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研究生的“超薄切片法”教学
1
作者
柳息洪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94-76,共2页
关键词
研究生
超薄
切片
法
超薄切片技术
电镜
技术
实验课教学
实际工作能力
开发新
技术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果
学位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兔视网膜透射电镜灌流固定样品制备技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尹丽颖
边晓燕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6-436,共1页
关键词
透射电镜
样品制备
技术
视网膜
灌流
家兔
超薄切片技术
细胞超微结构
生物学
技术
制样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强毒在人工感染鸭体内形态结构和发生学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袁桂萍
程安春
+10 位作者
汪铭书
周毅
刘菲
韩晓英
郭宇飞
廖永洪
徐超
文明
贾仁勇
周伟光
陈孝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6-491,共6页
为研究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强毒株在感染鸭体内的分布和形态学发生规律,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人工感染DEV的成年鸭各组织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感染后12 h在脾脏和法氏囊首先观察到少量的DEV出现,24 h后在脾、胸腺和法氏...
为研究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强毒株在感染鸭体内的分布和形态学发生规律,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人工感染DEV的成年鸭各组织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感染后12 h在脾脏和法氏囊首先观察到少量的DEV出现,24 h后在脾、胸腺和法氏囊以及死亡鸭的肝、肠和胰中均观察到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及其核衣壳形态的DEV。DEV病毒核衣壳有空心型、致密核心型、双环型和内壁附有颗粒型4 种形态,存在胞核和胞浆两种装配方式。病毒成熟有两种方式:一为细胞核内核衣壳在核内获得皮层,通过核内膜获得囊膜成为成熟病毒;二为核内核衣壳通过内外核膜进入胞浆,核内和胞浆内的核衣壳在细胞浆中获得皮层,然后在各种质膜上获得囊膜,最后成熟病毒通过细胞破裂或其他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伴随着病毒的复制、装配和成熟,细胞中出现多种核内和胞浆包涵体、核内致密颗粒、核内微管和中空短管、胞浆电子致密小体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
人工感染
电镜观察
形态结构
体内
发生学
超薄切片技术
核衣壳
发生规律
组织器官
透射电镜
病毒粒子
装配方式
致密颗粒
法氏囊
胞浆
成熟
形态学
强毒株
成年鸭
致密核
颗粒型
细胞核
细胞外
包涵体
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庚型肝炎病人肝穿组织中发现具有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病毒形态特征的病毒颗粒
4
作者
乐美兆
隋云华
+2 位作者
许家璋
杨志国
宋小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应用常规超薄切片技术 ,对单纯 HGV感染患者的肝穿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肝细胞胞浆内高尔基囊泡增生、扩张 ,在扩张的囊泡中见到呈芽生性生长和成熟的病毒颗粒。成熟病毒具有双层脂质包膜及表面穗状微突 ,核心为微细点丝状 ,直径约 70...
应用常规超薄切片技术 ,对单纯 HGV感染患者的肝穿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肝细胞胞浆内高尔基囊泡增生、扩张 ,在扩张的囊泡中见到呈芽生性生长和成熟的病毒颗粒。成熟病毒具有双层脂质包膜及表面穗状微突 ,核心为微细点丝状 ,直径约 70~ 12 0 nm。根据其形态学及形态发生特征 ,可以认为 HGV有可能属布尼安病毒科 ( Bunyaviridae)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布尼安病毒科
肝穿组织
透射电镜
超薄切片技术
HG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铝阳极化皮膜之显微组织与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张仍奎
廖启民
+1 位作者
陈志雄
蔡文达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利用超薄切片技术(ultramicrotomy)制作铝阳极化成箔之横截面切片,于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下对氧化铝介电皮膜厚度,型态,成份与微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探讨其与皮膜电化学特性表现之关联性.于85℃己二酸铵水溶液中进行铝阳极化成处...
利用超薄切片技术(ultramicrotomy)制作铝阳极化成箔之横截面切片,于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下对氧化铝介电皮膜厚度,型态,成份与微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探讨其与皮膜电化学特性表现之关联性.于85℃己二酸铵水溶液中进行铝阳极化成处理.当电压低于100V时,所成长之介电层为非晶质氧化铝皮膜,其电阻值随化成电压升高而增加,但介电常数不受化成电压之影响.当化成电压超过100V时,结晶状的γ′_Al2O3开始出现,且其产生的量随电压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结晶化的过程造成皮膜中缺陷与裂缝产生,以致皮膜电阻逐渐降低,但平均介电常数却有明显随皮膜中γ′_Al2O3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化成电压达到200V时,介电皮膜之结构明显可分为两层,包括内层非晶质氧化铝与外层结晶性γ′_Al2O3;其电化学交流阻抗行为亦显示界面双电容组件特性,结晶性γ′_Al2O3层的电阻较低,但比非晶质氧化铝层具较高电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阳极化皮膜
显微组织
电化学
超薄切片技术
穿透式电子显微镜
铝电解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研究生的“超薄切片法”教学
1
作者
柳息洪
出处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94-76,共2页
关键词
研究生
超薄
切片
法
超薄切片技术
电镜
技术
实验课教学
实际工作能力
开发新
技术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果
学位论文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兔视网膜透射电镜灌流固定样品制备技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尹丽颖
边晓燕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测试中心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6-436,共1页
关键词
透射电镜
样品制备
技术
视网膜
灌流
家兔
超薄切片技术
细胞超微结构
生物学
技术
制样
技术
分类号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强毒在人工感染鸭体内形态结构和发生学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袁桂萍
程安春
汪铭书
周毅
刘菲
韩晓英
郭宇飞
廖永洪
徐超
文明
贾仁勇
周伟光
陈孝跃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6-491,共6页
基金
四川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后续资助项目(03ZQ026 028)
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项目(SZD0418)
文摘
为研究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CH强毒株在感染鸭体内的分布和形态学发生规律,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人工感染DEV的成年鸭各组织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感染后12 h在脾脏和法氏囊首先观察到少量的DEV出现,24 h后在脾、胸腺和法氏囊以及死亡鸭的肝、肠和胰中均观察到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及其核衣壳形态的DEV。DEV病毒核衣壳有空心型、致密核心型、双环型和内壁附有颗粒型4 种形态,存在胞核和胞浆两种装配方式。病毒成熟有两种方式:一为细胞核内核衣壳在核内获得皮层,通过核内膜获得囊膜成为成熟病毒;二为核内核衣壳通过内外核膜进入胞浆,核内和胞浆内的核衣壳在细胞浆中获得皮层,然后在各种质膜上获得囊膜,最后成熟病毒通过细胞破裂或其他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伴随着病毒的复制、装配和成熟,细胞中出现多种核内和胞浆包涵体、核内致密颗粒、核内微管和中空短管、胞浆电子致密小体等结构。
关键词
病毒性肠炎
人工感染
电镜观察
形态结构
体内
发生学
超薄切片技术
核衣壳
发生规律
组织器官
透射电镜
病毒粒子
装配方式
致密颗粒
法氏囊
胞浆
成熟
形态学
强毒株
成年鸭
致密核
颗粒型
细胞核
细胞外
包涵体
皮层
Keywords
duck enteritis virus
artificial infection
morphogenesis
分类号
S858.3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庚型肝炎病人肝穿组织中发现具有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病毒形态特征的病毒颗粒
4
作者
乐美兆
隋云华
许家璋
杨志国
宋小明
机构
南京八一医院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文摘
应用常规超薄切片技术 ,对单纯 HGV感染患者的肝穿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肝细胞胞浆内高尔基囊泡增生、扩张 ,在扩张的囊泡中见到呈芽生性生长和成熟的病毒颗粒。成熟病毒具有双层脂质包膜及表面穗状微突 ,核心为微细点丝状 ,直径约 70~ 12 0 nm。根据其形态学及形态发生特征 ,可以认为 HGV有可能属布尼安病毒科 ( Bunyaviridae)成员。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布尼安病毒科
肝穿组织
透射电镜
超薄切片技术
HGV
Keywords
hepatitis G virus
family Bunyaviridae
分类号
R512.6 [医药卫生—内科学]
R737.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铝阳极化皮膜之显微组织与电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张仍奎
廖启民
陈志雄
蔡文达
机构
成功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系
中国钢铁公司新材料研究发展处
出处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文摘
利用超薄切片技术(ultramicrotomy)制作铝阳极化成箔之横截面切片,于穿透式电子显微镜(TEM)下对氧化铝介电皮膜厚度,型态,成份与微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探讨其与皮膜电化学特性表现之关联性.于85℃己二酸铵水溶液中进行铝阳极化成处理.当电压低于100V时,所成长之介电层为非晶质氧化铝皮膜,其电阻值随化成电压升高而增加,但介电常数不受化成电压之影响.当化成电压超过100V时,结晶状的γ′_Al2O3开始出现,且其产生的量随电压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结晶化的过程造成皮膜中缺陷与裂缝产生,以致皮膜电阻逐渐降低,但平均介电常数却有明显随皮膜中γ′_Al2O3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化成电压达到200V时,介电皮膜之结构明显可分为两层,包括内层非晶质氧化铝与外层结晶性γ′_Al2O3;其电化学交流阻抗行为亦显示界面双电容组件特性,结晶性γ′_Al2O3层的电阻较低,但比非晶质氧化铝层具较高电容值.
关键词
铝阳极化皮膜
显微组织
电化学
超薄切片技术
穿透式电子显微镜
铝电解电容器
Keywords
Anodization, Dielectric oxide film, Ultramicrotomy, TEM
分类号
TM535 [电气工程—电器]
O646.5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研究生的“超薄切片法”教学
柳息洪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兔视网膜透射电镜灌流固定样品制备技术
尹丽颖
边晓燕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强毒在人工感染鸭体内形态结构和发生学的电镜观察
袁桂萍
程安春
汪铭书
周毅
刘菲
韩晓英
郭宇飞
廖永洪
徐超
文明
贾仁勇
周伟光
陈孝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庚型肝炎病人肝穿组织中发现具有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idae)病毒形态特征的病毒颗粒
乐美兆
隋云华
许家璋
杨志国
宋小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铝阳极化皮膜之显微组织与电化学特性研究
张仍奎
廖启民
陈志雄
蔡文达
《电化学》
CAS
CSCD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