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边坡稳定计算的强度折减法与超载系数法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黄玉凯
张利忠
陈世欢
-
机构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0-53,共4页
-
文摘
为了对比边坡稳定性有限元计算中强度折减法与超载系数法的不同,建立了典型边坡模型,岩土本构按理想塑性的Drucker-Prager准则确定,边坡失稳准则按计算收敛性确定。选用等效塑性应变作为塑性状态的表征量。将强度参数除以一个数,使边坡在重力作用下达到临界破坏状态,这个数是折减系数法的稳定系数,此时边坡的破坏模式是弧形滑动。将重力乘以一个常数,使边坡在改变后的重力作用下达到临界破坏状态,这个数是超载系数法的稳定系数,此时边坡的破坏模式是坡面崩落。这两种稳定系数计算各自成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进行稳定性比较;两种稳定系数计算的临界破坏状态的破坏模式可能不同。
-
关键词
破坏模式
强度折减法
超载系数法
失稳准则
-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滑坡稳定性计算传递系数超载法的修正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晨
王志俭
宋琨
曹玲
吴迪
-
机构
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48,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D20151201
Q20141209)
宜昌市科技局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A14-302-a10)
-
文摘
对于局部条块剩余下滑力小于0的滑坡,采用传递系数超载法计算的稳定性系数会偏大。通过对各种改进传递系数法的研究,提出一种修正的简便显式算法,该方法是对多余的抗滑力进行修正,可降低计算出的稳定性系数,使计算结果更为合理。对某滑坡用不同传递系数法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修正方法计算出的稳定性系数比超载法小,更接近强度储备法(隐式法)的计算结果。
-
关键词
传递系数超载法
稳定性系数
强度储备法
滑坡
-
Keywords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overload method
stability coefficient
strength reserve method
landslide
-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
-
题名内排压脚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徐晓惠
姚再兴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
北京大学工学院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6,共6页
-
基金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11CX04)
-
文摘
为了研究边坡角及边坡形状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了不同边坡角对应的稳定系数,以及不同平盘宽度和压脚高度所形成的等储备强度边坡的稳定系数。模拟中假设材料符合相关联的理想弹塑性本构关系,强度准则符合Drucker-Prager准则,用计算收敛性作为边坡稳定性的准则,用强度折减法得出边坡的稳定系数。为了形成等储备强度边坡,由下到上分步骤进行压脚。先在平面边坡最下台阶压脚,这样提高了边坡稳定系数,在边坡进入临界状态时,最下两台阶的塑性状态相同,则压脚停止;再在最下两台阶同时压脚,在边坡进入临界状态时,最下3个台阶的塑性状态相同,则压脚停止;以此类推,在最下边n个台阶同时压脚,在边坡进入临界状态时,压到与第n+1个台阶的塑性状态相同为止。结果表明,边坡总是从坡脚开始形成塑性区,在重力加载过程中,塑性区以弧形条带向坡顶扩展,形成滑带。最有效的内排压脚是从最下台阶开始形成等储备强度边坡的压脚。
-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边坡稳定性
破坏模式
强度折减法
超载系数法
稳定性准则
等储备强度
内排压脚
-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slope stability
failure mode
the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overload factor method
sta-bility criteria
uniform strength reserve
pressing foot byinternal dumping
-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
-
题名大型水电工程导流洞封堵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 4
-
-
作者
董志宏
丁秀丽
叶三元
吴勇进
付敬
-
机构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55,共6页
-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1009)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B29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639090)
-
文摘
水电工程导流洞封堵体稳定性对于电站蓄水发电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研究总结对比了国内外导流洞封堵体稳定性设计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方法对构皮滩水电站封堵体在设计水位下各种工况的应力、变形和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进而引入超载方法,研究堵头及堵头与围岩接触面从局部到整体破坏的渐进失稳过程,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挡水水位条件下,各种工况堵头结构变形不大,最大变形在1.1~1.4 mm;接触面剪切应变较小,接触面塑性区延伸范围和破坏比例不大;超载法计算表明,堵头结构可承受的安全荷载在3.5~5.5倍设计水头,大于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数,堵头结构的设计长度和结构形式在安全稳定方面可以满足规范要求;采用超载安全系数法研究类似导流洞封堵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更加合理有效。
-
关键词
导流洞
堵头
设计方法
三维数值计算
渐进失稳
超载安全系数法
-
Keywords
diversion tunnel
plug
design method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gressive failure
over-loading safety factor method
-
分类号
TV551.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