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软处理对涤纶/锦纶6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凡 钱晓明 +2 位作者 赵宝宝 钱幺 朵永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4种不同的柔软处理方法,即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和化学碱减量法处理涤纶/锦纶6非织造布。研究了不同的柔软处理工艺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为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采用4种不同的柔软处理方法,即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和化学碱减量法处理涤纶/锦纶6非织造布。研究了不同的柔软处理工艺对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水洗、烷基季铵盐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柔软处理使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折痕回复性、抗弯曲性、悬垂性、柔软性能均得到提高,断裂强力略有下降,撕裂强力提高;经化学碱减量柔软处理的非织造布柔软性能较好,但是力学性能较差。对比经4种不同的柔软工艺处理的非织造布性能可知,经有机硅柔软剂处理的中空桔瓣型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锦纶6超细纤维 柔软处理 中空桔瓣型 非织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染料组合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的染色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军玲 张维 范雅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1,共5页
针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在染色时不易染得深浓色以及深浓色牢度差的问题,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染料组合对其进行染色的优缺点。分别使用分散—活性染料、分散—直接染料、分散—酸性染料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进行染色。结... 针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在染色时不易染得深浓色以及深浓色牢度差的问题,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染料组合对其进行染色的优缺点。分别使用分散—活性染料、分散—直接染料、分散—酸性染料对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对染色深度要求较高但是对染色牢度要求不高的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可以选择使用分散/直接或分散/酸性染料染色。使用分散—活性染料染色可以使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织物获得深浓色泽的同时还能有较好的染色牢度,染料用量12%(owf)时,主要色牢度(耐水洗,耐摩擦)仍能达到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锦纶复合超细纤维 染色工艺 K/S值 染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涤纶纤维仿真丝绸织物精练与松弛工艺
3
作者 郭雅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5-57,共3页
本文比较了超细纤维与普旦纤维的热收缩性能,探讨了不同的精练与松弛加工方式对产品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 超细涤纶纤维 仿丝织物 精练 松弛 染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超细纤维染色工艺中的助剂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荣圻 《印染》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4-37,共4页
涤纶超细纤维染色时存在匀染性、染深性和牢度三个问题,助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就涤纶超细纤维染色助剂的品种、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讨论,以利这些助剂的开发与使用。
关键词 染色剂 超细纤维 涤纶超细纤维 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涤纶针织物SE型分散染料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宏 许瑞超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5-98,共4页
超细涤纶纤维通常具有显色性低、染色牢度差、提升性较高和上染速率快等特点 ,因此适合于超细纤维染色的分散染料 ,应具有颜色强度高、染色牢度高、移染性好、提升性好、匀染性好及相容性好的特点。经过试验 ,SE型分散染料符合要求。文... 超细涤纶纤维通常具有显色性低、染色牢度差、提升性较高和上染速率快等特点 ,因此适合于超细纤维染色的分散染料 ,应具有颜色强度高、染色牢度高、移染性好、提升性好、匀染性好及相容性好的特点。经过试验 ,SE型分散染料符合要求。文中介绍了pH、时间、浴比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染色工艺配方为 :消泡剂 0 .2 5 % ,匀染剂SS - 972 .5 % ,防皱剂 1% ,扩散剂NNO0 .5 % ,分散红SE -GFL 0 .0 4 % ,pH值为 5 ,染色温度为 12 5~ 130℃ ,保温 4 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涤纶纤维 针织物 分散染料 染色工艺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超细摇粒绒编织工艺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夏风林 陈展云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涤纶超细纤维 摇粒绒 针织 编织工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纤维毛巾织物的结构和吸水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丽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0,共2页
对超细涤纶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测试并比较了超细纤维毛巾和纯棉割绒毛巾织物的结构、吸水性和沉降时间,结果表明:超细纤维毛巾的吸水性好,沉降时间短,手感柔软。
关键词 毛巾织物 吸水性 超细涤纶纤维 超细纤维 沉降时间 微观结构 手感柔软 割绒 纯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湿排汗海岛型涤纶超细经编雕花绒染整工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超 呼凤新 朱家兴 《针织工业》 2015年第10期48-50,共3页
阐述了海岛型涤纶超细经编雕花绒开发过程中,染色、烘干、印花、起绒、定形等加工工艺,重点介绍了通过碱减量整理和吸湿快干整理剂整理赋予海岛型涤纶超细经编雕花绒吸湿排汗的性能。并对整理后织物进行吸水性和扩散性测试。结果表明,... 阐述了海岛型涤纶超细经编雕花绒开发过程中,染色、烘干、印花、起绒、定形等加工工艺,重点介绍了通过碱减量整理和吸湿快干整理剂整理赋予海岛型涤纶超细经编雕花绒吸湿排汗的性能。并对整理后织物进行吸水性和扩散性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碱减量整理和吸湿快干整理剂整理以及对各工艺重要参数的控制,海岛型涤纶超细经编雕花绒获得了较好的吸湿排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型涤纶超细纤维 吸湿排汗 染整工艺 碱减量整理 吸湿快干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纤维仿桃皮绒织物生产实践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有成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25,共2页
介绍了海岛型超细涤纶纤维仿桃皮绒织物染整工艺 ,重点分析前处理、染色等关键加工工序 。
关键词 海岛型超细涤纶纤维 仿桃皮绒织物 染整工艺 前处理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点阵双面织物的结构与湿热管理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美彤 董智佳 +1 位作者 丛洪莲 丁玉琴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4,共8页
为探究凹凸点阵双面针织物连接点数量、结构与分布对织物单向导湿能力的影响,以差动毛细效应为原理,选用了55.5 dtex(24 f)普通涤纶与93.3 dtex(384 f)超细涤纶为原料,设计了4种不同工艺的凹凸点阵双面织物,其中在工艺1和工艺2的成圈连... 为探究凹凸点阵双面针织物连接点数量、结构与分布对织物单向导湿能力的影响,以差动毛细效应为原理,选用了55.5 dtex(24 f)普通涤纶与93.3 dtex(384 f)超细涤纶为原料,设计了4种不同工艺的凹凸点阵双面织物,其中在工艺1和工艺2的成圈连接点处将55.5 dtex(24 f)涤纶替换为33.3 dtex(12 f)涤纶,共得到6款具有湿热管理功能的织物。对织物透湿性、透气率、液态水分管理能力、滴水扩散面积、蒸发速率、保温率等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双面织物组织结构中的连接点较少且分布均匀时,织物滴水扩散面积变化较大,其单向导湿性能较好;当以连续集圈作为连接点时,圈柱纱段长、纱线堆积会导致织物透湿性、透气性下降;33.3 dtex(12 f)涤纶使织物网眼明显,有利于提高织物的透湿性、透气性及速干性;较薄的织物保温率较低,有利于散热。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织物进行综合评价,在单位循环下,当织物轻薄且组织以集圈为主要连接点较少时,具有较好的湿热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导湿 双面针织物 热湿舒适 超细纤维涤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与答
11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涤纶超细纤维 磨毛织物 染色 折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服的发展
12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60,共1页
运动服装的首要指标是水分在面料中的传输,这主要依靠毛细管效应。纤维直径越小,表面能越大,毛效越强,吸湿性好,适于制作运动服装。其次是水分管理,采用聚酰胺或涤纶超细纤维等合成纤维制作的运动服装可满足吸湿快干需求。
关键词 运动服装 涤纶超细纤维 水分管理 毛细管效应 纤维直径 吸湿快干 合成纤维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动态
13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53-53,共1页
国务院:八项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纺织业中西部投资快于东部地区;2013年我国将需涤纶超细纤维用分散染料1.5万t;
关键词 行业动态 涤纶超细纤维 气候变化 东部地区 分散染料 国务院 中西部 纺织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