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O_(2)与光敏硅的双功能可切换THz超材料吸收器
1
作者 葛宏义 贾柯柯 +5 位作者 蒋玉英 张元 季晓迪 贾志远 补雨薇 张玉洁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8,共14页
传统可调谐太赫兹宽带吸收器大多具有结构复杂和功能单一等特点,使其实际应用场景受到局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二氧化钒(VO_(2))的热相变特性与光敏硅(Si)的泵浦光敏感特性提出了一种双功能THz超材料吸收器.通过调节VO_(2)与Si的电... 传统可调谐太赫兹宽带吸收器大多具有结构复杂和功能单一等特点,使其实际应用场景受到局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二氧化钒(VO_(2))的热相变特性与光敏硅(Si)的泵浦光敏感特性提出了一种双功能THz超材料吸收器.通过调节VO_(2)与Si的电导率不仅可实现宽带吸收与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之间的动态切换,还可以动态调节吸收率与EIT谐振峰的振幅值.当σ(VO_(2))=2×10^(5) S/m且σ(Si)=10 S/m时,吸收器在1.24~3.65 THz范围内表现为平均吸收率在94%以上的宽频带吸收.当σ(VO_(2))=20 S/m且σ(Si)=1×10^(6) S/m时,吸收器的透射传输曲线表现为EIT效应,在1.50~2.50 THz范围内形成了幅度大于90%的谐振透明窗口.此外,利用阻抗匹配和等效电路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吸收器的物理机制.随后分析了EIT谐振峰的折射率传感特性,f1和f2的传感灵敏度分别为224 GHz/RIU和310 GHz/RIU,Q值分别为3.82和18.5,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最后分析了EIT窗口的慢光效应,结果表明该器件具有良好的慢光效果.本文提出的吸收器结构简单、工作频带宽、可调谐范围大并且双功能可切换,未来在光学器件、电磁隐身和传感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材料吸收器 宽带吸收 电磁诱导透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窄带宽介质超材料吸收器 被引量:3
2
作者 方晓敏 江孝伟 武华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7-1340,共14页
为降低窄带宽超材料吸收器(Metamaterial Absorber,MA)制造成本的同时拓宽其应用领域,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利用介质材料设计出双波长窄带宽介质MA,其由Au衬底、SiO_2介质层和Si介质非对称光栅构成。经模拟计算发现,本文提出的双波长... 为降低窄带宽超材料吸收器(Metamaterial Absorber,MA)制造成本的同时拓宽其应用领域,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利用介质材料设计出双波长窄带宽介质MA,其由Au衬底、SiO_2介质层和Si介质非对称光栅构成。经模拟计算发现,本文提出的双波长窄带宽介质MA在λ_(1)=1.20852μm和λ_(2)=1.23821μm具有超高吸收效率,而且FWHM也分别只有0.735 nm和0.077 nm。MA在λ_(1)实现窄带宽吸收主要是因为光在SiO_(2)层形成了法布里-珀罗(Fabry-Pérot,FP)腔共振,而MA在λ_(2)实现窄带宽吸收主要是由于入射光在介质非对称光栅中形成了导模共振效应。经理论计算可知,通过改变MA的结构参数可对其吸收特性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收器 双波长 窄带宽 法布里-珀罗腔共振 导模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多环结构的多频段电磁超材料吸收器 被引量:1
3
作者 文永刁 尹小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3,共7页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微波频段的多频段超材料吸收器。该吸收器是典型的3层结构:顶层是由竖直站立的金属共面同心多环结构单元构成的二维周期阵列,中间层是1层介质板,底层是1层连续金属板。利用电磁场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顶层结构单元包含...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微波频段的多频段超材料吸收器。该吸收器是典型的3层结构:顶层是由竖直站立的金属共面同心多环结构单元构成的二维周期阵列,中间层是1层介质板,底层是1层连续金属板。利用电磁场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顶层结构单元包含不同数目金属环时该超材料的吸收谱。结果表明,当顶层结构单元有n个环时,吸收谱上就会出现n个吸收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最高频率的吸收峰与顶层结构单元中多环结构整体具有的电偶极子模式的激发有关,而其他较低频率的吸收峰则与顶层结构单元中相邻两环具有的捕获模式的激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收器 电偶极子模式 捕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谐振模式宽带长波红外超表面吸收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奕 梁中翥 +7 位作者 孟德佳 陶金 梁静秋 秦正 候恩柱 秦余欣 吕金光 张宇昊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39,共9页
为了满足红外探测器件集成化和对红外宽光谱范围吸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工作在长波红外波段(8~14μm)的超宽带、高吸收、极化不敏感的超材料吸收器。通过在金属-介质-金属三层异质的超材料吸收器结构的顶部金属周围镶嵌一层介质形成超表... 为了满足红外探测器件集成化和对红外宽光谱范围吸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工作在长波红外波段(8~14μm)的超宽带、高吸收、极化不敏感的超材料吸收器。通过在金属-介质-金属三层异质的超材料吸收器结构的顶部金属周围镶嵌一层介质形成超表面,以增加谐振强度和吸收带宽。在8~13.6μm的带宽范围内,该结构有超过90%的平均吸收率,覆盖了大部分长波红外大气窗口波段,对红外探测领域有着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镶嵌的金属-介质组成的介质波导模式和谐振腔模式的结合以及传播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的激发是形成宽带高吸收的主要原因,并且谐振模式的谐振波长可以通过相关参数来进行调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可调谐宽带长波红外吸收材料的设计提供参考,该设计方法可推广到中波红外波段、甚至长波红外或其它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收器 长波红外 介质波导 谐振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透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超材料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涛 何贺贺 丁梦迪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9,共8页
基于透明导电膜氧化铟锡和高透光聚氯乙烯,设计了一种柔性透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的超材料吸收器。采用氧化铟锡容性频率选择表面,实现了雷达波的高效透过和红外频段的低发射。利用表面电流和功率分布探讨了内部吸收机理,提取等效参数揭... 基于透明导电膜氧化铟锡和高透光聚氯乙烯,设计了一种柔性透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的超材料吸收器。采用氧化铟锡容性频率选择表面,实现了雷达波的高效透过和红外频段的低发射。利用表面电流和功率分布探讨了内部吸收机理,提取等效参数揭示了拟议结构的单负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在4.58~28.95 GHz的工作频段内实现了吸收率大于90%的宽带吸波,相对带宽为145.36%。横电和横磁波极化下,吸收率高于90%的稳定入射角分别为60°和65°。此外,由经验公式计算的红外发射率不超过0.361。该设计拥有良好的宽带雷达吸波、低红外发射和柔性透明等特点,在多波段兼容隐身、电磁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收器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 低发射率 柔性透明 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