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OSC与BEST的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惠杰 高浩然 +1 位作者 许小刚 赵建红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随着蒸汽参数的升高,二次再热机组普遍存在着抽汽过热度较高,加热器换热温差和;[火用]损失较大的问题,这阻碍了机组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提出了2种优化方案。方案1采用外置蒸汽冷却器(outer steam cool... 随着蒸汽参数的升高,二次再热机组普遍存在着抽汽过热度较高,加热器换热温差和;[火用]损失较大的问题,这阻碍了机组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1 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提出了2种优化方案。方案1采用外置蒸汽冷却器(outer steam coolers, OSC),方案2集成OSC和背压抽汽汽轮机(back pressure extraction steam turbine, BEST)。对3种方案的热经济性进行对比,并采用;[火用]分析法计算了系统部分单元的;[火用]损。结果表明:方案2能有效利用RH1~RH7的多级抽汽过热度,在较高负荷下的热经济性比方案1和参考系统高,100%THA下相比于方案1给水温度和循环热效率分别提高了6.24℃和0.48%,锅炉、汽轮机和回热系统;[火用]损失减小;随着负荷降低,方案2对给水温度、循环热效率和;[火用]损失的影响效果减弱,负荷低于50%THA后汽轮机的;[火用]损失略高于方案1和参考系统。因此相比于方案1和参考系统,方案2具有较高的热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火用]分析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整体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姚啸林 付昶 +2 位作者 施延洲 孟桂祥 王安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22,共7页
本文对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整体经济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整体经济性的各个因素的分析,结合一次再热、二次再热机组实例,定量分析机组经济性的差别,并根据实例机组性能考核试验结果,对二次再热机组实际性能进行了评判。研... 本文对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整体经济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整体经济性的各个因素的分析,结合一次再热、二次再热机组实例,定量分析机组经济性的差别,并根据实例机组性能考核试验结果,对二次再热机组实际性能进行了评判。研究结果表明:已投产的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除二次再热热力循环本身及参数的优势外,还在回热系统设计、降低管道压损、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厂用电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措施,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百万等级二次再热机组供电煤耗率设计值较一次再热机组降低了约5.7%;采用二次再热、蒸汽参数提升和回热系统优化大幅降低了机组热耗率,是二次再热机组整体经济性提升的主要原因;国内已投产的百万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整体经济性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目前燃煤机组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万等级机组 超超临界 整体经济性 性能考核 性能优化 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塔式锅炉再热器管壁温度优化调整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小华 梅振锋 +3 位作者 陈敏 姚啸林 陈宝康 施延洲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106,共6页
在再热器管壁不超温的前提下提升再热蒸汽温度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提升再热蒸汽温度的同时保证管壁不超温的优化调整思路,即将2层再循环烟气水平摆角由对冲布置调整至下层再... 在再热器管壁不超温的前提下提升再热蒸汽温度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以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提升再热蒸汽温度的同时保证管壁不超温的优化调整思路,即将2层再循环烟气水平摆角由对冲布置调整至下层再循环烟气水平摆角正切最大、上层正切居中,燃尽风水平摆角由无序布置调整至对冲布置,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由ABCDEF方式运行调整至ABCDE方式运行。优化调整后,额定负荷下,高/低压再热蒸汽温度由调整前的603.4℃/601.4℃提高至612.5℃/612.7℃,提升效果明显。但受限于管屏间吸热偏差,两侧管壁温度均存在低值,壁温最高点和最低点偏差改善并不明显。建议采取节流圈或受热面改造的办法,增加壁温低点的吸热量或降低壁温高点的吸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锅炉 蒸汽温度 管壁温度 优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高温受热面S30432钢微观组织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季 陈志 +3 位作者 唐丽英 侯淑芳 王博涵 周荣灿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76,共5页
针对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用S30432奥氏体不锈钢(S30432钢)服役约6 200 h后组织性能变化,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透射电镜等,观察该锅炉高压再热器、末级过热器和低压再热器管样运行后氧化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 针对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用S30432奥氏体不锈钢(S30432钢)服役约6 200 h后组织性能变化,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透射电镜等,观察该锅炉高压再热器、末级过热器和低压再热器管样运行后氧化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特征,并对晶内、晶界析出相和位错组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运行后各部件组织稳定性较好,试样表面有致密的Cr_2O_3生成,厚度约200~400 nm;晶内有大量细小的ε-Cu相和Nb C(N)颗粒析出,分别约为10~20 nm和50 nm,在晶内均匀分布,能有效钉扎位错;晶界及三叉晶界处有颗粒状的M23C6不连续分布,尺寸在100~400 nm;高压再热器管由于服役温度较高,析出相的平均尺寸略大于其他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S30432钢 显微组织 氧化层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发展 被引量:65
5
作者 高昊天 范浩杰 +1 位作者 董建聪 张忠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3,共4页
在不提高当前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的情形下,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提高机组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燃烧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国外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我国正在建设的二次再热机组的基本情况... 在不提高当前超超临界机组参数的情形下,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提高机组效率、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燃烧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国外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我国正在建设的二次再热机组的基本情况,探讨了二次再热关键技术难点及研究热点,旨在推动我国二次再热技术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机组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经济性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刁美玲 唐春丽 +2 位作者 朱信 邓磊 车得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9,共7页
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构建热经济性分析模型及技术经济性分析模型,研究在负荷、主蒸汽参数及再热蒸汽参数变化时机组热经济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全厂效率和燃料价格变化时机组发电成本的变化规律。... 以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为例,构建热经济性分析模型及技术经济性分析模型,研究在负荷、主蒸汽参数及再热蒸汽参数变化时机组热经济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全厂效率和燃料价格变化时机组发电成本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一次再热机组相比,二次再热机组热经济性受负荷影响较大,改变主蒸汽参数对其影响不明显,而改变再热蒸汽参数对其影响较为明显;机组发电成本随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和机组效率降低而升高,在较低效率下进一步降低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将使二次再热机组发电成本高于一次再热机组;二次再热机组的技术经济性在燃料价格较高时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主蒸汽参数 蒸汽温度 效率 煤耗 发电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模型辨识 被引量:13
7
作者 苏荣强 吴恒运 杨国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7,共6页
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再热汽温)动态特性与一次再热机组差异较大。本文基于由仿真支撑软件APROS和虚拟控制器VDCS搭建的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仿真平台,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广义损失函数,编制再热汽温模型辨识程序,对再热... 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再热蒸汽温度(再热汽温)动态特性与一次再热机组差异较大。本文基于由仿真支撑软件APROS和虚拟控制器VDCS搭建的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仿真平台,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广义损失函数,编制再热汽温模型辨识程序,对再热汽温系统进行扰动试验,得到100%和75%额定工况下烟气调节挡板开度、烟气再循环挡板开度以及再热器喷水阀开度扰动下的再热汽温传递函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再热汽温模型辨识精度高,且传递函数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再热汽温在各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机组 蒸汽温度 传递函数 模型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烟气再循环对锅炉水动力和壁温分布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一帆 梁法光 +2 位作者 杨玉 白文刚 姚明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2-48,共7页
烟气再循环是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常用的调温手段之一,其引起的受热面吸热量分配变化势必会对水动力和壁温分布造成影响。本文采用锅炉热力计算、炉内燃烧数值模拟和水动力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循环烟气量和烟气抽取位置对水动... 烟气再循环是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常用的调温手段之一,其引起的受热面吸热量分配变化势必会对水动力和壁温分布造成影响。本文采用锅炉热力计算、炉内燃烧数值模拟和水动力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循环烟气量和烟气抽取位置对水动力和壁温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烟气再循环会使负流量响应特性减弱,管间流量偏差减小;随循环烟气量的增加,水冷壁壁温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管间壁温偏差也有所下降;从省煤器后抽烟气时,水冷壁流量分配和壁温分布随循环烟气量的变化幅度小于从除尘器后抽烟气的方案。该研究成果可为采用烟气再循环调温手段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水动力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锅炉 烟气循环 水动力 壁温 大比 流量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建录 张晓东 侯明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5,共5页
提高参数和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降低发电煤耗和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已有多台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投运,总结这些机组的技术研发、运行经验,对我国燃煤机组进一步提升参数、开发更高效的二次再热机组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 提高参数和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降低发电煤耗和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已有多台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投运,总结这些机组的技术研发、运行经验,对我国燃煤机组进一步提升参数、开发更高效的二次再热机组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二次再热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国内已投运的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等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清洁燃煤机组技术发展展望了我国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技术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指出未来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技术必然向更高参数、更低背压、更灵活运行、全国产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汽轮机 高参数 超低背压 高温材料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高精度多功能仿真系统开发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宝玲 高海东 +4 位作者 曹军 周东阳 郑小刚 顾正萌 吴恒运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71,共8页
国内首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投运前,缺乏相应的运行技术人员和实际运行经验。对此,本文以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发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高精度多功能仿真系统,并在该仿真系统上进行再循环烟气量、燃烧器摆角、烟气挡板... 国内首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投运前,缺乏相应的运行技术人员和实际运行经验。对此,本文以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发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高精度多功能仿真系统,并在该仿真系统上进行再循环烟气量、燃烧器摆角、烟气挡板开度等动态特性试验,制定了实际机组二次再热汽温等控制策略。在实际机组投运前实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控制策略验证和运行技术验证,并且进行运行人员操作培训和事故演练,解决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运行技术人员和实际运行经验缺乏的问题,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顺利建设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仿真系统 动态特性 控制策略 运行技术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全负荷脱硝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文刚 于在松 +1 位作者 张一帆 姚明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144,共4页
以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超临界660 MW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和华能莱芜电厂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锅炉校核热力计算对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不同负荷工况下烟气脱硝系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入口烟温特性进行... 以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超超临界660 MW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和华能莱芜电厂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锅炉校核热力计算对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不同负荷工况下烟气脱硝系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装置入口烟温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电厂实际运行数据和常规超超临界一次再热机组锅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计算结果与电厂实际运行结果吻合很好;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能够实现锅炉全负荷脱硝,随着锅炉负荷的降低,其SCR装置入口烟温逐渐降低,在最低30%BMCR负荷时,二次再热机组锅炉SCR装置入口烟温仍高于320℃,比相同容量的常规一次再热机组锅炉SCR装置入口烟温高30~4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能实现全负荷脱硝的主要原因在于锅炉给水温度显著提高,比常规一次再热机组锅炉给水温度提高约30℃。该研究结果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锅炉 全负荷脱硝 SCR 烟温 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凝结水节流变负荷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玉婷 周俊波 +2 位作者 高林 王林 周宇哲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85,95,共5页
随着新能源的逐渐规模化并网,为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传统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变负荷速率成为发电行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了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组的5级低压加热器回热系统特性,建立凝结水变负荷的稳态及动... 随着新能源的逐渐规模化并网,为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传统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和变负荷速率成为发电行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了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组的5级低压加热器回热系统特性,建立凝结水变负荷的稳态及动态模型,仿真评估凝结水节流变负荷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机组理论凝结水变负荷能力与实际系统仿真试验基本一致,可快速释放的总蓄热量为2 789~4 605 MJ,是提升机组变负荷初期速率的有效手段;二次再热机组的凝结水节流变负荷能力及机组节能效果比常规亚临界汽包炉更有优势,未来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火电调峰 机组变负荷 凝结水节流 动态模型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用S30432钢的力学行为及组织演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季 唐丽英 +5 位作者 李江 周荣灿 张周博 陈志 王博涵 侯淑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640-6647,共8页
为了评估内壁喷丸S30432奥氏体不锈钢在620℃机组的适用性,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国内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某末级过热器S30432锅炉管在服役17367h过程中力学性能、断口形貌特征、内壁蒸汽氧化膜结构及显微组织演化过程。研... 为了评估内壁喷丸S30432奥氏体不锈钢在620℃机组的适用性,结合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国内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某末级过热器S30432锅炉管在服役17367h过程中力学性能、断口形貌特征、内壁蒸汽氧化膜结构及显微组织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服役时间增长,S30432在拉伸性能和布氏硬度值均较为稳定,各项特征参数仅在小范围内波动,室温冲击值缓慢下降,合金塑性有所降低,变形的不均匀性增加。截止14176h,S30432内壁氧化皮总体致密连续,最大厚度不超过1?m;主要强化相富Cu相弥散分布于晶内并缓慢长大至约25nm,晶界碳化物M23C6数量逐渐增多,但依然呈项链状排列。综上可知,内壁喷丸S30432可满足620℃超超临界锅炉末级过热器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0432 超超临界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方式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徐星 谭锐 +3 位作者 李永生 蔡培 黄启龙 马晓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通过分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的性能状况,从机炉特性、控制策略和运行方式阐述影响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响应的主要因素,计算评估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采用主蒸汽调节阀节流的调频方式对机组煤耗指标的影响,... 通过分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的性能状况,从机炉特性、控制策略和运行方式阐述影响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响应的主要因素,计算评估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采用主蒸汽调节阀节流的调频方式对机组煤耗指标的影响,在分析主蒸汽调节阀节流调频、凝结水调频和给水调频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提升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方法,为今后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 调频 供电煤耗 补汽调节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燃烧与水动力耦合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建聪 张忠孝 +2 位作者 范浩杰 葛学利 张剑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0-35,共6页
以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区域法对炉内空间和水冷壁面进行二维分区建模。将炉内燃烧放热过程与锅内流动换热过程进行耦合,并对其进行合理简化以便于工程化应用,得到了典型负荷工况下,螺旋管圈水冷壁的总体传热特性... 以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区域法对炉内空间和水冷壁面进行二维分区建模。将炉内燃烧放热过程与锅内流动换热过程进行耦合,并对其进行合理简化以便于工程化应用,得到了典型负荷工况下,螺旋管圈水冷壁的总体传热特性及壁温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分级配风的炉膛,在沿高度方向上壁面热负荷均呈现出"双峰"分布,热负荷峰值接近400 kW/m^2;在炉宽方向上,水冷壁热负荷和壁温均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抛物线形分布特征,主燃烧区的分布不均匀性要强于燃尽区,这说明炉内壁面热负荷是影响水冷壁管壁温度分布特性的重要因素;BMCR工况下主燃烧区的热流密度峰值可达到479.5 kW/m^2,壁温最高达到5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锅炉 水冷壁 壁温 燃烧 分级配风 水动力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用S31042钢力学性能及组织演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江 唐丽英 +4 位作者 李季 周荣灿 陈志 王博涵 侯淑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583-5590,共8页
为评估S31042钢在62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中的适用性,研究了华能安源电厂600℃/620℃/62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高压高再S31042锅炉管在服役17367h过程中力学性能、断口形貌特征及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服役后S31042钢力学性能良... 为评估S31042钢在62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中的适用性,研究了华能安源电厂600℃/620℃/62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高压高再S31042锅炉管在服役17367h过程中力学性能、断口形貌特征及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服役后S31042钢力学性能良好,且随服役时间延长,室温屈服强度、650℃屈服强度、布氏硬度均呈上升趋势,与备品管相比服役17367h后各项指标分别上升25.5%、46.3%和20.46%。冲击韧性在服役初期迅速下降,之后趋于稳定。服役后显微组织未见明显老化,S31042的析出相包括固溶处理未溶解的一次MX相、一次Z相和新析出的M23C6型碳化物、二次Z相,服役后主要强化相为M23C6和二次Z相,M23C6主要分布于晶界及晶界附近晶内,Z相主要分布在晶内,服役17367h后,晶界M23C6长大至400~650 nm,细小的Z相均匀分布于晶内,并未发现σ相析出,讨论了微观组织演变对力学性能变化的影响。综上所述,S31042钢可满足62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高压高再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0℃超超临界 S31042钢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浅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亚欧 陈有福 +1 位作者 管诗骈 丁建良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1,共5页
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主要试验内容包括:相关的风速、风量测量装置标定;一次风速调平;二次风挡板调节特性试验;炉内动力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风速调平效果良好,风速偏差控制在较小允许误差... 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四角切圆锅炉进行了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主要试验内容包括:相关的风速、风量测量装置标定;一次风速调平;二次风挡板调节特性试验;炉内动力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次风速调平效果良好,风速偏差控制在较小允许误差范围内;二次风挡板调节特性能适应变负荷需求;炉内切圆状况符合燃烧器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 四角切圆锅炉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二期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建设与运行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勤 张世山 +1 位作者 杨宏强 张苏闽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2,48,共6页
阐述了1 000 MW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的选型和参数确定原则,通过产学研用、严谨论证,推动重大技术创新方案和示范工程落地,探索了机组建设中的技术风险管控和工程管理要点,介绍了精细化管理、洁净化安装、全过程质量管理、精细化调试的... 阐述了1 000 MW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的选型和参数确定原则,通过产学研用、严谨论证,推动重大技术创新方案和示范工程落地,探索了机组建设中的技术风险管控和工程管理要点,介绍了精细化管理、洁净化安装、全过程质量管理、精细化调试的关键要点。工程投产后,持续做好运行优化和运行管理,实现了示范工程全面达到各项性能指标,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对促进中国高效清洁火力发电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燃煤的清洁利用,都将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 循环 工程建设 运行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响应特性及控制策略
19
作者 高海东 蔡宝玲 +3 位作者 吴恒运 顾正萌 范庆伟 周俊波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122,共4页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与同容量的一次再热机组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动静态响应特性和控制策略发生较大变化。本文对国内首批建设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静态响应特性、动态响应特性及运行验证技术和关键控制技术研究进行了概述,对其主要...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与同容量的一次再热机组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动静态响应特性和控制策略发生较大变化。本文对国内首批建设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静态响应特性、动态响应特性及运行验证技术和关键控制技术研究进行了概述,对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在工程分析试验平台模拟负荷变动试验与机组投运后的实际负荷变动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成果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顺利实施和按期投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机组 静态响应特性 动态响应特性 控制策略 负荷变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调节方案应用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金营 张秋生 +1 位作者 吕剑虹 韩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81,101,共6页
二次再热机组相对一次再热机组的热力系统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且国内二次再热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缺乏建设与运行经验,从而导致新建二次再热机组难以确定调节方案。对国内新投产华能安源660MW、国电泰州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 二次再热机组相对一次再热机组的热力系统具有更加复杂的结构,且国内二次再热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缺乏建设与运行经验,从而导致新建二次再热机组难以确定调节方案。对国内新投产华能安源660MW、国电泰州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的调温原理、控制方案以及投运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分析。分别给出了这2种典型调节方案的优势与缺陷,并基于此给出了改进建议,为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调节方案的选取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汽温调节 调节方式 控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