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韦奕铭 李春妍 邓世旺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体检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收治的ACI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体检的健康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收治的ACI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150例ACI患者分为重度组(32例)、中度组(64例)、轻度组(54例);依据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小、中、大梗死组,分别为51例、70例、29例,同时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96例)和不良组(54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梗死面积、不同预后ACI患者hs-CRP,D-D,Hcy水平;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hs-CRP,D-D,Hcy水平对ACI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hs-CRP,D-D,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大梗死组、预后不良组hs-CRP,Hcy,D-D水平分别高于中、轻度组和中、小梗死组及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示,hs-CRP,D-D,Hcy水平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最高,为0.940,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19%和92.71%。结论:ACI患者的hs-CRP,D-D,Hcy水平较高,且ACI病情越严重,hs-CRP,D-D,Hcy水平越高。hs-CRP,D-D,Hcy联合检测评估ACI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d- 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价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东霞 张卫群 张菁菁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7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血脂、hs-CRP、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正常健康者及8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 目的观察血脂、hs-CRP、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正常健康者及8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中hs-CRP、TG、TC、LDL-C、D-D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各项指标间呈明显正相关,HDL-C降低,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液中hs-CRP、TG、TC、HDL-C、LDL-C、D-二聚体的含量,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脂蛋白(a)联合检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健茵 赵应斌 +1 位作者 徐鹏 吕程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脂蛋白(a)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53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脂蛋白(a)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53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脂蛋白a[Lp(a)]浓度。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Hcy、hs-CRP、D-D、Lp(a)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hs-CRP、D-D、Lp(a)是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联合这4项检测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 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邵永珍 礼征楠 李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0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ime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cy、D-Dimer和hs-CRP水平并进...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ime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梗死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cy、D-Dimer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梗死组血清Hcy、hs-CRP及D-Dimer水平分别为(13.61±4.72)μmol/L、(10.65±4.58)mg/L、(0.89±0.45)mg/L,均高于对照组的(8.61±4.92)μmol/L、(0.63±0.18)mg/L、(0.35±0.13)mg/L(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较小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及D-Dimer水平升高(P<0.05)。结论 Hcy、D-Dimer、hs-CRP含量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d-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志坚 盖芸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7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相应分析...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水平,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D-二聚体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
6
作者 任思达 吴展陵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hs-CRP/PAB)、D-二聚体(D-D),研究hs-CRP/PA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10例经胸腔镜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分...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hs-CRP/PAB)、D-二聚体(D-D),研究hs-CRP/PA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10例经胸腔镜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分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组(60例)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入院后的静脉血,检测其血清hs-CRP/PAB、D-D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s-CRP/PAB、D-D水平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组血清hs-CRP/PAB、D-D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PAB高水平、D-D高水平是影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hs-CRP/PAB、D-D联合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价值高于hs-CRP/PAB及D-D单独诊断。结论hs-CRP/PAB、D-D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血清中表达水平均升高,两者是影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超敏c反应蛋白 前白蛋白 d-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进行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
7
作者 秦跃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4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进行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期间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设...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进行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8月期间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检测。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Hcy的水平、hs-CRP的水平及D-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Hcy的水平、hs-CRP的水平及D-D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Hcy的水平、hs-CRP的水平及D-D的水平低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Hcy的水平、hs-CRP的水平及D-D的水平低于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进行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可准确地诊断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余健兴 曾国志 冯祯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6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高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ACI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高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ACI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对比两组及研究组不同梗死面积患者的Hcy、hs-CRP、D-D水平,分析血清Hcy、hs-CRP、D-D对ACI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Hcy、hs-CRP、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大面积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高于小面积梗死患者(P<0.001)。血清Hcy、hs-CRP、D-D联合检测诊断ACI的效能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Hcy、hs-CRP、D-D联合诊断ACI的效能较高,可作为ACI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检测血清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东 孙朝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0期168-168,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IS)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在诊治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意义。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36例和稳定性脑梗死组64例,分别检测其血清D-二聚体及hs-CRP...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IS)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在诊治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意义。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36例和稳定性脑梗死组64例,分别检测其血清D-二聚体及hs-CRP的水平,并设定35例健康医务人员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稳定性脑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在脑梗死发生时增高,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时尤其明显。两者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独立的高危因素和预示因子,也有助于PIS的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d-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脂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圣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血脂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s-CRP、D-二聚体、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hs-CRP,D-二聚体含量显著...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血脂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s-CRP、D-二聚体、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hs-CRP,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D-二聚体、TG、TC、L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hs-CRP与HDL-C呈负相关(P<0.05)。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特异性略低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中hs-CRP、D-二聚体、血脂水平显著升高,hs-CRP、D-二聚体、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早期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d- 血脂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D-二聚体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林志芳 岑丽莲 +4 位作者 柯尊彬 贾冰 李海珠 帅虎 梅敏 《现代医院》 2008年第7期14-15,共2页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tHc...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对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上述4项指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LP(a)、hsCRP和血浆DD水平随着病情发展不断升高,密切监测其变化,对冠心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有着重要的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丰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蛋白(a)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吕永楠 蒋学俊 陈晶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评估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及病情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7年1-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0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对照组155例,试验组... 目的评估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及病情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7年1-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0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对照组155例,试验组145例。FIB和DD由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hs-CRP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和试验组亚组比较采用样本t检验。结果试验组FIB、DD和hs-CRP浓度较对照组高,分别为FIB(2.66±0.07)g/L比(2.84±0.05)g/L,DD(0.22±0.06)mg/L比(0.51±0.04)mg/L,hs-CRP(0.11±0.52)mg/L比(0.52±0.57)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病情越严重,FIB、DD和hs-CRP浓度越高,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FIB、DD和hs-CRP指标检测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纤维蛋白 d-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侯书敏 张东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66例老年PCI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检测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并比较差异,选...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在老年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66例老年PCI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检测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并比较差异,选择5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血清D-二聚体和hs-CRP含量的区别。结果老年PCI患者血清hs-CRP和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非进展组血清hs-CRP和D-二聚体含量低于进展组患者(P均<0.05)。结论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检测有助于老年PCI患者的早期诊断,对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D-二聚体联合超敏肌钙蛋白I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艳 曹积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8期79-81,共3页
目的评估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联合超敏肌钙蛋白I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组,另选取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 目的评估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联合超敏肌钙蛋白I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组,另选取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及超敏肌钙蛋白I升高情况。结果急性主动脉夹层组患者C反应蛋白(45.7±15.6)mg/L、D-二聚体(4.25±0.58)mg/L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的(12.7±3.8)、(0.47±0.07)mg/L,超敏肌钙蛋白I升高占比10%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早期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C反应蛋白、D-二聚体、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有明显差异,三者联合检查可以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d- 超敏肌钙蛋白I 急性主动脉夹层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二聚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芳 朱登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8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进行血清D-二聚体(D-D)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有26例,非典型主动脉夹... 目的:研究进行血清D-二聚体(D-D)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有26例,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有24例)及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设为主动脉夹层组,将其中5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D-D与hs-CRP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同时比较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hs-CRP、D-D的水平。结果:主动脉夹层组患者血清hs-CRP和D-D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入院后12 h、24 h、72 h及14 d,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相比,P>0.05。入院后24 h,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D的水平高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P<0.05。入院后12 h、72 h及14 d,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中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与非典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D-D的水平相比,P>0.05。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hs-CRP、D-D的水平可显著升高。通过检测血清hs-CRP、D-D的水平有助于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脑出血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雨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3期59-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脑出血患者HsCRP、D-D及HCY的变化与意义。方法选取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未并发脑血管病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34例),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脑出血患者HsCRP、D-D及HCY的变化与意义。方法选取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未并发脑血管病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34例),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31例,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sCRP、D-D、HCY及尿素动力学指数(Kt/V)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组和单纯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Hs-CRP、D-D及HC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组Hs-CRP、D-D及HCY水平较单纯MHD组显著升高(P<0.05);(3)MHD脑出血组患者Kt/V与血清HsCRP、D-D及HCY呈负相关(r=-0.633,r=-0.645,r=-0.655,均P<0.005),单纯MHD组Kt/V与HsCRP、D-D及HCY间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MHD患者血浆Hs-CRP、D-D及Hcy水平增高对对预测MHD患者脑出血发生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脑出血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d-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查溪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在诊断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68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以及同期在该院进行...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检测在诊断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和68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以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5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将6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将68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设为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将65例健康人设为正常对照组。对这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hs-CRP检测和D-dimer检测,然后分析这三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和D-dimer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和D-dimer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和D-dimer的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因此,可将其血清hs-CRP的水平和D-dimer的水平作为诊断其是否患有进展性脑梗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d-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冼丽娜 杨远征 +1 位作者 陈伟 孙广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2期74-76,84,共4页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在脓毒血症所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脓毒症导致的ARDS患者82例,按照患者严重程...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在脓毒血症所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脓毒症导致的ARDS患者82例,按照患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组(33例)与非重症组(49例),按照患者结局将其分为非死亡组(69例)与死亡组(13例),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几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评测和比较。结果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重症组>非重症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死亡组>非死亡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0.634、0.518、0.537,P<0.05)。结论血清PCT、hs-CRP及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症所致ARDS病情和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血清因子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d-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检测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应用分析
19
作者 吴继敏 张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6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与50例非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与5...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与50例非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与50例非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均进行检测,比较其检测的结果,同时比较观察组中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均高于双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0.05;双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均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d-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在高血压内皮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凯歌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在高血压内皮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高血压患者,按有无血管并发症分为重症组(41例)和轻症组(45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作为无症组。分别检...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在高血压内皮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高血压患者,按有无血管并发症分为重症组(41例)和轻症组(45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作为无症组。分别检测三组人员的hs-CRP、D-Dimer和FI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的hs-CRP、D-Dimer和FIB水平与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hs-CRP为(9.56±3.15)mg/L、D-Dimer为(1.08±0.93)mg/L、FIB为(5.90±2.90)g/L,均明显高于轻症组的(5.21±2.30)mg/L、(0.72±0.53)mg/L、(4.80±1.90)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组上述指标阳性率分别为78.0%、70.7%、73.2%,高于对照组的57.8%、51.1%、5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周合理治疗,重症组hs-CRP、D-Dimer和FIB水平三项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D-Dimer和FIB检测能够有效地反映高血压的进程及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d- 纤维蛋白 高血压 血管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