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康复结合限食治疗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钱金焱 张昕 +3 位作者 楚同彬 王晶 金玲 陶贵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究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康复结合限食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限食治疗,试验组行中医康复结合限食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血脂水平、体质量... 目的探究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康复结合限食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限食治疗,试验组行中医康复结合限食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腰围、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指数、腰围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体质量指数(27.66±1.40)kg/m2、腰围(76.22±1.44)cm低于对照组的(29.15±1.22)kg/m2、(79.17±1.2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康复结合限食治疗,既能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血脂,又能降低体质量指数、腰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或肥胖 2型糖尿病 中医康复 限食治疗 血糖 血脂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或肥胖对新疆某三甲医院女性医务人员体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育珊 刘波 +3 位作者 王淑霞 江艳 渠林楠 姚华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1期1613-1615,共3页
目的研究女性医务人员超重或肥胖与其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分析2018年2月—4月某三甲医院282名20~39岁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BMI≥24.0kg/m^2为超重或肥胖组,18.5kg/m2<BMI <24. 0 kg/m^2为正常组,比较两组间... 目的研究女性医务人员超重或肥胖与其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分析2018年2月—4月某三甲医院282名20~39岁女性医务人员的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BMI≥24.0kg/m^2为超重或肥胖组,18.5kg/m2<BMI <24. 0 kg/m^2为正常组,比较两组间体质健康指标的差异,分析超重或肥胖与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 282名20~39岁女性医务人员中超重或肥胖者占29. 8%。超重或肥胖组体质量和体脂肪率高于正常组。超重或肥胖组的克托莱指数、肺活量指数、台阶试验指数和1分钟仰卧起坐均低于正常组。结论超重或肥胖对成年女性医务人员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产生一定的负向影响,应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医务人员 超重或肥胖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塞那肽联合达格列净序贯治疗早期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奇志 潘伟钰 +3 位作者 刘剑文 彭良岳 徐斌彬 梁嘉朗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优选序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或住院的90例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30例。对... 目的探讨超重或肥胖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优选序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或住院的90例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达格列净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0.5 g/片,2片/次,口服,2次/d;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10 mg,口服,1次/d;序贯治疗组予以聚乙二醇洛塞那肽0.2 mg,皮下注射1周1次,连续使用6个月后停用,改达格列净10 mg,口服,1次/d。总疗程为1年,1年后观察3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瘦素、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体质量、BMI、腰围、FPG、FINS、HOMA-IR、Hb A1c、瘦素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3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腰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FPG、FINS、HOMA-IR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HbA1c、瘦素、脂联素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达格列净序贯治疗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Z患者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明显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其可作为早期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超重或肥胖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 达格列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手术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金磊 顾晶 +3 位作者 徐飞麒 李颖 王知非 孙晓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全球迅速蔓延,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超过有40亿人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占全球人口的51%[1],我国成人肥胖率达到18%[2]。肥胖与超重增加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手术是最有效的减重方法,特别是随着腹腔镜手... 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全球迅速蔓延,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超过有40亿人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占全球人口的51%[1],我国成人肥胖率达到18%[2]。肥胖与超重增加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手术是最有效的减重方法,特别是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出现,减肥手术所带来的效益明显大于其风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成人肥胖 腹腔镜手术 减肥手术 超重肥胖 减重手术 超重或肥胖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与胰岛素抵抗介导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机制进展
5
作者 张家玮 朱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肥胖(亚洲人群中定义为BMI≥28 kg/m^(2),或男性腹围>90 cm、女性腹围>85 cm)作为一种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代谢疾病,其发病率在全世界逐年上升。每年至...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肥胖(亚洲人群中定义为BMI≥28 kg/m^(2),或男性腹围>90 cm、女性腹围>85 cm)作为一种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代谢疾病,其发病率在全世界逐年上升。每年至少有280万例因超重或肥胖而死亡,成为世界各国医疗负担的主要来源之一。2019年中国有46%的成年人和15%儿童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表明中国已成为全世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负担 肥胖相关性肾病 超重或肥胖 胰岛素抵抗 代谢疾病 亚洲人群 足细胞 高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泌酸调节素调节血糖血脂及保护神经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成高 罗丽君 周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573-1575,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众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肥胖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2.8%,成人超重或肥胖占比达50%左右^([1]),它们导致的相关心血管、...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众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肥胖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2.8%,成人超重或肥胖占比达50%左右^([1]),它们导致的相关心血管、肾病及癌症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90%左右^([2]),是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而针对糖尿病及肥胖的研究治疗从未间断过,其中胃肠道中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血脂等代谢的研究逐渐增多,已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死亡人数 疾病患病率 血糖血脂 心血管疾病 内分泌细胞 超重或肥胖 糖尿病 胃泌酸调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达格列净、司美格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李丹 王群有 +2 位作者 廖庆娟 谭金 段歆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达格列净、司美格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DM)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医治的92例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达格列净、司美格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DM)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东莞康华医院医治的92例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达格列净、司美格鲁肽联合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血糖指标、体格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体重明显减轻,体重指数和腰围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胰岛素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明显升高,胰岛素β细胞抵抗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达格列净、司美格鲁肽治疗控制不佳T2DM可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超重或肥胖 司美格鲁肽 二甲双胍 达格列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肥药:千亿市场寻机
8
作者 王柄根 《股市动态分析》 2024年第4期52-53,共2页
春节期间,贾玲自导自演的电影《热辣滚烫》席卷电影市场。她为角色减重100斤的举动,成为外界关注讨论的焦点,也掀起了大众减肥的浪潮。2023年3月,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3《世界肥胖地图》,针对全球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的估计数... 春节期间,贾玲自导自演的电影《热辣滚烫》席卷电影市场。她为角色减重100斤的举动,成为外界关注讨论的焦点,也掀起了大众减肥的浪潮。2023年3月,世界肥胖联盟发布了2023《世界肥胖地图》,针对全球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的估计数据表明,在年龄大于5岁的人群中,2020年全球肥胖或超重的人数为26亿人,到2035年,该数字预计会超过40亿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肥药 估计数据 超重或肥胖 亿人 春节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对学龄前儿童体重感知偏差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健 朱大乔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53,共4页
WHO报道,截止2016年,全球5~19岁儿童和青少年中有18%超重或者肥胖;其中,发展中国家超重或肥胖的儿童比例仍在不断上升[1]。一项针对我国7个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纵向研究(n=3494)显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检出率从2012年的7.87%逐渐增加到2014... WHO报道,截止2016年,全球5~19岁儿童和青少年中有18%超重或者肥胖;其中,发展中国家超重或肥胖的儿童比例仍在不断上升[1]。一项针对我国7个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纵向研究(n=3494)显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检出率从2012年的7.87%逐渐增加到2014年的12.14%,总体增长率为54.26%[2]。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自主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非常有限,家庭介入成为干预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必要途径,父母是否能准确感知子女的体重问题则是启动干预的第一步[3]。大量实证数据[4-6]已经证明,父母对其学龄前子女的体重感知并不准确,且存在低估倾向;也即大部分父母并未意识到其幼龄子女已经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这种对体重的低估很可能会影响父母今后主动寻求或积极采取减重和控重的措施。鉴于此,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影响父母对学龄前子女体重低估的各类因素,以期为今后从社区层面开展低幼儿童超重和肥胖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保健工作 自我管理能力 超重或肥胖 超重肥胖 儿童和青少年 学龄前儿童 儿童比例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市煤电产业职工代谢综合征调查分析
10
作者 王云 杜宁迁 +2 位作者 邵蔚 刘潇潇 吴灵修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0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调查淮南市煤电产业职工代谢综合征(MS)的现状。方法2007年调查20~69岁职工2038人。测量调查对象身高、体质量、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MS及其各组分患病率。结果根据中华医学会糖... 目的调查淮南市煤电产业职工代谢综合征(MS)的现状。方法2007年调查20~69岁职工2038人。测量调查对象身高、体质量、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MS及其各组分患病率。结果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4年MS的诊断标准,淮南市煤电产业职工20~69岁人群MS的患病率为20.3%,男性为21.3%,女性为18.8%;各组分患病率如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分别为29.5%、20.1%、16.7%、26.7%与10.9%。上述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男性50岁以上人群MS的患病率为50岁以下人群的1.7倍;女性50岁以上人群MS的患病率为50岁以下人群的2.6倍。超重或肥胖患病率最高,并且呈年轻化趋势。结论淮南市煤电产业职工MS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高血糖 超重或肥胖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食物系统,根除“隐性饥饿” 被引量:4
11
作者 樊胜根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7期58-59,共2页
营养不良的人群并不仅限于因基本营养物质与热量摄入不足而导致的面黄肌瘦、身材矮小、瘦弱不堪,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导致的超重或肥胖症也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健康的人,却有可能存... 营养不良的人群并不仅限于因基本营养物质与热量摄入不足而导致的面黄肌瘦、身材矮小、瘦弱不堪,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导致的超重或肥胖症也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健康的人,却有可能存在营养不良,这就叫做“隐性饥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饥饿 热量摄入 身材矮小 营养不良 营养物质 超重或肥胖 过量摄入 高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