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相关 Aharonov-Bohm 磁通驱动下介观环中的超电流
1
作者 韦联福 贾焕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01-604,共4页
利用时间相关AharonovBohm(AB)型磁通驱动下介观弹道环中单电子波函数的单值性,讨论了含时驱动下环中超电流的周期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时间相关的AB型磁通(t)可以在环上感应出电场E(t)≠0,但不影响超... 利用时间相关AharonovBohm(AB)型磁通驱动下介观弹道环中单电子波函数的单值性,讨论了含时驱动下环中超电流的周期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时间相关的AB型磁通(t)可以在环上感应出电场E(t)≠0,但不影响超电流的幅度大小而仅影响其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电场 时间相关 超电流 AB型 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频脉冲电流叠加对高氮钢GMA增材制造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立 范霁康 +4 位作者 张建 从保强 杨东青 彭勇 王克鸿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332,共10页
针对高氮钢增材过程中氮损失及力学性能降低等问题,采用常规脉冲熔化极气保电弧(Pulsed Gas Metal Arc,P-GMA)及在脉冲电流峰值阶段叠加超音频脉冲电流的P-GMA对高氮钢进行电弧增材制造实验,分别制备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单道多层高氮钢直壁... 针对高氮钢增材过程中氮损失及力学性能降低等问题,采用常规脉冲熔化极气保电弧(Pulsed Gas Metal Arc,P-GMA)及在脉冲电流峰值阶段叠加超音频脉冲电流的P-GMA对高氮钢进行电弧增材制造实验,分别制备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单道多层高氮钢直壁体,研究超音频脉冲电流叠加对高氮钢电弧增材制造凝固方式、显微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氮钢在电弧增材过程中存在氮损失现象,不同增材模式下高氮钢金属熔池的凝固模式均由单相奥氏体凝固(A模式)转变为铁素体为先析出相、奥氏体依附铁素体界面析出(FA模式);相比于常规P-GMA,叠加超音频脉冲电流后P-GMA产生的高频超声效应能够提高氮元素的扩散,促进奥氏体相变,限制铁素体枝晶生长;经过对比分析,超音频脉冲电流对铁素体树枝晶Y轴方向的影响大于Z轴方向,对Y轴方向力学性能的影响也大于Z轴方向,当频率为60 kHz时Y轴方向抗拉强度提高了9.9%,屈服强度提高了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钢 电弧增材制造 音频脉冲电流 组织演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预测及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短路电流超短期预测 被引量:14
3
作者 潘睿 刘俊勇 +2 位作者 倪雅琦 郭晓鸣 韩卫衡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4-99,共6页
针对智能电网中实时状态监测和告警需求,提出一种电网短路电流超短期智能预测的方法。通过节点超短期负荷预测进行电网态势外推,采用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短路电流辨识方法对短期内的全网母线短路电流水平进行扫描,实现短路电流的超... 针对智能电网中实时状态监测和告警需求,提出一种电网短路电流超短期智能预测的方法。通过节点超短期负荷预测进行电网态势外推,采用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短路电流辨识方法对短期内的全网母线短路电流水平进行扫描,实现短路电流的超短期智能辨识。该方法为智能电网中超短期智能预测提供了一种快速仿真建模(FSM)的新思路,为智能调度辅助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IEEE30节点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短路电流预测 短期负荷预测 智能电网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智能调度 快速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超标的主动响应型站域保护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魏繁荣 马啸 +5 位作者 林湘宁 李正天 陈乐 邓科 Muhammad Shoaib Khalid Owolabi Sunday Adio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4-496,共13页
针对电力系统可能存在的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超标风险,提出一种主动响应型站域集成保护策略。采用最小二乘短路电流超快速预测,闭锁保护出口以防止断路器强行分闸造成爆炸;并基于短路前后外部系统状态突变,实现无故障进线的背侧系统等值... 针对电力系统可能存在的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超标风险,提出一种主动响应型站域集成保护策略。采用最小二乘短路电流超快速预测,闭锁保护出口以防止断路器强行分闸造成爆炸;并基于短路前后外部系统状态突变,实现无故障进线的背侧系统等值,从而预估短路电流限制措施实施效果,优选站域保护紧急跳闸方案。仿真结果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为电网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保护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预知型短路电流 主动响应型站域集成保护策略 电流快速预测 紧急跳闸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超导材料电流测试仪
5
作者 邢淑琴 韩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28,36,共5页
超导材料测试仪主要用于测试超导材料的失超电流。本文详细论述了MCS51单片机在超导材料测试仪中的应用。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使得超导材料自动测试水平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智能型导材料 超电流 测试仪 单片机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项式光场与负二项式光场对超导量子比特读出电流的影响
6
作者 万向东 嵇英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研究了二项式态光场和负二项式态光场与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相互作用下的超导电流的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确定的二项式态或负二项式态光场中,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的初始量子态对穿过自身的超导电流的动力学行为几乎没有影响;但光场的... 研究了二项式态光场和负二项式态光场与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相互作用下的超导电流的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确定的二项式态或负二项式态光场中,耦合超导量子比特的初始量子态对穿过自身的超导电流的动力学行为几乎没有影响;但光场的量子态,尤其是光场参数对超导电流的动力学行为具有调控作用.因此,通过测量超导量子比特的输出电流,能够探测量子光场的统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腔量子电动力学 二项式态 导量子比特 超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钢超音频脉冲GMA增材制造熔滴过渡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立 范霁康 +3 位作者 从保强 杨东青 彭勇 王克鸿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86-3695,共10页
针对高氮钢增材制造熔滴过渡过程中氮元素逸出及飞溅问题,进行超音频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Ultrasonic Frequency Pulsed Gas Metal Arc,UFP-GMA)增材制造熔滴过渡试验,研究不同超音频脉冲电流叠加模式和脉冲电流频率对高氮钢熔滴过渡稳... 针对高氮钢增材制造熔滴过渡过程中氮元素逸出及飞溅问题,进行超音频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Ultrasonic Frequency Pulsed Gas Metal Arc,UFP-GMA)增材制造熔滴过渡试验,研究不同超音频脉冲电流叠加模式和脉冲电流频率对高氮钢熔滴过渡稳定性的影响,获取能够实现高氮钢增材稳定熔滴过渡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Pulsed Gas Metal Arc,P-GMA)增材工艺条件下可以实现一脉一滴过渡,但是过渡稳定性较差,飞溅明显;在P-GMA基值阶段或基值和峰值阶段都叠加超音频脉冲电流均不利于熔滴过渡,容易出现短路、熔滴爆炸等问题;在P-GMA峰值阶段叠加低频(20 kHz)脉冲电流时,对熔滴过渡影响较弱,叠加中频(40~60 kHz)脉冲电流能抑制高氮钢熔滴过渡中大颗粒飞溅生成,提高熔滴过渡稳定性,但是当频率超过60 kHz时在过渡中会形成许多小飞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脉冲电流 高氮钢 增材制造 熔滴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型精密电流传感器的研究
8
作者 王焕然 徐柳娟 赵玉玲 《机电工程》 CAS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给出了微型电流传感器与集成电路进行一体化设计方案及相应的理论分析 ,依据实验数据 ,提出了补偿角差的经验关联式。
关键词 小型精密电流传感器 电磁兼容性 一体化设计 误差分析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B类感应电流快速释放装置冷态介质恢复特性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振祥 徐建源 +4 位作者 谭盛武 孙英杰 林莘 张佳 赵旭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2-247,共6页
针对超B类感应电流快速释放装置开断过程冷态介质恢复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计算开断过程中气室内电场强度和SF6介质密度,依据流注理论,得到触头间临界击穿电压曲线,通过介质临界击穿电压与瞬态恢复电压(TRV)的对比,验证是否满足该... 针对超B类感应电流快速释放装置开断过程冷态介质恢复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及分析。计算开断过程中气室内电场强度和SF6介质密度,依据流注理论,得到触头间临界击穿电压曲线,通过介质临界击穿电压与瞬态恢复电压(TRV)的对比,验证是否满足该快速释放装置冷态开断能力的要求。计算结果表明:动触头到达分闸点之后,气室内SF6介质密度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27 kg/m3左右,而场强随开距的变化较明显,因此,电恢复过程是影响介质恢复特性的主要因素;超B类感应电流快速释放装置在冷态开断过程中,开距小于25 mm时临界击穿电压值小于TRV值,说明在此开距范围内,重击穿的可能性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类感应电流快速释放装置 介质恢复特性 气流场 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变换复合脉冲方波变极性TIG电弧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从保强 齐铂金 周兴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3-1017,共5页
基于一种新型超快变换复合脉冲变极性电路变换拓扑,在正极性电流持续期间,叠加超音频直流脉冲方波电流,获得了过零无死区时间且具有快速电流上升沿和下降沿变化速率的复合超音频脉冲变极性方波电流,将其应用于铝合金的变极性TIG焊接过程... 基于一种新型超快变换复合脉冲变极性电路变换拓扑,在正极性电流持续期间,叠加超音频直流脉冲方波电流,获得了过零无死区时间且具有快速电流上升沿和下降沿变化速率的复合超音频脉冲变极性方波电流,将其应用于铝合金的变极性TIG焊接过程,试验研究复合超音频脉冲方波变极性TIG电弧电学特性及其对铝合金焊缝成形等行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频脉冲方波电流对变极性TIG电弧具有显著的收缩效应,电弧径向尺寸明显减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脉冲电流频率,减小脉冲占空比,增加脉冲电流幅值,可提高铝合金焊缝熔透率,有利于改善和提高铝合金的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变换 音频脉冲电流 变极性 电弧行为 收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频脉冲电源及其与焊接电源的并联耦合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志明 汤莹莹 +1 位作者 纪圣儒 杨中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6,129,共4页
研发了用于复合型超音频脉冲电弧焊接的超音频脉冲电源,其输出脉冲电流的频率和幅值可独立调节和准确控制,并提出了"并联+辅助网络"耦合方式.在建立输出脉冲电流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降压变换器、全桥变换器和高频耦... 研发了用于复合型超音频脉冲电弧焊接的超音频脉冲电源,其输出脉冲电流的频率和幅值可独立调节和准确控制,并提出了"并联+辅助网络"耦合方式.在建立输出脉冲电流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降压变换器、全桥变换器和高频耦合变压器的超音频脉冲电源功率变换电路;脉冲电流频率的调节通过改变全桥变换器的开关频率实现,脉冲电流幅值采用对降压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和全桥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占空比进行两级反馈控制,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超音频脉冲电流的频率和幅值调节快速、准确、稳定,与焊接电弧具有良好的耦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方式 音频脉冲电流 调频调幅 降压变换器 全桥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复合超音频脉冲VPTIG焊接工艺 被引量:4
12
作者 从保强 齐铂金 +1 位作者 李伟 杨明轩 《航空制造技术》 2010年第20期91-93,97,共4页
分别采用常规VPTIG和超快变换复合超音频脉冲VPTIG焊接工艺对2219-T87高强铝合金进行焊接,通过X射线探伤、金相分析、接头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焊接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超音频脉冲VPTIG焊接工艺可有效减少甚至消除高强铝合... 分别采用常规VPTIG和超快变换复合超音频脉冲VPTIG焊接工艺对2219-T87高强铝合金进行焊接,通过X射线探伤、金相分析、接头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焊接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超音频脉冲VPTIG焊接工艺可有效减少甚至消除高强铝合金焊缝气孔缺陷,细化焊缝组织,显著改善和提高焊接接头性能。与常规VPTIG焊接工艺相比,在脉冲电流频率40kHz、占空比20%、脉冲电流幅值100A条件下,2219-T87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提高约32%和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铝合金 音频脉冲电流 变极性 焊缝气孔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6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的测试与治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秀娟 李宗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3-36,共4页
对电力网单相接地电流的几种测量方法做了简要介绍与比较 ,选取了理论严密、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准确性较高的电阻接地间接法 ,基于其接地电流测量方法的原理 ,对 6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的测试及接地电流发生超限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
关键词 煤矿电网 单相接地电流 测量方法 电阻接地间接法 电流 电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f ultrafast supercapacitors for AC-line filtering
14
作者 SUN Qian FAN Ya-feng +4 位作者 XIE Li-jing WANG Zhen-bing HUANG Xian-hong SU Fang-yuan CHEN Cheng-me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69,共27页
Filter capaci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tern-ating current(AC)-line filtering for stabilizing voltage,sup-pressing harmonics,and improving power quality.However,traditional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AECs)... Filter capaci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ltern-ating current(AC)-line filtering for stabilizing voltage,sup-pressing harmonics,and improving power quality.However,traditional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AECs)suffer from a large size,short lifespan,low power density,and poor reliability,which limits their use.In contrast,ultrafast supercapacitors(SCs)are ideal for replacing commercial AECs because of their extremely high power densities,fas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and excellent high-frequency re-sponse.We review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key parameters for ultrafast supercapacitors and summarize research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electrode materials,electrolytes,and device configurations.The preparation,structures,and frequency response performance of electrode materials mainly consisting of carbon materials such as graphene and carbon nanotubes,conductive polymers,and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are focused on.Finally,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ultrafast SCs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fast supercapacitors AC-line filtering Electrode materials Electrolytes Cell configuration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开关单次超限工作研究
15
作者 张帆 何鹏军 +2 位作者 茹伟 张远安 毕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9-242,共4页
对半导体开关在这种超限条件下的单次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尤其对级联状态多次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额定电流为30mA的半导体开关可以实现单次放电电流达到10kA的稳定放电。通过对放电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开关从导通至最终损坏经过了一个比... 对半导体开关在这种超限条件下的单次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尤其对级联状态多次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额定电流为30mA的半导体开关可以实现单次放电电流达到10kA的稳定放电。通过对放电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开关从导通至最终损坏经过了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电路拓扑结构及其开关安装位置都将会对输出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驱动 半导体开关 双极性晶体管 电流 PN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器阻尼控制策略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16
作者 罗超 肖湘宁 +2 位作者 张剑 杨文超 陈鹏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0-158,共9页
采用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的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器(ASS)的双频调制阻尼控制策略未考虑系统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不同的分流特性,因此,其抑制能力并不能达到最优。针对这一问题,首... 采用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的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器(ASS)的双频调制阻尼控制策略未考虑系统次同步和超同步电流不同的分流特性,因此,其抑制能力并不能达到最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并联型ASS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只发次同步电流或超同步电流的单频调制阻尼控制策略以及ASS关键参数设计方法;针对不同的系统特性,分析不同阻尼控制策略的抑制效果,提出了ASS阻尼控制优化设计方法。在PSCAD/EMTDC软件中搭建发电机组经固定串补和直流输电送出系统仿真模型,对不同的阻尼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了所提阻尼控制策略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换流器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电流 同步电流 阻尼控制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hree formulations for eddy-current problems in a spiral coil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
17
作者 石文泽 吴运新 +3 位作者 龚海 赵志然 范吉志 谭良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817-824,共8页
Thre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current density are compared. Formulation I is based on an incomplete equation for total current density (TCD). Formulations II and {I1 are based on inc... Thre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ased on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current density are compared. Formulation I is based on an incomplete equation for total current density (TCD). Formulations II and {I1 are based on incomplete and complete equations for source current density (SCD), respectively. Using the weak form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ree formulations were applied in a spiral coil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 (EMAT) example to solve magnetic vector potential (MVP). The input impedances calculated by Formulation III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s for Formulations I & II vary with coil diameter, coil spacing, lift-off distance and external excitation frequency, for the existence of eddy-current and skin & proximity effects. And the current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coil conductor also follows the same trend. It is better to choose Formulation I instead of Formulation Ili to solve MVP when the coil diameter is less than twice the skin depth for Formulation I is a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calcul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 (EMAT) eddy curr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skin and proximity effects spiral c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te leakage current of NMOSFET with ultra-thin gate oxide
18
作者 胡仕刚 吴笑峰 席在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105-3109,共5页
As dimensions of th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are scaling down and the thickness of gate oxide is decreased,the gate leakage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has been one of the mo... As dimensions of th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are scaling down and the thickness of gate oxide is decreased,the gate leakage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miting factors to MOSFET and circuits lifetime.Based on reliability theory and experiments,the direct tunneling current in lightly-doped drain (LDD) NMOSFET with 1.4 nm gate oxide fabricated by 90 nm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 process was studied in depth.High-precision semiconductor parameter analyzer was used to conduct the tests.Law of variation of the direct tunneling (DT) current with channel length,channel width,measuring voltage,drain bias and reverse substrate bias was reveal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the DT current obeys index law;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gate current and channel dimension;drain bias and substrate bias can reduce the gate cur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tunneling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gate ox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