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稳定理论的自适应控制在单相有源滤波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徐长波 鲁伟 李春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3-167,共5页
为了降低滤波参数对单相有源滤波器(APF)的补偿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超稳定理论的模型跟随控制策略。首先对非线性APF模型线性化,并把线性化后的模型等价由前向回路和反馈回路构成,根据超稳定性理论,反馈回路满足波波夫积分不等式,前... 为了降低滤波参数对单相有源滤波器(APF)的补偿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超稳定理论的模型跟随控制策略。首先对非线性APF模型线性化,并把线性化后的模型等价由前向回路和反馈回路构成,根据超稳定性理论,反馈回路满足波波夫积分不等式,前向回路的传递函数严格正实,由此设计自适应模型跟随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较PI控制的补偿效果更好,不仅可以有效消除电网谐波电流,而且具有更强的参数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滤波器 模型跟随 超稳定理论 波波夫积分不等式 严格正实 自适应控制系统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滞不确定过程对象参考自适应时滞补偿器——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的参数自适应律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鲁照权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2-806,共5页
给出了大时滞不确定过程的一种新型描述方式.提出了采用一族模型拟合大时滞不确定过程的对象参考参数自适应时滞补偿器.以大时滞不确定被控过程为参考对象,给出了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综合自适应律的方法.自适应律使时滞补偿器的参数逐... 给出了大时滞不确定过程的一种新型描述方式.提出了采用一族模型拟合大时滞不确定过程的对象参考参数自适应时滞补偿器.以大时滞不确定被控过程为参考对象,给出了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综合自适应律的方法.自适应律使时滞补偿器的参数逐渐逼近被控过程的参数,从而克服了Smith预估补偿器对模型偏差的敏感问题,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扰动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参数自适应时滞补偿器对大时滞不确定过程及复杂高阶过程均有良好的自适应跟踪及预估补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描述方式 大时滞 不确定过程 参数自适应 时滞补偿器 Popov超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稳定理论设计的控制系统及其仿真
3
作者 张颖霞 杨宜民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20期29-31,37,共4页
本文针对一类实际工业受控对象的增益呈现缓时变的情况 ,采用了一种基于超稳定理论设计的自适应控制方案。通过对其在 Matlab之 Simulink中进行仿真 ,结果表明此方案可有效地抑制缓时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超稳定理论设计 模型参考自适应 仿真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的非线性电液伺服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建均 吴振顺 +1 位作者 岳东海 王贤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由于电液伺服系统死区非线性的存在,在正弦信号输入时,系统输出中存在高次谐波,使系统输出信号严重失真,对系统性能分析造成影响。本文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设计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系统,能消除死区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其稳定... 由于电液伺服系统死区非线性的存在,在正弦信号输入时,系统输出中存在高次谐波,使系统输出信号严重失真,对系统性能分析造成影响。本文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设计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系统,能消除死区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其稳定性分析显示,它能使跟踪误差迅速消失。从仿真结果上看,它能有效跟踪参考模型输出,改善系统的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区 高次谐波 失真 Popov超稳定理论 MR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参考自适应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在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中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付勋波 张雷 +1 位作者 胡书举 许洪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0-93,共4页
针对直驱风力发电系统(DDWPS)中测速码盘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控制方案。选择PMSG本身作为参考模型,电机的电流模型为可调模型,可调模型中的电流和转速量为待估计参数... 针对直驱风力发电系统(DDWPS)中测速码盘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控制方案。选择PMSG本身作为参考模型,电机的电流模型为可调模型,可调模型中的电流和转速量为待估计参数,根据利用Popov超稳定理论得到的自适应律实时地调节可调模型中的电流值,使其与电机定子的实际电流矢量误差收敛于零,同时使可调模型中的转速逼近实际值。利用估计到的转速进行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电流闭环矢量控制,电网侧采用PWM整流器的有源逆变工作方式实现直驱系统背靠背变流器的并网发电。给出了DDWPS背靠背变流器的详细控制框图。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基于MRAS的转速估计方法及DDWPS背靠背变流器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 无速度传感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永磁同步发电机 Popov超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贺艳晖 王跃 +2 位作者 吴金龙 胡维昊 王兆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8,44,共9页
为满足低压大功率输出的要求,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变流器并联技术相结合的拓扑结构。针对位置传感器故障率高、易受干扰等问题,在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 为满足低压大功率输出的要求,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变流器并联技术相结合的拓扑结构。针对位置传感器故障率高、易受干扰等问题,在风力发电机功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算法。根据矢量空间解耦原理建立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估计发电机转速,依据波波夫超稳定理论推导出自适应律,分析发电机参数变化对速度估计的影响。通过对电机定子直流励磁获得转子初始位置。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风力发电机可靠起动,有很好的速度跟踪性能和稳态精确度,使发电机能在额定风速下最大限度获取风能,并能稳定运行于恒速和恒功率区域,且对发电机参数变化不敏感,算法计算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风力发电系统 功率控制 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 矢量空间解耦 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波波夫超稳定理论 转子初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导弹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康长赓 陈光权 +2 位作者 刘新民 刘藻珍 李广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9,共4页
采用自适应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相结合的方案 ,用 Popov超稳定理论设计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MRAC)系统 ,给出数字仿真结果。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超稳定理论 参考模型 超高速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振顺 王贤成 +1 位作者 姚建均 岳东海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3-114,136,共3页
针对三阶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了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MRAC),并给出了理论分析、设计方法和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MRAC系统具有较好的静、动态性能,具备较强的跟随性。
关键词 Popov超稳定理论 MRAC 三阶电液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机组LPV模型参考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纯明 姚兴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8-622,628,共6页
为了减少大型风电机组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耦合影响和独立变桨带来的附加控制载荷,根据线性参数变化理论(LPV)对风电机组风能转换系统进行局部线性化,建立统一化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M... 为了减少大型风电机组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耦合影响和独立变桨带来的附加控制载荷,根据线性参数变化理论(LPV)对风电机组风能转换系统进行局部线性化,建立统一化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MRAC),以线性化后的LPV控制系统为被控对象建立参考模型,设计出高性能的独立变桨距自适应控制系统.采取波波夫(Popov)超稳定性分析法给出风电机组LPV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律,并对所设计的LPV模型参考自适应独立变桨距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LPV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能够适应机组参数在较大范围内的变化,能够实现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系统的整机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独立变桨距 线性参数变化理论 风能转换 线性化 LPV模型 自适应控制 波波夫超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阶无零点从模型取状态MRAC系统设计
10
作者 钱超 宋飞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42-1550,共9页
高相对阶(n~*≥3)从模型取状态MRACS(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System)设计由于引入了线性正反馈环节,应用于实际系统存在困难。以三阶无零点(n~*=3)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利用不同结构控制系统间的零状态等价关... 高相对阶(n~*≥3)从模型取状态MRACS(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System)设计由于引入了线性正反馈环节,应用于实际系统存在困难。以三阶无零点(n~*=3)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利用不同结构控制系统间的零状态等价关系设计三阶无零点从模型取状态MRACS控制器,该控制器除使用1个微分器外,其余全部由积分器实现,避免引入线性正反馈环节,易于在实际系统中应用。为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结合数字液压系统在Simulink中对该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控制精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阶 MRACS 模型取状态 三阶无零点 Popov超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卷绕系统的离散MRAS方法研究
11
作者 陈振翼 王慧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57,共7页
本文采用离散 MRAS 方法研究了工业卷绕系统的恒速控制问题。文中给出了离散 MRAS 的控制算法和系统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RAS 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参数时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能在线自整定控制器参... 本文采用离散 MRAS 方法研究了工业卷绕系统的恒速控制问题。文中给出了离散 MRAS 的控制算法和系统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RAS 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参数时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能在线自整定控制器参数。控制精度高,是一种较好的卷绕系统恒速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参考自适应 Popov 超稳定理论 卷绕系统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任意相对阶数从模型取状态MRAC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飞 王振臣 +1 位作者 柳晓菁 吴士昌 《控制工程》 CSCD 200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在被控对象是稳定的且参数的变化范围已知的假设条件下,给出一种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简单的任意相对阶数从模型取状态MRAC系统设计方法。从模型取状态,不仅解决了对象状态不能直接观测的问题,而且增加了抗噪声干扰的能力。控制器加入... 在被控对象是稳定的且参数的变化范围已知的假设条件下,给出一种基于Popov超稳定理论,简单的任意相对阶数从模型取状态MRAC系统设计方法。从模型取状态,不仅解决了对象状态不能直接观测的问题,而且增加了抗噪声干扰的能力。控制器加入线性前馈环节,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被控对象能很好地跟随参考模型的输出。由于构造的控制器结构比较简单,因此更容易实现,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相对阶数 MRAC系统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Popov超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控制在并联机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成刚 丁洪生 吴平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5-27,共3页
本文在分析了并联机床运动性和动力学基础上 ,运用具有比例微分前馈环节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设计方法 ,实现了对并联机床的动态控制。仿真结果表明 ,该控制方法具有滤波作用 ,能够很好的抵抗外界噪声 。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Popov超稳定理论 自适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模型部分极点作滤波器的MRACS结构与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初振友 吴士昌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2-29,共8页
本文给出的MRACS,其结构较之HangC C.和Tang H S·提出的新结构方案(1981)和吴士昌等三人提出改进的新结构方案(1985)更为简单,但在功能上是等价的。本系统不但少用了一组滤波器,而且省去了线性补偿器,从而略去了对线性补偿器系数... 本文给出的MRACS,其结构较之HangC C.和Tang H S·提出的新结构方案(1981)和吴士昌等三人提出改进的新结构方案(1985)更为简单,但在功能上是等价的。本系统不但少用了一组滤波器,而且省去了线性补偿器,从而略去了对线性补偿器系数的选取。基于波波夫超稳定理论,求出了保证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参数自适应律。仿真结果表明,跟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超稳定理论 MRACS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后对象的连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15
作者 初振友 吴士昌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47-54,共8页
本文基于MRAC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从模型取状态的滞后系统的MRAC方案。这种方法较之其它方案结构简单,且具有一定的抗输出端扰动的能力。仿真结果说明了系统结构是可行的。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滞后系统 超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AS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明 高金锁 唐朝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9期111-115,共5页
针对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中安装传感器带的高成本、体积增大、可靠性降低、易受环境干扰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MRAS)的转速和转子位置的估算方法。以PMSM本体作为参考模型,电机的定子电流作为可调模型,以超稳定性... 针对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中安装传感器带的高成本、体积增大、可靠性降低、易受环境干扰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MRAS)的转速和转子位置的估算方法。以PMSM本体作为参考模型,电机的定子电流作为可调模型,以超稳定性与正性动态系统理论(Popov)为基础,设计了自适应律PI调节器参数,达到了可调模型稳定追踪参考模型的目的,实现了无速度传感器的转速和转子位置的准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能在转速突变、负载转矩扰动的情况下,快速、准确估算转速和转子位置,具有较强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 超稳定与正性动态系统理论 无传感器 转速突变 负载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