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现实与超越——人的生存有限性超越模式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中文
-
机构
南通大学政治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4,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0YJA710091)
-
文摘
人的生存既是一种有限生存,又是一种无限生存。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寻求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探索超越生存有限性的可能与途径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历史上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超越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宗教救赎模式、自然认同模式、理性超越模式、本真生存模式和实践唯物主义超越模式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超越模式有效克服了宗教救赎模式的虚幻性、自然认同模式的直观性、理性超越模式的抽象性及本真生存模式的无助性,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实践的,是实现人的生存有限性超越的惟一科学的模式。
-
关键词
人的生存
有限性
超越模式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张欣:超越模式
- 2
-
-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3-123,共1页
-
文摘
张欣:超越模式周海波在《小说评论》1997年第六期上撰文指出,张欣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创作模式,她试图不断地超越模式,但却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这其中的问题不仅在于张欣小说的取材与艺术手段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支配张欣小说创作的...
-
关键词
张欣小说
超越模式
文化意识
思维定势
创作方法
城市文化
小说创作
小说评论
创作模式
独特风格
-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创造性思维产生科学假说的四种模式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沙世蕤
刘冠军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61,共2页
-
文摘
假说是科学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一定的科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和判断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对已存在和已发现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以及对未发现和尚未存在的事物现象做出的前瞻性预见和推测.该定义是从认识论或科学认识论角度做出的,反映了科学认识主体与科学认识客体即科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方法论角度来说,研究者已注意到假说的重要性,希望在科研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发现科学问题,大胆的提出并应用假说.怎样应用正确的思维形式才能对形成假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就此问题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发现学术界对产生科学假说的思维模式研究较少,即使有所研究也并不深入.
-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科学假说
思维形式
矛盾模式
过渡模式
超越模式
直觉模式
-
分类号
B804.4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
-
题名现代文学的审美超越性与现实功利的羁绊
- 4
-
-
作者
张林杰
方长安
-
机构
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
武汉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9-112,共4页
-
文摘
文学的超越性是以它的现实性为基础的 ,中国现代文学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否反映了现实 ,而在于对现实的功利性态度局限了它对现实的深入表现。一方面 ,现实功利性文化的制约把现代文学的关注点牢牢地吸附在社会政治实践上 ,使文学难以在探索范围和深度上有大的突破 ;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的以“正德”实践为目标的超越模式既使作家强调事功而忽视对“真”的探索 ,也使作家的主体意识受到抑制。
-
关键词
文学的超越性
现实功利性
传统超越模式
作家的主体性
-
Keywords
transcendence of literature
practical utility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ranscendence
writers' subjectivity
-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发展视角的公司融资结构国际比较
- 5
-
-
作者
李义超
蒋振声
-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8-31,共4页
-
文摘
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公司融资结构不仅影响企业绩效 ,而且也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 ,因此 ,优化公司融资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发展的角度 ,将不同国家的公司融资结构划分为超越与稳健的两种模式 ,并对两种模式的涵义、特征、形成机制及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进而提出超越模式应该成为中国公司融资结构的理性选择。
-
关键词
企业
融资结构
超越模式
稳健模式
国际比较
-
分类号
F275.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6.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社会私有制:一种新私有制构想
- 6
-
-
作者
陈湘舸
崔浩
-
机构
浙江大学企业文化制度研究所
-
出处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5-170,共6页
-
文摘
社会私有制是一种有别传统私有制的新型私有制。它具有显著的社会化特征和公有制因素。我们国家的社会私有制的社会化程度比较高,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由于它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新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社会私有制,主要途径和措施一是学习“超越温州模式”的经验,开展新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二是广泛深入地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
关键词
社会私有制
超越温州模式
新社会主义改造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
-
分类号
F04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