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力训练及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肌肉活性和力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井兰香 刘宇 田石榴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3,126,共5页
目的:观察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后下肢肌肉力量变化,比较肌肉激活模式的不同。方法:将16名男性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8周下肢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采用3-D测力台测试训练前、后最大随意收缩值,用表面肌电记录训练... 目的:观察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后下肢肌肉力量变化,比较肌肉激活模式的不同。方法:将16名男性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8周下肢阻力训练和超等长阻力训练。采用3-D测力台测试训练前、后最大随意收缩值,用表面肌电记录训练前、后6次重复训练动作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头、股直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的激活信号,计算积分肌电值和髋、膝、踝关节周围拮抗肌共激活。结果:两组下肢肌肉力量均显著提高,阻力训练组效果较明显。超等长阻力训练组肌肉活性显著高于阻力训练组。训练后超等长阻力训练组肌肉活性出现适应性变化,髋、踝关节拮抗肌共激活显著升高,膝关节拮抗肌共激活训练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阻力训练组训练前、后肌肉活性及拮抗肌共激活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超等长阻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肌肉间协调性,可以优化肌肉动作的运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训练 超等长阻力训练 肌肉力量 肌肉活性 拮抗肌共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各关节角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井兰香 刘宇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144,共5页
为测试超等长阻力训练前后原地垂直纵跳动作下肢各关节角速度及角加速度,计算下肢各关节角刚度,观察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各关节角动力学的影响。将1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超等长阻力训练组和常规训练对照组。采用VICON和三维... 为测试超等长阻力训练前后原地垂直纵跳动作下肢各关节角速度及角加速度,计算下肢各关节角刚度,观察超等长阻力训练对下肢各关节角动力学的影响。将16名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成超等长阻力训练组和常规训练对照组。采用VICON和三维测力台采集每个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计算下肢各关节角速度及角加速度,并经逆动力学方法计算下肢净关节力矩。结果可见,超等长阻力训练组髋、踝关节角速度和角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角速度及角刚度两组没有明显差异;超等长阻力训练组髋、膝、踝关节角加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超等长阻力训练可降低拉长-缩短周期支撑时间、缩短摊还期、增强肌肉-肌腱复合体能量转换能力、提高下肢肌肉爆发力。适于需要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及爆发力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超等长阻力训练 关节角速度 关节角加速度 关节角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超等长阻力训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毅 刘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5,74,共5页
通过在现有的重量训练器材上加装位移传感器,并研发相应的数据实时采集与诊断分析系统,以监测训练过程中力量、位移、速度、功率等参数,实时反馈给使用者,为实时监控和评价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和强度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了超等长阻力训练... 通过在现有的重量训练器材上加装位移传感器,并研发相应的数据实时采集与诊断分析系统,以监测训练过程中力量、位移、速度、功率等参数,实时反馈给使用者,为实时监控和评价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和强度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了超等长阻力训练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超等长阻力训练 传感器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等长阻力训练对足踝屈肌肌构筑学及生物力学特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井兰香 赵延治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7,共10页
目的:探讨超等长阻力训练对足踝屈肌横截面积、体积、羽状角等的影响,观察足底肌力迁移和跖屈肌三元素应变、刚度、做功等的变化,为深入理解训练引起肌-腱复合体构筑和生物力学特征变化的机制及意义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18名健康男性... 目的:探讨超等长阻力训练对足踝屈肌横截面积、体积、羽状角等的影响,观察足底肌力迁移和跖屈肌三元素应变、刚度、做功等的变化,为深入理解训练引起肌-腱复合体构筑和生物力学特征变化的机制及意义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18名健康男性青年高级花样跳绳运动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跖、趾屈肌超等长阻力训练。于训练前、后对小腿三头肌、跟腱和足底固有肌做影像学测量,计算肌纤维厚度、横截面积、体积等;测试趾屈肌力,计算肌力增加率及肌力/横截面积比值;测试踝单关节活动和下肢多关节活动运动学、动力学及小腿三头肌影像学,计算腓肠肌外侧头各弹性元成分的应变、刚度、做功等参数。结果:训练后实验组小腿三头肌厚度、羽状角和足底固有肌横截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跟腱横截面积没有明显变化(P>0.05);2~5趾屈力增加率明显大于1~5趾屈力增加率(P<0.01),2~5趾屈力/趾短屈肌横截面积的比值明显提高(P<0.05)。不同条件下腓肠肌外侧头肌-腱复合体各成分的被动刚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主动刚度均明显提高(P<0.05),以大负荷(P<0.01)和快速应变(P<0.01)时提高最显著。肌纤维拉长应变明显降低(P<0.05),大负荷时降低最显著(P<0.05)。腱膜应变和滞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肌腱拉长速度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缩短速度明显升高(P<0.05),弹性回缩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超等长阻力训练能优化肌-腱复合体的构筑,较小的肌纤维体积增加即可获得较大的力量增幅;能增强支撑后期推进力,并稳固内侧纵弓;能增加肌-腱复合体的弹性,对大负荷和快速拉长-缩短周期运动表现更加有利。超等长阻力训练具有易化肌-腱复合体能量吸收和促进能量快速转化的双效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等长阻力训练 肌-腱复合体 肌构筑 刚度 做功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