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理论模拟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车晋 卢海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5,93,共7页
采用AFORS-HET软件对超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窗口层、本征层的掺杂浓度、厚度、带隙等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优化,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了每个参数对超薄异质结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且得出了最佳的优化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衬底厚度仅为80... 采用AFORS-HET软件对超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窗口层、本征层的掺杂浓度、厚度、带隙等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优化,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了每个参数对超薄异质结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且得出了最佳的优化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衬底厚度仅为80μm的超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随着窗口层厚度的增加,电池性能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结合实际,得出窗口层的最佳厚度范围是5~9 nm;随着窗口层掺杂浓度的增加,电池性能整体呈现先增加后趋于恒定的趋势,窗口层理论上的最佳掺杂浓度范围为7×10^19~8×10^19;窗口层的带隙宽度对电池的开路电压和效率影响较大,对填充因子和短路电流有较小的影响,窗口层的最优带隙范围为1.85~2.0 eV。随着本征层厚度的增加,电池的填充因子FF和效率E ff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短路电流逐渐减小,而开路电压基本不变,本征层的最佳厚度是5~10 nm;当本征层的光学带隙小于1.8 eV时,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小,当大于1.8 eV,电池性能急剧下降,因此本征层的最佳带隙范围是1.6~1.8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硅 超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模拟计算 窗口层 本征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用柔性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2
作者 赵文婕 韩安军 +3 位作者 孟凡英 呼文韬 徐国宁 刘正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42-2651,共10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能源系统对太阳电池性能的需求,利用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的双面对称结构和低温工艺特点,开发厚度小于100μm的超薄柔性SHJ太阳电池。针对飞行器对太阳电池组件在力学、热学、电学的要求,开展柔性SHJ太阳电池组件封...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能源系统对太阳电池性能的需求,利用硅异质结(SHJ)太阳电池的双面对称结构和低温工艺特点,开发厚度小于100μm的超薄柔性SHJ太阳电池。针对飞行器对太阳电池组件在力学、热学、电学的要求,开展柔性SHJ太阳电池组件封装材料的研究和优化,确定组件的封装结构和工艺,开发适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柔性高效率SHJ太阳电池组件。针对临近空间环境适应性要求对其可靠性进行研究,确立高耐候性、高稳定性柔性SHJ组件,大批量应用于高空无人机和平流层飞艇。同时,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设计开发新一代高效率柔性组件,并对组件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获得转换效率达到20.75%的太阳电池组件,经环境可靠性测试后几乎没有衰减,完全适用复杂多变的临近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晶硅异质太阳电池 超薄单晶硅 柔性太阳电池 环境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异质结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反射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秀杰 韩培德 +1 位作者 杨毅彪 梁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86-1789,共4页
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太阳能电池反射器的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异质结结构.采用传输矩阵法对该结构在可见至近红外波长范围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比较了不同入射方向下反射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光线垂直入射时,该结构光子晶体... 设计了一种可用于太阳能电池反射器的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异质结结构.采用传输矩阵法对该结构在可见至近红外波长范围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比较了不同入射方向下反射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光线垂直入射时,该结构光子晶体对近红外波段入射光可实现完全反射;随着偏转角度的增大,在整个可见-近红外波段均显示出极高的反射特性.该结构有望用于制作覆盖整个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高效全方位反射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太阳能电池 反射器 异质 三角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铝掺杂氧化锌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商世广 赵玲 +2 位作者 贺永宁 杜慧敏 赵萍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99-1503,共5页
本文以绒面处理的P型硅(111)为衬底,利用磁控溅射、蒸发镀膜和热氧化等技术制备Al/P(cryst-Si∶H)/N(Al-Doped ZnO)/ITO结构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探讨ZnO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以及衬底的可见光反射率等因素对其光电转化性能的影响。... 本文以绒面处理的P型硅(111)为衬底,利用磁控溅射、蒸发镀膜和热氧化等技术制备Al/P(cryst-Si∶H)/N(Al-Doped ZnO)/ITO结构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探讨ZnO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以及衬底的可见光反射率等因素对其光电转化性能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氧化锌薄膜是具有大量晶界的多孔隙结构。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氧化锌薄膜为六方纤锌矿晶体结构。太阳能电池的I-V特性测试显示,在绒面处理的硅基上制备的Zn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具有较好的光伏特性,开路电压VOC为328 mV,短路电流密度JSC为5.83 mA/cm2,填充因子FF为0.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磁控溅射 异质 光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工艺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喜生 晏春愉 +2 位作者 王景州 马紫微 姚陈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3-310,共8页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中,所有工艺步骤都会影响其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反射率、量子效率及少子寿命测试,逐步优化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结果表明,单晶硅片钝化的最佳锥体尺寸约为6~9μm。利用高质量的本征氢化非晶硅(a-Si...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中,所有工艺步骤都会影响其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反射率、量子效率及少子寿命测试,逐步优化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结果表明,单晶硅片钝化的最佳锥体尺寸约为6~9μm。利用高质量的本征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钝化硅片,获得了超过5 ms的少数载流子寿命。采用大带隙p型a-SiC_(x):H薄膜替代p型a-Si:H薄膜作为发射层,提高电池在较短波长范围内的光响应。通过降低铟锡氧化物的自由载流子吸收,显著改善了长波长区域光响应。综合优化后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功率转换效率达到2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异质 钝化 光响应 功率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型给-受体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在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秦瑞平 宋桂林 +1 位作者 蒋玉荣 薄志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832,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主链为聚2,8-{5,11-二烷基吲哚[3,2-b]咔唑}-4,7-二[2,5-噻吩]-5,6-二烷氧基-2,1,3-苯并噻二唑,具有不同侧链的2种平面型给-受体共轭聚合物(QP-2和QP-3),研究了其热学、光物理和光伏性质.用聚合物-PC71BM([6,6]-苯基C71丁酸甲... 设计合成了主链为聚2,8-{5,11-二烷基吲哚[3,2-b]咔唑}-4,7-二[2,5-噻吩]-5,6-二烷氧基-2,1,3-苯并噻二唑,具有不同侧链的2种平面型给-受体共轭聚合物(QP-2和QP-3),研究了其热学、光物理和光伏性质.用聚合物-PC71BM([6,6]-苯基C71丁酸甲酯)共混物作为活性层构筑了本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其中以QP-3为给体、以PC71BM为受体的光伏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最高达到2.59%,开路电压为0.72 V,短路电流为9.24 mA/cm2,填充因子为0.38.XRD结果表明,平面型共轭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原子力显微镜(AFM)显示平面型共轭聚合物易于发生微观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型共轭聚合物 异质太阳能电池 光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相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蛟 刘俊成 高从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4-108,共5页
基于电子给/受体共混体系制备的体相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低耗、高效的有机光伏器件。作为器件核心,光电转化共混活性层的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研究发现,不同的给/受体材料组成、2种材料的共混比例、共溶剂... 基于电子给/受体共混体系制备的体相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低耗、高效的有机光伏器件。作为器件核心,光电转化共混活性层的质量优劣会直接影响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研究发现,不同的给/受体材料组成、2种材料的共混比例、共溶剂的选择以及器件的热退火处理等因素都可影响到活性层质量。结合上述研究热点,综述了体相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研究领域下一步发展的重点、趋势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相异质 有机太阳能电池 给体 受体 能量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对CuPc/C_(60)双层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祥 文尚胜 +2 位作者 贺前华 季飞 姚日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8-894,共7页
采用传输矩阵法的光学模型以及MATLAB软件模拟了电极对CuPc/C60双层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把微腔结构引入到双层异质结电池时,对于入射电极,发现活性层的吸光率主要受其反射相移的影响而非其透射率,并且... 采用传输矩阵法的光学模型以及MATLAB软件模拟了电极对CuPc/C60双层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把微腔结构引入到双层异质结电池时,对于入射电极,发现活性层的吸光率主要受其反射相移的影响而非其透射率,并且通过变化入射电极相移调节层到合适厚度可以使活性层吸光率相比于传统器件增加很多;而当把正负折射率交替的光子晶体引入到电池中作为背电极时,发现活性层的吸光率和背电极反射率、反射相移都有很大关系,在获得高反射率的同时可以通过调节背电极厚度从而使活性层在整个吸收光谱内的吸光率大于传统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异质有机太阳能电池 吸光率 传输矩阵法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c-S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制造中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林鸿生 陈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p(a-Si:H)/n(c-Si)异质结和p(a-Si:H)/i(a-Si:H)/n(c-Si)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电场强度分布,指出异质结电池制造中对a-Si:H膜厚的选择。
关键词 异质 太阳能电池 载流子 制备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氧化亚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云珠 董磊 于良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21,共7页
因氧化亚铜(Cu2O)、氧化锌(ZnO)能级和晶格匹配较好,近年来较多的研究者将两者复合制备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异质结的形成可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同时拓展复合结构的光响应范围,从而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介绍了3类主流的ZnO... 因氧化亚铜(Cu2O)、氧化锌(ZnO)能级和晶格匹配较好,近年来较多的研究者将两者复合制备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异质结的形成可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同时拓展复合结构的光响应范围,从而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介绍了3类主流的ZnO/Cu2O异质结结构,分别阐述主要的进展,综述了异质结结构中Cu2O、ZnO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条件对电池效率的影响,讨论了电池性能的改进措施,并对ZnO/Cu2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 氧化亚铜 氧化锌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噻吩衍生物的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礼华 赵丽 +2 位作者 朱大章 刘明贤 陈龙武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9,共6页
近年来聚噻吩衍生物作为电子给体材料的异质结薄膜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讨论了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材料、混合比例、制作工艺等对聚噻吩衍生物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聚噻吩衍生物异质结... 近年来聚噻吩衍生物作为电子给体材料的异质结薄膜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讨论了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材料、混合比例、制作工艺等对聚噻吩衍生物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聚噻吩衍生物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噻吩衍生物 异质薄膜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ORS-HET的单层MoS2(n)/a-Si(i)/c-Si(p)/μc-Si(p+)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伟 姜鑫 +1 位作者 梁世豪 杜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2-427,共6页
设计了单层MoS2(n)/a-Si(i)/c-Si(p)/μc-Si(p+)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采用AFORS-HET模拟软件模拟了背场层的带隙、掺杂浓度和缺陷密度等参数对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背场层带隙在1.5~1.7 eV之间,背... 设计了单层MoS2(n)/a-Si(i)/c-Si(p)/μc-Si(p+)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采用AFORS-HET模拟软件模拟了背场层的带隙、掺杂浓度和缺陷密度等参数对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背场层带隙在1.5~1.7 eV之间,背场层的掺杂浓度大于1×10^18 cm^-3时,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有比较稳定的表现。缺陷密度增加时,太阳能电池效率随着缺陷密度的对数线性减小,当控制缺陷密度在10^11 cm^-3以下时,可以获得大于24.10%的转化效率,缺陷密度为10^9 cm^-3时,可以获得最高29.08%的转换效率。最后研究了背场层对该结构太阳能电池的作用,结果显示有效控制缺陷密度时,背场层的添加对电池效率的提升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ORS-HET 异质太阳能电池 背场层 缺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C/c—S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a—SiC:H薄膜的设计分析
13
作者 林鸿生 段开敏 马雷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0-74,共5页
通过应用 Scharfetter-Gummel解法数值求解 Poisson方程,对热平衡 p+(a-SiC:H)/n(c-S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p+(a-SiC:H)膜厚及其p型掺杂浓度设... 通过应用 Scharfetter-Gummel解法数值求解 Poisson方程,对热平衡 p+(a-SiC:H)/n(c-S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p+(a-SiC:H)膜厚及其p型掺杂浓度设计,还讨论了p+(a-siC:H)/n(c-Si)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薄膜 异质太阳能电池 a-SiC:H 隙态密度分布 载流子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噻吩/无机纳米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玉娇 陈飞 钟国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共3页
近年来基于聚噻吩/无机纳米材料的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发展迅速,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阐述了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较全面综述了聚噻吩/无机纳米材料的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结果,包括:聚噻吩与TiO2、ZnO、... 近年来基于聚噻吩/无机纳米材料的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发展迅速,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阐述了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较全面综述了聚噻吩/无机纳米材料的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结果,包括:聚噻吩与TiO2、ZnO、CdSe和CdS无机纳米材料复合电池器件等。分析和展望了今后聚噻吩/无机纳米材料异质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噻吩 无机纳米材料 异质 薄膜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薄层异质结(HIT)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秀钰 陈诺夫 +5 位作者 陶泉丽 徐甲然 张航 陈梦 白一鸣 陈吉堃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17-1927,共11页
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太阳能电池,即具有本征非晶硅薄层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利用了非晶硅薄膜/单晶硅衬底的异质结结构,从而结合了单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优良的特点。这种类型结构的电池可以在较低温度下(&... 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太阳能电池,即具有本征非晶硅薄层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利用了非晶硅薄膜/单晶硅衬底的异质结结构,从而结合了单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优良的特点。这种类型结构的电池可以在较低温度下(<250℃)制造,具有良好的光照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成本低而且效率高,目前效率达到26.7%。文章简述了HIT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且总结了HIT电池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除此之外,还分析了提高HIT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以及HIT电池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薄层异质(HIT)太阳能电池 非晶硅薄膜 界面钝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SnS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航航 袁吉仁 +1 位作者 邓新华 黄海宾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7-483,共7页
硫化亚锡(SnS)是一种Ⅳ-Ⅵ族层状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与太阳能电池最佳带隙1.5 eV非常接近,并且在可见光范围内光的吸收系数很大(α>104 cm-1),因此SnS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材料。本文利用太阳能电池模拟软件wxAMPS模拟了MoS... 硫化亚锡(SnS)是一种Ⅳ-Ⅵ族层状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与太阳能电池最佳带隙1.5 eV非常接近,并且在可见光范围内光的吸收系数很大(α>104 cm-1),因此SnS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材料。本文利用太阳能电池模拟软件wxAMPS模拟了MoS_(2)/SnS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主要研究SnS吸收层的厚度、掺杂浓度和缺陷态等因素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SnS吸收层最佳厚度为2μm,最佳掺杂浓度为1.0×10^(15) cm^(-3);同时高斯缺陷态浓度超过1.0×10^(15) cm^(-3)时,电池各项性能参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带尾缺陷态超过1.0×10^(19) cm^(-3)·eV-1时,电池性能才开始下降;其中界面缺陷态对太阳能电池影响比较严重,界面缺陷态浓度超过1.0×10^(12) cm^(-2)时,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迅速下降。另外,通过模拟获得的转换效率高达24.87%,开路电压为0.88 V,短路电流为33.4 mA/cm 2。由此可知,MoS_(2)/SnS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光伏器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亚锡 MoS 2/SnS异质太阳能电池 wxAMPS 太阳能电池模拟 缺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ZnO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及磁控溅射法制备Cu_2O-ZnO异质结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美佳 朱丽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207,共6页
Cu2O-ZnO异质结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及制备方法多样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Cu2O薄膜的高电阻率和低载流子浓度是制约其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在qV(Ar)∶qV(O2)=90∶0.3时得到单相p型Cu2O薄膜,... Cu2O-ZnO异质结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及制备方法多样等优点,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Cu2O薄膜的高电阻率和低载流子浓度是制约其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在qV(Ar)∶qV(O2)=90∶0.3时得到单相p型Cu2O薄膜,电阻率为88.5Ω·cm,霍尔迁移率为16.9 cm2·V-1·s-1,载流子浓度为4.19×1015cm-3。并结合Cu2O-ZnO异质结能带结构的研究,对Cu2O-ZnO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半导体 Cu2O-ZnO异质 太阳能电池 电阻率 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PbS量子点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调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解镕玮 翟光美 +3 位作者 王恒 张继涛 张华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09-1515,共7页
利用氧化锌溶胶-凝胶(Sol-Gel)、锌盐乙醇溶液(ES)和氧化锌纳米粒子溶液(NP)三种不同的籽晶层前驱液,在ITO衬底上通过化学浴沉积方法(CBD)制备出了一维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并在所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上构筑了具有"三维&qu... 利用氧化锌溶胶-凝胶(Sol-Gel)、锌盐乙醇溶液(ES)和氧化锌纳米粒子溶液(NP)三种不同的籽晶层前驱液,在ITO衬底上通过化学浴沉积方法(CBD)制备出了一维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并在所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上构筑了具有"三维"异质结结构的PbS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光谱分析等研究了籽晶层对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合电池性能测试结果,比较分析了"三维"异质结结构和"平面"异质结结构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S籽晶层上生长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取向性最好,Sol-Gel次之,NP最差;在ES和Sol-Gel籽晶层上生长2 h的样品透射率在80%左右;与"平面"异质结结构PbS量子点电池相比,基于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制备的"三维"异质结结构电池的短路电流可提高40%,表明"三维"异质结结构有利于载流子的分离和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纳米棒阵列 PbS量子点 “三维”异质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用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9
作者 夏鹏 傅萍 +2 位作者 黄金华 李佳 宋伟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共9页
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光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于具有高开路电压(V_(oc))等优点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层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分别影响着电池的短路电流(J_(sc))、填充因... 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光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于具有高开路电压(V_(oc))等优点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层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分别影响着电池的短路电流(J_(sc))、填充因子(FF),进而影响电池的转换效率。近年来,SHJ电池中TCO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掺杂的In 2O 3和ZnO体系。本文从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不同结构出发,概述了TCO薄膜的光电性能(透过率、禁带宽度、方块电阻、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和功函数)以及与相邻层的接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不同体系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在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太阳能电池 背发射极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 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仿真模拟研究和界面态密度对效率的影响
20
作者 周理想 黄仕华 吴锋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8-31,共4页
大量文献已经报道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电池每层材料的参数对电池的影响,如厚度、掺杂浓度等,但是并没有进一步给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的功函数对电池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TCO,也很少有报道界面态密度对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影响机... 大量文献已经报道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电池每层材料的参数对电池的影响,如厚度、掺杂浓度等,但是并没有进一步给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的功函数对电池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TCO,也很少有报道界面态密度对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影响机理。本研究表明,对于n型单晶硅片为衬底的异质结电池,发射场的TCO功函数越大越好,最佳范围是5.4~6.3 eV。对于背场的TCO功函数越小越好,最佳范围是3.6~4.0 eV。另外研究表明,对于n型衬底的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电池(HIT电池),与衬底背面与非晶硅的界面态(Dit2)相比,衬底前表面与非晶硅的界面态(Dit1)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且Dit1和Dit2态中,与类施主态相比,对电池效率起到主要影响作用的都是类受主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 太阳能电池 模拟 功函数 缺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