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T对称的亚波长谐振耦合超灵敏传感
1
作者 车衍子亦 廖志斌 +1 位作者 彭星 廖臻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4-969,共6页
为进一步实现超灵敏传感测量能力,提出了一种将宇称-时间(parity time,PT)对称与金属螺旋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将电阻元件引入亚波长谐振单元,实现复数的谐振频率,令整个耦合系统的PT对称;通过改变相邻谐振单元之间的距离,使耦合系统... 为进一步实现超灵敏传感测量能力,提出了一种将宇称-时间(parity time,PT)对称与金属螺旋结构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将电阻元件引入亚波长谐振单元,实现复数的谐振频率,令整个耦合系统的PT对称;通过改变相邻谐振单元之间的距离,使耦合系统达到奇异点(exceptional point,EP);利用EP附近对微扰的超灵敏响应,实现耦合系统对位移的超灵敏传感,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于0.05个波长的极小位移量,基于PT对称的金属螺旋结构测量系统比传统的测量系统能得到更大的频率变化,证实了本方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本系统同时还具有易构造、低剖面等特点,在建筑工程、建筑探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螺旋结构 宇称-时间(PT)对称 耦合系统 奇异点(EP) 超灵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颗粒阵列与法布里-珀罗干涉结构的超灵敏传感器设计
2
作者 曲鳞鸿 方蔚瑞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17,共7页
当前的等离激元传感主要基于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和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两种模式.然而基于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传感需要精确的入射角度及多种光学元器件的配合方能使用;而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传感由于共振线宽较宽导致其灵敏度和品... 当前的等离激元传感主要基于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和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两种模式.然而基于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传感需要精确的入射角度及多种光学元器件的配合方能使用;而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传感由于共振线宽较宽导致其灵敏度和品质因数(figure of merit,FOM)不够高.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间隔层/反射层结构的具有超高灵敏度和FOM的折射率传感器.由于表面等离激元晶格模式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以及法布里-珀罗干涉的相互作用,器件的反射光谱具有一个超窄反射峰.利用这个反射峰实现传感,其灵敏度达到500 nm/RIU,FOM达到625.进一步分析表明,此传感器在不同结构与激发参数下都具有很好的传感灵敏度.该研究结果对高灵敏等离激元传感器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法布里-珀罗干涉 品质因数(FOM) 超灵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物传感的相位调制的铝膜-石墨烯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勇萍 刘军贤 袁玉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4-192,共9页
为了提高铝基等离子体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调制增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结构:铝膜-石墨烯复合结构.采用Kretschmann传感结构,将铝膜和多层石墨烯依次沉积在高折射率棱镜上.基于传输矩阵原理,模拟计算激发光波... 为了提高铝基等离子体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调制增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结构:铝膜-石墨烯复合结构.采用Kretschmann传感结构,将铝膜和多层石墨烯依次沉积在高折射率棱镜上.基于传输矩阵原理,模拟计算激发光波长为632.8 nm时,几何结构参数对传感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角度调制模式,该传感结构采用相位调制模式,可以实现2个数量级的灵敏度增强.同时,石墨烯薄层的引入不仅能够有效阻止等离子体铝膜被氧化,而且能够产生近83倍的探测灵敏度增强因子.对于界面折射率变化为1.333~1.334 2 RIU,该复合结构的最大差分相位为94.663o,能够产生超高的相位探测灵敏度7.888 5×10^4 o/RIU.该传感结构可为开发低成本、超灵敏的铝基等离子体传感器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铝-石墨烯复合结构 输矩阵 灵敏生物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