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流程中织构控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褚绍阳 干勇 +3 位作者 仇圣桃 项利 田玉石 石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9-207,共9页
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之下,水电、风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是上述发电机组应用最普遍的铁芯材料。因此,开发低铁损和高磁感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是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织构是影响高牌号无取... 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之下,水电、风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是上述发电机组应用最普遍的铁芯材料。因此,开发低铁损和高磁感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是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织构是影响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磁感和铁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生产工艺的影响。然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工艺流程长,影响织构控制的工艺因素众多。为了满足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在低铁损时实现高磁感,在产品加工时应尽量避免对磁性能不利的{111}织构的形成,促进对其有利的{100}和{110}织构形成。本文首先介绍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工艺流程,对比了国内外钢铁企业产品的磁性能(P_(15/50)和B_(50))。其次,阐述了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在炼钢、热轧、常化、冷轧和成品退火过程中促进有利织构形成的影响因素。最后,归纳出能促进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有利织构形成的生产工艺,并对织构控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牌号无取向硅钢 生产工艺 织构控制 磁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余春雷 刘静 +1 位作者 付兵 程朝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72-7078,共7页
本文借助OM、EBSD和磁性能测量仪,研究了Mn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2Mn相比,1.6Mn热轧板再结晶过程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这导致旋转立方织构强度明显增强。经920℃常化后,相较于热轧板,常化板组织明... 本文借助OM、EBSD和磁性能测量仪,研究了Mn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2Mn相比,1.6Mn热轧板再结晶过程受到较大程度的抑制,这导致旋转立方织构强度明显增强。经920℃常化后,相较于热轧板,常化板组织明显改善,且基本保留了热轧板的织构组分,但添加1.6%Mn对常化板织构影响较小。930℃退火后,相较于0.2Mn,1.6Mn成品板晶粒尺寸略大一些,同时不利的{111}织构含量几乎不变,有利的{100}织构含量降低,导致织构因子下降,因此磁感B5000由1.683T降至1.644T。对于铁损,Mn含量增高导致铁损P1.5/50由2.45 W/kg下降至2.35 W/kg,而高频铁损P1.0/400则可能由于涡流损耗大幅降低,导致其从19.29 W/kg明显降至17.36 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牌号无取向硅钢 MN 组织 织构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对无取向硅钢的技术挑战 被引量:15
3
作者 樊立峰 秦美美 +2 位作者 岳尔斌 肖丽俊 何建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183-15188,共6页
环保与能源问题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国家石油资源消耗,削减车辆运行阶段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人群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环保与能源问题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国家石油资源消耗,削减车辆运行阶段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人群健康均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代表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无取向硅钢是汽车驱动电机的核心材料之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最大转速由每分钟几千转提高到几万转甚至高达20万转,工作频率由50 Hz提高到数百数千赫兹,这就要求材料在高频下必须具有低铁损;驱动电机启动、加速时要有高的扭矩,即材料必须具有高的磁感应强度;还要满足驱动电机反复启动和刹车要求,即材料应具有高强度。因此,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的硬核指标为“高磁感(High magnetic induction)、高频低铁损(High-frequency low-iron loss)、高强度(High strength)”,简称H^(3)技术。研究表明,普通无取向硅钢铁损值在400 Hz下较工频下增加20倍以上,因此普通无取向硅钢难以用于新能源汽车。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H^(3)技术要求,探讨了微细夹杂物、晶粒尺寸、冷轧压下率等参数对无取向硅钢高频磁性能的影响机理及控制策略,阐述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生产现状,提出了制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织构 微细夹杂物 超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