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深探边资料的滨岸相储层构型研究——以南海珠江口盆地陆丰A油田为例
1
作者 魏启任 刘伟新 +3 位作者 李黎 洪浩 邓永辉 文星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针对滨岸相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存在不足的现状,在分析超深探边技术原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了南海珠江口盆地陆丰A油田滨岸相储层构型解剖研究,建立了地层电阻率与储层物性的相关关系;并以前人研究的滨岸相储层构型模式为指导,解析了... 针对滨岸相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存在不足的现状,在分析超深探边技术原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了南海珠江口盆地陆丰A油田滨岸相储层构型解剖研究,建立了地层电阻率与储层物性的相关关系;并以前人研究的滨岸相储层构型模式为指导,解析了超深探边资料包含的储层信息,直观描述了3~4级构型单元及界面的空间展布。研究结果表明,滨岸相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4级构型界面控制了“屋檐油”等剩余油富集区,3级构型界面表现为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条带,控制了局部油水不均衡驱替。该研究可为剩余油挖潜以及类似油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超深探边 滨岸相 水平井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孔压静力触探在工程勘察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波 李建强 +1 位作者 冯涛 林之恒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4-49,共6页
研究目的:依托孟加拉国帕德玛公铁两用大桥工程勘察项目,引进国外先进静探设备,探寻进行深孔静力触探的途径,实现我国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突破。在实际工程中通过技术改进不断完善与发展深孔静力触探技术,以提高工程勘察效率、质量,节约... 研究目的:依托孟加拉国帕德玛公铁两用大桥工程勘察项目,引进国外先进静探设备,探寻进行深孔静力触探的途径,实现我国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突破。在实际工程中通过技术改进不断完善与发展深孔静力触探技术,以提高工程勘察效率、质量,节约成本、创造效益。研究结论:(1)运用多重套管工法能克服探杆侧壁摩擦力过大和静探测试无法穿越砾石、卵石夹层的难题,使陆地静力触探测试深度突破100 m;(2)与地质钻探进行比较,深孔静力触探技术在数据可靠性、时效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通过技术对比得出,深孔静探测试与标准贯入测试有较好的深度拟合性;(4)在软土、砂土地区的工程勘察中,该技术日趋完善,测试效果好,值得在类似地质条件地区推广应用;(5)该技术在水上或近海进行地质勘察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 工程勘察 标准贯入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iTrak地质导向技术在水平井着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殷小琛 谭伟雄 +3 位作者 夏鹏远 张志虎 秦磊 徐昱 《海洋石油》 CAS 2023年第3期70-74,共5页
针对底水油藏与低阻油层难动用问题,渤海油田首次将VisiTrak远探测技术在水平井中应用,该技术有效提升了工具的探测范围,实现提前预知储层变深或变浅,从容做出判断,降低了着陆失败带来的风险。研究区A井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超深探边在泥... 针对底水油藏与低阻油层难动用问题,渤海油田首次将VisiTrak远探测技术在水平井中应用,该技术有效提升了工具的探测范围,实现提前预知储层变深或变浅,从容做出判断,降低了着陆失败带来的风险。研究区A井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超深探边在泥岩中提前7 m探测到储层顶界面,在储层变浅的情况下,轨迹精准着陆于储层界面以下0.7 m,大幅增加了水平段实施空间且保证了避水高度。VisiTrak远探测技术探测深度大,对储层界面预测准确,在构造不确定区域实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底水油藏 低阻油层 地质导向 超深探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