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带低交叉极化超材料漏波天线的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国成 吴杰 +2 位作者 王光明 周义峰 吴瑞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5-231,共7页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层电磁超材料单元,并验证了其左手特性。将超材料单元应用于漏波天线的设计,所设计的天线由15个双层电磁超材料单元组成。将设计好的天线进行加工测试,测试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漏波天线的工作...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层电磁超材料单元,并验证了其左手特性。将超材料单元应用于漏波天线的设计,所设计的天线由15个双层电磁超材料单元组成。将设计好的天线进行加工测试,测试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漏波天线的工作频带为7.20~12.70GHz,在工作频带内可实现从后向-78°到前向+80°的连续主波束扫描,天线在工作频带内的测试增益均大于10dBi,峰值增益为15.2dBi,3dB增益带宽达到50.2%。此外,该漏波天线具有很低的交叉极化电平,交叉极化始终比主极化低至少30dB。相比于新近文献报道的同类型超材料漏波天线,所设计的天线具有更加优越的电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电磁超材料单元 漏波天线 稳定增益 低交叉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轨旁双频天线设计及其电磁兼容性
2
作者 周文颖 许进京 +1 位作者 逯迈 李宇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2-471,共10页
为满足隧道内5G通信需求并提高轨旁天线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双频轨旁天线,该天线具有同时支持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和民用5G无线通信的能力.首先,根据5G通信部署方案设计小型化双频轨旁天线,并使用有限元法模拟其在小型化前后的电... 为满足隧道内5G通信需求并提高轨旁天线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双频轨旁天线,该天线具有同时支持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和民用5G无线通信的能力.首先,根据5G通信部署方案设计小型化双频轨旁天线,并使用有限元法模拟其在小型化前后的电磁特性,评估对隧道内电磁环境及其他辐射源的影响;其次,构建包含躯干、颅骨、大脑、心脏等重要组织的轻量化人体模型,以对比仿真传统单频轨旁天线和小型化双频轨旁天线的辐射对人体组织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单频轨旁天线相对,小型化双频轨旁天线工作在2.45 GHz和3.40 GHz频段的体积分别减小40%和20%,其周围隧道空间电场分别降低2.09%和6.57%以上,漏泄同轴电缆上的感应电场强度分别减小19.67%和32.41%,天线小型化后降低了对周围辐射源的影响,提高隧道内轨旁天线的电磁兼容性;小型化双频天线使人体躯干、颅骨、大脑、心脏的SAR值分别降低19.76%、46.60%、55.62%、55.28%以上,显著减小了天线对轨旁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旁天线小型化 超材料单元 地铁隧道 电磁兼容 电磁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的顺序旋转馈电网络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健铭 逯科 王精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2-356,共5页
基于一种新型超材料单元——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提出了基于该单元的顺序旋转馈电网络设计方案。由于螺旋谐振器的内卷几何特性,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尺寸非常紧凑。同时,研究发现,该单元的-90°相移频率大致与通带中心频率对应,... 基于一种新型超材料单元——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提出了基于该单元的顺序旋转馈电网络设计方案。由于螺旋谐振器的内卷几何特性,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尺寸非常紧凑。同时,研究发现,该单元的-90°相移频率大致与通带中心频率对应,对于设计正交相移微波器件具有重要价值。由于非对称耦合螺旋谐振器的上述优点,提出的馈电网络结构具有小型化和调试简单等优点。测试结果表明,该馈电网络能够较好地满足顺序旋转馈电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极化天线阵 单平面超材料单元 顺序旋转馈电网络 耦合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