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纳米银/聚多巴胺修饰的超疏水海绵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
20
1
作者
杨啸天
帅茜
+4 位作者
罗艳梅
董亦可
谭月明
陈波
马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6-732,共7页
受海洋贝类生物黏附蛋白的启发,在碱性环境下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性质,在聚氨酯海绵表面聚合活性聚多巴胺薄层,采用葡萄糖还原银离子进一步沉积微纳米银粒子构筑表面微纳结构,并水解聚二甲基硅氧烷前驱体对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制备出了接...
受海洋贝类生物黏附蛋白的启发,在碱性环境下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性质,在聚氨酯海绵表面聚合活性聚多巴胺薄层,采用葡萄糖还原银离子进一步沉积微纳米银粒子构筑表面微纳结构,并水解聚二甲基硅氧烷前驱体对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制备出了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表面。利用接触角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弥散X射线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改性海绵进行了表征,表明微纳米银粒子和硅甲基疏水基团被成功修饰到了海绵表面。改性海绵对有机溶剂和油类物质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吸收性。吸收的有机溶剂和油类物质的质量能够达到其自身质量的12倍以上。饱和吸收后的海绵仅通过物理挤压即可将吸收的物质回收并使海绵恢复弹性和吸附能力,得到再生。该研究为油水分离和废油回收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海绵
改性
海绵
聚多巴胺
微纳米银粒子
聚二甲基硅氧烷
油
水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疏水海绵和氧化硅的制备及复合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祝青
刘慧慧
+2 位作者
肖春
罗观
李尚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4-2079,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和十六烷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和缩聚反应为基础,通过一步法可制备两种不同形态的超疏水材料,即超疏水海绵和超疏水氧化硅粉末。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表征两种超疏水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官能团...
以正硅酸乙酯和十六烷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和缩聚反应为基础,通过一步法可制备两种不同形态的超疏水材料,即超疏水海绵和超疏水氧化硅粉末。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表征两种超疏水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官能团,分析了材料具有超疏水特性的原理,利用接触角(CA)表征了两种材料的特殊浸润性能,说明制备的两种形态材料均具有良好的超疏水-超亲油特性。且通过控制反应溶液中催化剂的浓度可调控超疏水氧化硅粉末的粒径从纳米级到微米级进行变化。同时采用两种不同形态超疏水材料进行油水分离应用,可满足在不同环境下的多样化需求,达到油水分离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不同形态
超疏水海绵
超
疏
水
氧化硅粉末
复合油
水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纳米银/聚多巴胺修饰的超疏水海绵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
20
1
作者
杨啸天
帅茜
罗艳梅
董亦可
谭月明
陈波
马铭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植化单体开发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
出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6-73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5052,21305041,21275049)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SK3125,2013WK4005)资助~~
文摘
受海洋贝类生物黏附蛋白的启发,在碱性环境下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性质,在聚氨酯海绵表面聚合活性聚多巴胺薄层,采用葡萄糖还原银离子进一步沉积微纳米银粒子构筑表面微纳结构,并水解聚二甲基硅氧烷前驱体对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制备出了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表面。利用接触角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弥散X射线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改性海绵进行了表征,表明微纳米银粒子和硅甲基疏水基团被成功修饰到了海绵表面。改性海绵对有机溶剂和油类物质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吸收性。吸收的有机溶剂和油类物质的质量能够达到其自身质量的12倍以上。饱和吸收后的海绵仅通过物理挤压即可将吸收的物质回收并使海绵恢复弹性和吸附能力,得到再生。该研究为油水分离和废油回收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方案。
关键词
超疏水海绵
改性
海绵
聚多巴胺
微纳米银粒子
聚二甲基硅氧烷
油
水
分离
Keywords
superhydrophobic sponge modified sponge polydopamine silver micro / nano-particles polydimethylsiloxane oil-water separation
分类号
O652.2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疏水海绵和氧化硅的制备及复合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祝青
刘慧慧
肖春
罗观
李尚斌
机构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4-2079,共6页
基金
化工材料研究所军民融合基金资助项目(JMRH2015-07)
化工材料研究所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KJCX2014-0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基金资助项目(YZ2015010)
文摘
以正硅酸乙酯和十六烷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和缩聚反应为基础,通过一步法可制备两种不同形态的超疏水材料,即超疏水海绵和超疏水氧化硅粉末。分别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表征两种超疏水材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官能团,分析了材料具有超疏水特性的原理,利用接触角(CA)表征了两种材料的特殊浸润性能,说明制备的两种形态材料均具有良好的超疏水-超亲油特性。且通过控制反应溶液中催化剂的浓度可调控超疏水氧化硅粉末的粒径从纳米级到微米级进行变化。同时采用两种不同形态超疏水材料进行油水分离应用,可满足在不同环境下的多样化需求,达到油水分离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一步法
不同形态
超疏水海绵
超
疏
水
氧化硅粉末
复合油
水
分离
Keywords
one step method
different forms
superhydrophobic sponges
superhydrophobic silica powder
com-posite oil-water separation
分类号
O647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纳米银/聚多巴胺修饰的超疏水海绵的制备和应用
杨啸天
帅茜
罗艳梅
董亦可
谭月明
陈波
马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疏水海绵和氧化硅的制备及复合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祝青
刘慧慧
肖春
罗观
李尚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