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在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岑康 陈思宇 +3 位作者 陈开 李琦 朱林 沈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4-3153,共10页
为解决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价时,无法准确对比各评价单元完整性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无法动态测算同一评价单元完整性管理效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效率松弛值测算(Slacks-Based Measure, SBM)的模型和Malmquis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为解决燃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价时,无法准确对比各评价单元完整性管理水平的差异,以及无法动态测算同一评价单元完整性管理效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效率松弛值测算(Slacks-Based Measure, SBM)的模型和Malmquis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评价进行研究。首先,综合考虑完整性管理实施过程、效果与效益,并结合专家意见和相关规范标准,构建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3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进行表征。其次,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解决各评价单元的比较与排序问题,再将Malmquist模型与超效率SBM模型相结合,测算各评价单元效能的动态变化趋势。最后,针对5家燃气公司在2019—2022年的完整性管理效能,采用所提出的效能评价模型开展评价。结果表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模型相结合是实现管道完整性管理效能客观定量评价的有效方法,通过横向对比和动态测度发现短板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其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相吻合,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完整性管理效能,为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了一种评价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燃气管道 效能评价 效率松弛测算(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效率时空动态分布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丛婷 傅莉媛 +2 位作者 蒋犇 王莹 祝志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6-1379,共14页
生态效率的积极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中国生态效率的发展情况,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2005—2020年省域生态效率进测算,并通过核密度函数、基尼系数、σ收敛和Markov转移矩阵进行时空动态分布和区域差异... 生态效率的积极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中国生态效率的发展情况,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2005—2020年省域生态效率进测算,并通过核密度函数、基尼系数、σ收敛和Markov转移矩阵进行时空动态分布和区域差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北京、青海、广东、海南、上海、江苏、福建、河南、云南生态效率发展较好。(2)六大地理区域生态效率总体差异较大,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华北地区生态效率发展较好,东北地区生态效率最低。西北地区区域内部差异最大,东北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小。中国省域及区域生态效率发展均不具有收敛特征。(3)全国及区域生态效率从t年向t+1年向同水平生态效率转移概率最大,2021—2025年省域生态效率差距仍旧较大,整体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效率基于松弛变量的测量模型(sbm) 区域差异 基尼系数 马尔科夫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智慧建设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玥 杜建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75-179,共5页
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159个智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城市的智慧建设水平,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智慧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从线性、非线性的视角考察城市智慧建设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非线性影响的区域异质... 文章基于2003—2017年中国159个智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城市的智慧建设水平,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智慧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从线性、非线性的视角考察城市智慧建设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非线性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智慧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平均值呈现"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W"型变化特征,城市智慧建设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城市智慧建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绿色发展效率;从非线性的角度而言,城市智慧建设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显著的正"U"型影响,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绿色发展 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生态效率时空格局变化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涂涛 朱庆莹 +1 位作者 梅昀 陈银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0-388,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区域生态效率的优化路径,采用Malmquist-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5—2016年中国省域生态效率和Malmquist指数及其构成,并结合要素投入产出松弛率分析探讨了效率低效成因,再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揭示了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关...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区域生态效率的优化路径,采用Malmquist-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5—2016年中国省域生态效率和Malmquist指数及其构成,并结合要素投入产出松弛率分析探讨了效率低效成因,再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揭示了区域生态效率空间关联格局的时空动态特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区域生态效率改进策略。结果表明:(1)区域生态效率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分布格局;随时间推移,除北京、上海、湖南和重庆外,绝大多数省(市)生态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2)从Malmquist指数分解情况看,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对区域生态效率整体提升作用不明显。但四川、云南、青海、新疆4个西部区域省市的技术效率变化对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且北京、贵州的技术效率进步和技术进步均对生态效率有正向效应。(3)从投入产出要素冗余度看,生态效率低下是由于劳动力、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投入冗余以及非期望产出过量,其情况在西部最为严重,中部次之,东部最小。(4)区域生态效率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其空间关联格局随时间推移整体较为稳定,但存在局部变化。各省市投入产出要素存在不同方面和程度的改进空间,可以从加强管理与科技创新、优化投入产出结构、分区协同治理等方面出发,优化区域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效率 Malmquist-效率sbm模型 投入产出松弛 空间自相关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