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质碳酸钙超细深加工技术与系列产品开发 被引量:5
1
作者 蒋军华 陈小英 《无机盐工业》 CAS 1998年第1期25-26,共2页
对重质碳酸钙深加工技术与系列产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现有典型万t级重质碳酸钙加工厂的工艺流程、产品质量、设备选型与投资等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重质碳酸钙 碳酸钙 深加工 超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碎技术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金龙 孙远明 卢迪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4-86,共3页
首先分析了生物材料超细粉碎的特点及其意义,进而重点介绍了超细粉碎技术在植物、动物等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关键词 超细粉碎技术 生物材料 应用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超细煤粉再燃技术 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被引量:38
3
作者 吴少华 刘辉 +2 位作者 姜秀民 邱朋华 秦裕琨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超细煤粉再燃,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是将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解决常规粒度煤粉再燃未完全燃烧损失较大、氮氧化物还原率低的问题。该技术符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低氮氧化物排放技... 采用超细煤粉再燃,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是将超细煤粉作为再燃燃料,解决常规粒度煤粉再燃未完全燃烧损失较大、氮氧化物还原率低的问题。该技术符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初始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低氮氧化物排放技术。介绍再燃低氮氧化物技术及其影响因素,提出该技术工程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 超细煤粉再燃技术 氮氧化物排 大气污染 火力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超细粉碎技术之浅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纯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中药制剂 超细粉碎技术 中药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超细粉体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长洲 郭用庄 冯艳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近几年来,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行业中的研究应用已形成跨学科、多行业的协作,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继续深入地开展研究和推广应用还有若干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中药 超细粉体技术 有效成分 提取 饮片 粉碎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再燃技术在W火焰锅炉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家宝 陈楠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49,共3页
以某300 MW燃烧无烟煤发电厂燃烧系统为例,介绍超细粉再燃技术原理,W火焰锅炉超细粉再燃技术特点,超细粉再燃技术优点和应用。采用超细粉再燃技术使低挥发分无烟煤尽快着火和稳定燃烧,有利于无烟煤充分燃尽,提高锅炉效率,同时超细粉再... 以某300 MW燃烧无烟煤发电厂燃烧系统为例,介绍超细粉再燃技术原理,W火焰锅炉超细粉再燃技术特点,超细粉再燃技术优点和应用。采用超细粉再燃技术使低挥发分无烟煤尽快着火和稳定燃烧,有利于无烟煤充分燃尽,提高锅炉效率,同时超细粉再燃技术在不降低原有燃烧效率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通过此实例不断总结和完善,提高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燃用无烟煤面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W火焰锅炉 超细粉再燃技术 低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与难溶药物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颖 陈世玲 +1 位作者 盖国胜 张兰英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2001年第2期9-11,共3页
近代工业技术与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对药物某些剂型和改变药物在药剂中存在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粉体微细化技术正好适宜这一新的工艺要求。本文就难溶药物与中草药微细化技术作出探索性研究。通过对颗粒微细化和生物利用度、有机... 近代工业技术与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对药物某些剂型和改变药物在药剂中存在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粉体微细化技术正好适宜这一新的工艺要求。本文就难溶药物与中草药微细化技术作出探索性研究。通过对颗粒微细化和生物利用度、有机难溶药物的高频冲击研磨粉碎、微细化的适度程度的讨论,以部分中草药为实例,探索在微细化过程中的试验机理,得出超细粉碎技术在中草药难溶药物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溶药物 中草药 对药 医药科学 改变 生物利用度 剂型 超细粉碎技术 微细化 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碎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宋亚英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超细粉碎技术 渔业生产 应用 粉碎工艺 粉碎设备 水产饲料 水产品深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大力开发农副产品超细粉碎深加工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明 姚捷 王利玲 《安徽农学通报》 1996年第3期13-13,共1页
应大力开发农副产品超细粉碎深加工技术丁明,姚捷,王利玲(合肥联合大学化工系,合肥230022)(安徽省农业厅)(阜阳市棉种场)当前,在众多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中,新兴的超细粉碎加工技术可谓是一支独秀。由于该技术适应范围... 应大力开发农副产品超细粉碎深加工技术丁明,姚捷,王利玲(合肥联合大学化工系,合肥230022)(安徽省农业厅)(阜阳市棉种场)当前,在众多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中,新兴的超细粉碎加工技术可谓是一支独秀。由于该技术适应范围广、操作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碎技术 农副产品深加工 深加工技术 有效成份 合肥联合大学 营养成份 花粉破壁 真空干燥 粉碎过程 效益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干燥超细粉体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企达 《农产品加工》 2008年第8期35-36,共2页
最早对冻干超细粉体的研究是从陶瓷工业的烧结高纯度超细粉料、化学工业的催化剂、电子工业的磁记录材料等发展起来的。经过各国科技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目前该技术已在冶金、能源、材料、化工、电子、医药、食品、轻工、农业、国防、核... 最早对冻干超细粉体的研究是从陶瓷工业的烧结高纯度超细粉料、化学工业的催化剂、电子工业的磁记录材料等发展起来的。经过各国科技工作者多年的努力,目前该技术已在冶金、能源、材料、化工、电子、医药、食品、轻工、农业、国防、核技术、航空航天、环境和信息等诸多领域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近年来在生物医药、中药、食品与保健食品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更令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体技术 冷冻干燥 应用 磁记录材料 农产品深加工 保健食品 电子工业 生物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体技术对二妙丸体内吸收、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芳 郭立玮 +1 位作者 袁红宇 金万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细粉体技术对二妙丸中指标成分小檗碱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服用普通粉或超细粉二妙丸后的家兔血浆和小鼠组织中小檗碱的浓度 ,并用 3P97软件计算相应药动学参数。结果家兔分别给药 2... 目的 探讨超细粉体技术对二妙丸中指标成分小檗碱在动物体内吸收、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服用普通粉或超细粉二妙丸后的家兔血浆和小鼠组织中小檗碱的浓度 ,并用 3P97软件计算相应药动学参数。结果家兔分别给药 2种二妙丸后 ,药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 ,主要参数普通二妙丸组为 :t1/ 2 (Ka) =0 .5 6 6 9h ,C(max)=187.72 6 9ng/mL ,T(peak) =1.4 185h ,AUC =6 897.870 1(ng/mL)·h ;超细粉二妙丸组为 :t1/ 2 (Ka) =0 .5 0 2 3h ,C(max) =2 5 1.6 2 0 8ng/mL ,T(peak) =1.0 70 1h ,AUC =5 4 33.6 2 0 6 (ng/mL)·h。小檗碱在小鼠体内各脏器中分布 ,超细粉组均高于普通粉组。结论 经超细粉碎技术处理的二妙丸在体内吸收、分布明显优于普通二妙丸 ,消除也较普通二妙丸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体技术 二妙丸 药物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体技术对当归及其制剂溶出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晓燕 袁红宇 +1 位作者 郭立玮 马宏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为了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当归及其制剂溶出度和溶出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粒径当归及其制剂溶出液中特征峰的吸收度 ,通过威布尔分布函数求出相应的溶出速率参数。结果 当归超细粉及其制剂的溶出速率参数T... 目的 为了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当归及其制剂溶出度和溶出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粒径当归及其制剂溶出液中特征峰的吸收度 ,通过威布尔分布函数求出相应的溶出速率参数。结果 当归超细粉及其制剂的溶出速率参数T50 、Td分别为 12 9.3、2 15 .7min和 139.5、2 2 1.1min ;当归普通粉及其制剂T50 、Td分别为 179.5、30 4 .7min和 2 0 8.0、32 8.7min。结论 当归超细粉及其制剂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均优于普通粉及其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体技术 超细粉体 当归 微丸 溶出速率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3
作者 张素霞 《农产品加工》 2009年第4期58-59,共2页
超细粉碎技术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文章综述了超细粉碎技术在农产品深加工、中药制剂和非金属矿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超细粉碎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更好地推动我国超细粉碎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 超细粉碎技术 应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磨技术在铜金精矿湿法综合回收铜金硫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文波 董常平 +1 位作者 陈庆根 李晓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67-70,共4页
对于某矿山浮选产出的铜金精矿,由于铜的影响及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物质对金的包裹作用的影响,直接氰化浸出的金、铜回收率均很低,虽然采用火法工艺处理该类精矿可较好地解决金、铜回收率低的问题,但是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重点对铜金精矿... 对于某矿山浮选产出的铜金精矿,由于铜的影响及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物质对金的包裹作用的影响,直接氰化浸出的金、铜回收率均很低,虽然采用火法工艺处理该类精矿可较好地解决金、铜回收率低的问题,但是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重点对铜金精矿超细磨—热压浸出—萃取—电积提取铜、浸出渣硫代硫酸钠法提取金和煤油溶解回收单质硫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综合回收工艺之后,铜、金和单质硫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5%、98%和99%,具有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高且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技术 热压浸出 湿法冶金 铜金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干燥超细粉体技术的发展与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润平 《农产品加工》 2008年第8期33-34,共2页
冷冻干燥超细粉体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基于冷冻干燥技术与超细粉体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近20年来发展迅速,在高科技、近代医药、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关键词 超细粉体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粉末技术 工农业生产 高新技术 跨学科 高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萌育与超细粉碎技术在糯玉米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项目通过专家鉴定
16
作者 皖言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2期68-68,共1页
由济南大学教授张炳文完成的生物萌育与超细粉碎技术在糯玉米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项目通过济南市科技部门组织的鉴定。该课题利用生物萌育、高频超细粉碎技术对糯玉米粉的溶解度、高温持水力、酶解率、糊化液的凝沉性、冻融性等加工性能及... 由济南大学教授张炳文完成的生物萌育与超细粉碎技术在糯玉米资源开发中的应用项目通过济南市科技部门组织的鉴定。该课题利用生物萌育、高频超细粉碎技术对糯玉米粉的溶解度、高温持水力、酶解率、糊化液的凝沉性、冻融性等加工性能及影响规律进行研究.为糯玉米的精深加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并将矿物质的生物富集,糯玉米的生物萌育与变频超细粉碎工艺科学地融入糯玉米深加工中。该课题不仅研制出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特色营养型糯玉米食品.还将大大提高糯玉米深加工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碎技术 生物富集 专家鉴定 资源开发 糯玉米 应用 玉米深加工 超细粉碎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超细粉碎技术
17
《农产品加工》 2011年第4期57-57,共1页
该技术采用流化床气流粉碎磨,可强化对韧性物料超细粉碎效果,采用后倾式叶片,使分级涡轮适应低比重中药材粉料的超细分级;系统还采用防静电结构和防爆设计,能有效保证中药材超细化效果,实现超细粉免煎中药。该技术具有全组分入药... 该技术采用流化床气流粉碎磨,可强化对韧性物料超细粉碎效果,采用后倾式叶片,使分级涡轮适应低比重中药材粉料的超细分级;系统还采用防静电结构和防爆设计,能有效保证中药材超细化效果,实现超细粉免煎中药。该技术具有全组分入药、成本低、易推广、节约资源等特点,对珍贵药材及药效成分不明确的药材更有意义。由于超细颗粒表面能极高,不加(或少加)辅料即可造粒,其缓解剂也可由一定粒度的短纤维充当,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服用量少等优势,可应用于相关企业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碎技术 中药材 防静电结构 粉碎效果 超细分级 防爆设计 细化效果 节约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红牛鲜骨粉生产及在方便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宾 周先玉 +2 位作者 王志宏 李力夫 赵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39,共3页
超细粉体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红牛鲜骨加工应用的难题 ,由此开发出的红牛鲜骨粉具有全营养价值 。
关键词 超细粉体技术 红牛鲜骨粉 方便面 营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9
作者 曹征良 李伟文 陈玉伦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阐述具有火山灰特性的偏高岭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机理,及其对混凝土微观和宏观性能的改善;介绍国内外偏高岭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偏高岭土 混凝土 超细技术 火山灰活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纳米制剂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年平 武培怡 陶建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4期52-55,共4页
纳米技术为我们研究现代中药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讨论纳米技术对中药制剂性能的改善及提升、中药纳米化方法及纳米递药系统研究等,对中药纳米制剂研究开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药制剂 纳米技术 纳米递药系统 药理 超细粉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