸显了当代离散知识分子所感受到的身份游离和情感两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农场 超验的无家可归 卢卡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的起源:经验与超验的两种维度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苓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1,共5页
道德起源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围绕道德的起源,有三个概念需要界定:道德、起源的范畴界定以及起源的历史考察。范畴的界定是道德起源研究的逻辑起点,而该问题的研究路径,乃是围绕道德究竟起源于人的经验,还是先验地存在于人的认知世界之... 道德起源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围绕道德的起源,有三个概念需要界定:道德、起源的范畴界定以及起源的历史考察。范畴的界定是道德起源研究的逻辑起点,而该问题的研究路径,乃是围绕道德究竟起源于人的经验,还是先验地存在于人的认知世界之外而展开。道德自产生后,作为一种文化,发挥着自己应有的规范作用。反思道德的起源,在于从道德产生的必要性及规范性中,反思中国现实社会的道德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信念的诗性——儒学视角下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美学探究
3
作者 徐岱 李芳凝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3,143,159,共11页
19世纪上半期,爱默生在广泛吸收包括儒学思想在内的多种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并引领了“美国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美国文化的独立。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众多美国学者和文化创造者,而且至今仍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 19世纪上半期,爱默生在广泛吸收包括儒学思想在内的多种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并引领了“美国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美国文化的独立。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众多美国学者和文化创造者,而且至今仍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显现在普通美国人身上。时至今日,重审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核心让我们看到,只有打破西方中心视角,站在中国文化本位上给予它一种“还原”解读,才能真正把握这位“美国精神领袖”的思想核心。在对爱默生思想进行重新阐释的基础上,借助对“爱默生与儒学中国”这一命题的再思考,有助于我们别开生面地获取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根基所在的崭新理解。在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的“轻文明时代”,这种理解具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默生 思想 个体精神 诗性 儒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先验”与“超验”之辨 被引量:22
4
作者 邓晓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12,共12页
本文对康德哲学中的“先验的”(transzendental)和“超验的”(transzendent)这两个历来颇有争议的术语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并结合相关概念如“先天的”(apriori)、“经验的”(empirisch)、“内在的”(immanent)等术语作了细致的区分,说明... 本文对康德哲学中的“先验的”(transzendental)和“超验的”(transzendent)这两个历来颇有争议的术语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并结合相关概念如“先天的”(apriori)、“经验的”(empirisch)、“内在的”(immanent)等术语作了细致的区分,说明康德使用这几个词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严格限定的、不可取代的含义的,以为康德对这些词的使用存在“混乱”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文章后面还对KempSmith以及牟宗三在这个问题上对康德的误解和批评进行了逐条反驳,维护了康德思想的一贯性和严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验的 超验的 先天的 内在的 斯密 牟宗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自己之歌》中的超验主义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贵明 刘文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7-71,共5页
《草叶集》的精华篇《我自己之歌》表述了华尔特.惠特曼的诗歌理念和诗人毕生创作的基本主题。在这首长诗中,诗人力求解答“我自己是什么?”这一富含哲思的问题。在对此问题阐述的过程中,诗人表露了自己对“灵魂与肉体”、“上帝与自我... 《草叶集》的精华篇《我自己之歌》表述了华尔特.惠特曼的诗歌理念和诗人毕生创作的基本主题。在这首长诗中,诗人力求解答“我自己是什么?”这一富含哲思的问题。在对此问题阐述的过程中,诗人表露了自己对“灵魂与肉体”、“上帝与自我”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超验主义思想。本文从哲性诗学的几个侧面论证惠特曼与爱默生,黑格尔,尤其是与康德等哲学家在思想上的联系,并通过解析《我自己之歌》中对“自我、上帝、灵与肉”等认识客体所做的真诚表述,阐述诗人思想深处超验主义的泛神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特曼 主义 自我 上帝 灵与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超验主义走向个人主义——爱默生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宽红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8-132,共5页
本文对美国哲学家爱默生的个人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其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点,指出超验主义是理解其个人主义的关键之处,阐述了爱默生对美国本土文化的独立所作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爱默生的个... 本文对美国哲学家爱默生的个人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其个人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点,指出超验主义是理解其个人主义的关键之处,阐述了爱默生对美国本土文化的独立所作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是美国本土个人主义的起源,它标志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默生 个人主义 美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超弦理论的超验性及其哲学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国林 傅铭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2期133-144,198,199,共14页
超弦理论是当代物理学中最前沿的理论,超弦理论的根本特征不能用量子性来描述,而应当用“超验”来揭示。超验不同于先验(transzendental)与超越(transzendent)。超验,意味着超过经验,又离不开经验,还使经验成为可能。超验体现了唯物辩... 超弦理论是当代物理学中最前沿的理论,超弦理论的根本特征不能用量子性来描述,而应当用“超验”来揭示。超验不同于先验(transzendental)与超越(transzendent)。超验,意味着超过经验,又离不开经验,还使经验成为可能。超验体现了唯物辩证性。超弦理论形成了超验认识模式,超弦理论的检验标准是由实践、前经验、逻辑一致性与共识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模式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验心和超验心看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的会通 被引量:11
8
作者 乔凤杰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6,共4页
中国古人的实用理性,以及把所有领域事情全部纳入做人视阈的思想观念,使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影响,可从经验心与超验心两个层面进行思考:传统文化各家所推崇的超验心的具体表现,如儒家的道德规范... 中国古人的实用理性,以及把所有领域事情全部纳入做人视阈的思想观念,使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的影响,可从经验心与超验心两个层面进行思考:传统文化各家所推崇的超验心的具体表现,如儒家的道德规范、道家的为人策略与养生技术、佛家的禅定方法、兵家的作战思路等,对于传统武术来说,乃是可以提升习武者主体经验心的最佳方法论;传统文化各家之开发与彰显超验心的方式,乃是传统武术构筑与提升其功夫境界的基本思路。阐释了传统文化对中华武术影响的现代意义,并对中华武术发展中某些敏感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武术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超验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凯特·肖班的《觉醒》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全军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6,共2页
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觉醒》因其浓厚的女性意识而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进入美国文学的经典之列。这部复杂而精妙的小说是一部可以从多重视角进行解读的佳作,包含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地方色彩等成... 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觉醒》因其浓厚的女性意识而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进入美国文学的经典之列。这部复杂而精妙的小说是一部可以从多重视角进行解读的佳作,包含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地方色彩等成分,也表现出浓厚的存在主义和当代女性主义色彩。本文试图发掘该小说中的超验主义元素,从超验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女主人公艾德娜发现自我、追求自立、实现精神完美的觉醒过程,以拓宽读者阅读该小说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肖班 《觉醒》 主义 自我意识 精神完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字》中霍桑的清教情结与超验思想的纠葛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艳霞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86,102,共5页
自从《红字》于1850年问世以来,引起了人们对它一个多世纪的关注与批评。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文艺界对它的文学成就的解读更是层出不穷,甚至超越了文学批评的范畴,把触角伸向了宗教的、伦理的、哲学的、甚至美学的领域。可是,评论家和研... 自从《红字》于1850年问世以来,引起了人们对它一个多世纪的关注与批评。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文艺界对它的文学成就的解读更是层出不穷,甚至超越了文学批评的范畴,把触角伸向了宗教的、伦理的、哲学的、甚至美学的领域。可是,评论家和研究者们多从象征、宗教或人物等单向度的视角对它进行解析,而没有注意到《红字》其实是霍桑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映射,单维度的视角无以把握其全貌。事实上,霍桑的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清教和超验论思想使他形成了爱与恨、希望与失望并存的双重性格,他的清教情结与超验思想的纠结完全展现在了《红字》当中。通过分析故事中霍桑的清教与超验两种思想的纠葛,我们更能把握其主题的深刻内涵,更能理解新英格兰时期人们的心理以及生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桑 《红字》 清教主义 主义 纠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超验自然观到生态哲学——梭罗的个人主义及其对西方环境保护主义思潮的建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晶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4,共3页
梭罗的自然观体现在它的超验性上,认为自然是人感知的对象,是人存在的家园与精神的归宿。所以,人要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同时需要保护自然在其本真状态的传递。这种保护自然的观点使梭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自然主义者与环境保护主义者... 梭罗的自然观体现在它的超验性上,认为自然是人感知的对象,是人存在的家园与精神的归宿。所以,人要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同时需要保护自然在其本真状态的传递。这种保护自然的观点使梭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自然主义者与环境保护主义者,是西方环保主义思潮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自然 环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验主义思想的自然观与人生观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晓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6-117,共2页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间活跃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超验主义被认为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顶峰。超验主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里的运动。它强调宇宙中的精神,即“超灵”的存在,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自然观,...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间活跃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超验主义被认为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顶峰。超验主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思想领域和文学领域里的运动。它强调宇宙中的精神,即“超灵”的存在,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自然观,更重要的是引起了人们对“个人”的关注。超验主义者告诫人们要自尊自助,依靠自己达到完善精神的境界。超验主义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和美国文学及文化的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自然观 精神完善 独立自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验抑或经验:传统武术文化现代转向的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乔超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89,93,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传统武术技术、武德、修炼、精神的变化过程。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技术呈现出"去魅"化的趋势,武德呈现出去敬畏化的趋势,修炼呈现出去沉醉化的趋势,精神呈现出去崇高化的趋势。究其原因是武术...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传统武术技术、武德、修炼、精神的变化过程。研究认为,传统武术技术呈现出"去魅"化的趋势,武德呈现出去敬畏化的趋势,修炼呈现出去沉醉化的趋势,精神呈现出去崇高化的趋势。究其原因是武术人的超验世界观转变为经验世界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文化 世界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极而太极——论武术与儒家在超验心层面的思想会通 被引量:6
14
作者 乔凤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超验心,是规范形式的制作依据,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发出者,是完美之武术运动的根本动力。天地万物之良好秩序,人的行为之最佳方式,武术运动的理想状态,都是其超验心的自然表现。自然,人生的最高境界,武术训练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对超验心的... 超验心,是规范形式的制作依据,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发出者,是完美之武术运动的根本动力。天地万物之良好秩序,人的行为之最佳方式,武术运动的理想状态,都是其超验心的自然表现。自然,人生的最高境界,武术训练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对超验心的彰显。该文认为,正是对超验心的共同崇尚和对超验心之彰显的共同关注,使武术与儒家得以深层次的思想会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儒家 思想会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导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樊志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1,共5页
人学的发展是在哲学的视野下展开自己的思想历程 ,它大致经历了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四个维度 ,当代人学在实践哲学那里达到顶峰 ,也暴露出自己的不足。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构想。欲以此反抗我们时代的虚无... 人学的发展是在哲学的视野下展开自己的思想历程 ,它大致经历了先验、超验、经验、实践四个维度 ,当代人学在实践哲学那里达到顶峰 ,也暴露出自己的不足。有鉴于此 ,本文提出“后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人学构想。欲以此反抗我们时代的虚无主义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后实践哲学 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验、经验与超验:康德道德哲学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增福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康德道德哲学关注的是实践理性发挥作用的领域,表现为三个维度。最高道德法则之普遍性的形式化阐明体现了先验维度;道德哲学之终极诉求的至善及康德对道德情感的眷顾体现了经验维度;作为道德哲学拱顶石的自由理念可思而不可知及对上帝... 康德道德哲学关注的是实践理性发挥作用的领域,表现为三个维度。最高道德法则之普遍性的形式化阐明体现了先验维度;道德哲学之终极诉求的至善及康德对道德情感的眷顾体现了经验维度;作为道德哲学拱顶石的自由理念可思而不可知及对上帝的信仰体现了超验维度。我们既不能夸大其中的形式化因素,又要认识到经验与超验维度的重要意义。三者相互联结、相互蕴含,共同构成了康德道德哲学的整幅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哲学 康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漫游者的都市超验叙事——透视海派小说的超验审美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俊国 祝复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3,共5页
以施蛰存、叶灵凤和徐訏为代表的海派作家,以神秘、怪诞的想象、梦幻和幻觉的超验审美方式对都市展开精神漫游。这种超验审美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时间意识上,它不同于进化论的直线时间观,而是历史和个体、过去与现在、他在与此在的混合... 以施蛰存、叶灵凤和徐訏为代表的海派作家,以神秘、怪诞的想象、梦幻和幻觉的超验审美方式对都市展开精神漫游。这种超验审美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时间意识上,它不同于进化论的直线时间观,而是历史和个体、过去与现在、他在与此在的混合体;空间观念上,挣脱了经验叙事的封闭型审美空间,无限膨胀的大宇宙观构成了它的审美领域;语码特征上,心理型、抒情型和哲理型语码是它的外在风貌;而在情感姿态上,都市批判和精神追寻则成了它对都市的体验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小说 审美 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的反思与超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哲学作为“思想的思想”之认识论定位,表明它具有强烈的反思性,亦构成了它的超验性。哲学反思与超验思想的特质,由哲学之认识对象及其与对象的本质关系所规定,亦由哲学之穷是究理的至上性思维使命与中介性递进过程所规定。它们是哲学之... 哲学作为“思想的思想”之认识论定位,表明它具有强烈的反思性,亦构成了它的超验性。哲学反思与超验思想的特质,由哲学之认识对象及其与对象的本质关系所规定,亦由哲学之穷是究理的至上性思维使命与中介性递进过程所规定。它们是哲学之谓的重要思想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反思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升华 生命的永恒——霍桑《美之艺术家》中超验思想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法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7-129,共3页
本文通过霍桑在《美之艺术家》中对艺术与生命关系的描写 ,分析了爱默生超验主义对该部作品的影响和主人公欧文·沃兰德超越理性 ,渴望精神自由的要求 ,以及作者推崇自然 。
关键词 霍桑 主义 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验性时间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思想创新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云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27,共3页
高等教育思想创新包括两个时间维度,即经验性时间视野和超验性时间视野。前者以时代的经验事实作为高等教育创新的前提;后者则是按照高等教育自身的真理逻辑而完成的超验性时间视野中的思想创新。超验性时间视野中的"未来",... 高等教育思想创新包括两个时间维度,即经验性时间视野和超验性时间视野。前者以时代的经验事实作为高等教育创新的前提;后者则是按照高等教育自身的真理逻辑而完成的超验性时间视野中的思想创新。超验性时间视野中的"未来",是高等教育思想创新的时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思想创新 性时间视野 性时间视野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