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超越资本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上)——读梅扎罗斯的《超越资本》一书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学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2-20,共9页
当今世界是一个资本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但实际上,资本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到处是资本失控的幽灵,而正是这一点,构成了超越资本的重大理由。现实存在的资本失控的事实正好驳斥了当今东西方资本主义的辩护士所提出的"马克思关注从资... 当今世界是一个资本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但实际上,资本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到处是资本失控的幽灵,而正是这一点,构成了超越资本的重大理由。现实存在的资本失控的事实正好驳斥了当今东西方资本主义的辩护士所提出的"马克思关注从资本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只属于19世纪"的观点,实际上当今从资本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迫切性远远超过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当今资本主义所出现的问题决不是偶然的,所有的不景气现象都是与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黑洞"相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出现需求与财富生产之间的脱节;资本主义条件下效用必然递减;资本主义必然要进行破坏性的自我生产;资本主义必然要通过军国主义来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资本 别无选择 资本的失控 结构性危机 选择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的绝对界限及其合理超越--兼评梅扎罗斯的“超越资本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颜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是马克思分析资本问题的基本立场。“消灭资本”不仅是因为资本无序扩张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也表明资本的内在矛盾(绝对界限)必然令其走向自我毁灭。梅扎罗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人们面对资本并非... “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是马克思分析资本问题的基本立场。“消灭资本”不仅是因为资本无序扩张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也表明资本的内在矛盾(绝对界限)必然令其走向自我毁灭。梅扎罗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人们面对资本并非“别无选择”,而是应超越资本,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的新陈代谢生产秩序。具体说来,资本的绝对界限表现为:跨国资本与民族国家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新陈代谢再生产物质条件的破坏、女性解放与实质平等的挑战、长期失业与人口危机的宿命。梅扎罗斯“超越资本论”强调资本作为新陈代谢生产秩序只能在总体上被超越,对我们认清资本的逐利本性和内在矛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这一理论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二元对立出发认定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彻底超越(否定)资本,则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资本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性和历史多样性,未能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激活“资本的文明面”,克服“资本的消极面”,并在利用资本的同时实现劳动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扎罗斯 资本 绝对界限 超越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超越资本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下)——读梅扎罗斯的《超越资本》一书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学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17,共8页
资本主义从古典资本主义演变为当代资本主义,其危机也从周期性危机演变为结构性危机。这种危机在特征上是普遍的,而不局限于某一特殊的领域;在范围上是全球性的,而不局限于几个特定的国家;在时间上是扩展的、持续的,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永... 资本主义从古典资本主义演变为当代资本主义,其危机也从周期性危机演变为结构性危机。这种危机在特征上是普遍的,而不局限于某一特殊的领域;在范围上是全球性的,而不局限于几个特定的国家;在时间上是扩展的、持续的,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永恒的;在展示方式上可以称为是爬行的,这与过去那种剧烈的爆炸与崩溃形成鲜明的对照,但也不排除出现具有破坏性的震撼。资本主义尽管遭受着沉重的结构性危机,但它自身是无法通过终止自身而使人类的选择得以解决。可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却能为人们提供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只能是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正因为资本主义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就为人们选择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尽管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但人类走向社会主义是不可阻挡的。这些难题的存在,只是表明社会主义尚在实践过程中,而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避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正从根基上影响资本的统治方式,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就是人类必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由,人类必将选择社会主义这一点是不可选择的。资本主义的统治者宣扬对资本主义"别无选择",实际上应正确地说,人类走向社会主义是"别无选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资本 别无选择 资本的失控 结构性危机 选择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资本主义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鲁振祥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0-69,共10页
经济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革命的洗礼并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社会和革命发展学说的重要观点之一。对这一理论观点的运用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70年的历史中,占有突... 经济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革命的洗礼并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社会和革命发展学说的重要观点之一。对这一理论观点的运用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70年的历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既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指示了正确方向,又为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供了思想武装,因此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研究的一个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前途 超越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中国革命 中国人民 阶段理论 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主与斗争相结合”到“超越资本主义”——析法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变革道路的探索
5
作者 张丽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3-86,共4页
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个重要而又常常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战后为寻找一条符合法国国情的社会变革道路 ,法共进行了长期艰难曲折的摸索 ,经历了从“民主与斗争相结合”到“超越资本主义”的... 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个重要而又常常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战后为寻找一条符合法国国情的社会变革道路 ,法共进行了长期艰难曲折的摸索 ,经历了从“民主与斗争相结合”到“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法共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提出的“超越资本主义”,既是对 70、80年代“民主与斗争相结合”思想的继承 ,也是对它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共产党 社会变革 “民主与斗争相结合” 超越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法国共产党的“超越资本主义”理论与初步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广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超越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共产党 罗贝尔 新探索 初步实践 共产主义理论 社会党 斯大林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并没有超越资本主义阶段
7
作者 汤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7-82,共6页
长时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国革命是在超越资本主义阶段的基础上取得胜利的。那么,事实究竟怎么样呢?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着法,以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超越资本主义 理论界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商品经济 物质基础 无产阶级 官营 社会生产力 民族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看待超越资本主义阶段问题
8
作者 吴崇庚 《江淮论坛》 1982年第2期75-79,共5页
在讨论我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有同志提出,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历史是循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顺序前进的,而中国没有经过资木主义社会,就进入社会主义社... 在讨论我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有同志提出,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历史是循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顺序前进的,而中国没有经过资木主义社会,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不是违背历史的发展规律?还有的同志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中国落后的生产力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基础,同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 生产力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社会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为什么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
9
作者 胡琛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1-18,共8页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从来就没有终止过它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原因也就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所以是不断发展的,除了人们认识发展的原因以外,主要是由于实践在不断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从来就没有终止过它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朝气蓬勃,富有生机,原因也就在这里。马克思主义所以是不断发展的,除了人们认识发展的原因以外,主要是由于实践在不断发展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既然来源于实践,它必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成不变的、适用于一切历史条件的永恆的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超越资本主义 历史条件 中国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的张力——从“古典经济学”到《资本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刚 蔡子鸿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5,共4页
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资本主要是作为"可感觉物"而存在的,这实际上是对资本的"物质化"和"实体化"理解,它只抓住了资本的"躯体",而忽略了资本之为资本的"灵魂"——物质表象背后的社会关... 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资本主要是作为"可感觉物"而存在的,这实际上是对资本的"物质化"和"实体化"理解,它只抓住了资本的"躯体",而忽略了资本之为资本的"灵魂"——物质表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深入到历史的维度当中,既抓住了资本的"躯体"(物质内容),又抓住了资本的"灵魂"(形式规定),最终把握了资本作为"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物"的充满张力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质,进而破解了"资本拜物教"之谜,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由"自体"到"自反"的发展趋势,从而开辟了一条"超越资本"走向自由解放的现实性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资本的张力 超越资本 古典经济学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文明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想——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构想的历史性超越
11
作者 何显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21,共4页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从超越资本主义文明这一着眼点出发的,在他看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以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构建起一个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的崭新文明,中国不仅要在生产力水平上赶超西方发达国...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从超越资本主义文明这一着眼点出发的,在他看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以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构建起一个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的崭新文明,中国不仅要在生产力水平上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要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文明中人剥削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社会不公正,以及颓废堕落的精神现象.这里必须纠正一个错误的印象,就是以为毛泽东历来都不注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强调搞阶级斗争.事实上,建国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 毛泽东都高度注意改变中国落后的经济面貌,强调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确立为全社会的根本任务.即便是搞“大跃进”运动,毛泽东的出发点也是期望借此在经济发展上找到一条赶超西方国家的捷径.无论是反“反冒进”、还是提出“超英赶美”等不切实际的口号,尽管实际上导致了经济建设灾难性后果,但同时恰恰表露了毛泽东在中国生产力发展上赶超西方的急切心理,表露了毛泽东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晚年毛泽东 邓小平 发展模式 基本构想 社会文明 社会公平 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进程 超越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2
作者 李方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14,共5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根据这个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加以分析之后,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并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根据这个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加以分析之后,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并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然后在这些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先进国家的帮助下,某些落后的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是曲折而又复杂的。事实上,不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爆发了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资本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走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革命 人类社会发展 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春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5期134-135,共2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多方面、多层级的,其中,精神文化需要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级。精神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化生产是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度优势防止资本带来的异化现象发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多方面、多层级的,其中,精神文化需要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级。精神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化生产是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度优势防止资本带来的异化现象发生,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文化生产活力,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无疑是解决当前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化需要 文化生产 利用资本 超越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关于苏东社会主义失败问题的新看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云力 《国际论坛》 1999年第6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苏东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工业主义 超越资本主义” 官僚资产阶级 苏联政治 相关分析 后工业社会 意识形态 民主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变革道路的再探索
15
作者 张丽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3-66,共4页
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坚持认为只有彻底打碎资本主义,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只需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不断改革资本主义,就可以实现... 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变革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坚持认为只有彻底打碎资本主义,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新社会;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只需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不断改革资本主义,就可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法共认为,苏东剧变证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都没有成功地变革资本主义,在反思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批判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变革道路的基础上,法共针对法国社会变革动因和社会变革主体的新变化,提出了新的社会变革道路——"超越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国共产党 社会变革 超越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实践
16
作者 智士才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20,共6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新民主主义阶段和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有一个问题时常幽灵般地闪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国超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入社会主义,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吗?由于对这个问题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新民主主义阶段和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有一个问题时常幽灵般地闪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国超越资本主义阶段,直接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入社会主义,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吗?由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在民主革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理论 超越资本主义 补课论 二次革命论 社会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 起点问题 新民主主义理论 卡夫丁峡谷 东方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场美国革命
17
作者 大卫.施威卡特 田英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6,共5页
面对当下的经济危机,在重新反思马克思的语境下,当前美国需要一场革命,一场非武装暴力的革命。阿尔帕诺维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四管齐下"的策略:进化的重建、棋牌策略、危机转换和大危机转换。这个策略的目的是超越资本主义。... 面对当下的经济危机,在重新反思马克思的语境下,当前美国需要一场革命,一场非武装暴力的革命。阿尔帕诺维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四管齐下"的策略:进化的重建、棋牌策略、危机转换和大危机转换。这个策略的目的是超越资本主义。本文认同其基本策略,并对其可能存在的盲点给予相应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 美国革命 超越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微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桂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78-82,共5页
20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潮,其根本观点涵盖于《法兰克福宣言》中,它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伦理原则、多元论原则、改良主义原则、实用主义原则。该思潮整体上并没有超越资本主义,其本质仍是资本主义范畴。它攻击... 20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潮,其根本观点涵盖于《法兰克福宣言》中,它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伦理原则、多元论原则、改良主义原则、实用主义原则。该思潮整体上并没有超越资本主义,其本质仍是资本主义范畴。它攻击共产主义,主张建立符合人性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超越资本主义 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党国际 共产主义 伦理原则 资产阶级 法兰克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民主模式”对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春华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第6期6-8,共3页
经济民主有望成为21世纪左翼的"大概念"。在西方左翼理论家队伍中,施韦卡特详细阐明了一种作为资本主义后继制度的"经济民主模式",它有三个显著的结构特征:工人的自我管理、竞争性市场经济、投资的社会控制。经济... 经济民主有望成为21世纪左翼的"大概念"。在西方左翼理论家队伍中,施韦卡特详细阐明了一种作为资本主义后继制度的"经济民主模式",它有三个显著的结构特征:工人的自我管理、竞争性市场经济、投资的社会控制。经济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启示我们在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可以在国家层面大胆尝试设立专门性的"创业基金"、"国家投资基金银行",鼓励创新、创业,尝试组建"工人自我管理型"的"生产者合作企业"。促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具创新活力、更加平等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韦卡特 经济民主 超越资本主义 供给侧改革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社会主义现阶段商业道德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20
作者 董秀玲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S1期26-28,共3页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商业道德,不是把社会主义作为抽象的、即区别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来介说的。因为作为抽象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社会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因而...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商业道德,不是把社会主义作为抽象的、即区别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来介说的。因为作为抽象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社会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的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因而在理论上其道德水平优于资本主义是必然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很难得出这样一个绝对的结论。因此,如果我们的立足点,我们的目的都只是一个抽象的社会形态,那么我们的结论将没有任何意义。而社会主义现阶段实际上是特指我国社会主义的现状。因此,从具体的社会形态,即从现实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阶段 商业道德 理论与现实 我国社会主义 超越资本主义 社会形态 道德水平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