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剑麻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鉴定及低温胁迫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莉莎 李玉波 +3 位作者 胡晓丽 杨欣丽 易克贤 黄兴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1期23-27,22,共6页
剑麻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纤维作物,生产中易受到寒害威胁而造成减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重要的保护酶,在植物应答低温等逆境条件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前人研究已初步明确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剑麻低温处理后起重要作用,但其在剑麻中... 剑麻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纤维作物,生产中易受到寒害威胁而造成减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重要的保护酶,在植物应答低温等逆境条件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前人研究已初步明确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剑麻低温处理后起重要作用,但其在剑麻中的基因序列及分子调控机制尚未明确。在已发表的剑麻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出5个SOD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在不同植物物种中进化较保守。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低温胁迫后5个基因表达模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均与SOD活性变化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2个CSD基因和1个FSD基因与SOD活性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这3个基因在应答低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鉴定了剑麻SOD基因并初步明确其应答低温胁迫表达模式,为深入开展剑麻抗寒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低温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蓼铜伴侣蛋白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共转化烟草的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马静 曲春浦 +2 位作者 许志茹 杨传平 刘关君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为验证西伯利亚蓼铜伴侣蛋白基因(Ps ATX)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Ps SOD)共转化的烟草是否具有耐盐功能,分别构建了植物单价表达载体pROKⅡ-Ps ATX、pROKⅡ-Ps SOD和双价表达载体pROKⅡ-Ps ATX-PsSOD,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烟草,PC... 为验证西伯利亚蓼铜伴侣蛋白基因(Ps ATX)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Ps SOD)共转化的烟草是否具有耐盐功能,分别构建了植物单价表达载体pROKⅡ-Ps ATX、pROKⅡ-Ps SOD和双价表达载体pROKⅡ-Ps ATX-PsSOD,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烟草,PCR验证转基因植株后测定了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烟草的丙二醛(MDA)、活性氧、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此鉴定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结果表明:(1)Ps ATX和Ps SOD基因已成功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2)在100 mmol·L-1Na Cl处理条件下,转双价基因植株的MDA、活性氧、脯氨酸含量均比野生型和转单价基因植株低,而SOD活性则高于这两类植株。证明Ps ATX和Ps SOD基因共转化的烟草植株比转单价基因植株具有更强的耐Na Cl能力。本研究将为研究Ps ATX和Ps SOD基因的抗逆机制奠定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伴侣蛋白基因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双价表达载体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骨壤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盛昌 谢潮添 刘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红树植物白骨壤 (Avicenniamarina)基因组DNA为模板 ,根据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 ,得到特异基因片段。回收该基因片段 ,与pMD18 T载体连接 ,并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ER2566细胞 ,获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以红树植物白骨壤 (Avicenniamarina)基因组DNA为模板 ,根据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 ,得到特异基因片段。回收该基因片段 ,与pMD18 T载体连接 ,并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ER2566细胞 ,获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序列分析表明白骨壤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片段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 ,编码78个氨基酸,与水稻、玉米、红薯和白杨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3.3% ,84.6% ,84.6%和87.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骨壤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红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荣 刘涛 +2 位作者 周晓君 庄筠昀 茅云翔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2-528,共7页
为研究紫菜抗逆抗病的分子机制,以本实验室建立的条斑紫菜表达序列标签(EST)和全长cDNA富集文库,结合PCR技术,克隆了条斑紫菜编码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cDNA及基因组DNA全长序列,并进行了序列特性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基... 为研究紫菜抗逆抗病的分子机制,以本实验室建立的条斑紫菜表达序列标签(EST)和全长cDNA富集文库,结合PCR技术,克隆了条斑紫菜编码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cDNA及基因组DNA全长序列,并进行了序列特性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958个核苷酸,包含一个完整Mn-SOD基因的ORF,编码224个氨基酸和终止密码子;该基因在基因组中序列长度为1416bp,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这既不同于高等植物的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也不同于人的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该基因编码区密码子的平均GC含量为60.9%,第三位密码子的GC含量高达84.9%;序列中包含4个与Mn^2+的结合位点及一个保守的金属结合结构域,预测分子量为24469.09Da,等电点为5.99;条斑紫菜Mn-SOD与人的相关蛋白具有类似的空间结构,都有6个跨膜α螺旋结构域;由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莱茵衣藻相似性为57.7%,系统发生分析表明条斑紫菜Mn-SOD与绿藻莱茵衣藻和硅藻海链藻的亲缘关系较近.这是该基因在红藻门中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点始叶螨内参基因筛选及其在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EsSOD表达分析中的应用
5
作者 梁晓 陈青 +1 位作者 伍春玲 方永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1,共7页
为了筛选稳定内参基因分析六点始叶螨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EsSOD的表达量,本研究采用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和RefFinder软件分析6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gapdh、rpl13、α-tub、β-tub和18sRNA在六点始叶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 为了筛选稳定内参基因分析六点始叶螨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EsSOD的表达量,本研究采用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和RefFinder软件分析6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gapdh、rpl13、α-tub、β-tub和18sRNA在六点始叶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雌成螨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根据geNorm软件分析得出6个候选内参引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actin>β-tub>rpl13>α-tub>gapdh>18sRNA;根据NormFinder软件分析得出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rpl13>β-tub>actin>α-tub>18sRNA>gapdh;根据BestKeeper软件分析得出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β-tub>rpl13>actin>gapdh>α-tub>18sRNA;最终根据RefFinder软件的综合分析结果,actin和β-tub是稳定性最佳的2个内参引物。分别以actin和β-tub为内参进行EsSOD基因表达量的RT-qPCR分析,结果表明,与取食感螨橡胶树种质‘IAN2904’后EsSOD表达量相比,不同龄期六点始叶螨取食抗螨橡胶树种质‘IRCI12’后EsSOD表达量均降低。本研究获得了可用于六点始叶螨EsSOD表达量分析的稳定内参引物,为橡胶树种质抗螨性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点始叶螨 内参基因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EsSOD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过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对植株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根海 张晓红 +2 位作者 付远志 董娜 王清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59,共6页
为了探讨棉花过表达SOD基因的遗传效应,利用Gen Bank数据库中棉花胞质SOD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克隆了棉花胞质Cu/Zn-SOD基因,构建了植物双元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腋芽遗传转化新技术,获得了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棉花植... 为了探讨棉花过表达SOD基因的遗传效应,利用Gen Bank数据库中棉花胞质SOD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克隆了棉花胞质Cu/Zn-SOD基因,构建了植物双元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腋芽遗传转化新技术,获得了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棉花植株。利用PCR扩增报告基因和Southern Blotting证明目标基因已经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上;转基因材料T1种子的耐盐性发芽试验表明,在NaCl胁迫下,与对照(非转基因)相比,转基因材料主根平均长度、芽平均长度和侧根平均数量均大于阴性对照,转基因植株与阴性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叶片的MDA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总量增加,脯氨酸含量略降低,SOD活性明显提高;转基因植株荧光定量PCR扩增证实目标基因在转基因材料中呈现组成性表达。在棉花中过量表达胞质Cu/Zn-SOD基因,能增加植株SOD活性,减轻盐分胁迫造成的细胞膜质过氧化,增强植株抵御盐分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遗传转化 耐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表达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对烟草耐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海娜 李小娟 +1 位作者 李存东 肖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03-1408,共6页
利用前期克隆的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TaSOD1.1和TaSOD1.2,构建融合上述基因编码阅读框(ORF)的双元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获得了过量表达TaSOD1.1和TaSOD1.2的转基因烟草植株。研究表明,NaCl处理下,与对照相比... 利用前期克隆的小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TaSOD1.1和TaSOD1.2,构建融合上述基因编码阅读框(ORF)的双元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获得了过量表达TaSOD1.1和TaSOD1.2的转基因烟草植株。研究表明,NaCl处理下,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伤害较小,叶片失绿面积较少,植株长势明显增强,叶片的SOD活性均明显提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表现与SOD活性相同的趋势。表明在烟草中高表达小麦TaSOD1.1和TaSOD1.2基因,通过外源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调节,能增加植株SOD活性,减轻盐分胁迫造成的细胞膜质过氧化,增强植株抵御盐分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 遗传转化 烟草 耐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低温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提高大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8
作者 张丽媛 马红丹 +4 位作者 赵邯郸 徐丹丹 曲静 关淑艳 王丕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6-130,共5页
目的:利用低温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大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进行改良。方法:将6种在较低退火温度下扩增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 REP5N上,构建p PM1、p PM2、p PM3、p PM4、p PM5、p PM6表达载体... 目的:利用低温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大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进行改良。方法:将6种在较低退火温度下扩增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 REP5N上,构建p PM1、p PM2、p PM3、p PM4、p PM5、p PM6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后得到工程菌,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蛋白表达,并进行酶活力测定,筛选高酶活力菌株。结果:将已克隆的目的基因序列与已知的大豆Mn SOD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一致性平均为86.5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平均为82.58%。对已获得的6种工程菌进行蛋白质提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26 k D。经1%差异水平分析,改良后的SOD酶活力均有极显著提高,平均比对照菌株的酶活力提高1.95倍。结论:本实验证明低温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改变酶活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为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低温聚合酶链式反应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超氧化物歧化酶遗传工程方法获得胁迫抗性
9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3-13,共1页
很多类型的胁迫诱导形成反应态氧(如自由基)并造成对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氧化破坏。在1990年国际植物组培年会上,Creemers-Molenaar和Van Oort报道,超氧化物歧化酶(将超氧化物基转化为过氧化氢的酶)能保护植物原生质体抗氧化剂。在同一会议... 很多类型的胁迫诱导形成反应态氧(如自由基)并造成对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氧化破坏。在1990年国际植物组培年会上,Creemers-Molenaar和Van Oort报道,超氧化物歧化酶(将超氧化物基转化为过氧化氢的酶)能保护植物原生质体抗氧化剂。在同一会议上,R.Perl-Treves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工程方法 基因植株 遗传 基因转化 原生质体 氧化 氧化胁迫 烟草植株 保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SOD1-p.A5S突变的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青青 贾蕊 +1 位作者 靳娇婷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进行性和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认为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gene 1,SOD1)突变是导致家族性ALS的原因之一,对可疑ALS家族史的患者进...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进行性和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认为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gene 1,SOD1)突变是导致家族性ALS的原因之一,对可疑ALS家族史的患者进行SOD1基因测序可能有帮助。本文首次报道中国籍汉族SOD1-p.A5S突变的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并总结其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首次报道中国籍汉族SOD1-p.A5S突变的1例ALS临床患者并复习相关病例文献,总结其临床特征。研究病例为男性,34岁,以“双下肢无力2年,加重伴双手无力半年”之主诉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要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四肢无力,无吞咽困难,无认知功能障碍。入院后进一步完善常规检查及肌电图等排除其他诊断,并行基因检测。结合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肌电图提示颈髓、胸髓和腰髓三个区域存在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证据,合理排除其他诊断及特征性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ALS。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者存在SOD1一号外显子c.13G>T(p.A5S)杂合突变,其母有可疑病史但已死亡未进行基因验证。出院后随访截至2022年8月21日,随访时间共38个月,病程62个月。进一步查阅文献报道的同一位点突变的其他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发现本例突变患者与其他文献报道同一位点突变患者进展较慢。结论基因测序是诊断家族性ALS的有利工具。SOD1一号外显子c.13G>T(p.A5S)突变为罕见的致病性变异,该亚型患者进展较慢,进一步说明基因检测在ALS的诊断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SOD1) 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AdMSD1和AdMSD2的克隆及其在果实后熟软化中的表达
11
作者 冯新 赖瑞联 +2 位作者 高敏霞 吴如健 陈义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5-906,共12页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在植物生长发育与衰老及应对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MnSOD基因在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及采后贮藏过程的作用,本研究以米良1号猕猴桃为试材,克隆了2个MnSOD基因,分别命名为AdMSD1和AdMSD2。AdMSD1包含675 b...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在植物生长发育与衰老及应对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MnSOD基因在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及采后贮藏过程的作用,本研究以米良1号猕猴桃为试材,克隆了2个MnSOD基因,分别命名为AdMSD1和AdMSD2。AdMSD1包含67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24个氨基酸,登录号为KY471358;AdMSD2包含690 bp的ORF,编码229个氨基酸,登录号为KY471359。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AdMSD1和AdMSD2均编码稳定的碱性亲水蛋白,包含保守金属结合域DVWEHAYY、Mn^(2+)金属结合位点和特征氨基酸。AdMSD1和AdMSD2均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进化树结果显示,2个蛋白聚在双子叶植物组的不同分支,属于MnSOD家族的不同成员。定量分析结果表明,AdMSD1在叶片的转录水平最高,在花中的转录水平最低;AdMSD2在花中的转录水平最高,在成熟果中的转录水平最低。2个基因在果实后熟软化过程的转录呈动态变化,但均在软化初期上调,软化Ⅰ期和Ⅱ期下调,进入软化Ⅲ期后再次回升。果实中AdMSD1和AdMSD2的转录水平均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下降。AdMSD1在脱落酸处理的第1和第5天表达上调,而AdMSD2在脱落酸处理后表达下调;AdMSD1在赤霉素处理后表达下调,而AdMSD2在赤霉素处理的第1天表达上调,之后下调。研究结果表明,AdMSDs基因参与猕猴桃果实的后熟软化和采后贮藏过程,为进一步研究SOD在猕猴桃果实采后品质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贮藏温度 激素处理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谷氨酸棒状杆菌羧化途径对有机酸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陈俊 曹阳 +4 位作者 汪定奇 李娟娟 易梦凡 周卫 吴晓琴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8,共7页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Z04为出发菌株,利用pK19mobsacB载体的反向筛选,通过在ppc和pyc基因前面敲入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启动子(P sod),相应获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PC)上调的重组菌株CZ05和丙酮酸羧化酶(PYC)上调的重组菌株CZ06以及PPC...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CZ04为出发菌株,利用pK19mobsacB载体的反向筛选,通过在ppc和pyc基因前面敲入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启动子(P sod),相应获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PC)上调的重组菌株CZ05和丙酮酸羧化酶(PYC)上调的重组菌株CZ06以及PPC、PYC双上调的重组菌株CZ07,并研究了增强谷氨酸棒状杆菌羧化途径对有机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启动子的敲入,对菌株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但增强了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羧化代谢途径,能促进转基因菌株中有机酸的生成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状杆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启动子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丙酮酸羧化酶 羧化途径 有机酸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