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制作与吊装技术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少利 《隧道建设》 2011年第6期717-721,754,共6页
为解决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几何尺寸大、整体刚度小、吊装重量大、定量控制钢筋笼的几何误差困难的问题,确定吊装机械、吊具验算、高空接长方案将是施工的关键。根据技术规范和工程经验,设定了天津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地铁工程超深地下连... 为解决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几何尺寸大、整体刚度小、吊装重量大、定量控制钢筋笼的几何误差困难的问题,确定吊装机械、吊具验算、高空接长方案将是施工的关键。根据技术规范和工程经验,设定了天津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地铁工程超深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制作标准;通过计算分析,掌握了超长钢筋笼吊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环节。得出以下结论:1)制作允许偏差的严格执行有利于超长钢筋笼顺利进入槽孔;2)采用400 t和150 t履带吊双机吊装可满足起重量的要求;3)吊具安全验算应包括钢丝绳强度验算,主、副吊扁担验算和卸扣验算;4)超长钢筋笼必须采用分段制作、分段吊装、高空接长的方案,焊接与接驳器连接相比,质量和可操作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地下连续墙 钢筋笼 吊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北隧道工作井超深地下连续墙特重型钢筋笼吊装施工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马胜利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6,共3页
拱北隧道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其中暗挖段长度255 m,下穿拱北口岸,地理环境复杂,是国内第一座采用曲线管幕法施工的隧道。暗挖段用东、西2座工作井作为施工通道,其中东侧工作井深32 m,以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地下... 拱北隧道为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其中暗挖段长度255 m,下穿拱北口岸,地理环境复杂,是国内第一座采用曲线管幕法施工的隧道。暗挖段用东、西2座工作井作为施工通道,其中东侧工作井深32 m,以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深52.4 m,钢筋笼长52 m,钢筋笼吊装总质量达105 t以上,是罕见的特重型钢筋笼,整幅吊装难度极大,可借鉴经验少。本文分析了施工技术难点,介绍了钢筋笼吊点布置、钢筋笼自身刚度控制、吊车配置和吊具选择、吊装工艺控制等关键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施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北隧道 曲线管幕 超深地下连续墙 特重型钢筋笼 刚度控制 整幅吊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及常见问题处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瑞明 怀小刚 《隧道建设》 2007年第2期64-67,82,共5页
主要阐述了穿黄工程北岸竖井的围护结构超深地下连续墙的导墙施工、液压铣槽机铣削超深槽孔、超长超重钢筋笼的制作安装和直升导管法灌注混凝土成墙等施工工序及操作要点,并针对本工程及类似工程中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施工对策。
关键词 超深地下连续墙 操作要点 常见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m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引起的地层扰动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姚燕明 景浩 +2 位作者 杜云龙 夏铭 狄宏规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6,共5页
超深地下连续墙面临成槽时间长、施工难度大、槽壁稳定差等难题,成槽施工对地层扰动较大。依托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儿童公园站基坑工程,采用铣槽机成槽技术,展开110$m超深地下连续墙现场试验,重点监测槽壁变形和周围土层沉降。此外,采用... 超深地下连续墙面临成槽时间长、施工难度大、槽壁稳定差等难题,成槽施工对地层扰动较大。依托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儿童公园站基坑工程,采用铣槽机成槽技术,展开110$m超深地下连续墙现场试验,重点监测槽壁变形和周围土层沉降。此外,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铣槽机成槽施工过程,进一步研究成槽引起的槽壁变形和地表沉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中槽壁的稳定性与墙体竖直度控制,以及地表沉降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地下连续墙 成槽施工 槽壁变形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地连墙槽段施工的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秦会来 李峰 郭院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35-340,共6页
当前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已表明,水平向应力较大的重超固结土层中,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会引起较大的地层位移,影响墙体在主开挖阶段的力学性状。对于正常固结土层中的超深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影响,尚无相应的研究成果。基于大型商业有限元程序ABA... 当前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已表明,水平向应力较大的重超固结土层中,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会引起较大的地层位移,影响墙体在主开挖阶段的力学性状。对于正常固结土层中的超深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影响,尚无相应的研究成果。基于大型商业有限元程序ABAQUS,土体本构模型选用能够较好反映正常固结和弱超固结黏土单向受荷性状的修正剑桥模型,分析研究正常固结黏性土中超深下连续墙槽段施工所诱发的地层变形特点。首先探讨ABAQUS软件中,多孔介质弹性模型及临界状态塑性模型中有关参数的物理含义,以及参数值根据室内试验的确定方法,并根据需要推导K0状态下土体初始孔隙比的计算公式。通过建立对成槽和泥浆护壁、混凝土浇筑、墙体成型硬化等过程合理再现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研究槽段施工诱发地层变形的特点,并研究槽段宽度、泥浆重度等参数对地层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地下连续墙 数值模拟 泥浆成槽 变形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连续墙工字形型钢接头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沈健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316-320,共5页
针对超深地下连续墙顶拔锁口管或接头箱困难的技术难点,结合上海世博500 kV地下变电站基坑工程介绍工字形型钢接头在超深地下连续墙工程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该接头型式的特点、设计、构造与施工要点,并针对圆形基坑超深地下连续墙的受... 针对超深地下连续墙顶拔锁口管或接头箱困难的技术难点,结合上海世博500 kV地下变电站基坑工程介绍工字形型钢接头在超深地下连续墙工程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该接头型式的特点、设计、构造与施工要点,并针对圆形基坑超深地下连续墙的受力特点,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该接头型式在不均匀荷载作用下的复杂受力状态与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地下连续墙 工字形型钢接头 圆形地下连续 三维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加固土体预防地下连续墙塌孔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振锋 姜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28-329,336,共3页
阐述了超深地下连续墙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工程地质情况,讨论了在超深地下连续墙周围进行搅拌桩加固的可行性。介绍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和水泥的技术参数以及搅拌桩完成后在地下连续墙成槽、竖井开挖施工过程中所反映的加固效果。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超深地下连续墙 泥浆技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玻璃纤维筋网在超大直径盾构接收中的应用与分析——以苏埃通道工程盾构隧道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冉海军 张文新 +4 位作者 牛占威 彭琪 向义雄 李云涛 高广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33-240,共8页
为解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临海淤泥地层穿越连续墙到达接收井的施工风险,以苏埃通道工程盾构隧道为背景,在盾构接收井超深连续墙迎土面设置单层玻璃纤维筋网,优化超深连续墙单层玻璃纤维筋网钢筋笼的设计、制作与吊装过程;从施工工艺、... 为解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临海淤泥地层穿越连续墙到达接收井的施工风险,以苏埃通道工程盾构隧道为背景,在盾构接收井超深连续墙迎土面设置单层玻璃纤维筋网,优化超深连续墙单层玻璃纤维筋网钢筋笼的设计、制作与吊装过程;从施工工艺、风险、工期和费用方面,分析盾构在单层玻璃纤维筋网连续墙到达和普通钢筋网连续墙始发的不同,得出以下结论:1)超深连续墙采用单层玻璃纤维筋+普通钢筋的组合钢筋笼,分节制作吊装,保证了钢筋笼的稳定性和吊装安全性;2)盾构接收井连续墙迎土面采用单层玻璃纤维筋网代替普通钢筋网,采用盾构直接切割通过,确保了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到达施工安全;3)单层玻璃纤维筋网采用机械破除外层钢筋,避免了双层钢筋网连续墙的多次工序转换及人工破除风险高的问题,施工周期缩短60%以上;4)单层玻璃纤维筋网增强了对地层的支撑作用,有利于缩短接收端地层加固长度,提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泥水盾构 盾构接收 单层玻璃纤维筋网 超深地下连续墙 淤泥软土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金茂大厦施工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叶可明 范庆国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10期42-49,共8页
上海金茂大厦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钢结构外框架相结合的混合体系 ,是当今世界上排名第三高度的大楼。由于上海地区属软土地基 ,因此金茂大厦的建造有着相当高的难度 ,尤其是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施工 ,上海建工 (集团 )总公司从实际出发 ... 上海金茂大厦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钢结构外框架相结合的混合体系 ,是当今世界上排名第三高度的大楼。由于上海地区属软土地基 ,因此金茂大厦的建造有着相当高的难度 ,尤其是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施工 ,上海建工 (集团 )总公司从实际出发 ,大力开展科研攻关 ,在广泛汲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因时、因地制宜 ,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施工工艺和严谨的科学管理体系 ,解决了深基、巨柱和超高空浇筑与安装等一系列施工难题 ,仅用 4年时间就实现了大厦基本建成的预期目标 ,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又一新的高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茂大厦 框一筒结构 大口径钢管桩 超深地下连续墙 可转换整体式自升模板体系 钢结构吊装 上海 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