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S-100B蛋白、超敏感性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先刚 李兴亚 +1 位作者 唐巍 陈业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损伤(IRI)的S-100B蛋白、超敏感性C反应蛋白含量表达的影响,比较在不同时间位点的作用特点。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动脉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IRI组,缺血...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损伤(IRI)的S-100B蛋白、超敏感性C反应蛋白含量表达的影响,比较在不同时间位点的作用特点。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动脉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IRI组,缺血后适应(IP)Ⅰ~Ⅳ组。检测脑损伤标志物S-100B蛋白、超敏感性C反应蛋白(h-CRP)含量变化。结果与IRI组比较,IPⅠ~Ⅳ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100B及C反应蛋白(h-CRP)显著降低,且IPⅠ~Ⅳ各组依次递增,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后适应可改善大鼠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调S-100B蛋白、超敏感性C反应蛋白含量表达,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S-100B蛋白 敏感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5-HT2A受体免疫反应性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为 陈萌 孔祥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6-480,492,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骶段(第2骶节)横断伤后5-羟色胺2A受体免疫反应(5-HT2AR-IR)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2h、8h和1d、2d、7d、30d、60d组,每组又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在大鼠第2骶髓节段完全横断,假手术组...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骶段(第2骶节)横断伤后5-羟色胺2A受体免疫反应(5-HT2AR-IR)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2h、8h和1d、2d、7d、30d、60d组,每组又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在大鼠第2骶髓节段完全横断,假手术组只去除椎板,保留硬脊膜的完整,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损伤下段5-HT2A-IR的变化。结果:2、8h手术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区5-HT2A-IR密度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不同,1d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开始增高,5-HT2A-IR密度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直到手术后60d达到最高水平。结论:慢性脊髓骶段完全横断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5-HT2A受体上调可能是5-羟色胺去神经支配后超敏感反应和痉挛发生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5-羟色胺2A受体 超敏感性反应 痉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半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5-羟色胺2A受体的持续高表达
3
作者 孙淑红 孔祥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胸段脊髓半损伤后5-羟色胺2A受体免疫反应(5-HT2A)的变化,为脊髓损伤后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神经生物学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成8组,即8h、1d、3d、7d、14d、21d、28d、60d组。每组再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手... 目的:研究胸段脊髓半损伤后5-羟色胺2A受体免疫反应(5-HT2A)的变化,为脊髓损伤后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神经生物学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成8组,即8h、1d、3d、7d、14d、21d、28d、60d组。每组再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用改良Allens装置建立第12胸段脊髓右半侧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去除椎板。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损伤节段以下5-HT2A受体免疫反应的变化。结果: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区5-HT2A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密度在手术组8h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变化;手术组损伤侧与假手术组相比,损伤侧5-HT2A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密度在1、3、7、14、28、60d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对侧1、3、7d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到14、21、28、60d时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髓损伤后同侧及对侧前角运动神经元5-HT2A受体免疫反应均逐渐增高,但对侧免疫反应升高迟于同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5-羟色胺2A受体 超敏感性反应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