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
1
作者
马积贺
耿铁
+2 位作者
宋晓伟
狄明利
杨波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是典型的边际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存在井眼难以清洁、疏松砂岩承压能力低、钻遇多条断层、摩阻扭矩高和下套管易遇阻等风险挑战。为解决该油田钻井中存在的问题,选择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优选了合成基...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是典型的边际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存在井眼难以清洁、疏松砂岩承压能力低、钻遇多条断层、摩阻扭矩高和下套管易遇阻等风险挑战。为解决该油田钻井中存在的问题,选择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优选了合成基液、降滤失剂、流性调节剂和润滑剂,优化了乳化剂加量,调整了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配方。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低剪切速率,抑制性强,封堵性、抗污染性和润滑性能优异,高温高压滤失量2.4 mL,极压润滑系数0.03~0.06,满足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井要求。按该配方配制的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及研究的关键配套技术在南海东部超深大位移井A1H井、EP−X井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携岩能力,润滑性能优异,钻进ϕ311.1 mm井眼时摩阻系数为0.17~0.21,下入ϕ244.5 mm套管时裸眼摩阻系数为0.40~0.45,钻井过程顺利。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技术不但解决了南海东部超深大位移井的钻井难点,还为该海域万米级大位移井安全钻井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基钻
井
液
低剪切速率
井
壁稳定
摩阻
超深大位移井
恩平21−4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海超深大位移井油基钻井液技术
2
作者
佘运虎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1,共6页
针对东海宝云亭区块、平湖区块超深大位移井在钻井过程中因井壁失稳、井眼清洁困难、高摩阻扭矩引起的起下钻频繁遇阻、划眼困难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钻井时效的难题,通过对杂色泥岩地层的特性分析,创新使用多级配强封堵技术和提高油基钻...
针对东海宝云亭区块、平湖区块超深大位移井在钻井过程中因井壁失稳、井眼清洁困难、高摩阻扭矩引起的起下钻频繁遇阻、划眼困难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钻井时效的难题,通过对杂色泥岩地层的特性分析,创新使用多级配强封堵技术和提高油基钻井液乳化稳定性来解决井壁失稳难题;以低剪切速率下钻井液φ6/φ3值为突破口,实现高效携岩,解决东海大位移井井眼清洁难题;自主研发润滑剂LUBE OB用于降低高载荷条件下钻井液的摩擦系数,减少钻具和套管磨损,首次成功应用于8000 m级的超深大位移井KQT-N。强封堵、高携岩、高润滑的油基钻井液技术将东海大位移井平均划眼率从16.7%降低至2.0%,大幅度提高了钻井时效,为东海油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大位移井
井
壁失稳
润滑减阻
东海油气田
油基钻
井
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浅层超深大位移井岩屑动态运移规律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晓诚
孙连坡
李文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80,共12页
为了进一步开发渤海油气资源,渤海油田计划实施浅层超深大位移井,以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大位移井大斜度段大尺寸井眼钻进过程中,由于环空流体返速低,岩屑传输效应弱,导致井眼清洁困难,易形成岩屑床,严重制约钻井效率,威胁钻井...
为了进一步开发渤海油气资源,渤海油田计划实施浅层超深大位移井,以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大位移井大斜度段大尺寸井眼钻进过程中,由于环空流体返速低,岩屑传输效应弱,导致井眼清洁困难,易形成岩屑床,严重制约钻井效率,威胁钻井安全。为改善井眼清洁效果,本文在斜井段中引入钻井液浮力的影响,并结合岩屑扩散方程改进了岩屑质量交换效应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大位移井岩屑两层动态运移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大位移井全井段的岩屑动态运移情况。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钻进、循环工况交替作用下,大位移井中的岩屑床将形成波浪状分布,有效降低了岩屑在井眼内的大量堆积。结合X井各尺寸井眼清洁情况的分析,对钻井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提出了岩屑床的控制对策,包括循环间隔和循环时间,为渤海浅层超深大位移井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超深大位移井
井
眼清洁
岩屑运移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水平井钻完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永宾
左坤
+3 位作者
邓成辉
李晶晶
张凯
雷鸿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恩平21−4油田位于南海东部海域,储量规模小,为满足其经济高效开发的需求,部署了2口超深大位移井。针对超深大位移井钻完井过程中存在的井漏风险高、井眼轨迹控制困难、井眼清洁难度大、安全作业密度窗口窄和摩阻扭矩高等技术难点,开展...
恩平21−4油田位于南海东部海域,储量规模小,为满足其经济高效开发的需求,部署了2口超深大位移井。针对超深大位移井钻完井过程中存在的井漏风险高、井眼轨迹控制困难、井眼清洁难度大、安全作业密度窗口窄和摩阻扭矩高等技术难点,开展了井眼轨道优化设计及井眼轨迹精准控制、钻井液和水泥浆体系优化设计、套管安全下入、动态监测辅助诊断技术和完井管柱抗磨减阻技术等技术攻关研究,形成了超深大位移井钻完井关键技术,确保了2口超深大位移井顺利完钻和投产。其中恩平21−4−A1H井完钻井深9508.00 m,水平位移8689.00 m,水垂比4.43,创我国海上油气田井深最深纪录。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完井关键技术不但丰富完善了我国大位移井技术体系,也为万米级边际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大位移井
井
身结构
井
眼轨迹控制
井
眼清洁
漂浮下套管
固
井
动态监测
恩平21−4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深井长裸眼段岩屑运移规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武治强
幸雪松
+2 位作者
庞照宇
杨鹏飞
毛良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96-4606,共11页
大位移井在深部地层的油气藏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面临着井眼清洁不充分、托压、卡钻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超深大位移井的井眼清洁工作,需要进一步对超深大位移井的长裸眼段的岩屑动态运移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考虑实际...
大位移井在深部地层的油气藏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面临着井眼清洁不充分、托压、卡钻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超深大位移井的井眼清洁工作,需要进一步对超深大位移井的长裸眼段的岩屑动态运移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考虑实际井眼轨迹、流体压降及悬浮层颗粒扩散的大位移井两层岩屑运移动态模型。该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并利用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对钻井和冲洗两种工况进行模拟研究,认识钻井液排量、钻井液密度、机械钻速、井眼半径等方面对岩屑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钻井工况下,井斜角越小的井段,岩屑越难以沉积,且钻井液排量越高、钻井液密度越高、井眼尺寸越小、钻速越低,岩屑运移的效率越高;在冲洗工况下,井斜角越小,冲蚀效果越差,且钻井液排量越高、钻井液密度越高、井眼尺寸越小,岩屑运移的效率越高。研究结果对保障超深大位移井良好的井眼清洁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大位移井
岩屑运移
井
眼轨迹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
1
作者
马积贺
耿铁
宋晓伟
狄明利
杨波
机构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上钻完井液与固井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基金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海上钻完井液与固井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浅层大位移井钻井液工艺及模拟评价技术研究”(编号:YHB23YF007)资助。
文摘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是典型的边际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存在井眼难以清洁、疏松砂岩承压能力低、钻遇多条断层、摩阻扭矩高和下套管易遇阻等风险挑战。为解决该油田钻井中存在的问题,选择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优选了合成基液、降滤失剂、流性调节剂和润滑剂,优化了乳化剂加量,调整了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配方。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低剪切速率,抑制性强,封堵性、抗污染性和润滑性能优异,高温高压滤失量2.4 mL,极压润滑系数0.03~0.06,满足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井要求。按该配方配制的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及研究的关键配套技术在南海东部超深大位移井A1H井、EP−X井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性能稳定,具有较好的携岩能力,润滑性能优异,钻进ϕ311.1 mm井眼时摩阻系数为0.17~0.21,下入ϕ244.5 mm套管时裸眼摩阻系数为0.40~0.45,钻井过程顺利。BIODRILL S合成基钻井液技术不但解决了南海东部超深大位移井的钻井难点,还为该海域万米级大位移井安全钻井提供了技术手段。
关键词
合成基钻
井
液
低剪切速率
井
壁稳定
摩阻
超深大位移井
恩平21−4油田
Keywords
synthetic base drilling fluid
low shear rate
wall stability
friction force
ultra-deep extended reach well
Enping 21−4 Oilfield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海超深大位移井油基钻井液技术
2
作者
佘运虎
机构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海油服油田化学事业部上海作业公司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1,共6页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应用于深层油气田开发的大尺寸长裸眼井段钻井液技术研究”(2022BGE249)。
文摘
针对东海宝云亭区块、平湖区块超深大位移井在钻井过程中因井壁失稳、井眼清洁困难、高摩阻扭矩引起的起下钻频繁遇阻、划眼困难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钻井时效的难题,通过对杂色泥岩地层的特性分析,创新使用多级配强封堵技术和提高油基钻井液乳化稳定性来解决井壁失稳难题;以低剪切速率下钻井液φ6/φ3值为突破口,实现高效携岩,解决东海大位移井井眼清洁难题;自主研发润滑剂LUBE OB用于降低高载荷条件下钻井液的摩擦系数,减少钻具和套管磨损,首次成功应用于8000 m级的超深大位移井KQT-N。强封堵、高携岩、高润滑的油基钻井液技术将东海大位移井平均划眼率从16.7%降低至2.0%,大幅度提高了钻井时效,为东海油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
超深大位移井
井
壁失稳
润滑减阻
东海油气田
油基钻
井
液
Keywords
Ultra-deep extended-reach well
Borehole wall instability
Lubrication and drag reducing
The oil and gas fields in east China Sea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分类号
TE25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浅层超深大位移井岩屑动态运移规律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晓诚
孙连坡
李文龙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80,共12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渤海油田稳产3000万吨,上产4000万吨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莱州湾浅层6000米大位移井钻完井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CNOOC-KJ135ZDXM36TJ06TJGD202201)”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为了进一步开发渤海油气资源,渤海油田计划实施浅层超深大位移井,以增加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大位移井大斜度段大尺寸井眼钻进过程中,由于环空流体返速低,岩屑传输效应弱,导致井眼清洁困难,易形成岩屑床,严重制约钻井效率,威胁钻井安全。为改善井眼清洁效果,本文在斜井段中引入钻井液浮力的影响,并结合岩屑扩散方程改进了岩屑质量交换效应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大位移井岩屑两层动态运移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大位移井全井段的岩屑动态运移情况。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钻进、循环工况交替作用下,大位移井中的岩屑床将形成波浪状分布,有效降低了岩屑在井眼内的大量堆积。结合X井各尺寸井眼清洁情况的分析,对钻井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提出了岩屑床的控制对策,包括循环间隔和循环时间,为渤海浅层超深大位移井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渤海
超深大位移井
井
眼清洁
岩屑运移
参数优化
Keywords
Bohai Sea
ultra-deep extended-reach well
wellbore cleaning
cuttings transport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E2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水平井钻完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永宾
左坤
邓成辉
李晶晶
张凯
雷鸿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科研项目“恩平高水垂比大位移井钻井极限分析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编号:SCKY−2023−SZ−15)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恩平21−4油田位于南海东部海域,储量规模小,为满足其经济高效开发的需求,部署了2口超深大位移井。针对超深大位移井钻完井过程中存在的井漏风险高、井眼轨迹控制困难、井眼清洁难度大、安全作业密度窗口窄和摩阻扭矩高等技术难点,开展了井眼轨道优化设计及井眼轨迹精准控制、钻井液和水泥浆体系优化设计、套管安全下入、动态监测辅助诊断技术和完井管柱抗磨减阻技术等技术攻关研究,形成了超深大位移井钻完井关键技术,确保了2口超深大位移井顺利完钻和投产。其中恩平21−4−A1H井完钻井深9508.00 m,水平位移8689.00 m,水垂比4.43,创我国海上油气田井深最深纪录。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完井关键技术不但丰富完善了我国大位移井技术体系,也为万米级边际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超深大位移井
井
身结构
井
眼轨迹控制
井
眼清洁
漂浮下套管
固
井
动态监测
恩平21−4油田
Keywords
ultra-deep extended reach well
casing program
wellbore trajectory control
wellbore cleaning
floating casing running
well cementing
dynamic monitoring
Enping 21−4 Oilfield
分类号
TE24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深井长裸眼段岩屑运移规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武治强
幸雪松
庞照宇
杨鹏飞
毛良杰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96-460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4006)
中海油科研项目(CCL2022RCPS0139PSN)。
文摘
大位移井在深部地层的油气藏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面临着井眼清洁不充分、托压、卡钻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超深大位移井的井眼清洁工作,需要进一步对超深大位移井的长裸眼段的岩屑动态运移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考虑实际井眼轨迹、流体压降及悬浮层颗粒扩散的大位移井两层岩屑运移动态模型。该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并利用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对钻井和冲洗两种工况进行模拟研究,认识钻井液排量、钻井液密度、机械钻速、井眼半径等方面对岩屑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钻井工况下,井斜角越小的井段,岩屑越难以沉积,且钻井液排量越高、钻井液密度越高、井眼尺寸越小、钻速越低,岩屑运移的效率越高;在冲洗工况下,井斜角越小,冲蚀效果越差,且钻井液排量越高、钻井液密度越高、井眼尺寸越小,岩屑运移的效率越高。研究结果对保障超深大位移井良好的井眼清洁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超深大位移井
岩屑运移
井
眼轨迹
动态模型
Keywords
ultra-deep extended reach well
cutting transport
hole trajectory
dynamic model
分类号
TE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
马积贺
耿铁
宋晓伟
狄明利
杨波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海超深大位移井油基钻井液技术
佘运虎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渤海浅层超深大位移井岩屑动态运移规律
张晓诚
孙连坡
李文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海东部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水平井钻完井关键技术
郭永宾
左坤
邓成辉
李晶晶
张凯
雷鸿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超深井长裸眼段岩屑运移规律及特征分析
武治强
幸雪松
庞照宇
杨鹏飞
毛良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