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的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系统主动控制研究
1
作者
孙洪鑫
薛书文
+1 位作者
罗一帆
赵文韬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2-60,共9页
以双转子作动器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主动控制装置,主要由质量块、空间传动齿轮组、电机和控制器组成,通过齿轮带动转子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为结构主动控制力,以减小结构振动。较于传统的主动质量阻尼器,这一设...
以双转子作动器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主动控制装置,主要由质量块、空间传动齿轮组、电机和控制器组成,通过齿轮带动转子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为结构主动控制力,以减小结构振动。较于传统的主动质量阻尼器,这一设计既无需考虑导轨直线行程限制,又通过结构优化解决了双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中电机难以同步问题,实现了更高效稳定的振动控制。为研究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的减振性能,首先用拉格朗日方程力学分析法建立单驱动双转子作动器系统力学模型、单自由度结构与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的状态方程。其次针对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系统的减振问题,将极点配置法与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相结合,为其设计控制器,再利用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对控制器所包含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相较于其他控制算法,所提的控制算法更容易获得控制器的参数,避免了控制器参数需大量烦琐复杂的试凑问题,方便实际工程调试。最后,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该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验证了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系统及其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
超螺旋
滑模
控制
算法
主动控制
减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进超螺旋滑模自抗扰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
2
作者
陈德海
刘祥
王海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37-3344,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抗扰动动态性能不足的问题。对超螺旋滑模算法(STA)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超螺旋滑模自抗扰控制(ISTA-ADRC)算法,该算法在原有超螺旋滑模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改进Sigmoid函数和线性项。...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抗扰动动态性能不足的问题。对超螺旋滑模算法(STA)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超螺旋滑模自抗扰控制(ISTA-ADRC)算法,该算法在原有超螺旋滑模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改进Sigmoid函数和线性项。相较于传统超螺旋滑模算法,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将所提算法嵌入自抗扰控制技术中,提出以改进超螺旋滑模自抗扰为核心的无传感器控制策略,提升无传感器控制法的抗扰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传统的PI、线性自抗扰(LADRC)和滑模自抗扰算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抖振小、抗扰能力强、稳态性能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超螺旋滑模算法
无位置传感器
跟踪微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磁链在线辨识的异步电机超螺旋滑模控制
3
作者
谢国超
段纳
+1 位作者
万昌晖
臧航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2-1102,共11页
研究基于磁链在线辨识的异步电机超螺旋滑模控制问题.针对异步电机,设计一种改进的超螺旋滑模速度控制器,提升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为抑制算法中符号函数高频切换所引起的系统抖振问题,构造一种可变指数切换函数.进一步地,考虑到转子磁...
研究基于磁链在线辨识的异步电机超螺旋滑模控制问题.针对异步电机,设计一种改进的超螺旋滑模速度控制器,提升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为抑制算法中符号函数高频切换所引起的系统抖振问题,构造一种可变指数切换函数.进一步地,考虑到转子磁链受惯性延迟的影响,设计磁链在线观测器,可辨识转子磁链幅值,提升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参数鲁棒性.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超螺旋滑模算法
可变指数切换函数
电压模型
磁链在线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超螺旋滑模及前馈补偿的智能车侧向运动控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晓建
张明华
+3 位作者
王爱春
关龙新
江会华
彭晨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智能车路径跟踪控制受到车辆参数摄动、场景多变等干扰,影响路径跟踪精确性,甚至引起控制系统不稳定.本文设计了考虑不确定性的二阶超螺旋滑模鲁棒控制算法,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收敛性,并针对干扰问题设计了前馈补偿控制器以进一步提升控...
智能车路径跟踪控制受到车辆参数摄动、场景多变等干扰,影响路径跟踪精确性,甚至引起控制系统不稳定.本文设计了考虑不确定性的二阶超螺旋滑模鲁棒控制算法,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收敛性,并针对干扰问题设计了前馈补偿控制器以进一步提升控制系统的精确性.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下的双移线、正弦路径跟踪控制,以及参数摄动情况下的路径跟踪控制,与传统一阶滑模控制对比,验证了所设计的超螺旋滑模控制器路径跟踪的精确性及鲁棒性.结果表明,面对智能车辆参数不确定、驾驶场景多变等情况,采用超螺旋滑模算法比传统滑模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跟踪精度,超螺旋算法能有效地减弱传统滑模算法产生的方向盘抖振问题.最后,利用实车平台对进行了低速大曲率场景测试,验证所设计的超螺旋滑模算法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路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路径跟踪
鲁棒性
超螺旋滑模算法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阶滑模下的多智能体绳网捕获系统抓捕控制
5
作者
董淼
王宸
+2 位作者
李辰
陈金宝
李云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3,共10页
为应对空间碎片对在轨航天器的威胁,对柔性绳网捕获系统的四角自主机动单元增加了模块化对接系统,使其能够对接成一个组合拖曳航天器,便于后续拖拽离轨任务的实施,提高捕获成功率并有效防止了目标物的逃逸。首先,针对在轨捕获过程中柔...
为应对空间碎片对在轨航天器的威胁,对柔性绳网捕获系统的四角自主机动单元增加了模块化对接系统,使其能够对接成一个组合拖曳航天器,便于后续拖拽离轨任务的实施,提高捕获成功率并有效防止了目标物的逃逸。首先,针对在轨捕获过程中柔性绳网带来的振动问题以及四角自主机动单元协同作动的难点,将高阶滑模算法与一致性编队协同策略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其次,对基于质量集中法的绳网捕获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单自由度仿真分析,比较了不同滑模算法与文中算法控制效果及燃料消耗情况。最后,确立了超螺旋滑模算法与领航—跟随者多智能体一致性方法结合的最优控制组合,并成功应用于全自由度的在轨捕获仿真中。仿真结果表明:二者结合设计的新型控制器能够在50 s内完成对目标物的在轨捕获,具备优异的鲁棒性与有效性;同时,四角的自主机动单元能够在捕获过程中保持姿态角波动不超过3°,充分满足自主机动单元对接系统工作的客观条件,并有效衔接了在轨捕获阶段与离轨拖曳阶段的过渡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网捕获
自主机动单元
模块化对接系统
超螺旋滑模算法
领航—跟随者多智能体一致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边端效应及参数变化的直线感应电机MRAS速度观测方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海林
陈维金
+2 位作者
虞诗焱
丰富
汪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1601,共11页
以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电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LIM)牵引驱动系统速度观测器为研究对象,针对边端效应及电机参数变化导致辨识结果实时性、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超螺旋滑模的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
以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电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LIM)牵引驱动系统速度观测器为研究对象,针对边端效应及电机参数变化导致辨识结果实时性、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超螺旋滑模的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速度观测方法。首先,以计及动态边端效应的初次级电压电流磁链方程为核心,设计直线感应电机标准MRAS速度观测器,降低边端效应对速度辨识性能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初级集肤效应和初次级横向错位对标准MRAS速度观测器辨识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二阶超螺旋算法对MRAS参考模型进行改进,利用主滑模面和辅助滑模面对次级磁链观测的干扰项进行补偿,同时抑制由于滑模算法引入的系统抖振,提高了速度观测器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最后,搭建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环境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励磁互感及其他电机参数随边端效应修正因子变化,标准MRAS观测器在突加负载、引入测量误差和电机参数突变的工况下,速度辨识误差明显;改进的MRAS观测器能够实现直线感应电机速度的快速、准确辨识,基于该速度观测器的矢量控制策略,在突加负载、引入测量误差和电机参数突变的工况下,控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能为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牵引驱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边端效应
二阶
超螺旋滑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全速域控制仿真实验设计
7
作者
蒋俊杰
张厚升
+3 位作者
邢雪宁
赵翔宇
王傲
靳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为了解决现有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存在的位置估计精度低、各速域切换不平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全速域复合控制策略。在低速域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在中高速域采用基于快速超螺旋滑模(FSTSM)算...
为了解决现有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存在的位置估计精度低、各速域切换不平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全速域复合控制策略。在低速域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在中高速域采用基于快速超螺旋滑模(FSTSM)算法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通过增加反馈校正环节加快误差的收敛;采用FSTSM算法替代比例-积分(PI)环节,并引入双曲正切函数代替FSTSM算法中的符号函数。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全速域
脉振高频电压注入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快速
超螺旋滑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的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系统主动控制研究
1
作者
孙洪鑫
薛书文
罗一帆
赵文韬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结构抗风与振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2-6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478514)。
文摘
以双转子作动器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一种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主动控制装置,主要由质量块、空间传动齿轮组、电机和控制器组成,通过齿轮带动转子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为结构主动控制力,以减小结构振动。较于传统的主动质量阻尼器,这一设计既无需考虑导轨直线行程限制,又通过结构优化解决了双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中电机难以同步问题,实现了更高效稳定的振动控制。为研究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的减振性能,首先用拉格朗日方程力学分析法建立单驱动双转子作动器系统力学模型、单自由度结构与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的状态方程。其次针对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系统的减振问题,将极点配置法与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相结合,为其设计控制器,再利用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对控制器所包含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相较于其他控制算法,所提的控制算法更容易获得控制器的参数,避免了控制器参数需大量烦琐复杂的试凑问题,方便实际工程调试。最后,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该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验证了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系统及其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
超螺旋
滑模
控制
算法
主动控制
减振性能
Keywords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single drive twin rotor actuator
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active control
vibrat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分类号
TB123 [理学—工程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进超螺旋滑模自抗扰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
2
作者
陈德海
刘祥
王海峰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337-3344,共8页
基金
国家A类重大攻关项目(E210E001010)。
文摘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抗扰动动态性能不足的问题。对超螺旋滑模算法(STA)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改进超螺旋滑模自抗扰控制(ISTA-ADRC)算法,该算法在原有超螺旋滑模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改进Sigmoid函数和线性项。相较于传统超螺旋滑模算法,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将所提算法嵌入自抗扰控制技术中,提出以改进超螺旋滑模自抗扰为核心的无传感器控制策略,提升无传感器控制法的抗扰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传统的PI、线性自抗扰(LADRC)和滑模自抗扰算法,具有响应速度快、抖振小、抗扰能力强、稳态性能好的优点。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自抗扰控制
超螺旋滑模算法
无位置传感器
跟踪微分器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super twisting sliding mode algorithm
sensorless
tracking differentiator
分类号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磁链在线辨识的异步电机超螺旋滑模控制
3
作者
谢国超
段纳
万昌晖
臧航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2-110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3166)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KYCX24_3061)资助。
文摘
研究基于磁链在线辨识的异步电机超螺旋滑模控制问题.针对异步电机,设计一种改进的超螺旋滑模速度控制器,提升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为抑制算法中符号函数高频切换所引起的系统抖振问题,构造一种可变指数切换函数.进一步地,考虑到转子磁链受惯性延迟的影响,设计磁链在线观测器,可辨识转子磁链幅值,提升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参数鲁棒性.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异步电机
超螺旋滑模算法
可变指数切换函数
电压模型
磁链在线观测器
Keywords
Asynchronous motor
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 algorithm
variable exponent switching function
voltage model
flux online observer
分类号
TM343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超螺旋滑模及前馈补偿的智能车侧向运动控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晓建
张明华
王爱春
关龙新
江会华
彭晨若
机构
南昌大学先进制造学院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62054,52002163,52062036)。
文摘
智能车路径跟踪控制受到车辆参数摄动、场景多变等干扰,影响路径跟踪精确性,甚至引起控制系统不稳定.本文设计了考虑不确定性的二阶超螺旋滑模鲁棒控制算法,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收敛性,并针对干扰问题设计了前馈补偿控制器以进一步提升控制系统的精确性.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下的双移线、正弦路径跟踪控制,以及参数摄动情况下的路径跟踪控制,与传统一阶滑模控制对比,验证了所设计的超螺旋滑模控制器路径跟踪的精确性及鲁棒性.结果表明,面对智能车辆参数不确定、驾驶场景多变等情况,采用超螺旋滑模算法比传统滑模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跟踪精度,超螺旋算法能有效地减弱传统滑模算法产生的方向盘抖振问题.最后,利用实车平台对进行了低速大曲率场景测试,验证所设计的超螺旋滑模算法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路径跟踪精度.
关键词
智能车
路径跟踪
鲁棒性
超螺旋滑模算法
前馈补偿
Keywords
intelligent vehicle
path tracking
robustness
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 algorithm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分类号
U461.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阶滑模下的多智能体绳网捕获系统抓捕控制
5
作者
董淼
王宸
李辰
陈金宝
李云峰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
宇航空间机构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深空星表探测机构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52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U21B6002)
第八届青托工程(2022QNRC001)。
文摘
为应对空间碎片对在轨航天器的威胁,对柔性绳网捕获系统的四角自主机动单元增加了模块化对接系统,使其能够对接成一个组合拖曳航天器,便于后续拖拽离轨任务的实施,提高捕获成功率并有效防止了目标物的逃逸。首先,针对在轨捕获过程中柔性绳网带来的振动问题以及四角自主机动单元协同作动的难点,将高阶滑模算法与一致性编队协同策略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其次,对基于质量集中法的绳网捕获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单自由度仿真分析,比较了不同滑模算法与文中算法控制效果及燃料消耗情况。最后,确立了超螺旋滑模算法与领航—跟随者多智能体一致性方法结合的最优控制组合,并成功应用于全自由度的在轨捕获仿真中。仿真结果表明:二者结合设计的新型控制器能够在50 s内完成对目标物的在轨捕获,具备优异的鲁棒性与有效性;同时,四角的自主机动单元能够在捕获过程中保持姿态角波动不超过3°,充分满足自主机动单元对接系统工作的客观条件,并有效衔接了在轨捕获阶段与离轨拖曳阶段的过渡性研究。
关键词
绳网捕获
自主机动单元
模块化对接系统
超螺旋滑模算法
领航—跟随者多智能体一致性方法
Keywords
net capture
autonomous maneuvering unit
modular docking system
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 algorithm
leader-follower multi-agent consensus method
分类号
V5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边端效应及参数变化的直线感应电机MRAS速度观测方法
被引量:
1
6
作者
胡海林
陈维金
虞诗焱
丰富
汪涛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电气学院
国家铁路局磁浮技术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磁悬浮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160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4302100)
同济大学磁浮技术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江西省磁悬浮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4205100004)。
文摘
以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电机(Linear Induction Motor,LIM)牵引驱动系统速度观测器为研究对象,针对边端效应及电机参数变化导致辨识结果实时性、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超螺旋滑模的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速度观测方法。首先,以计及动态边端效应的初次级电压电流磁链方程为核心,设计直线感应电机标准MRAS速度观测器,降低边端效应对速度辨识性能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初级集肤效应和初次级横向错位对标准MRAS速度观测器辨识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二阶超螺旋算法对MRAS参考模型进行改进,利用主滑模面和辅助滑模面对次级磁链观测的干扰项进行补偿,同时抑制由于滑模算法引入的系统抖振,提高了速度观测器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最后,搭建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环境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励磁互感及其他电机参数随边端效应修正因子变化,标准MRAS观测器在突加负载、引入测量误差和电机参数突变的工况下,速度辨识误差明显;改进的MRAS观测器能够实现直线感应电机速度的快速、准确辨识,基于该速度观测器的矢量控制策略,在突加负载、引入测量误差和电机参数突变的工况下,控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能为轨道交通直线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牵引驱动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边端效应
二阶
超螺旋滑模算法
Keywords
linear induction motor
speed sensorless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
edge effect
second-order 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 algorithm
分类号
TM359.4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全速域控制仿真实验设计
7
作者
蒋俊杰
张厚升
邢雪宁
赵翔宇
王傲
靳舵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076152)
2023年山东省研究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项目(SDJAL2023017)
+3 种基金
2023年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Z2023214)
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Z2023088)
山东理工大学揭榜挂帅项目(4003/123023)
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053/222050)。
文摘
为了解决现有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存在的位置估计精度低、各速域切换不平稳问题,提出了一种全速域复合控制策略。在低速域采用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获取准确的转子位置。在中高速域采用基于快速超螺旋滑模(FSTSM)算法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通过增加反馈校正环节加快误差的收敛;采用FSTSM算法替代比例-积分(PI)环节,并引入双曲正切函数代替FSTSM算法中的符号函数。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全速域
脉振高频电压注入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快速
超螺旋滑模算法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
full speed domain
pulsating high-frequency voltage injection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
fast 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FSTSM)algorithm
分类号
TM341 [电气工程—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超螺旋滑模控制算法的单驱动型双转子作动器系统主动控制研究
孙洪鑫
薛书文
罗一帆
赵文韬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改进超螺旋滑模自抗扰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
陈德海
刘祥
王海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磁链在线辨识的异步电机超螺旋滑模控制
谢国超
段纳
万昌晖
臧航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超螺旋滑模及前馈补偿的智能车侧向运动控制
吴晓建
张明华
王爱春
关龙新
江会华
彭晨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阶滑模下的多智能体绳网捕获系统抓捕控制
董淼
王宸
李辰
陈金宝
李云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考虑边端效应及参数变化的直线感应电机MRAS速度观测方法
胡海林
陈维金
虞诗焱
丰富
汪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全速域控制仿真实验设计
蒋俊杰
张厚升
邢雪宁
赵翔宇
王傲
靳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